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前人民调解员配备及素质特征

当前人民调解员配备及素质特征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当前北京地区人民调解员的整体配备与素质状况,我们在昌平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对从昌平区司法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截至2016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共有631个不同层级、不同组织形式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588名调解人员。从调解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昌平区人民调解员大多处于中年期,年龄在41岁以上。

当前人民调解员配备及素质特征

为了解当前北京地区人民调解员的整体配备与素质状况,我们在昌平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对从昌平区司法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截至2016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共有631个不同层级、不同组织形式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588名调解人员。其中,镇、街一级人民调解员有193名;村、居(社区)一级有2976名,是人民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有人民调解员152名,以及173名专门从事物业调解的人民调解员和9名专职诉前人民调解员,其他在工会、派出所、企业联合会的人民调解员共85人。在人民调解员的招录中,具有一定心理学法律知识,特别是受过专门法学教育的应聘者将得到优先录取。但现实中,取得心理学或法律专业资质的人往往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人民调解工作难以吸引专业人才,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实践中,人民调解员的选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农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员一般从两委[3](党支部和村、居委会)委员中选任,村、居(社区)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往往由村、居委会主任兼任。与此同时,公安、社保、医疗等部门中适合做调解的人员大多也纳入当地人民调解员编制。

在人民调解各级组织形式中,村、居(社区)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员结构最不稳定,缺乏相应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村、居(社区)一级调解员基本都是兼职,大多由村、居委会主任或者治保主任、支部书记等兼任。这导致农村和社区调解委员会人员流动性大,调解队伍无法实现专业化、专职化。随着村、居委会的换届,兼职调解员也因此离职和更换,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发生较大变动,使得前期对人民调解员的选任、培训等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有时甚至会出现无人接手调解工作的尴尬局面,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制约。

文化程度和专业性方面,我国调解人员存在学历相对较低、难以专业化等问题。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昌平区人民调解员的文化水平绝大多数是高中、中专和大专(共有2266人),约占调解员总人数的64.47%;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民调解员有583人,约占总数的16.59%;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666人,约占调解员总数的18.95%。

从调解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昌平区人民调解员大多处于中年期,年龄在41岁以上。截至2016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对3516名调解员的统计显示,41岁及以上年龄的调解员共有2582名,占当地人民调解员总人数的73.44%;31岁至40岁的调解员有689人,占比19.60%;而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调解人员只有245人,仅占总人数的6.97%。(www.daowen.com)

当前,人民调解处理的纠纷类型主要有:①房产纠纷,如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等;②物业纠纷,如物业公司不作为纠纷、业主拒交或者少交物业费等;③消费纠纷,如消费者维权;④商业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承包合同纠纷等;⑤劳动争议;⑥遗产、房屋继承纠纷;⑦家事纠纷,如家庭矛盾、夫妻关系问题等;⑧邻里纠纷,如邻里间打架斗殴、相邻关系紧张等,这是传统的纠纷类型,近年来虽有衰减趋势,但依然占据着纠纷总量的一定比例;⑨征地拆迁,如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的补偿、安置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间纠纷,如家事纠纷和邻里纠纷等的发生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渐渐淡出人民调解的视野,新型纠纷如消费纠纷、房产纠纷、征地拆迁问题和物业纠纷等日益成为人民调解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