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ALDH2基因与高脂血症成果!

ALDH2基因与高脂血症成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因此,过度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而过高的胆固醇摄入也会为身体增加负担,引发高胆固醇血症,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越来越普遍。高血脂会引起肝脏功能损伤。长期的高血脂会引发脂肪肝,而后还会导致肝硬化,损害肝脏功能。高血脂会形成大量自由基,损害人体的细胞。高血脂会引起人体发胖。

ALDH2基因与高脂血症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也在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中国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件。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不仅在逐渐增加,而且发病年龄也进一步提前,未来将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陈灏珠院士曾对不同年代上海健康人群的血脂水平进行过调查,时间跨度从1973—2018年,调查结果如下图。可见无论是人群总胆固醇水平还是甘油三酯水平均呈井喷式增长,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高脂血症,该如何有效应对?

1973—2018年间总胆固醇水平变化趋势

注:1 mg/dl=0.02 586 mmol/L

1973—2018年间甘油三酯水平变化趋势

注:1 mg/dl=0.01 129 mmol/L

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我这么瘦,血脂肯定没问题”,或者是“我还年轻,基础代谢好,摄入的高热量、高脂类的食物肯定很快就代谢了”。因此,很多人并不重视血脂这个指标,也不了解血脂的构成。血脂,简单地说就是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酸和磷脂等,正常水平的脂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胆固醇存在于所有细胞中,首先它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与细胞正常代谢相关;其次,它可以转化成性激素、维生素等物质,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因此,过度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而过高的胆固醇摄入也会为身体增加负担,引发高胆固醇血症,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时胆固醇的合成就会增加,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加。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黄、鱿鱼等。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存库,可以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它主要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量是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们平时食用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三酯,因此营养学家提倡大家少油饮食。

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常与蛋白质、糖脂以及胆固醇等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机体的基础代谢。血浆中的磷脂主要由肝脏小肠黏膜合成,食物中摄入的则需要小肠水解吸收。富含磷脂的食物包括蛋黄、瘦肉以及豆类食物等。

大家都知道油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溶于水;而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疏水分子,也不溶于水,它们需要与血液中的蛋白质以及其他脂类结合生成脂蛋白,溶于血液中才能在体内进行转运。脂蛋白就像运输车一样将胆固醇转运到需要它的场所进行分解和转化。脂蛋白包括乳糜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LDL和HDL等。

与LDL结合的胆固醇就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常被称为“坏”胆固醇;而和HDL结合的就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被称为“好”胆固醇。LDL—C的主要功能是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转运到其他组织中发挥作用,而HDL—C则是将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进行分解和代谢。它们的共同协作才能保证胆固醇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如果LDL—C过高或者HDL—C过低就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胆固醇在组织中积累,在血管壁积累过多就会形成斑块,引起血管堵塞。

血脂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越来越普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清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就称为高脂血症,也就是常说的“三高”中的高血脂。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四项,其他血脂项目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等临床应用相对较少。根据2016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ASCVD一级预防人群提出了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的建议,而对于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血脂的控制目标要求更高。

ASCVD一级预防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mmol/L(mg/dl)]

注:引自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血症的分类比较复杂,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该分类方法用于指导临床对高脂血症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分类如下表所示。

高脂血症的临床分类

注:引自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经常做家务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处理油水比较多的汤汁时,一般不会直接倒入下水道中,主要是因为油脂会附着在下水道的管壁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厚就会导致下水道堵塞,这样就必须要进行清理。同样,如果大量脂类物质在血液中沉积移动,就会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硬化,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会引起肝脏功能损伤。长期的高血脂会引发脂肪肝,而后还会导致肝硬化,损害肝脏功能。

高血脂会形成大量自由基,损害人体的细胞。人体的血液中如果有大量的游离脂质物质堆积,就会增加人体的耗氧量,并且通过氧化作用,形成脂质的氧化自由基,游离在血浆中,损害机体的细胞,使细胞死亡、衰老,导致细胞功能损伤和人体衰老。(www.daowen.com)

高血脂对人体的影响

高血脂会使人体的pH值呈弱酸性,这样就很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犯,并影响钙的分解和游离,从而导致钙流失和骨质疏松。

高血脂会引起人体发胖。血液中如果有太多的脂肪,就会在皮下、内脏和血管壁周围大量沉积下来,造成身体脂肪的堆积,而导致肥胖。

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医生通常会问:“最近都吃了哪些食物,在吃什么药,有什么其他的疾病史或者是家族史”之类。那是因为医生需要找到产生不适症状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因此,想要控制血脂就要先找到引起其代谢异常的原因。

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

高血脂的原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的胆固醇和LDL—C浓度会异常升高。细胞表面的脂蛋白受体基因缺陷或者脂蛋白基因突变也会导致脂代谢异常,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突变就会影响LDL—C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而导致其浓度升高。

为什么现在高血脂的人群越来越多?为什么城市人群的高血脂比例高于农村?这与当下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追求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都在外面吃快餐,摄入过多的高热量和高脂食物。另外,由于工作原因又多处于久坐状态,缺乏运动,因此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才会逐年上升。

HDL—C是人体的“好”胆固醇,会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代谢。研究发现,ALDH2基因野生型小鼠适量的酒精摄入会增加其体内的HDL—C水平,且改善了心脏内的能量代谢,而在ALDH2基因敲除的小鼠中乙醛浓度显著增加,HDL—C水平并未增加,小鼠的病死率亦显著增加。在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人群中的大数据研究也发现,ALDH2基因野生型人群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携带ALDH2基因突变的人群,这种现象在适量饮酒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作者团队曾对753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对ALDH2基因野生型患者来说,低中量饮酒者HDL—C水平更高,而突变型患者则未见这一现象。

1933年,Smith和Willius最早报道在过度肥胖患者中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这些患者却无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或其他心脏疾病,并提出了肥胖与心脏功能失常的关系。高脂饮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肥胖是心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机制参与肥胖性心肌病变,如脂质毒性、炎症、凋亡、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以及自噬失调等。

对肥胖患者的研究发现,ALDH2基因突变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更加明显。因此,对于肥胖患者,优先建议减肥以保护心脏功能。日本学者调查发现,ALDH2基因型与体内的HDL和LDL水平密切相关,HDL和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这可能是ALDH2基因突变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细胞内的ALDH2活性降低,心肌细胞肥厚程度与ALDH2活性呈现负相关性。新近研究报道,ALDH2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心肌病变有保护作用,表现在ALDH2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心肌肥厚,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而其机制与ALDH2调节心脏的自噬状态有关。也有研究发现,ALDH2拮抗高脂对心肌损伤与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胰岛素抵抗有关。

ALDH2与血脂、肥胖的关系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常吃鱼肉和瘦肉等,少食动物油脂、奶油、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等。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 mg,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 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

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代谢运动。对于明确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先请医生充分评估安全性后,根据适合自己的运动量进行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要起身活动。

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轻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摄入食物的总能量(每日减少300~500 kcal,1 kcal=4.18 kJ),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维持健康体重(BMI为20.0~23.9 kg/m2)有利于控制血脂。

早睡早起,使身体器官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活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基础代谢的工作;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由血脂代谢异常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

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调脂药物干预血脂代谢,主要药物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降脂药、依折麦布以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降脂药物。

对于ALDH2基因型为野生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可适量饮酒升高体内的HDL—C水平,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