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之有序
讲解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也可以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在古代建筑的讲解中,我们多采用从外到内、从上向下、从左往右的讲解顺序。下面以兵马俑坑为例。
秦兵马俑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受到高度重视,人们决定在俑坑遗址上修建展览大厅。1976年4月和5月,考古人员又相继钻探出两座兵马俑坑,根据发现的顺序,三座兵马俑坑编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1979年10月1日,一号坑兵马俑遗址保护大厅建成,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1994年兵马俑三号坑和二号坑也分别对外开放。三座兵马俑坑的建筑结构完全一样,它们都是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底部都用青砖满铺,坑的平均深度大约是5米,坑的四周都留有长方形斜坡门道。当时,秦人根据俑坑的形制大小挖成土圹,土圹的底部用填土逐层夯筑,然后在中间筑成夯土隔墙,隔墙两侧及佣坑四周密排木柱,木柱的上端横放枋木,枋木上密排棚木,棚木上覆盖着一层芦苇或竹席,席上覆盖一层厚10~30厘米的胶泥土,再覆盖黄土形成坑顶。等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把门用立木封堵,门边用夯土填实,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式的地下军事营垒。
西安·兵马俑坑
各位朋友请看,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这是一个由步兵、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按已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可出土6000多件兵马俑。俑坑最东端站立的这三排武士,是军阵的前锋,由204名免盔束发、身着战袍的弓弩手组成。南北两侧分别面向南北的武士,组成军阵的侧翼,俑坑的尾端还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组成军阵后卫。中间38路面向东的纵队是秦军的主体,由身披盔甲的步兵护卫着45辆战车组成,他们都手握兵器,威风凛凛,严阵以待。
分析 导游员按时间顺序为游客介绍了兵马俑坑的发现和建造过程,对三个俑坑的共同特点进行了分析,特地选取了一号坑的一部分进行介绍。不难发现,导游员按照东端、南北两侧、西端、俑坑的尾端、中间几个方位进行介绍,同时也是按照军队的前锋、侧翼、后卫、主体进行介绍,显得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2.做个中西建筑专家
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不仅有中国人,同时还有很多海外旅游者。如何为他们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需要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上,对西方古代建筑也有所了解。
中西建筑比较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项目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连飞檐的高低、长短也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比较
分析 这段材料对中西古代建筑因构成要素不同造成的外观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生动的阐释。作为导游员,有时候要将枯燥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介绍。
试一试 请介绍您所在的城市中最著名的建筑遗存。
建造的年代:__________建造人:__________面积:__________(www.daowen.com)
建筑的整体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的屋顶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的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的内部陈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提示请写一段500字的导游词,并在课堂上讲解。
课后任务
任务提示(1)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资料。
(2)能介绍祈年殿的位置。
(3)能介绍祈年殿的造型特点。
(4)能介绍屋顶式样。
(5)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讲解。
(6)运用渗透法。
建筑景观讲解评价表
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