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物联网的理解,可得出网络化、物联化、互联化、自动化、感知化、智能化是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1.网络化
这是物联网的基础。无论是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专网,还是无线、有线传输信息,感知物体,都必须形成网络状态;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网络,最终都必须与互联网相连接,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泛在性的)。目前的所谓物联网,从网络形态来看,多数是专网或局域网,只能算是物联网的雏形。
所谓机器到机器,即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机器到机器不是简单的数据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它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没有实时发出信号,机器也会根据既定程序主动进行通信,并根据所得到的数据智能化地作出选择,对相关设备发出正确的指令。可以说,智能化、交互式成为机器到机器有别于其他应用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下的机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2.物联化
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是物联网的基本要求之一。电脑和电脑连接成互联网,可以帮助人与人交流。而物联网,就是在物体上安装传感器、植入微型感应芯片,然后借助无线或有线网络,让人们和物体“对话”,让物体和物体之间进行“交流”。可以说,互联网完成了人与人的远程交流,而物联网则完成人与物、物与物的即时交流,进而实现由虚拟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连接转变。
3.互联化(www.daowen.com)
物联网集成了多种网格、多种应用技术,是一个让人与自然界、人与物、物与物进行交流的平台。因此,在一定的协议关系下,实行多种网络融合,分布式与协同式并存,是物联网的显著特征。与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具备随时接纳新器件、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即自组织、自适应能力。
4.自动化
通过数字传感设备自动采集数据;根据事先设定的运算逻辑,利用软件自动处理采集到的信息,一般不需人为的干预;按照设定的逻辑条件,如时间、地点、压力、温度、湿度、光照等,可以在系统的各个设备之间自动进行数据交换或通信;对物体的监控和管理实现自动指令执行。
5.感知化
物联网在各种物体上植入微型感应芯片,这样,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受、有知觉”,它主要依靠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来实现。在物联网中,这些传感设备发挥着类似人类社会中语言的作用,借助这种特殊的语言,人和物体、物体和物体之间可以相互感知对方的存在、特点和变化,从而进行“对话”与“交流”。
6.智能化所谓智能,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和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