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厚德至善

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厚德至善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易》认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效法大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厚德载物、止于至善”总体上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增厚美德,加强道德修养;二是有容乃大,强调要有包容精神;三是道德修养、容载万物的最高标准是最美最善、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说,“内圣外王”是说只有道德修养好了,才能实行仁政、为民造福。

儒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上下册):厚德至善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认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效法大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大地“惟其厚,故能无不持载。故君子以之厚德,以承载天下之物多矣”[7]。“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就是培养大德之人的学问;所谓“明德”,就是至德,即最美善的德性。这句话说的是培养大德之人的学问,在于彰显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厚德载物、止于至善”总体上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增厚美德,加强道德修养;二是有容乃大,强调要有包容精神;三是道德修养、容载万物的最高标准是最美最善、止于至善。

关于增厚美德,季羡林认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话完全正确。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8]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仁人志士都把道德修养看作安身立命的根本,把修身当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前提和根本途径。这固然有其局限性的一面,容易滑向“泛道德主义”,但是其真理性的一面不容否定。中国人把道德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根本。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不仅为民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也是道德模范,如传说中的尧、舜、禹,西周时的周公春秋战国时的孔子孟子墨子汉朝司马迁唐朝韩愈等,举不胜举。包容精神是道德修养的外化,是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有一种包容的精神。中国人民的包容精神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张岱年认为:“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文化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9]止于至善不仅指道德修养要达到最高境界,而且指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要把道德修养外化为实践活动,要躬身践行。这就是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王”不是指皇帝国王,而是指王道。用今天的话说,“内圣外王”是说只有道德修养好了,才能实行仁政、为民造福。(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