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强大,最终要落在文化的强大上,要落在国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上,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复兴实际上是最关键的。通过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走进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才能够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一个软实力,但其实它恰恰是一个最硬的实力,是能体现一个国家强大的最根本的基石。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儒家文化对当今世界的一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北京大学 楼宇烈

这个题目要从宏观方面来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只在于它有多少财富,不只在于它的国防力量有多强大,也不只在于它的公共设施有多华丽。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强大,最终要落在文化的强大上,要落在国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上,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复兴实际上是最关键的。通过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走进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才能够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过去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就在于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怎么样创造性转化,怎么样创新性发展,怎么样树立起文化自信,有多少国民对我们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有多少国民能够真正地坚持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我觉得这些都可能需要打个问号。

文明是相对于野蛮来讲的,人类脱离野蛮,走上了文明的道路,那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而真正地走上文明,用文来阐明人类,这才叫文明,“文”就是“纹饰”,人类经过自我觉悟、自我装饰脱离了野蛮,所以文明就是以文来明。文化就是以文来化,用人类自己觉悟到的东西来提升自己,不让自己像动物一样野蛮。

文化是一个软实力,但其实它恰恰是一个最硬的实力,是能体现一个国家强大的最根本的基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会讲儒释道三教。隋唐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儒释道三教格局,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唐玄宗亲自选注了三本书。第一本是《孝经》,它是儒家的经典,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第二本是《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第三本是《金刚经》,是佛教的经典著作。这些形成了中国社会以儒、道、释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和核心的格局。从唐以后,这三本著作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相互配合的一个结构,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始终是一种多元包容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都吸收了其他两者的很多精华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同时又都保持了自己文化里的根本基因,各自的特色基因又可以相互配合,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其实阐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自身的身心关系。以道治身是要我们认识到解决人与生存环境也就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多尊重自然、多顺应自然,这样才能够处理好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佛教构建了一套学术系统,被称为戒定慧三学,来对治人心中的贪嗔痴,来调解人身心之间的矛盾。

那么,如何将儒家文化跟社会问题相结合?儒家文化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特别是跟政治制度的构建息息相关,所以当我们想改变政治制度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儒家的政治理念。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也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都需要我们反思阻挡政治制度革新、革命的根源。新文化运动就追溯到了这个根源,把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文化,因为它是构建制度文明的一个基础,其根本理念是血缘宗法,这个理念跟西方文化中的生命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文化是按照自然血缘的关系来构建伦理道德的,所以要彻底否定这种血缘的联系,就要彻底破除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构建社会制度的理论依据。最著名的论断就是礼教是“吃人”的。礼教之所以“吃人”,就是因为它让每个人安分守己,不能超越各自的身份。但是儒家礼教如果被否定了,人们就没有约束了,可以想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想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做,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在今天,如何评价儒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正面作用和社会意义,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来认识礼教。首先要知道,礼是因何而起的。孔子提出的仁学,它的根本就是要恢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倡导的仁,不是简单的爱人、恻隐之心等,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能够管住自己,让自己的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才是仁,是孔子提倡的仁学的核心。复礼的核心可以说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自制,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克制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孔子提出的仁,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自爱,不要做违背礼的事情。那礼是因何而起的?礼里边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荀子在《荀子·礼论》篇做了阐释。“人生而有欲”,人生来就是有欲望、欲求的。“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要去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在求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限度的话,就会贪得无厌。所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了,所以礼是因此而被提出的。

荀子把礼要解决的问题讲得很明白。礼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养育人的欲求、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再进一步,荀子讲得更深刻了,礼的这种规定要达到一种什么结果,“使欲必不穷于物”,让人的欲望不至于穷尽了物。“使欲必不穷于物”“使物必不屈于欲”,所以礼的作用是在物和欲、欲和物之间达到平衡。物、欲处于一个强劲的对抗关系,而礼的制定就是要“使欲必不穷于物”“使物必不屈于欲”。把物和欲这两个关系处理好,这才是礼的根本。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伦理说教、道德说教,而是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所以荀子对礼的起源的考察以及对其深刻意义的分析,我认为非常重要。这是儒家文化对当今世界的一大贡献。礼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能够让我们每个人的欲求都得到适量的、合乎身份的满足,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种抽象的道德说教,所有的道德设计、伦理关系的设计,都是为了让整个社会的资源、财富能够有一个持久的延续,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荀子反复强调,人对自然资源一定要开源节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有长虑后顾,不能够只看到眼前,人们要长久地思考,要顾及以后的情况。这些思想,我认为相当深刻,我们今天读来都有很大的启发。所以礼者,表也,树立一个标杆,礼是要人去践行的,所以礼者,履也。礼在各方面都起着作用,特别是起着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作用。(www.daowen.com)

因此,礼的核心就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的身份,这叫作明分。荀子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明分使群”,明了分,这个群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所以,礼就是要我们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礼教也往往会被叫作名教。儒家礼教里边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分定身份以后,大家按照要求,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尽自己的职责,所以儒家思想体现了一种担当精神。在礼的文化里,就是要调配好各个不同的身份,然后再来分配好各种各样的资源,从而合理地、恰如其分地满足大家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明分,每个人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和认同。

礼文化还包含很多内容。《礼记》里边讲,礼者,大报本也。礼要用来报本,做人不能忘本。《礼记》《荀子》明确告诉我们,礼有三本,第一,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在中国文化中,天地万物和人都是自然而然生的,是“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天地生万物,有各种类,我们认同的是一种群体的生命,每一类生命又都有它自己的前后联系、源头,所以又必须不能忘记你这一类的源头,那就是祖先。“先祖者,类之本也。”先祖是我们这一类的本,这是第二个本。第三个本是“君师者,治之本也”。君和师是人类自己懂得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根本,实际上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接受教育认识到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礼记·学记》篇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建立一个国家,来君临民众、治理民众,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这就形成了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信仰观,甚至于信仰对象——“天地君亲师”。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敬天法祖、尊师重道。所以中国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师长、君师,我们用各种各样的仪式、各种各样的祭祀来表达我们的不忘本,我们强调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子孙,中间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天地良心”。儒家文化在建立我们的信念方面体现得非常坚定,让我们坚信这个世界就在现实中,这个世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这个世界是靠人自己去维系的。

儒家思想包含了深刻的报本思想、敬畏思想。礼者,敬也。敬是要尊敬他人、敬畏他人,也要尊敬自己、敬畏自己,还要尊敬你的事业、敬畏你的事业。孔子在《论语》里面讲“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诚信则神。所以中国人的敬是出于内心的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用敬来规范自己的内心,用义去规范外在的行为,这是《周易》里边的话。中国人的敬是强调内心的敬,外在的形式只是用来表达内心的敬的。所以儒家文化都是向内的、反躬自问的、为仁由己的,它不用外在的东西来要求人。礼是言行的规范,只不过它不是强迫性的,它是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这在西方的法律理论里边被称为习惯法自然法。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确确实实是一种规矩,它要求我们自觉地去做,而且因为它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大家做起来并不知道自己是在遵守某一种法,因为它不是强制性的,所以在西方法文化里边,把自然法、习惯法跟人为法相对应,而且西方社会认为生活中的自然法、习惯法是法建立的基础。《论语》里面还有一句重要的话,叫作“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意思是如果大家连一点自觉遵守的理念都没有,那么强制的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可以钻。“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这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知道这个不该做、那个不该做,而且行为都规规矩矩的、方方正正,这就是礼和法的差别,这个法是刑法,不是礼法。礼也有法,所以我们叫作礼法。我们现在所用的法是刑法。我们过去讲刑德并用,礼法跟刑法是不同的,我们讲的礼法,是各种规矩,所以礼里边包含了法的内容,需要我们遵守。清代有一位学者叫陆世仪,他就针对当时的家庭教育重法不重礼的问题,发表了一番言论。他说“法使人遵”,法是让人去遵守,“礼使人化”,礼会使人发生变化,“法使人畏”,法使人畏惧,“礼使人亲”,当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要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是非常亲密的。所以我们不要忘记礼里边的重要内容,除了宗教信仰的问题,还有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法、自然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礼的教育,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都懂得要尊老爱幼、童叟无欺、诚信做人。通过礼教,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里有一句话:“当一个民族有良好习俗时,法律是简单的。”这句话是真理。这是礼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再有,礼告诉我们很多仪式性的东西。礼教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法律内容,有社会习俗,还有礼仪形式。荀子还分析了礼里边最核心的就是人的自我认识,人在天地之间、在万物之间,只有人是能够跟天地相并列的、能参与天地变化的,其他万物都没有这个能力,他有一句话叫“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所以人跟天地可以并列。人有其治,管理万物,治理万物,人有这个能动性、主动性,所以人可以跟天地相并参。人如果认识到这个位置的话,就必须管住自己。荀子反复强调,人不能够代替天职、天功。所以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你的身份是可以参与治理,但你不是生万物、养万物的,你只是参与治理。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则、天地运行的趋势,然后去管理它、推动它,让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过去我们为了迎合西方文化,说中国文化里边也有人定胜天,就拿出荀子的话,这是不对的。荀子是让我们明白天的职能和人的职能。人不能去代替天的职能,但是人可以去了解天的职能,去帮助它向好的方面发展。《礼记·礼运》篇中有这么一句话——“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就是天地的那颗心,人心一动,天地就跟着变化,所以张载“四句教”里面的第一句话就叫作“为天地立心”。

儒家文化首先让我们认识到人自身,人应该有分辨的能力,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份,应当遵守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要求去做,这样才能够使社会平衡、和谐,所以礼教不是简单地限制我们。中国的文化恰恰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脱离不了关系的,种种关系把人跟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而要在一个群体中考虑,特别是要为子孙后代考虑。礼教的内容很丰富,我们今天要重新来认识,礼不是一个抽象的简单的伦理说教,它能帮助我们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人群的需求和欲求。礼教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孟德斯鸠讲道,在世界历史上能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征服者改变了被征服者。可是在中国,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往往是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改变。如果梳理一下中国历史,我们的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断得到提升的。从野蛮走向文明是要经过很长的历史过程的,文明的力量也就体现在文化的力量上,它能像春风化雨似的,润泽万物,让万物慢慢受到滋养,茁壮成长起来。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有清醒的了解,然后才能够对它有信心,才能够坚守这样的文化主体,才能够广泛接纳各种各样优秀的外来文化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我觉得今天重新认识儒家文化,有很多丰富的资料和资源值得我们吸取。所以,坚持文化的主体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非常重要。我们要真正强大,就要重新振兴文化,让世界人民看到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