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口语表达技巧的强化与创新方法

口语表达技巧的强化与创新方法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央视新闻频道的口语表达强化主要体现在新闻配音的口语化和主播表达的口语化两个层面。在央视新闻主播个性日趋鲜明的背后,不难发现其富有共性的话语表达特征,那就是强化口语表达,尽显亲和风采。事实上新闻主播口语表达的强化也与当前电视新闻的直播常态化有密切关系,在无法预测的新闻事件和瞬息万变的电视直播面前,口语表达的凸显也是电视新闻传者即兴表达增多的投射。

口语表达技巧的强化与创新方法

新媒体时代,视觉元素的狂轰滥炸让受众应接不暇的同时,也让受众在视觉上产生了疲惫之感。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心态日趋浮躁的传播环境下,观众很难全神贯注地收看电视新闻,很多情况下观众的收视状态是一边处理手中的琐事一边伴随性地收听电视,视觉元素在此时已经沦为听觉元素的陪衬,在新的媒介生态中探索电视新闻口语表达的新形式是提升电视新闻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新闻即是一种再现的话语。电视新闻播报中的“口语”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口头语言”,它不是指日常生活中不加修饰的语言表述,而是一种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言之间的“精粹口语”。它既借鉴了书面语的严谨、准确、规范,又吸取了口头语言的自然、通俗、平易。配合主持人或者评论员“说”新闻的播报状态,使得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呈现出简洁而质朴的特点,在心理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听觉上化繁为简,明了易懂。目前央视新闻频道的口语表达强化主要体现在新闻配音的口语化和主播表达的口语化两个层面。“观众场”与“新闻场”两个场域的话语方式正在趋向同构。

(一)新闻配音的口语化:记者配音“接地气”

2011年8月9日开始,一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展开,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中均开辟了“走基层”专栏,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记录基层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2012年和2013年的春节期间,央视新闻中心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新春走基层”,不仅使得《新闻联播》在收视率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进行,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走基层采访中,电视新闻改变了以往后期配音由播音员统一标配的做法,而是让采访记者亲自对新闻画面进行配音解说。记者们的解说虽然无法达到播音员吐字归音、声断气连的专业水准,但是去专业化的发声状态和嗓音,反而有利于为受众构建出人际交流的场域,使受众在听觉上形成一种对“‘新闻价值’共同的‘私人’感觉”。[47]由于记者是对自己亲自采访的新闻画面进行解说,在解说词的写作上显得更为准确生动,同时“吾口播吾稿”的配音方式,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更为真诚感人。目前央视新闻频道的很多新闻节目都在尝试采用记者配音的方式解说新闻,试图在电视新闻的仪式化与日常性之间找到一种观众更愿意接受的表达方式。(二)主播表达的口语化:播报、评论显亲和

作为新闻传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持人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央视评论员杨禹在给北京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班上课时,曾对央视的新闻主播进行过个性总结:胡蝶型“少说”,文静型“猛说”,启明型“敢说”,康辉型“会说”。[48]显然,主播的个性化发展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突围的重要武器,毕竟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在吸引观众、形成黏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很多观众打开电视机看电视新闻正是为了看到自己喜欢的新闻主播。在央视新闻主播个性日趋鲜明的背后,不难发现其富有共性的话语表达特征,那就是强化口语表达,尽显亲和风采。事实上新闻主播口语表达的强化也与当前电视新闻的直播常态化有密切关系,在无法预测的新闻事件和瞬息万变的电视直播面前,口语表达的凸显也是电视新闻传者即兴表达增多的投射。

下面是2012年8月12日《奥运1+1:2012伦敦奥运会乌龙!》节目中主持人欧阳夏丹与评论员白岩松展开的对话:

欧阳夏丹:岩松,今天我看到一句特别调侃的话,说自打它这个吉祥物文洛克问世之后,就只能预示着我们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看这次奥运了。

白岩松:即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很多事情也是躲不过去的。大家都知道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现在我们有了更新的版本。“更高”指的是伦敦市的市长都因为吊索出现问题,被卡在了空中,跟所有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市长比他更高。“更快”指的是裁判改判更快,但这还不算,而是主火炬的圣火熄灭得更快,哪有点燃之后的主火炬熄灭一回,后来又再点燃,再等到今天凌晨的时候再熄灭呢,人家伦敦奥运会一共闭幕两次,多不容易啊。“更强”是18200名的军人来负责安保,其中相当一部分参加安检,有空座的时候居然也得去,你说这观众多强啊。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一种轻松的心态,优点还是有很多的,在安保方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天公很作美,对运动员出成绩不一定有利,但是观众很舒适。另外,我觉得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感受到各国人们聚在一起的这样的一种笑脸等等,我觉得很正常。

欧阳夏丹:那很正常,整个过程马上就要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相信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评价也会陆陆续续出来了。国际奥委会在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用到一个词“无与伦比”,我不知道这次各大媒体会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伦敦奥运会?

白岩松:我有一个词叫“不用去比”,很多人同意这个说法。……我觉得任何一届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所在的城市里来主办,都一定带有不同国家他的一些文化的特色、民风,然后这种个性色彩等等,这才是奥运轮流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来举办,能带给人类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干嘛要进行比较呢。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一面,也许“乌龙”和“质疑”这样的词汇会陪伴伦敦奥运会在未来我们的记忆当中,但也许会有另外一些很好的感受也会陪伴我们,这就是伦敦奥运会,干嘛要去比呢,是吧,夏丹?……

两人的对话听上去口语意味极强,特别是白岩松对伦敦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吐槽让网友大呼过瘾。在白岩松和夏丹的对话中,两个人都没有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自打”“干嘛”这样生活化的词汇频繁出现在两人的话语之中,“呢”“啊”“吧”这样的语气词使得两个人的对话有了交流感和对话空间。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两位主持人都习惯使用“我”“我们”“我想”“我觉得”这样主观色彩很强的词汇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在场意识的凸显正是新闻口语表达的重要体现。第一人称的出现褪去了主播身上的光环,使主播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出现,将主播同观众置于话语表达的同等平台:时而将观众抽离,单纯表达“我”的观点态度,时而又将观众囊括其中,指出“我们”的共同看法。在“我”与“我们”的转换中,实现了对受众的引导和传播,最终使得受众认同“我”的观点,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这也正是口语传播的魅力所在。

(三)声音元素的丰满

电视新闻的声音要素主要包括同期声、解说、音乐和音响几种类型。为了在听觉上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声音元素,央视新闻频道对电视新闻中的音乐和音效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运用。

1.新闻背景音乐使用比重增加

音乐被视为“情感的艺术”,新闻则要求理性客观,这两个看似矛盾冲突的事物却能够在电视新闻中相得益彰,获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新闻背景音乐的出现不仅能够渲染烘托新闻画面的气氛,而且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使得画面剪辑连贯。电视新闻中的音乐,就好像是情感的一个放大器,将叙述者和新闻事件人物的语言表述和态度行为融入其中,耐人寻味。[49]在《世界周刊》2013年3月3日的节目“蓝可儿之死”中,短短九分钟的影像里共出现了9次音乐,几乎贯穿节目的始终。忧伤的大提琴旋律、沉重的交响乐曲和阴森恐怖的电声音乐分别作为背景音乐在新闻故事的不同节点出现,为整个故事的叙事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启发人们思索蓝可儿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隐藏在洛杉矶繁华背后的隐忧又是什么。新闻背景音乐的运用将新闻主体的评判、倾向等用隐性的方式诉诸受众的听觉,在呈现事实,展示真相的同时,使得冰冷、灰暗的新闻有了温度和色彩。

另外最近在很多数据新闻中也频繁使用新闻音乐,例如在2013年“两会”期间,《新闻联播》推出的“聚焦两会·数字两会”系列节目,在节目中运用新闻动画与新闻音乐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播音员的解说,在轻松明快的音乐中,观众对冰冷的数字有了感性而深刻的感知,在视听的愉悦之中达到了信息接收的最佳效果。

2.特殊音效强调重点信息

特殊音效是电视新闻中十分丰富而具有表现力的听觉语言符号,有着其他电视语言符号无法替代的表情达意功效。对重点信息的强调成为特殊音效的重要功用,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在2012年12月31日和2013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央视连续播出了两期新年述评:《中国梦:朝着百姓的美好向往走起》和《中国梦:共享明天丰盈民生》,作为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微调的表现之一,两则述评中都运用音效对重要信息进行了强调。在《中国梦:朝着百姓的美好向往走起》带有“呼啸”效果的音效对屏幕上放大的“梦”字进行了强调。在《中国梦:共享明天丰盈民生》中,随着“从今天起取消或免征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字幕从屏幕右侧移入,“唰”的音效引导人们关注屏幕上红色的字幕信息。

在电视新闻对视听语言的追逐近乎疯狂的时候,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形式始终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华丽和听觉感受的震撼冲淡新闻内容的厚重与深刻。在2012年“两会”期间的“杨禹热评”(图10-16)中,一个白色的写字板出现在两会现场,评论员杨禹会提前把一些关键词、关键数据和关键图标写在板上,并随着评论的进行随时在写字板上勾画。正如他所说“评论的形式,是用来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加分,就用;如果减分,就舍。写字板虽简陋,全无声光电效果,但取其朴实简单,反而不张扬”。[50] 2013年“两会”的“杨禹热评”依然延续了同样朴实简单的方法(图10-17)。在电视新闻试听语言全面转型与重构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形式与内容的搭配,不要走得太远却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图10-16

2012年《聚焦两会·杨禹热评》

图10-17

2013年《聚焦两会·杨禹热评》

【注释】

[1]吴文虎:《社会变革与新闻传播理念的演变》,载《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国际论坛论文集》,2005年。

[2]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3][美]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308页。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6]转引自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

[7]张国军:《新闻世俗化与意义真实》,《新闻界》2007年第1期。

[8]李希光、孙静惟主编:《下一代媒体——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9][美] 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0]王雄:《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前沿观察》2008年第4期。

[11]孙振虎、孟繁静:《试论中日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差异化——以央视新闻频道与NHK地震报道为例》,《电视研究》2011年第6期。

[12]孙振虎、孟繁静:《试论中日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差异化——以央视新闻频道与NHK地震报道为例》,《电视研究》2011年第6期。(www.daowen.com)

[13]金力维:《直播新闻央视手语同步》,《北京晚报》2011年10月22日。

[14][法] 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冷静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15]陈旭鑫:《公共服务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空间与路径》,《电视研究》2013年第1期。

[16]陈旭鑫:《公共服务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空间与路径》,《电视研究》2013年第1期。

[17]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8]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9][苏联]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9页。

[20][苏联]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4页。

[21]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2]牛光夏:《融合、转型——电视新闻传播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23]黄匡宇:《关于电视新闻语言构成研究方法的思考》,《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

[24]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25]欧阳照:《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26]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27]巨浪编著:《电视新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28]Piхel Acres, The visual design of Web 2.0, http://f6design.com/journаl/2006/10/21/the-visuаl-design-of-web-20。

[29]巨浪编著:《电视新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30]杨于卓:《新闻动画应用现状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1]杨于卓:《新闻动画应用现状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2][美]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33]赵晶:《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特征分析》,四川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34]姚皓韵、李培铣:《论增强现实技术对电视视觉语言的丰富》,《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35]http://www.bаike.com/wiki/%E5%A2%9E%E5%BC%BA%E7%8E%B0%E5%AE%9E%E6%8A%80%E6%9C%AF。

[36]阿碧:《全息电视呈现完美立体影像》,《科学之友》2012年第7期。

[37]夏春玲、周小军、汪红潮:《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新闻资讯节目中的应用》,《现代电视技术》2008年第10期。

[38]高敬:《在线图文包装在新闻节目中的应用》,《影视制作》2012年第6期。

[39]童莉、杨杰:《浅析在线图文包装系统》,《媒体时代》2012年第11期。

[40]童莉、杨杰:《浅析在线图文包装系统》,《媒体时代》2012年第11期。

[41]徐曼曼:《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文化发生与传播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42][德] W.舒里安:《影视心理学》,罗悌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43]巨浪编著:《电视新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44]赵晶:《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特征分析》,四川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45]赵晶:《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特征分析》,四川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46]人民网:《〈新闻联播〉年末将改版 增加社会民生类比重》,http://mediа.people.com.cn/n/2012/1026/c14677-19391408.html。

[47][英] 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方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48]郭一茹:《论“新闻主播”的个性化》,《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6期。

[49]潘佳佳、蔡之国:《论电视新闻听觉语言的主观性》,《现代视听》2012年第7期。

[50]杨禹:《无限准备》,《电视研究》201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