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非遗文化导游讲解

中国非遗文化导游讲解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非遗”文化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和地位价值,重点突出工艺技术流程的传承和继承人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证书,授予昆曲“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国非遗文化导游讲解

中国“非遗”文化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和地位价值,重点突出工艺技术流程的传承和继承人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

1.突出“非遗”项目历史沿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与自然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态不同,其特征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人为本,以技艺为主,以经验取胜的动态文化遗产,它既有声、像、形、技等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口口相传、艺技相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质是传承人的培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昆曲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开创了中国“非遗”入选世界名录的先河。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昆曲、京剧列入世界“非遗”表演艺术门类;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上海石库门弄堂营造技艺列入中国“非遗”传统技艺中的营造术门类;中国旗袍列入中国“非遗”手工制作技艺门类等。下面进行昆曲的讲解。

有人说,中国的昆曲和中国的瓷器一样美。只是,一种是动态的美,一种是静态的美。昆曲的动态美在中国著名作家白先勇集众多艺术家共同制作的青春版昆曲剧目《牡丹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英国、希腊等地巡回演出的成功就证明了昆曲的巨大魅力。海外观众非常喜爱《牡丹亭》,说它非常美,美到让人无法抗拒。

它到底有多美,为什么能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

昆曲是如此的美妙!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证书,授予昆曲“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申报书这样指出,“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艺术、文学、历史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中国戏曲共有三百多个剧种,昆曲是现存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最能体现民族戏剧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剧种。”曾经沉默很久的昆曲,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也纷纷议论着这朵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发源于中国苏州的昆山一带,明朝时通称为昆山腔或昆腔。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苏州一带的地方话很轻柔,很清丽,就像江南的小桥流水一样,我们叫它“吴侬软语”,流行在这儿的昆山腔也是这样的婉转轻柔。明代中期的苏州,和现在一样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遥遥领先的鱼米之乡,是中国有名的大都会,而昆山,是一个海运便捷、很繁华很热闹的地方。很多有才华的音乐家、剧作家都聚在这里。当时,中国有一个士大夫阶层,就是读书人,家里挺富裕,不像现代人一样整天忙于工作。他们很喜欢聚会,喜欢当时流行在昆山一带的地方小戏,有的还蓄养戏班子,甚至亲自参加演出,自己创作昆曲。昆曲就这样渐渐地繁盛起来。明代万历以后,由于这些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昆曲在整个社会迅速普及,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都陶醉在昆曲中,昆曲成为当时人们的共同爱好

昆曲《牡丹亭》剧照(俞玖林、沈丰英饰,许培鸿摄,苏州昆剧院提供)

这一共同的爱好成就了两百年之久的苏州虎丘中秋曲会的盛况。这是一年一度的全民性的戏曲比赛盛会,以演唱昆曲为主。每年中秋节那天,苏州城的老百姓倾城而出,浩浩荡荡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先是万人齐唱,然后比出优胜者数十人,接着再唱再比,最后决出一名演唱水平最高者,在一片宁静中登场演出。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虎丘记》详细描绘过中秋曲会盛况,还写了水平最高者的演唱:“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意思是说,一个演员上台开始演出了,台下的观众都安静地听着,演员的声音很细,但很悠远,唱一个字,声音拉得很长,曲折婉转,连鸟儿听了都不愿意离开,粗壮的男子听了也会落下眼泪!

当代中国学者余秋雨曾说,虎丘中秋曲会中铺天盖地的全民性痴迷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浓烈氛围,使人联想到古希腊圆形剧场中万众向悲剧演员欢呼的场面。的确,虎丘中秋曲会,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戏曲赛会,还是苏州民众几乎用全部身心投入的盛大而庄严的生命仪式。

欣赏昆曲,你有时候可能很困惑,因为你可能听不懂演员们唱的是什么,即使配有字幕,你也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昆曲保留了比较原始的样子,使用的是当时作家创作的语言,而且引用了很多典故。你想想,它六百岁前的样子,肯定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差距很大。但是,听不懂昆曲并不影响欣赏它。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歌剧也听不太懂,不是还有很多人用心去欣赏吗?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昆曲是那个美丽、害羞、聪慧、多情的妙龄少女,你可以听不懂她的语言,但她那妙不可言的美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晓莉《戏曲中国》)

分析 许多导游员可能知道昆曲,但是并不了解她的发生、发展、鼎盛、衰败和新生的过程,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昆曲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己不知何以传人?己不详何以育人?对于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游都需要熟知其历史沿革。

2.突出“非遗”的地位和价值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在研究历史、保护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研究中国文明的各个阶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世界文化中也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北京四合院的营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院落的进深、开合及大门、影壁、屋饰等细节上,均鲜明地反映了古代民居的等级色彩。家庭成员及仆佣分别住在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通过建筑的位置、朝向、宽窄、高低不同体现着地位和等级的差别,各向房屋又连接为统一的整体,尊卑有序,折射出传统社会家庭组织的伦理内涵,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北京四合院的灰墙灰瓦构成了北京城的基本城市色彩,形成了京城特有的民居文化情调。

北京四合院建筑木结构的制作和使用,不但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观赏那些青砖磨缝、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建筑制造工艺,处处都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北京四合院承载着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进入这个庭院,琳琅满目的文化符号,就好像步入了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四合院的装饰、彩绘雕刻乃至花草树木中,处处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老胡同更是北京四合院的一部分,也是其文化的象征,老胡同里总是传来几声:“豆汁儿,焦圈儿,小豆冰棍儿——”让人听着那么顺耳,所以现在崇尚中国文化的老外也十分想买一套充满着中国味儿的四合院和家人一同居住。

北京四合院的地位非常特殊,因为它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与其说它是一套房子,更不如说它是国家的古董级文物

(参考自《非遗中国——浅谈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

北京·四合院

分析 北京四合院是有独特地位和价值的中国“非遗”项目,在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中它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这里有历代王朝的缩影,有平民百姓的居所,有耐人寻味的胡同吆喝声,有中国民俗的遗存。导游员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讲述非遗四合院的价值。

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独具特色的里弄住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部分市民和各地移民在此栖身,拥有丰富的上海市井文化。在四通八达的石库门弄堂里,旅馆、作坊、报馆,都来占用一方天地;馄饨摊、修鞋匠、剃头的、算命的,以及穿街走巷的,各种小贩都来石库门租借几平方米的小屋谋求营生,甚至一个亭子间,一个楼梯角,一个汽车库都会蜗居着一个家,五六口人。上海人戏称为“七十二家房客”。

石库门弄堂口往往设有“烟纸店”,一个单开间小店,提供香烟、草纸、老酒和各种小百货,二十四小时做着买卖;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行当让弄堂内每天熙熙攘攘,招呼声、嬉笑声、吆喝声、打闹声不绝于耳;邻里间一家有肉馈赠四方,一家有难众人帮,天天相见亲如一家,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亲情。石库门的魅力——浓浓的市井文化,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中最浪漫、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也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我们走近石库门,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在上海石库门内诞生;当我们走近石库门,感受到艺术文化的传承——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在石库门亭子间里居住过并写下许多经典名著;当我们走近石库门,感受到市井文化的写照——张爱玲和苏青笔下那些穿着紧身旗袍和美国丝袜,从亭子间窗口吊下篮子购买进口胭脂花粉的女子等作品都是描述石库门弄堂的小人物;当我们走近石库门,可以深深地感悟到,这里是一个现代繁华与传统历史相结合的地方,是海派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是艺术文化最贴近生活的地方。

分析 上海石库门弄堂的价值和北京四合院有所不同。四合院属于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上海本是近代移民城市,它蕴含着“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因子。石库门里弄不仅有她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以及中西文化底蕴,还保留了有容乃大的浓浓的市井文化气息。导游员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一些小故事来突出海派石库门建筑的价值。(www.daowen.com)

试一试 请根据上面的导游词写出你所了解的四合院或石库门的地位价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出“非遗”技艺传承

顾绣、苏绣、湘绣、蜀绣、剪纸、面人、草编、木雕玉雕、木版年画、金山农民画唐三彩烧制、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等都被列入了中国“非遗”名录。导游员在讲解这类“非遗”时,不仅要突出其技艺的精湛,更要介绍技能的精髓,使游客由衷感叹中国“非遗”技艺的伟大和技艺传承的不易。下面以苏绣的工艺流程为例进行讲解。

(1)选稿。绣稿的来源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专为刺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照片等)。选稿的标准:第一,要看何种画稿适用于刺绣。由于刺绣品分日用品和艺术欣赏品两种,所以还要看何种画稿适用于何种绣品。第二,要计算画稿的简繁及所需的绣作时间。

(2)上稿。上稿前先要审查拟用的画稿,根据画稿的内容和题材考虑绣种、针法,确定用哪一种质地的底料。一般多以绣种决定所用底料:单面绣以绫、绸缎为绣底;双面绣以真丝塔夫绸、真丝绡、尼龙绡等薄的底料为绣底。上稿有着色和不着色两种。着色的,是把画稿全部线条色彩一一画上绣底;不着色的仅描画其轮廓线在绣底上,由绣者在绣的时候对准画稿用针配色。苏绣现在多用不着色的上稿方法。上稿最重要的是细心,轮廓要精确,勾线不能有丝毫差错。尤其是肖像与动物,其光线明暗部分都需要一一勾出。

(3)操作。刺绣是一种长时间坐着操作的安静的劳动,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要求刺绣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懂得一些基本画理,同时还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刻苦钻研。

(4)成品。绣品完成后,可以用熨斗熨平,使其服帖。刺绣成品要妥善收藏,切不可放于潮湿处,以防绣品霉变。

下面以龙凤旗袍的工艺流程为例进行讲解。

旗袍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顾客预订一件纯手工制作的旗袍,仅首道量身工序,就非常烦琐,得量全身36个部位。运用现代工艺制作的,量身环节略减一些,但也需要量16个部位。裁剪工序分成裁剪纸型和裁剪表布,按照尺寸先剪纸型,然后根据纸型才能裁剪布面,不能有丝毫差错。接着经过绲边、开线、喷水、定型、裁剪、修整、做工、归拔、试样、整烫面料等数十道工序,旗袍制作初步完成。第二大部分是在旗袍上融入镶、嵌、绲、宕、绣、绘、镂、雕、盘等工艺。这些工艺主要是对旗袍进一步美化加工,使其具有独特的工艺品价值和观赏价值。旗袍是精工细活、精雕细琢,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件旗袍完成复杂的盘扣需要7天时间,从量身开始直至完成制衣一般都要20~30天。龙凤旗袍的制作过程是中国传统工艺和西方测量裁剪技术完美结合综合运用的过程。“龙凤旗袍制作技艺”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精妙的制作技艺,是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华所在。

分析“非遗”传承重在技艺的传承,普通百姓的审美往往局限在美的享受上,对于美的产生和历史积淀形成的工艺、规范、流程大都一无所知,一名优秀的导游员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引导观众审美。在“非遗”作品技艺讲解中,需要把千百年流传至今又濒临失传的操作技艺一一讲清楚,说古论今,将来之不易的传统技艺结晶通过导游讲解说出来并发扬光大。

4.突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传和自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后两者是固态遗产,而“非遗”是活态流变遗产,依靠人进行传承。

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因满族人被称为“旗人”,故将其所穿长袍称为“旗袍”。20世纪20年代,旗袍被定为中国女性的国服,发展至今已近百年。旗袍按传统分为京派(式)、海派(龙凤)、苏式和粤式(港式)四类,并又衍生出许多新生代。其本质相同,风格独创,各有千秋。

旗袍的制作全部是手工技艺,传承人如京派有杨淮芝、陈德、李侃、李燕春、张凤兰等,上海龙凤旗袍有六代传承人,其他各派均有后代传承。

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的第一代传人朱林清,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就在上海著名的广帮裁缝铺拜师学艺,勤奋的他掌握了各道裁剪缝制工序,并创办了“朱顺兴”中式服装铺,成为缝制海派旗袍的创始人。1949以后,“朱顺兴”等五家服装铺合并成立了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50年代是上海旗袍的盛装期,女性旗袍风靡大上海。60年代,女性开始摒弃旗袍换上裙装。那个时期,上海龙凤旗袍渐行渐退,直至消失殆尽。

80年代,电视剧中各种旗袍绚丽多彩,受其影响,旗袍热在国内再次兴起,年逾百岁的海派名师褚宏生就是龙凤旗袍的第二代传承人,所有旗袍的经典款式,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制作的旗袍成为上海的经典文化之一。面对不同身材和气质的女性,褚宏生一眼就可判断其适合穿丝绒旗袍、绿底大花旗袍、素色条纹旗袍,还是贴身短打旗袍……

徐永良在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已经工作了30多年,制作出300多种特色盘扣,将传统的龙、凤、孔雀、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图案融入特色盘扣中形成新工艺,成为龙凤旗袍的第三代传人。

龙凤旗袍第四代传人焦义刚,也是一位在店中做了三十余年旗袍的大师。为了让龙凤旗袍后继有人,他们开始和上海的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焦义刚着手培养人才梯队,兢兢业业地传授技艺。随着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和社会观念的转变,龙凤旗袍有了“旗袍制作专业毕业生”,燃起了龙凤旗袍制作的新希望。

2011年,“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第五代传承人是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人,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批旗袍艺术作品,并走出国门,在法国罗浮宫展出。

龙凤旗袍第六代传承人吴雨婷是一位20岁出头的姑娘,她志在承上启下,和同学边学习边实践。她们深知旗袍制作是一门有血有肉的艺术,每个师傅都有各自的绝活。通过一对一带教,循序渐进地传承龙凤旗袍的制作工艺,使龙凤旗袍制作后继有人。

分析 旗袍的制作历史源于清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风靡,60年代出现断层,80年代开始创新。这段历史的维系和发展得益于传承人口口相传、手把手相教。导游员宣传“非遗”的重点就是要突出“非遗”传承重在对人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