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季让二胡艺术研究: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兼容

张季让二胡艺术研究: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兼容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方言音调形成了不同地域音乐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影响,二胡音乐创作也迎来了自刘天华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治、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以上这些作品,其内容与时代紧密相连,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张季让二胡艺术研究: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兼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方言音调形成了不同地域音乐风格。张季让先生虽然是一个地道的南方人,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他从祖国的南方水城辗转来到北方冰城,正因为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中亦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音乐风格,包括江南、河南、陕西、新疆、东北等各地方音乐风格作品。

(一)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

在张季让先生的音乐作品中,其早期作品主要体现了江南地方音乐风格,如移植改编的江南丝竹音乐《薰风曲》《花六板》,原琵琶曲《夕阳箫鼓》等,还有20世纪60年代根据江南民歌为素材改编而成的《渔舟》以及创作的作品《蝶恋花》《淮河两岸好风光》等。江南音乐旋律优美、流畅,二度、三度的滑音或垫指滑音将江南音乐中细腻、婉转的曲调表达得淋漓尽致。以空弦音润饰旋律,不仅体现了江南音乐独特的音乐处理方式,更使得被装饰音清亮、透明,韵味十足。

20世纪30年代,张季让曾先后在河南开封师范学校艺术教研组以及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教书。在此期间受河南地方音乐的影响,张季让改编古筝同名曲《山坡羊》。河南筝曲《山坡羊》的曲调是根据河南曲剧的曲牌阳调及其过场音乐编写而成,通过模仿古筝的“游摇”“重颤”等技法,使得河南音乐中热情、粗犷、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在二胡两根琴弦上得以充分发挥。《子夜吟》讲述了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乐曲中四度、五度、八度大跳音程的使用,使得旋律线条起伏较大,音色也比较高亢明亮,极具陕北民歌的音韵特色,将秦声中豪放悲戚、朴实内敛的性格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新疆舞曲》亦是张季让根据新疆地方音乐改编而成的二胡曲,曲中典型的大切分节奏型以及通过跨小节连线而形成的切分节奏律动,加之附点音符、短促的快弓及顿弓,这些极富节奏动感的舞蹈性音型,还有左手颤音、滑音等技巧的运用,体现了新疆地方音乐中生动活泼、高亢悠扬以及踏歌起舞的性格特点。

张季让先生的二胡创作曲大都是在东北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如《溜冰舞曲》《松花江上》《铁水奔流》《长空万里》等。由于受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东北音乐朴实、爽朗,节奏欢快,旋律流畅。在音乐处理方面,具体表现为三度音程的上下滑音的使用,如《松花江上》第一个“6”的处理,就用了三度音程的下滑音。六度、七度大跳音程的运用,体现了北方人朴实泼辣、豪放爽快的性格特点,而一音一弓或一拍一弓的弓法特点使得运弓饱满有力又不乏果断俏皮,展现了北方音乐特有的风格特点。(www.daowen.com)

(二)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张季让先生的创作作品,大部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此阶段正值二胡艺术发展史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二胡第二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影响,二胡音乐创作也迎来了自刘天华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本阶段的音乐作品从创作题材、音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都与以刘天华、阿炳、孙文明为代表的初期作品创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创作题材方面,初创时期的代表作品如《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流波曲》《二泉映月》等,均流露出悲伤、沉郁、苦闷、挣扎、斗争等情绪,既有忧国忧民忧己的困惑与彷徨,又内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作品亦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动荡不安、命运多舛的背景下百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此时期曲速大都以慢速抒情为主,且乐曲的曲式结构主要采用我国传统的多段体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治、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山村变了样》《幸福的歌儿唱不完》《新农村》《喜唱丰收》《金珠玛米赞》《三门峡畅想曲》等,均以“歌颂”为主题,歌唱新生活、颂扬解放军、讴歌社会主义新面貌,成为此时期二胡音乐创作的主要内容。由于音乐内容和情绪都与上一阶段截然不同,曲速也由原来的慢板抒情变成了节奏欢快的歌唱赞美,曲式结构除少数多段体结构外,主要以借鉴西方音乐中的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为主。

张季让先生的二胡创作乐曲如《高炉小唱》《万紫千红》《淮河两岸好风光》《铁水奔流》等作品,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二胡音乐创作的整体特征。如《高炉小唱》,乐曲创作于1958年,采用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以欢乐的行板贯穿全曲,描写了张季让先生带领全系教师顶着凛冽的寒风,忙碌在小高炉旁的情形。《万紫千红》又名《欢乐的节日》,创作于1958年,乐曲以欢快的小快板,描写了各族人民身着五彩盛装,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欢度国庆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美好生活的欢颂与赞美。《铁水奔流》亦创作于1958年,乐曲同样以热情、奔放的小快板一气呵成,表达了我国在1958年时的宏伟声势。《淮河两岸好风光》创作于1960年,全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和幸福愉快的心情。以上这些作品,其内容与时代紧密相连,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