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改变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改变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我党明确倡导之后,针对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才实现了统一和融合。这些著作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为后来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研究,提供了“融入”实现“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的解答参考。针对价值观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初,讨论主要限于主体层面。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改变

针对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专著形式体现出来,开始二者是割裂的。或者更确切说,学界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只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使研究涉及价值观,最多也只是被当作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关注的众多“点”中的“一点”。只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我党明确倡导之后,针对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才实现了统一和融合。

比如,《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骆郁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何一成、杨湘川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王滨,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程化研究》(宇文利、周晔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宇文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苏令银,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等。这些著作有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回顾;有的从大历史的角度,从“反面教材”角度对曾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典型时间进行了展评;有的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其面临的困境,从课堂、教材、教学方式以及主体间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这些著作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为后来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研究,提供了“融入”实现“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的解答参考。

如果从专著以丛书形式展示的角度看对应的研究成果,更能典型地反映上述特征。比如,“当代高校德育研究丛书”(郑永廷、李小鲁主编,人民出版社)就是直接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进行多角度论述。该套丛书包括:《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郑永廷、江传月等)、《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刘卓红、钟明华等)、《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袁本新、王丽荣等)、《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杨维、刘苍劲等)、《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霍福广、刘社欣等),等等。这套丛书主要围绕“五个如何”分别展开论述,即“①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引领和主导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帮助引导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辨别是非、明确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如何在积极吸收和传播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意识,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做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塑造人?④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人生挫折和社会各种矛盾的能力?⑤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的新变化,有效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这些论述当然对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启迪,在探讨融入的原则、机制、模式上都会提供参考。

另有一套“德育哲学研究丛书”(张澍军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组织创作的,是一套关于哲学思维与德育理论交相融合、试图建构“德育哲学”这一德育学分支学科的探索性、研究性丛书。该丛书包括《德育哲学引论》《德育过程论》《德育价值论》《德育文化论》《德育主体论》《德育资源论》《德育管理论》《德育职能论》《德育辩证论》等。该丛书面对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走势,提出四个“回归”的看法,即“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德育的本质存在由革命时期的‘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8]这样的论述,为后来如何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提供了“需要多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理论借鉴。

针对价值观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初,讨论主要限于主体层面。比如,李德顺教授于1987年出版的有关价值论的著作即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理论界逐步将焦点转移到对社会价值进行研究的层面。具有开启研究之先河意义的代表作有薛汉伟发表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概念中的地位》(1989年)和王锐生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1990年)。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及翻天覆地变化的到来,不管是立于改革潮头的改革引领者还是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的普罗大众,其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一些时代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唤起了学者们的社会历史使命。尤其是我党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转变,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蔚为大观。(www.daowen.com)

近几年来(截至2019年),著作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为标题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陈芝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李纪岩,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戴艳军、吴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郑珠仙等,人民出版社,2014年)、《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薛海鸣,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杜晶波、张慧欣,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艾四林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立德树人之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李建华、夏建文等,人民出版社,2015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徐园媛、李思雨、罗二鹏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李东、孙海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例》(王双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初探》(付安玲、张耀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何华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机理、过程与路径选择》[翟小满、杨宗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以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李一楠,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等。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撰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就是直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研究。这套丛书将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独立成卷,加上总论和实践篇,形成共14卷的著作。它虽然是由执政党主管意识形态的部门统筹而成,理论的深度确实不够,但相比来说,它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全面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范畴的系列研究著作。它系统研究了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尤其难得的是,它作为一套14卷的丛书,在保证了形式统一基础上,又给予了各卷独自个性阐发的机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范畴既较为透彻地论述了自己,又体现了与其他价值观间的辩证联系。

近年来,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逐渐增大,包括对把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入建构、相互促发的研究。这些研究有的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价值观及其冲突,让我们知晓,人的代际差别必然使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表现的有所不同,时代不一样,民族的进程不一样,作为其中最敏感的群体——青年人定然表现得不一样;有的直接在“融入”和“分层”理论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杨晓慧,人民出版社,2011年),该书从“融入全过程”的本质规定、“融入全过程”的接受主体、“融入全过程”的价值观整合、“融入全过程”的运行机制、“融入全过程”的实践探索等多个角度对“融入”作为一种超越灌输、渗透、接受、认同思想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这为后来的融入研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次融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载体,再分类别让大学生群体入脑入心提供了参考。另有《新时期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研究》(李德全、蒋礼文等,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则从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研究概述、分层机理、分层设计、分类设计、实现策略几个角度对“分层”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该书没有过多地对“分层”问题进行原理上的论述,但其对实践的主张、设计、探索,对后来的融入研究在做相关论述时,考虑到“分层”是否具有可行性则提供了参考的样本。

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著作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证”,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切实的探寻。比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戴钢书等,人民出版社,200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基于首都高校的个案研究》(马俊杰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宣兆凯总执笔,人民出版社,2011年)、《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查研究》(龚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研报告》(孙伟平主编、陈慧平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等。这些著作有的是先对价值观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分类,比如,把价值观分成本位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人际价值观、身心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理想追求与集体价值观、传统伦理观、爱情、婚姻家庭与性道德观等,再按照对应类别进行调研;有的是通过对不同的地区、职业、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的人们,进行间隔两年前后两次的调查结果的比较,推断当前社会价值观的总体态势;有的是从某一个特定地区、对某一个特定要素进行调研;有的在调研方法上选取的角度只是利用调查对象的叙事文稿,从微观、零距离直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认同、内化、外化、践行的生动转变过程,等等。这些探寻为后来的融入研究如何开展实证研究,以及调研选取的角度、要素、方法等都提供了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