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转型与重塑

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转型与重塑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媒体语境和传统电视语境不断融合的传播环境之下,电视新闻需要从传播理念入手,赋予电视新闻新的时代内涵与色彩。[9]新媒体自由、感性、冲动的“酒神精神”,成为对电视媒介严肃拘谨、居高临下、理性冰冷形象的有益补充,平衡之下,电视新闻将更加凸显人性化的传播理念。传播理念的转变,促进话语表达的转向。为建立信息传播的共享机制,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提出了“更多传播 更少障碍”的传播理念。

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转型与重塑

传统媒体的忧虑不是网络媒体的先进,而是新闻观念的陈旧,使我们的传统媒体丧失了报道的勇气、主动性和机动性甚至是责任感。[8]电视新闻在技术手段、传播策略、传播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的同时,首先应该改变的正是居于指导地位的传播理念。在新媒体语境和传统电视语境不断融合的传播环境之下,电视新闻需要从传播理念入手,赋予电视新闻新的时代内涵与色彩。

(一)凸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意味着关照人的存在,对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等有关人生存的根本问题予以关注和思考。保罗·莱文森(Pаul Levinson)在其“补偿性媒介”理论中提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他认为: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9]新媒体自由、感性、冲动的“酒神精神”,成为对电视媒介严肃拘谨、居高临下、理性冰冷形象的有益补充,平衡之下,电视新闻将更加凸显人性化的传播理念。在这个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电视新闻中人性的升华和焦虑的释放可能成为通往观众内心世界的最好入口。

1.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在经历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芦山地震等灾难事件的洗礼之后,电视新闻在灾难报道中表现得更加沉稳从容,冷静客观之余注入了更多温暖的人文关怀。人格化、情感化的传播体现着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

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受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央视新闻频道在震后立即进行24小时全天候的直播报道。当时正逢“两会”报道,频道果断采取日本地震和“两会”内容交替报道的非常态新闻编排方式。《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环球视线》《新闻1+1》等栏目采用三维动画、演播室背景屏幕、卫星图片、视频连线等多种视觉传播方式,准确直观地表现了地震引发核电站危机的即时信息。在地震报道的第一周中,频道加大了直播连线报道的力度,力求同步跟进灾情动态。“平均每次连线报道的时长都接近4分钟,一天之内连线总时长差不多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全凭借连线记者的口述。这一方式的普遍使用与其说是为了获取现场的第一手信息,不如说利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将记者的个人情感和感受充分表现出来,显示了新闻对‘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视。”[11]新闻频道将关注的焦点主要对准灾民救援、安置以及市民正常的交通、供电、食物供应等涉及民生的问题,频道还特别对日本民众面对地震的冷静反应、良好国民素养及震后恢复家园的积极精神状态等进行了大量报道。特别是在后期报道中连续报道了“福岛50人”的感人事迹,这与我们在“5·12”地震报道中对“可乐男孩”等的报道如出一辙。情感的宣泄和激励,成为我们在人文关怀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2]此后,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历次灾难报道中,凸显人文关怀的理念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释放善意的包容姿态

新闻报道从来不是以鞭笞、批判为目的,鞭笞、批判只是实现新闻报道触及本质、改变现状的工具。在新闻媒介群雄争霸的当下,部分新闻媒体为了打造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一味苛责人性、揭露黑暗,离人文关怀的方向越来越远。笔者认为,在报道中适当释放善意,有底线地保持宽容,对复杂人性予以谅解,这样的新闻传播可能更加契合当下的社会心态与受众心理。

传播理念的转变,促进话语表达的转向。在2012年伦敦奥运的报道中,新闻频道不再过分关注奖牌的颜色和数量,跨越奖牌榜冰冷的数字,频道凸显的是体育精神的博大与奥运赛场的包容。终点有时并不是目标,出发就是对自己的超越。

2012年8月7日,刘翔出现在伦敦奥运会的110米跨栏赛道上,这次刘翔的出现没能再次创造奇迹,飞人由于旧伤复发意外在第一个跨栏摔倒,悲壮地结束了自己在伦敦的奥运赛程。刘翔的跌倒立刻成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面对来自网络和现实空间巨大的舆论压力,央视新闻频道给予了刘翔莫大的宽容和充分的肯定。在随后播出的《奥运1+1》特别节目中,欧阳夏丹连线白岩松对这一事件进行回顾和点评,白岩松表示:刘翔经过四年的努力能够重新站在起跑线上就是战胜自己的标志,因为他毕竟出发了;而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刘翔的伤情,因为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人生的比赛远远没有结束。节目的尾声,白岩松用“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疼”表达了自己对刘翔的关切和担心,伴随着音乐的响起,画面中出现刘翔在历届奥运比赛的画面。“遗憾是正常的,难过可能也是必然的,但责难就不必了,首先最应关注的是刘翔的伤情”:新闻报道基调的确定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善意与包容。

3.“障碍”的信息传播

一样的信息,不一样的分享,实现信息共享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重要目标。为建立信息传播的共享机制,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提出了“更多传播 更少障碍”的传播理念。2011年10月22日开始,《共同关注》增设了手语主播,在原有新闻主播播报当日新闻资讯的同时,手语主播同步用手语将节目内容翻译给聋哑残障人士收看。“央视从1995年开始尝试手语新闻播报,2008年白岩松主播的《新闻周刊》中也曾加入手语同译,但在直播日播类新闻节目中实现手语实时播报还是第一次。”[13] 2012年3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时,首次增设手语同步直播,让聋哑人能与正常人一样收看电视新闻,在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直播过程中,频道再次为听障观众加入了手语翻译。手语传播突破了听觉障碍的瓶颈,为听障人士了解新闻资讯、洞悉时事变化推开了一扇新的窗。

(二)秉承公共服务理念

“公共服务”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莱昂·狄骥(Léon Duguit)提出。狄骥认为:“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14]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随着公民精神和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价值观念与利益诉求的日趋多元不仅为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转变提供了土壤,也促进了电视新闻理念的公共服务转向。

公共服务与公平正义、社会团结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团结有序的必要前提,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则是保证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团结有序的物质基础。因此,公共服务是载体和手段,公平正义是价值取向,社会团结有序是基本目标。[15]公共服务理念的实施能够对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心态和网络文明影响下的文化失衡进行调试。秉承公共服务的传播理念,大量服务性资讯在央视新闻频道出现,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意识正不断觉醒,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强化与拓展。

1.服务资讯常态播出,特殊时段升级扩容

在公共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大量的服务性资讯在央视新闻频道出现。不仅气象信息、交通路况、生活常识等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内容,“生活服务台”“新闻提示”“气象服务台”等也成为频道新闻播报的固定板块。特别是在早间、午间、傍晚三个电视新闻收视的高峰时段,服务性资讯的比例较从前明显增加。

在特殊时期或者节庆假期时段新闻频道专门设置了“异常天气服务台”“春运服务台”“新春服务台”“假日服务台”等特别板块,对服务性资讯进行升级扩容。2013年春节期间,新闻频道特别推出了“春运服务台”“直击春运购票”等特别报道,对春运交通和购票信息进行及时通报,方便民众安排出行计划,顺利踏上返乡旅程。2013年5月,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来袭,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推出“大学生就业季·服务台”系列报道,为观众提供人才招聘的最新情况。作为2013年的年度关键词,“雾霾”一直是央视新闻频道重点关注的议题,对正确选用和佩戴口罩的指导一度成为服务资讯中的重要内容。“雾霾天催热口罩市场 专家称作用有限”“雾霾影响健康 公众应加强个人防护”……诸如此类的生活提示让受众对雾霾天气有了清晰的认知,同时在个人防护方面得到了科学指导。

2.密切关注公众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众利益是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利益。当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时候,确保社会成员共享利益成果,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央视新闻频道以此为出发点,在节目设置和报道选题等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践行了电视新闻媒体公共服务的职能。

《每周质量报告》作为我国电视新闻质量新闻领域的标杆性节目,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打假除劣、独树一帜,为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新闻1+1》节目就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时事政策、公共议题和突发事件等进行评论、解读,引领主流舆论的风向标;《法制在线》以关照社会法制进程的视角,传播法制观念,推动社会民主的不断完善……这些节目单元或周播或日播,形成节目群体效应密切关注公众的根本利益。在节目的内容设置方面,物价、房价、菜价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话题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2013年年初,新闻频道连续推出了“关注菜价上涨”“菜价观察”“起起落落看物价”等系列报道关注物价问题,综合分析物价起落的原因,解答受众心中的困惑。

电视新闻对公共服务理念的践行突出表现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央视新闻频道的“走基层”系列报道折射出的正是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新闻媒体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团结进步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尝试。该报道不同于以往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反映,报道在国家级媒体的宏观叙事与民生类新闻的微观叙事之间找到了平衡,记者蹲点采访、体验采访的方式使电视新闻重新回归了朴实、真挚的本色。“该系列报道对弱势群体和‘三农’的关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处于发展中的真实、全面的中国图景。”[16]在此风气的促动之下,农民工、农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形象在电视屏幕上变得鲜明而生动。

(三)树立受众本位意识

从“魔弹论”“皮下注射理论”,到“有限效果论”,再到后来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选择性理论”。传播学对受众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走向明晰的过程。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在媒介接受心理和媒介参与程度上呈现出新的特点,电视新闻媒介在传播理念上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1.对话意识

真诚的对话通向我们的人性,就好比血液流向我们的身体:当血液的流动停止或成为病态时,身体就会死亡;当对话停止时,爱就会消失,仇与恨便可能产生。[17]

对话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古往今来一直是人类深入思考和探寻真理的有效方式。西方苏格拉底的对话体、中国诸子百家的语录体都秉承了对话古老而有意义的精神内核——共享性思维,这也是互联网精神的重要内核。独白向对话的转变、单声向多声的复合,让话语进程的每个参与者不仅分享语言交锋的快感,并且对思想火花的碰撞有所贡献。对话意识反映了现代人孤独封闭的生存状态和渴望沟通交流的心理特征。由于不满足单纯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喊话,受众希望电视通过休闲化的新闻传播,实现人与媒介之间的对等交流,获得进入私人话语空间的认同感。主持人与观众的对话状态让观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更为顺畅,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使得观点能够多元化呈现,为受众展现思辨的过程,不再代替受众做出判断和选择。

包容的对话

包容是以承认他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的,任何一方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自身才有意义,任何无视他人的存在或压制他人个性和声音的态度都必然导致对话的失败,或产生敌视相对而告终。[18]包容是对话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新媒体时代对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强调的需要。

央视新闻频道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在对话包容性方面一直有自己的坚守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特别注意多方观点的呈现和对于质疑声音的包容成为节目的新特点。由于节目选材常常针对负面新闻的真相进行探寻,因此包容性的对话也是节目在纷繁复杂的媒介话语世界追求理性,力图平衡和深入的重要体现。在2012年8月18日的《慈善之惑》节目中,节目围绕由儿童杜传旺受伤被救治所引发的对天使妈妈基金的慈善质疑展开,节目中网名为“港怂夏莎”的男子成为引发这场质疑的关键性人物,在他与记者张晓楠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张晓楠:你在那条微博里头还提到说孩子的爸爸是智障?

港怂夏莎:对,原话是孩子的爸爸脑子有问题。微博140字,我得把它缩短,那么我应该译成什么呢?脑子有问题有几种。真是笨,智商低,精神病,智力障碍。最好的一个应该就是智力障碍了我觉得,我觉得要是这么说的话。

张晓楠:那你觉得你的这个意思上面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呢?(www.daowen.com)

港怂夏莎:没什么不准确的,有什么不准确的,智力有些障碍怎么了。

在这段对话中记者张晓楠明显觉得港怂夏莎的微博有失实之嫌,而事后其微博也确实被新浪微博认证为不实消息,但是在整段对话里,张晓楠一直没有打断对方的话语,反而仔细认真地倾听,正是这种包容的态度促使港怂夏莎后来对记者坦言:其实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就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所以其中有过火的地方。这种尊重对方说话权利的意识,不仅完整展现了被访者的心理状态,而且使观众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微博碎片的局限和网民理性的缺席。

平等的对话

独白走向对话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在于广泛的扩散,幸福的交流——其意义仅限于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创造分享的氛围——它依靠的东西基本上是参与者的想象力、自由和团结,而不是在会话中平等地分享时间。[19]

对话中的平等意味着谈话双方传播地位的平等以及传播心态的平等。《面对面》作为一档新闻人物访谈节目,始终将平等的对话精神贯穿其中。2012年7月1日的《特首眼中的香港》一期中,正值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央视三位女记者石岩、长江、董倩分别对梁振英、曾荫权、董建华三位香港特首进行采访。不论是石岩的细腻,还是长江的干练,抑或是董倩的知性,三位女记者在访谈过程中都遵循平等的对话原则,在对话高官时既体现了基本的尊重也坚持了平视的原则,体现出惯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让受众看到了一场真诚而亲切的高端访谈。将香港十五载的风雨历程浓缩于三场对话之间,于对话之中展现出三位特首的执政理念和人格魅力,让镜头还原了真实的香港和香港特首。

同样是在《面对面》栏目,2013年1月13日的《袁厉害:收养之痛》节目中,记者古兵与袁厉害的对话则在平等中间给予了这位普通农村妇女澄清真相的空间和尊严。2013年1月4日,兰考县的一场大火让“爱心妈妈”袁厉害的“弃婴王国”彻底覆灭。对于袁厉害收养弃婴行为,媒体舆论随之出现各种极端的报道,质疑、责备、谩骂的声音一时间铺天盖地,袁厉害立刻成为舆论漩涡中的核心人物。带着万千观众的疑问,记者古兵冷静而理性地与病床上的袁厉害进行了对话。这位农村妇女朴实的河南方言和毫无遮掩的话语表达,让一场大火烧出的真相变得五味杂陈。在平等对话过后,古兵将兰考大火的生命之痛引申到袁厉害的收养之痛,直指收养体制的漏洞和弊端,一场对话让袁厉害在一个人的申辩与舆论审判的力量悬殊中,获得了平等的表达空间。

互补的对话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20]多重声音存在的互补对话使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对话的鲜活与弹性给思想的表达以更大的空间,而对话的互动使不同的思想文化相遇并发生碰撞。每个人都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此引发共同的思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与洞察力,继而为发现未知领域并提升彼此的思想提供平台。[21]

央视新闻频道的《24小时》节目由一男一女两位新闻主播搭档,对一天的时事新闻热点进行回顾和盘点。每期节目都设置“主播点评”“主播关注”等由两位主播对新闻话题进行简短点评的环节,很多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评点都是在两位主持人互补性对话的碰撞中诞生的。通过下面的两个例子可见一斑。

2012年12月24日的“主播点评”在平安夜对校车安全进行了拷问。柴璐和徐卓阳的配合默契让一连串问题地抛出发人深省。

徐卓阳:今天,很多人都说今天是平安夜,就看在“平安”这两个字的份儿上,一定要把接下来这些问题问出去,并希望它们尽快有答案。首先今天出事的这个幼儿园叫春蕾幼儿园,它没有经过审批,是无照经营的,无照经营为什么一直能够经营这么长的时间,它到底经营了多长的时间,进一步再问一句孩子们为什么要去上无证的幼儿园,这里面有蹊跷……这辆车一路开一路接孩子,最远的它要开十里地……为什么孩子不选择在离自己家近一点的地方上?

柴璐:其实也透露出在这个范围内可选择的幼儿园非常少。

徐卓阳:这可能就是我们需要问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校车安全真的只是车的事儿吗,是不是还有校的事儿,除了校和车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儿?关于这件事情我们要持续关注。

2012年8月31日的“主播关注”中,对山东济南小伙公交车上不让座被掌掴的事件进行点评,围绕暴力“呼唤”不来让座的文明,两位主播展开了如下对话:

徐卓阳:公交车的座位我们平时都是看到人会安静地坐上去,但是如果说这个座位是抽耳光抽出来的话,这样的座位坐上去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和佳:其实让座是一种美德,也不是法律责任。不让座应该谴责,但也不至于大打出手。双方如果能够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这样的状况可能就能少发生。

徐卓阳:你说的这个太重要了,换位思考千万不能使用暴力,否则今天他是受害者,明天你是受害者。

包容的对话、平等的对话和互补的对话,这些都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对话精神中必须具备的要素,虽然央视新闻频道在上述方面已经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但是冲突性的对话呈现依然是央视新闻频道在对话精神中的薄弱环节。论辩与对峙,差异与交锋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对话中表现得并不鲜明,波澜不惊、和风细雨式的呈现方式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在这个观点碰撞、全民发声的时代,也许我们也需要一种激烈冲突的新闻框架维持我们对于真理的信仰和对新闻的依赖。

2.互动意识

清华大学的崔保国教授曾提出一个蕴含哲理意味的比喻:媒介是条鱼。他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而只有互动起来,媒介才具有生命的灵动。[22]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央视新闻频道非常重视与受众的互动,受众不仅亲身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与新闻节目进行互动和沟通。

受众参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参与,这种方式主要指受众本人或者受众的自制内容出现在节目中,成为节目内容的构成元素;另一种是间接参与,主要指受众通过与媒体之间的多种反馈渠道使自己的想法、建议获得采纳,最终对节目制作或者节目进程产生影响。直接参与主要是受众直接参与内容的制作,而间接参与则集中在受众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层面。不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渗透其中的都是明确受众主体地位,满足受众个性需求的“参与式传播”理念。受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被空前地激发与调动,受众正不断由“自在”走向“自为”。

受众的直接参与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不仅更加注重对普通民众的采访,让普通民众出现在节目中发声,而且开通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渠道,满足公民记者拍摄和表达的愿望。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爱西柚”频道,优酷的拍客频道就是视频网站为受众上传自制新闻内容而专门开辟的板块,而这些视频片段也常常成为电视新闻频道的节目素材。

自2012年9月29日开始,《新闻联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展开街头调查,“你幸福吗”随之成为十一长假最受追捧的公共话题之一,并带动全民对于幸福展开自我叩问。在总共九期的“幸福调查”中,记者的话筒和镜头出现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民众面前。借鉴真理电影的创作方法,记者在受访者毫无防备的状态下提问,以期倾听被采访者源于心声的表达,记录被采访者最原生态的反应。本次采访中百姓是唯一主角,不加剪裁的完整呈现和细节镜头的抓取让人们透过此次街头调查看到了央视新闻改革的新步伐。习惯于宏大叙事和俯瞰众生的《新闻联播》开始走下神坛,用平易近人的方式与受众展开交流,这不能说不是一次勇敢的创新。让普通民众成为节目内容的创造者,“幸福调查”在给予公众表达空间和体现公众的普遍参与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随后,街访调查成为央视新闻的常态报道形式得以保留,关注孩子性教育的“你从哪里来”、聚焦中国梦的“你的梦想是什么”、回归传统文化的“家风是什么”……这些话题的街访调查均在一定时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2013年元旦期间,《新闻联播》推出《百姓“连连拍”喜庆过新年》特别节目。在新年到来之际,用普通人拍摄普通人的方式,通过百姓不太专业的镜头记录下辞旧迎新之际老百姓的真情实感。节目中DV摄像机被传递到社区居委会主任贾大爷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老师陈爽的手中,他们分别用DV记录下社区居民和外籍留学生对2012年的感受以及对2013年的期望。节目中贾大爷和陈爽不仅是节目内容的制作者,也是节目内容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以记者的身份对身边的百姓进行提问和拍摄,同时他们采访的过程也被记者记录在专业的摄像机镜头中。在受述者与叙事者的身份转换中,两位拍摄者完成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叙事的转变,这也预示着公民新闻即将成为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春运期间,央视新闻在国内五个火车站(西安、广州、沈阳、重庆、郑州)设置了“春运说吧”,旅客们可以进入设置在火车站的小红亭,面对镜头说出自己在春运路上想说的话,“春运说吧”成为春节期间央视新闻的重要节目单元;“两会”期间,央视再次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郑州、沈阳六个城市的人流密集区搭建名为“两会说吧”的小红亭,百姓可以在小红亭里为两会献言献策,央视每天会选取优秀的建议和愿望在节目中播出。这种让普通民众自主出镜,自由表达心声的尝试,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电视新闻参与开创了全新模式。

受众的间接参与

借助互联网和手机网络,央视新闻频道在频道与受众之间搭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互动网络。受众可以通过央视网中的央视论坛社区与频道进行互动,也可以在微博平台,通过评论、转发、@、私信等方式与央视新闻或者频道栏目微博展开互动。互动的传播理念消除了受众与频道的距离,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扩大着新闻频道在受众中的影响,也提高着受众的参与热情。

“@微观天下”是《24小时》节目中整合微博平台信息的固定板块,每天在同一主题下对各方的微博观点进行梳理和点评。在2012年年末,央视新闻微博与新浪微博合作开展了微博采访“我的2012”,收集网友们在2012年的记忆片段,并连续12天提出12个年度热词,每个热词成为《24小时》节目中“微观天下”板块中的今日话题。

2012年《焦点访谈》利用网站和微博征集网民观点问计“两会”。节目中主持人敬一丹将收集到的网民观点作为问题向人大代表提问,并由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使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了解答,而且提升了受众与电视频道网台互动的现实意义。

2013年再次借助新媒体平台启动向网民问计的绿色通道。《焦点访谈》联合《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联合推出了名为“焦点爱问”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平台,向网民征集关于两会热点问题的线索和建议,并公布了具体的邮箱地址。通过此种方式的互动,央视新闻频道既希望提高百姓对两会报道的关注度,准确聚焦民间舆情热点,也期待广大网民能够集思广益、聚沙成塔,谏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国家发展助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