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体现在社会文明和个体文明两个层面。孔子关于文明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文明首先体现在以民为本上。
儒家的“厚生养民”说,包括贵民、利民、亲民、养民、教民、富民等内容,落脚点就是一个“民”字——以民为本。子张问政,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今天我们重温孔子的“利民”思想,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把求快改为求好,宁可慢些但要好些。求快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拼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得不偿失。孔子认为,“惠者,政之始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治理国家,如果我们能抓住“惠民”的大政策,并把它落实到具体政策中去,就能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百姓的富足、国家的强大也就有了根基。
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孔子以“仁”为自己崇德爱民学说的最高范畴。而“圣”又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追求。他的回答体现了若能做到“博施于民”之斯事体大的至高意义。
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确立了“君以民为本、国以民为基”的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郭沫若说,孔子“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倡导的“仁”的观念上,他的“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张岂之先生说,“儒学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是以‘人本’为经纬的政治伦理学说”。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上,“民生”一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二是文明体现在对人之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上。
对人之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人”字在《论语》中出现了219次,是实词单字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孔子的仁学是人学和人之生命的学问。而人学的基本含义就是把人当人,尊重人,爱护人的生命。也就是说,让每一个来到这个地球上的人,都能有尊严地、幸福地度过他的一生,而不是给他屈辱。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礼记·祭义》)他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把爱人视为根本。孔子说:“以之仁,则国和。”(《孔子家语·执辔》)他看重人的尊严,倡导人格平等,敬畏人之生命,认为世间万物,唯有人才是最可贵的,这是他提倡仁道政治的根基,也是他仁学思想中最为光彩的亮点。
孔子为鲁司寇时,有一次正在朝中处理公务,有人报告说公家马棚失火,孔子得知后马上退朝,赶赴现场。到现场后,他首先想到是否有人员伤亡,问“‘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春秋末期,“5名奴隶=1匹马+1束丝”,人贱马贵。孔子问人不问马,体现了他对人之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春秋时期,有人制造出木偶人,模拟人用来陪葬,孔子咬牙切齿地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他用“断子绝孙”这样的话骂人,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因为他担心这样会演变为用活人陪葬。不幸的是,这种反人性的做法,在他身后还是发生了。明朝的朱元璋,以反不平起家,死后却用40个妃子为他陪葬,使自己也走向了不平。他若生活在孔子那个时期,也会被孔子骂个狗血喷头。(www.daowen.com)
在中国长期专制下的封建社会中,“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对孔子思想的背叛所导致的。1948年12月10日经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所谓人权首先是对人之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三是政务公开透明是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
政务公开透明,目的在于让百姓知情。孔子说:“大道不隐。”(《大戴礼记·小辨》)鲁国大夫柳下惠能“直道而事人”,反对“枉道而事人”(《论语·微子》),孔子认为他是个贤者,曾为臧文仲不起用他而抱打不平。孔子提出,待人处事要“直道而行”(《论语·卫灵公》),坦坦荡荡。何谓直?孔子说:“义也夫,可谓直矣!”(《左传·昭公十四年》)即“直”是合乎义理的行为。在评价晋、齐两君时,他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他认为晋文公玩弄手段不正派,齐桓公正派不玩弄手段。我们从中可窥见孔子崇尚政务公开透明、不搞阴谋诡计的主张。孔子一生所言所行,待人通达透明,从来不搞什么见不得人的暗箱操作。他说过“吾无隐乎尔”(《论语·述而》)的话,即没有什么隐瞒的,说的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四是以礼治国是文明的主要载体。
在孔子的思想里,“礼”是仅次于“仁”的概念。他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哀公问》)社会的和谐运转离不开礼的调节。他认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礼记·仲尼燕居》)治国没有礼,就好像盲人没有搀扶的人一样,茫茫然到哪里去呢?好比整夜在暗室中找东西,没有烛光能看见什么?所以,他要求弟子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他告诫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有句俗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路。”“不知路”是不做坏事的意思。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也说:“孔子的子女,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骂人,他们从小时候开始,便有很好的家教。”这是礼教的结果使然。
孔子主张“礼让为国”(《论语·里仁》)。他举例说,让就是“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礼记·儒行》)。人类社会,凡有两人以上的环境,就会有名利的诱惑和矛盾。争则路窄,让则路宽,遇事大家都有点谦让的情怀,不仅可以使自己不至为名利所累,活得超脱、大度些,还可以收到互惠的效果。反之,一定是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什么是“礼”?孔子给的定义是:“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即礼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尊敬特别是对地位低贱的人的尊敬。如《论语·卫灵公》记载的孔子的“相师之道”,把生活在2500年前孔子对弱势群体尊重有加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感动。对人敬而有礼,让人都能生活在一种温馨的环境里,感觉到做人的尊严,世界也会因此更加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