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中华各民族密切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汉族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起主导作用,不仅因为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文化发展,南亚的佛教也影响了中华文化。中国的一些商人和平民,经过海路往来贸易,甚至到东南亚以及其他世界各地定居。他们在维护和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中,为远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中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中华各民族密切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迁徙、杂居、通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在血统上互相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各民族、地域间的界限日见淡漠,而中华民族的共同命运、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则随之加深、加强。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有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和百越五大民族集团。古代有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的说法(见《孟子·离娄下》),华夏族是在夷夏融合中发展起来的。汉族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起主导作用,不仅因为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www.daowen.com)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中还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西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是经济交流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旅。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和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文化发展,南亚的佛教也影响了中华文化。以唐朝“安史之乱”为界,唐朝前期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宗旨,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平等对待外域,丰富了中国当时的思想文化。中唐以后,由于丝绸之路被阻,加之内患不断,统治政策趋于保守。明清之际,尽管官方采取了“海禁”政策,民间的海外交往并没有停止,通过海上丝路的中外交通日益发达。中国的一些商人和平民,经过海路往来贸易,甚至到东南亚以及其他世界各地定居。他们在维护和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中,为远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