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这是民本学说最古老、最有人气的表白: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这个根本牢固了,这个国家才能安宁。中国先贤说得多好啊!关于民本的阐述,《尚书》中还有不少,“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皋陶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尚书·康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彼裕我民,无远用戾”(《尚书·洛诰》),“用咸和万民”(《尚书·无逸》)……在这些字里行间中,我们能感受到以民为本的理念。
首先,古人已经明白民本的客观性。“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大雅》),这是说老百姓是天生的、自然的存在;孟子强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更是把老百姓抬到与天平齐的高度,是不能拂逆的。
为什么要以民为本呢?因为这是现实政治最重要的内容。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能够保护人民,就能实行王道,这种王道是没有谁能抵御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个境界更高。与老百姓同乐同忧,怎可能不实现王道政治呢?荀子也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王制》)这句话过于直白和实际:统治者要想安稳,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政爱民。
至于民本在政治生活中的排序或重要性,孟子有千古传颂的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人民是最贵重的,国家排在其后,统治者在三者中居于末位。这真是惊世骇俗的思想。相比之下,孔子的表述看似平淡,但排序的内容也有别。孔子的学生问他关于政治的事,孔子以他一贯的风格言简意赅地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的学生再问,如果三者一定要去掉一个,先去哪一个?孔子回答:“去兵。”学生继续追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明确道:“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一个国家的吃饭、军备问题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和取信于民相比,都退居其次。荀子也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认为老百姓的存在,不是为了统治者,相反,统治者是因为老百姓的存在而存在:“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www.daowen.com)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何做到以民为本。孔子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要求统治者恭谨地管理国事而且要有信誉,节约国家的用度并爱护老百姓,督促人民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孟子的“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是说获得民众的拥护是有方法的,只要得到民心,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要得到民心,就要做人民所欲求的,不做人民所厌恶的。荀子的“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民为己至道,是民德也”(《荀子·儒效》)更是别开生面。荀子以遵从老百姓的习俗为善,重视物质财富,认为让老百姓得到休养就已经实现了治国的最高境界。
但是,不要以为古人的民本思想只侧重于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以民为本虽然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却不是唯一的。在强调民本的物质层面是第一性的前提下,同时注重民本的伦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孔子在与他学生的对答中说,当人民繁盛时,要使他们富起来;当他们富裕时,又要对他们施以教育[2]。孟子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上》)看起来有点极端,但为了强调君与民都必须学习,极而言之,也属可取。荀子的“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直接就是孔子“富之,教之”的扩大版。他还进一步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这更是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义与利、物质欲求与社会伦理的关系,从根本上关注人民祸福、社会治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