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联网:简明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导论

物联网:简明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导论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物联网:简明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导论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为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

例如,产品电子代码(Elcctronic Product Code,EPC)旨在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产品电子代码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产品电子代码的载体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并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射频识别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我国,物联网被称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描述,物联网是指通过在各种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使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或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须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光学接触。(www.daowen.com)

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我国有学者认为,物联网是一种“泛在网络”,这种泛在网络就是利用互联网将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上网。因此,可以把物联网理解为: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成的一个全新的巨大网络,将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及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高级网络形态,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点,是物联网的连接主体从人向“物”延伸,网络社会形态从虚拟向现实拓展,信息采集与处理从人工为主向智能化为主转化。可以说,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创新的伟大成果,是互联网虚拟社会连接现实社会的伟大变革,是实现泛在网络目标的伟大实践。

“物联网+互联网”几乎就等于泛在网络。所谓泛在网络就是运用无所不在的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帮助人类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从泛在的内涵来看,首先关注的是人与周边的和谐交互,各种感知设备与无线网络不过是手段。泛在网络包含了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的所有属性,而物联网则是泛在网络实现目标之一,是泛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先行者和制高点。根据上述比较分析,给出物联网的概念:通过各种感知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物体与物体的,全自动、智能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信息的、实现随时随地和科学管理的一种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