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像56朵花分布在祖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从地域的划分上来看,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大,不同地域会呈现多姿多彩的风俗特征。比如: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特别突出的代表活动是蒙古族的摔跤、赛马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热情、奔放、欢快、勇敢,颇具特色的民族活动如维吾尔族的盘子舞、手鼓舞,锡伯族的射箭活动等。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俗特点多姿多彩,极富情调,主要活动如壮族的赛歌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民俗风情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居室到饮食服饰,从年节信仰到婚丧嫁娶,几乎包罗万象。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是导游员的短板,我们往往知之不多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平时要注意查阅书籍,追根溯源,刨根究底,力求精进。
民族风情讲解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少数民族的发展简史;地理环境的特征与衣食住行的喜好;婚娶生丧习俗、节日庆典仪式、内容及传说;信仰崇拜;风物特产等。
连连看
·则高利 朝鲜族
·马蹄袖 满族
·礼帽 藏族
·白色圆顶小帽 苗族
·氆氇 蒙古族
小王是一名年轻的导游员,这天,旅行社委派他接待一个华侨旅游团,进行为期4天的黔东南民俗风情游,第一次接触民俗风情游的小王该如何做好这次接待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少数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聚居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质。讲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时,不能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割裂开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这句诗里的羌笛就是羌族特有的乐器。现在流行的羌笛是用高山油竹制成,两管并列,共12个孔。古代流行的羌笛有的是用鹰的翅膀制成,吹出的曲子真是意境丛生,那是飞鹰脱胎换骨,以神灵的名义奏出的羌族人心中最自由的声音。悠久的历史和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文化中保留了那份纯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分析 导游员结合了王之涣的诗句,以点带面地向游客介绍了羌族独特的文化,使羌族文化的苍凉厚重之感扑面而来。在进行民俗风情讲解时,导游员要学会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各位游客,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据学者考察认为,海南黎族的形成,是历史上各少数族群多次于不同时期陆续迁移到海南岛的结果。一般来说,距今1万年前,海南岛上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了。我们从海南岛三亚落笔洞遗址以及后来发现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南湾半岛西北角的石贡遗址和陵水三才镇的大港村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化石和陶制品的特征可以判断,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以渔猎为生的族群活动。
分析 导游员在介绍黎族的起源时没有用什么花哨的语言,而是用翔实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了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羌族
黎族
练一练 在你生活的当地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请讲解介绍该民族的起源和在当地的发展过程。
2.各民族的衣食住行讲解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
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同,其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即使同一民族,因居住地不同而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第一乐章 温馨家园
家,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是屋内、住所。而“家”这个字上面是宝盖头,象征着勤劳智慧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禀赋。他们就地取材,在民族大观园中创建了一幢又一幢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的住宅。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仙人柱、撮罗子,蒙古族的蒙古包,藏族的藏式碉楼,傣族的竹楼,哈尼族的蘑菇房,苗族、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板房,黎族的船型屋……这些建筑无不巧妙地适应了不同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有的适合游牧生活,拆迁方便;有的防潮避湿,通风凉爽;有的厚实保暖,防风防火。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认为“蒙古包”来自蒙语,其实,它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居室由毡块、木料构成。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圆形尖顶,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组件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组件叠合,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不大,但是包内的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
蒙古包内部
分析 导游员介绍了蒙古包名称的来历、材料、造型,同时突出了蒙古包易拆卸、冬暖夏凉等特色。
各位游客,纳西族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族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晚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会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做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储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
此外,纳西族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
长期以来,纳西族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尤其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此外,纳西族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得到证实。
纳西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
分析 导游员从纳西族的房屋类型,讲到三坊一照壁的结构布局及其特色,再讲到丽江大研镇独特的民族特色,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练一练 练习讲解藏族的碉楼。
第二乐章 霓裳羽衣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千万里山河的滋养,各民族智慧的创造,成就了中华“衣冠之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纷繁的款式,精湛的工艺,多彩的民俗,不断丰富装点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一道亮丽而绵延流长的文化景观,而蕴藏其间的各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婚姻道德、宗教信仰以及工艺技术等,体现了多民族的文化交融,成为认识东方文明独特形态的又一途径,是研究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有关蜡染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件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为此终日闷闷不乐。一天,姑娘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发愣,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家,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贵州苗族姑娘及蜡染服饰(www.daowen.com)
分析 导游员通过虚实法,将美丽的传说故事贯穿在介绍纺织技法专业而枯燥的内容之中,显得丰富而有趣。
练一练 练习介绍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
第三乐章 美食佳肴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饮食风俗。比如,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习惯吃牛羊肉和各种奶制品,饮奶茶;而从事农业的南方少数民族,大多以稻米为主食,北方人则以面食和杂粮为主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爱吃蒜,居住在气候潮湿地区的少数民族偏爱辣;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等不吃猪肉,还禁食凶猛动物、死动物;受喇嘛教影响的藏族不吃鱼……如果不了解这些风俗和禁忌,在与这些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尴尬的场面。
各位游客,萨其马是很多人喜爱的糕点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萨其马其实是满族的一种食物,它是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制成。萨其马是北京著名四季糕点之一。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条,用木炭火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萨其马是当时重要的小吃。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成,味极美。”道光二十八年的《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也写道,其“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当年,北新桥的泰华斋饽饽铺的萨其马奶油味最重,它北邻皇家寺庙雍和宫,那里的喇嘛僧众是泰华斋的第一主顾,作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萨其马
分析 满族的萨其马是很多人爱吃的点心,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萨其马与满族之间的关系,导游员通过引用《燕京岁时记》和《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有力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练一练 练习介绍回族的油香和馓子。
各位游客,回味无穷的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古老品茶艺术,已有千余年历史,据说,在公元8世纪的南诏王时期就开始饮用。这三道茶是指“苦茶”“甜茶”和“回味茶”。头道苦茶是用当地雷响茶泡的,浓醇苦味,能生津止渴、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是用核桃仁、红糖以及本地的邓川乳扇沏泡的,香甜可口,提神补气,使人气定神闲;三道回味茶是用蜂蜜、花椒、姜片、桂皮冲制而成的,能使人感到甜麻香辣,回味无穷。饮用三道茶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帮助饮用者体味人生哲理,感叹人生总是先苦后甜。
白族三道茶敬茶的礼节也十分讲究,烤茶者首先将第一杯茶用双手举到齐眉处,敬给客人,客人接过茶后再按照同样的方式转敬给主人家的最长者,依次而为,等在座都得到茶之后,才开始饮用。
白族
分析 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食物往往是受游客欢迎的讲解内容,导游员从三道茶的程序、特色和食用礼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人产生了现在就想喝三道茶的愿望。
第四乐章 灿烂遗产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无论对东方文化还是全人类文化都有着伟大的贡献。他们创造出大量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美动人的诗歌、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科学典籍,产生了不少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着社会变革,一些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危机,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为重要和迫切。
自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大家对新疆歌舞一定喜闻乐见,其中,源于喀什噶尔的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继承融合了疏勒乐、龟兹乐、于阗乐的传统,体现了维吾尔族艺术中歌、舞、乐的高度统一,是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无价瑰宝。
“木卡姆”原为阿拉伯语,意思是“地点”“地位”“法律”,作为音乐术语,意为成套的民间古典音乐。
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产生于公元14—16世纪西域音乐的融汇时期,经过多次的整理、规范,才成为今天的《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的第一次规范,在公元16世纪。这一时期,我国西域城邦小国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汗在位,他的妃子阿曼尼莎罕精于维吾尔音乐艺术。她与当时的木卡姆大师喀迪尔汗一起,邀请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对散失在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这一工作使维吾尔族木卡姆与其他民族木卡姆得到了区分;第一次确定了十二木卡姆的规模;形成了木卡姆特有的琼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莱甫三部分结构;还重新确定了木卡姆的歌词。
第二次规范,是在19世纪清代光绪年间,由当时喀什噶尔的著名木卡姆艺术家艾里姆·赛里姆和民间艺人赛提瓦尔共同完成。他俩对流行在喀什噶尔的木卡姆加以整理、规范,形成了规模更大的音乐舞蹈套曲,产生了“喀什十二木卡姆”。
这一木卡姆体系经吐尔地阿洪流传至今。吐尔地阿洪出生在英吉沙县一个演唱木卡姆的世家,他在喀什、和田等地,演唱木卡姆长达5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正式邀请到喀什文工团,担任木卡姆专职演员。
十二木卡姆由拉克、且比亚提、木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十二套套曲、245首乐曲组成。每一套都分为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莱甫三个部分。琼乃合曼苍劲深沉,蕴蓄无穷;达斯坦流畅欢快,抒情优美;麦西莱甫则载歌载舞,把演奏推向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和政府对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十分重视,组织专人对《十二木卡姆》的乐曲录音、记谱、出书,并将歌词记录、整理、出版。一方面使《十二木卡姆》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一方面继续使其发扬光大。由木卡姆改编的《拉克歌舞》,令人耳目一新;用木卡姆音乐演唱的《艾里甫与赛乃姆》,被人们誉为维吾尔族的“红楼梦”;移植的歌剧《红灯记》,在国内产生巨大反响,还被拍成电影……今天,有了专门研究《十二木卡姆》的机构。用五线谱出版的《十二木卡姆》,为它的探索和研究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
《十二木卡姆》,上承汉唐龟兹、疏勒、于阗乐舞之遗风,下开现代维吾尔族民间乐舞之先河,博采众长,革新传世。《十二木卡姆》作为不朽的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历经千秋,常奏常新,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的丰碑!
分析 《十二木卡姆》是世界遗产,同时也是维吾尔族的灿烂遗产,导游员详尽地介绍了木卡姆的组成和特色,使游客有了全面的认知。
3.独特的习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的部分群众信仰着不同的宗教,保存着许多宗教禁忌。一些少数民族中还遗存着原始宗教信仰。在游览过程中,导游员需要提醒游客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的禁忌。
在泸沽湖,最让游客感兴趣的恐怕就是摩梭人的走婚制。纳西族是中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民族,泸沽湖大部分村落聚居的都是摩梭人。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泸沽湖的摩梭人
我们去看看摩梭人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这些建筑都是方木垛成的,每块木板长约0.8米,宽0.2~0.4米不等。居室内以火塘为中心,旁边是老人和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二层楼房为客房,上面是青壮年妇女与她们的阿注的居室。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摩梭人的阿注婚姻形态仍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特点。这种婚姻可长达数十年,妇女们可与一两人结成阿注,也可与更多的人寓居。与此相适应,家庭是以由血缘为纽带的母系家属组成,家里的财产也是由母系血统的成员继承。
摩梭人的阿注婚被人们称为婚姻的活化石。
分析 导游员给游客介绍摩梭人独特的婚俗习惯时,一定要告知旅游禁忌:纳西族非常忌讳别人观察他们的婚恋生活。
各位游客,朝鲜族节日与汉族节日基本相同。不过,朝鲜族有三个家庭节日比较独特,其中一个就是“回甲节”(六十大寿)。朝鲜族一向讲究礼仪。每逢年节,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
分析 朝鲜族与汉族一样,都有尊老的优良传统,导游员介绍了回甲节宴席之风盛,让人们对这一特殊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朝鲜族
练一练 练习介绍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