敬业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谋生的需要。孔子多次给弟子们提出敬业的要求,就是为了将来让他们能够自立于社会。
孔子说“不劳无功”(《说苑·杂言》),提出要“执事敬”(《论语·子路》),要“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季氏》)。孔子还说“劳而不怨”(《论语·尧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周易·系辞上》)等,讲的都是敬业精神。孔子告诉鲁哀公:“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礼记·哀公问》)这是说没有爱,关系就不亲密;不恭敬,行为就不端正。爱与敬是政事的根本!子张请教如何从政,孔子告诉他:“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在周游列国途中,子张问如何行得通,孔子告诫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子张听了,把这些话记在腰带上,以随时提醒自己。
想来子张可能有些急于求成的思想苗头,请教孔子怎样才能通达。孔子反问:“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在国家中有名气,在宗族中有名气。”孔子纠正了他的看法,告诉他那是名气,不是通达。所谓通达是“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喜好名气的人,“色取仁而行违”(《论语·颜渊》),即表面仁爱而行为不符合。这个回答告诉我们,人若名利熏心,尽管他也会“敬业”,甚至还会比别人做得更好,但不能持久。这是因为,一旦名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的“敬业”精神就会立马土崩瓦解。可见,真正的敬业是在一颗“仁心”的指导下,抛弃名利之心而无怨无悔地付出。
我们看看孔子的敬业精神。
51岁这一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县长。上任后,他带领县衙人员走遍了中都的山山水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为百姓制定了生养死葬的制度,按身体强弱分配不同的劳动任务,男女行路各走一边,在路上见到别人的东西不化为己有,所用器物不要求精雕细刻,紧挨着丘陵修坟,为的是不占用良田。结果任职一年,中都大治,各诸侯国纷纷效法。
孔子在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后,推荐他的弟子冉耕继任中都宰。离任时,老百姓舍不得让他走,不得已求孔子脱鞋留念,名“夫子鞋”,俗称“铲鞋”(鞋底近古铲状,宽帮深口,较厚重,鞋头饰以绣纹)。20世纪50年代,在曲阜一带常见老年男子穿这种鞋(特点是坚实耐用)。冉耕秉承师教,也孜孜勤勉于政,直到病逝任所。我们由此可见孔子在中都宰位置上因敬业勤政而留下的口碑。(www.daowen.com)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结果是验证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要想接受这种验证,以此证明无愧于自己的职位,就需要保持仁德、庄敬、礼貌的态度。一个人只要敬业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生命的全过程,那么他就会在自己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论什么平台。
孔子倡导的敬业精神还突出地表现在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上。
他说过“先事后得”(《论语·颜渊》),“先难后获”(《春秋繁露·仁义法》),“先事而后禄”(《礼记·坊记》),“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等,讲的都是要摆正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先把事情做好,再领取报酬。不仅如此,孔子还主张贡献要大于索取。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论语》没有交代说这句话的语境。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于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可见,这句话是孔子晚年说的,而且是想为后世留点什么遗产时说的。孔子晚年时认为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加之自己的主张又不为世所用,虽然很无奈,但还是想给后世留点东西,于是他决定按照儒家的价值取向,修好《春秋》,以昭后世。事实上,《春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列为五经之一。正是孔子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才成就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辉煌。
在孔子的思想里,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看他为这个世界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取得了什么。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观察人生价值,可将人可归于三类:一类是他创造的“剩余价值”收支平衡的人,一类是他创造的“剩余价值”收不抵支的人,一类是他创造的“剩余价值”付出大于支出的人。孔子属于第三类。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也是靠人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