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中华文化“百家争鸣”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相反相成。儒家思想与学派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尝试汇合地域文化,但没有成功,然而“书同文”即统一文字、采用小篆书写的措施在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并使文化连绵不断。西汉王朝建立后,到汉武帝执政时期,地方分裂势力基本肃清,中国的统一成为当时的大问题。统一需要理论支撑,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春秋学,特别是其中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当时中国历史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确立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到了东汉元帝时,即公元前100年左右,儒学才被当时执政者归到“三纲五常”的理论公式中,真正具有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
“统一”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方面的关键词。从历史看,中国的统一是逐渐扩大和巩固的。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的夏朝[1],它的疆域包括今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几省的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它已控制了北到黑龙江和贝加尔湖、西到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的广大领土。到了元朝,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民族和地区都统一在中央政权之下了。
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中,统一始终是主题。古代中国也曾有过多次分裂,历史上有很多地方和民族政权,但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在交往中,曾经发生多次战争,但和平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上为统一做过努力的,除汉族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www.daowen.com)
中华文明中的不同思想学派只有顺应中华“统一”这个主轴,才能长久被人们接受,并发挥其教化的作用。儒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历久不衰,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历史统一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也不能偏离“统一”这个主轴。例如,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所作《水经注》就是证明。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人尊本地政权为正宗。郦道元不是这样,他的科学眼光并未局限于北魏一隅之地;在他的心目中,祖国是包括南北朝的完整中国。因而他的《水经注》表达了对统一祖国的向往,完成了我国古代水文地理学的大综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