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的重构及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空间

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的重构及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空间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但是无论如何,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为电视屏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视觉感受的期待。虽然央视新闻频道尚未将全息影像纳入日常的节目内容范畴,但是央视纪录片频道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已经有所涉及。

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的重构及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空间

一直以来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关系一直在学界饱受争议,有学者认为媒介坐在技术的“膝头”上任其摆布,最终将沦为技术的奴隶。也有人对媒介与技术的关系给予了更加乐观的预判,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我们可以精化技术、指引技术,使之按照适合我们感知和需要的道路发挥作用”。[32]但是无论如何,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为电视屏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视觉感受的期待。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而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都在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景观。[33]

传播学的角度看,受众的收视行为存在一种选择性机制,可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受众的这种选择性心理意味着,受众在接受信息、感知图像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受到自身偏好、审美、价值观等的影响,也容易被信息编码的清晰程度所左右。根据施拉姆的媒介选择公式:选择或然率=报偿保证/费力程度,也就是说受众更多注意能够简单接收、轻松获取的信息。目前的电视新闻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动多重视觉元素,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感官刺激的推崇,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信息编码清晰准确,减少了受众理解偏差的可能,降低了观众曲解信息后再做二次传播的概率,大大提高了信息被受众理解和接受的质量。

(一)增强现实技术与全息影像

1.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视觉体验可能是在央视春晚上的裸眼3D效果。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аlity,简称A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交互技术,它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并通过传感技术将虚拟对象准备“放置”在真实环境中,通过显示设备将虚拟对象与真实环境进行无缝融合,为使用者呈现一个感官效果逼真的新环境。[34]

它是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关于真实物体的非几何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之上,实现了对真实世界的增强。同时,由于用于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并未被切断,交互方式也就显得更加自然。[35]

2.全息影像

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推出国内首个立体电视试验频道。[36]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在立体电视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也为全息影像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序曲。全息影像与立体电视机中呈现的立体幻想并不完全相同,全息影像能够使立体影像得到360度的完整呈现,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的观看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全息影像的出现不仅会改变受众与电视的互动方式,也会颠覆人们对电视的收视习惯。有人预言,未来的全息电视机可能不是背靠电视墙放置,而是放置在客厅的中央,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从各自喜欢的角度全方位地观看影像画面。虽然央视新闻频道尚未将全息影像纳入日常的节目内容范畴,但是央视纪录片频道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已经有所涉及。可以预见,全息影像一定是未来电视新闻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方向。

(二)虚拟演播室技术与虚拟演播室

1.虚拟演播室技术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前景摄像机的变焦、聚焦以及左右摇移等参数,使三维虚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经过色键合成后,使前景中的人物(道具)看起来完全沉浸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场景中,而且能在其中运动,从而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37]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演播室场景制作方式的局限,适应了新媒体环境下追求多变、崇尚创意的传播理念。通过将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和贴图软件相结合,电视新闻节目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虚拟场景。虚拟场景中的立体三维效果克服了传统抠像技术背景平面、呆板的视觉缺陷,使得电视画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终实现丰富节目效果的目的。

2.虚拟演播室

央视新闻频道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营造出不同形态的虚拟演播室,不仅让观众能够获得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且营造出视觉的美感。正如信息论美学的创始人莫尔斯在审美信息理念提出的: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从审美对象那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义型信息,另一类是审美型信息。虚拟演播室的出现无疑在满足观众信息需求的同时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三维立体的动感影像带给观众生动而富有层次的视觉体验,促使观众产生对于呈现影像的沉浸感。(www.daowen.com)

以央视新闻频道在2012年6月16日对“神舟”九号的特别报道为例,主持人张泉灵在虚拟演播室内,为观众介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的工作生活环境(图10-13)。屏幕上“天宫”一号从星空中驶来,舱门打开,主持人“走进”舱体为观众详细讲解航天员的试验区和健身区的主要情况。接着“天宫”一号关闭舱门进行了一次转身,再次打开舱门,主持人已经出现在“天宫”一号舱体的休息区内。这种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的讲解方式让航天器复杂的内部结构变得直观易懂,大大加深了受众对于信息的理解深度和记忆程度。

2013年大年初二至大年初七,央视新闻频道在21:30时段推出了《新春五洲行》春节特别节目,其中的特别板块《在新闻中穿行》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将央视评论员们置身于所行走国家地区的新闻现场:亚太棋局、美国纽约(图10-14)、德国车库、非洲草原均作为评论员穿行的场景出现在节目中。评论员借助虚拟的演播室场景,带领观众“边走边看”,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配合评论员精辟独到的见解,让观众在俯仰间洞悉全球局势变迁。这是国内的新闻节目中首次实现新闻场景的再现。

图10-13 虚拟演播室:“泉灵”探“天宫”

(三)在线包装技术和网页化新闻

1.在线包装技术

在线包装系统是实时图形图像应用的典型系统,更是电视台集中创作、实时控制播出的资源共享系统。“通常包含模板制作工作站、播出控制工作站和播出服务器三个模块。”[38]在线包装技术是指可以在演播室、转播车、播出机房的节目转播过程中,在播出线上实时将模板与文字、图表、实时资讯等内容结合、渲染、播出的技术,是集多时间线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实时视频开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计算机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标题字幕条、人名字幕条、视频窗、滚动字幕、图表、角标、栏目信息、节目预告等。[39]在线包装是“在播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整体包装的目的相同:是对电视频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和维护,是按照整体包装规范下的形象识别,是将整体形象进行一系列的外在形式的规范和强化。[40]

2.网页化新闻

在一个静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屏幕界面中,可以看到包括频道名称、频道标识(Logo)、节目播出形态(直播或重播)、新闻形态(视频连线、电话连线或现场播报)、时间显示、新闻标题、新闻关键词、新闻画面、出镜人员信息、滚动字幕等内容(图10-15)。这种将信息“填满”整幅电视画面的包装形式被一些台湾学者描述为“电视新闻画面的网页化发展”,即像网络一样提供大量的实时的信息。[41]另外,将屏幕界面分成若干视窗,用新闻画面配合人物评论或者将持有不同立场观点的人物放置在不同视窗内并列呈现的界面分割方式,也是新闻画面网页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在线图文包装与触摸屏和背景屏的结合是电视新闻界面网页化的又一个表现。在主持人面前的触摸屏上,主持人不仅可以通过电子笔对屏幕上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圈点、批注,而且可以通过触摸屏幕实现信息切换、局部放大,缩小,方向性移动等多种功能。加之在线图文包装技术对屏幕与主持人画面的无缝切换,迎合了新闻节目大容量信息的需求。通过主持人、嘉宾背后的交互式背景屏,能够呈现出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内容,通过对各路信号的综合调度最终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利用。同时,在主持人、嘉宾与观众对背景屏的共同观看过程中,受众能够更好地融入节目内容,形成一种共赏效应,强化电视的仪式感与公共性。

图10-15 《新闻1+1》的新闻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