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时被老师点名,在被点名后反而更加打不起精神来的丰原绿(化名)把拿到1980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时的事情记录在了毕业论文《试着学数学》中。她写道:“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考了16分……所有的同学都考了好的分数。同学们还在旁边一脸失落地说,居然这里也能搞错,那么努力地学习,却丢了2分之类的话。听了她们的话后,我很羞愧,不知如何回应。我不能告诉我的朋友我考了那么糟糕的分数,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低着头,红着脸,紧紧地抓着16分的试卷。”
曾经说过讨厌数学的学生,渐渐地在课堂表现出了干劲,开始改变。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大家在一起安静地集中精力解题的氛围,而和以前一样上课无精打采的丰原绿,变成了在班级里落后的人。我陪伴在丰原绿身边,期待班级中大家的努力模样,成为她的“镜子”,让她觉察到自己的不足,等待她的自我转变。
这个戏剧性的转变机会是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的。对丰原绿来说,大家原来都讨厌数学,根本无法想象教室里会因为学数学而出现这样积极的场面。丰原绿在毕业一个月后给我的信中写道,当时自己“想和大家一样,能对数学有一些不认输、不妥协”。但是,当时的我却没有察觉出丰原绿的这种内在变化。
那时候的丰原绿,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前,在同班同学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员室跟我说:“老师,请您辅导我。”没想到班级的变化真的改变了丰原绿。我虽然在忙着准备期末考试,但还是把丰原绿带到图书室,一边听着炉子上水壶里的水“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一边慢慢地开始教她。丰原绿的理解力不错,反应也很快。后来我听其他同学说,丰原绿当时在考虑是否请教别人的时候,曾经一度陷入“现在开始恐怕已经太晚了”的彷徨之中。
虽然抛开杂念的她,回到家后开始试图解决数学习题中的问题。但是,丰原绿的习题本一片空白,如果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的话,还是无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一个月后,丰原绿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写着她当时的矛盾心理。“我真的很想弄明白,但又不知道该从哪儿着手,只觉得心烦意乱,敲着铅笔,把草稿纸揉得乱七八糟,还失声痛哭。”不过后来她发现,冷静下来,再读一遍资料后试着去解答的话,就很有可能解答出来,这令她非常高兴。丰原绿发现了“冷静地重读资料就能解答”这样的学习技巧。(www.daowen.com)
丰原绿只请教了我一次,之后就靠自己的努力,并在期末考试中考了66分,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我一边回忆上田町子(第一章),一边以《从倒数第四到前十,微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而已”的小K》为题,制作了教辅学报《最讨厌数学》,极大地鼓励了丰原绿。
丰原绿在毕业考试前写道:“我也能做到。虽然落后于大家,但是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心中充满了高兴。虽然以前,我挺不喜欢‘努力’这个词的。但是现在我最喜欢‘努力’这个词了,并打算以此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结语。”
在毕业考试中,丰原绿战战兢兢地写下了答案,猜想有没有可能可以考到100分,最后虽然遗憾地只得到了92分,但这也是在班上第二名的好分数。
毕业后,丰原绿写了一封信告诉我,在准备毕业考试的学习的时候,在她一次又一次地说“放弃吧”并打算上床睡觉时,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于是“开始了与‘另一个自己’的‘战斗’”。
这是我第一次具体地了解一个学生内心的激烈矛盾。这告诉了我,要想自立,“另一个自我”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