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广播和电影的两大传统,从而为电视新闻在视觉与听觉两个通道中进行创新与尝试奠定了基础。新媒体的冲击使得电视在时效性、画面语言和感染力等方面的优势几乎消失殆尽。电视新闻听觉语言的故事化叙事倾向看似是在新媒体大潮冲击下电视新闻向广播媒介进行的借鉴,事实上也是电视新闻听觉语言的再次回归。听觉语言的故事化叙事可能成为电视新闻突围的新利器。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盛行,使得以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和媒介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裹挟着网络文化充斥在整个媒介生态中。与精英文化的独立、理性、艰深不同,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强调感性解放和自我愉悦,娱乐性、消遣性成为衡量文化的主要意义。特别是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强度的生存状态,加剧了受众对于新闻叙事转向的需求。人们反感电视新闻生硬、严肃的播报,渴望听到具有缓释与调剂色彩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方式的强化,不仅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而且迎合了网络文化盛行下快速审美的需求。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需要深刻剖析、鞭辟入里的深度模式,也需要诉诸感性的故事模式。电视新闻被受众解读的过程也是新闻故事被受众消费的过程,当新闻与故事相结合被受众消费,二者的精神内核无疑在消遣中同时被削弱,但是电视新闻的生命的持续却不得不依赖越来越频繁的快速审美消费。[44]
受众收看、收听电视新闻的过程并不是正襟危坐、全神贯注的状态,更多时候是一种漫不经心的伴随式存在。在受众解码的过程中,故事化新闻解码过程的正式程度更低,解码效率更高,传播后延续时间更长,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更加亲密。[45]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是由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最早提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二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听觉语言的故事化表达唤起了受众儿时听故事经验,在听觉上最大限度地借鉴和吸收了日常生活中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述方式。
为适应观众快速审美消费的需求,央视的新闻故事讲得更短,节奏更快,新闻信息的密度、落点均呈现出新变化。
故事更短 节奏更快(www.daowen.com)
早年新闻播音的速度是每分钟160-180字,到了20世纪80年代变成了每分钟220-240字,90年代以后,再次要求速度加快,变成了每分钟280-300字。现在随着信息量增大,播音速度的要求将达到每分钟320字左右。[46]伴随着新闻播音速度的加快,电视新闻讲故事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新闻纪实》栏目中每集故事只有十五分钟,《世界周刊》的“故事”板块每集也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讲故事时间的压缩意味着讲故事节奏的加快,为了将现实运动的节奏、故事叙述的节奏以及观众的心理节奏进行统一,在新闻深度和故事长度之间找到平衡,新闻故事解说和配音的语速、语调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2013年3月3日的《世界周刊》故事“蓝可儿之死”中,讲述了21岁的加拿大华裔女孩蓝可儿在美国洛杉矶赛琪儿酒店神秘遇害的故事,节目中主持人康辉的演播室解说理性而庄重,引导观众步入离奇命案的重重疑团;视频资料中的男性解说感性而跌宕起伏,加上不断变换的背景音乐,烘托出阴森、恐怖、紧张的氛围,观众仿佛置身于悬疑片的听觉环境之中。为了加快叙事节奏,新闻故事在叙述时常常采用贴标签的形式压缩信息容量,选用几个富有概括性的关键词在短时间内为描述对象定性,提高观众在听觉上获取信息的效率以及记忆深度。“好莱坞、奥斯卡、大明星、红毯秀,这些是洛杉矶光彩夺目的名片,但是这座被誉为‘天使之城’的繁华都市也有着阴暗恐怖的一面……”节目中用寥寥几个关键词勾勒出洛杉矶的名片,然后话锋一转直击其阴暗恐怖的侧面,信息浓缩,增强了听觉的识别度。
央视新闻故事的叙述不仅仅局限于从感性上刺激受众的视听,更注重从感性中总结出理性的要素启发观众思考。节目结尾康辉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蓝可儿死亡之谜能够早一天解开,因为这对于她的家人来说也许能够带来些许的安慰,这样一个年轻的姑娘在独自的旅途当中遭遇了如此的不幸确实非常非常令人惋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她殒命的那家酒店现在又成了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预定爆满,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不该被这些猎奇者做如此的消费了。”在视听的刺激之后回归新闻本身,启发受众对蓝可儿之死的背后原因进行探究和思索,这才是新闻运用视听手段和多种形式的意义所在。从情感中抽离出事理之间的关联,于现象中推衍出事物背后的本质,这样的新闻才不仅仅是讲好了一个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