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巍[2]
近年来,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迅猛,高新科技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巨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政策也在不断调整。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3],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强调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自从2010年提出“大数据”概念以来,中央政府高屋建瓴,数次发布顶层设计政策文件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与产业创新,全国省级政府及重点城市大数据政策更是层出不穷,不断鼓励刺激地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与创新。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4](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www.daowen.com)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6]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7]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研究设施,推进产学研一体化。[8]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5月底,教育部明确鼓励、重点支持高校在大数据领域增设第二学士学位。由此可见,近期在国家战略层面,政府特别关注、引导、鼓励大数据教育的发展。[9]
对于以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运用高新科技进行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无疑成为传统育人模式的突破性亮点。本人长期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对于这所知名的法科强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特色,探索新工科+新文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学校发展史上的难得机遇,形成重大创新型育人成果,并将之发展成为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以供其他类似高校借鉴,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使命所在。笔者试图通过法商大数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系统研究,为培养社会最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其创新模式的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