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法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硕士点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法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硕士点建设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法商大数据人才需要加强国内外协同育人,由于数据分析是国内国际领先的学科,计划在国内交流合作方面,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交流与合作活动,及时吸收国内学术前沿成果。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具有法商特色的、国际一流的先进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大数据实验室。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法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硕士点建设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特别强调要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4]

2018年经过多轮学科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已经设立并投入大量精力建设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商科大数据分析,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精通数据商业价值的高级人才,既具有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专业水准,又能够独立完成对实际问题的数据分析,注重经济、金融、管理知识的熏陶,也关注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训练。该专业将教授学生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特色行业实践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使学生既了解数据分析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国情和行业需求,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同时进行师资团队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该硕士项目进行新文科、新工科融和创新,形成相对成熟的法商大数据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发展理念提炼为“一主两翼、创新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强调大数据分析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发挥商学院多学科融合与协作的优势,结合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优势,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数据分析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该硕士项目在充分研究设计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将成立法商大数据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研究和引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辅助教学。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无论硕士层面还是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构建完整的、成熟的、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目前我院硕士层面该学科分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业大数据研究,该研究方向立足于特定的行业(如快销、制造业、健康产业、能源产业),分析行业相关大数据,从而为行业中的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驱动的管理方案和参考建议;数据分析与投资,现代投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如个人消费数据、个人信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投资策略;新经济与大数据,新的经济形态(如共享经济、大健康、新零售等)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该方向通过研究相关大数据对这些新的经济形态进行分析。三个研究方向需要积极研究和引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实现新技术与我院相关专业优势的有机结合,目前已经推出商业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Python、SQL等软件课程,同时商业大数据分析学科是建立在统计学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学基础上的学科,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领域相交叉。具体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计量经济学、随机过程、数据挖掘、计算机基础等。这些课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群,推动我院从传统教学向数字化的产学研转型的跨越式发展。(www.daowen.com)

培养法商大数据人才需要加强国内外协同育人,由于数据分析是国内国际领先的学科,计划在国内交流合作方面,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交流与合作活动,及时吸收国内学术前沿成果。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以学术讲座、访问交流的形式要求国际领域的相关专家前来交流,及时捕捉前沿学术动态;通过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强国际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协同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人工智能大数据实验室。这正是我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不仅仅依赖学校自身的资源,同时注重申请教育部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共享内部实践教学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具有法商特色的、国际一流的先进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大数据实验室。积极鼓励商学院本科生关注、学习、深造大数据课程与相关专业。塑造既有广博知识面又有知识深度的T型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在实践中直观体会新技术对其专业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推动商科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利用百度与我校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虚拟现实实验室。基于百度智能平台搭建——包括百度的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自主研发的调度软件,以及培训用例。百度同时会提供对应的实验平台,实验课程编排,教师用实验课程,学生用实验报告、实验手册、实验代码、在线实验环境等全套的实验实训课程包,提供师资培训等,实现成果转化。利用建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教学以及科研工作。鼓励在建一流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广泛开展校内外合作研究,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围绕学科发展新兴领域提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逐渐在本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