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整合:碎片化时代的新闻领袖

深度整合:碎片化时代的新闻领袖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物理上的剪裁和拼贴,而是用观点和态度将不同信源、不同视角的新闻信息进行粘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充当民众的新闻领袖。[11]官建文、刘扬、刘振兴:《大数据时代对于传媒业意味着什么?》,《新闻战线》2013年第2期。[12]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编辑之友》2013年第1期。

深度整合:碎片化时代的新闻领袖

新闻整合其实是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闻在内容形态融合层面进行的初步探索。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物理上的剪裁和拼贴,而是用观点和态度将不同信源、不同视角的新闻信息进行粘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充当民众的新闻领袖。

(一)共鸣与溢散:与网络议程互动

随着新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覆盖,人们对社会认知和理解的过程越来越体现出媒介化社会的特征。从新闻事件到媒介议程再到公众议程,如今的议程设置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互动中完成。作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媒介的议程设置能力“一方面体现为媒体把握议题、参与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前者决定了媒体能否及时参与议程设置,后者决定了一个媒体能否引起其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引领媒体议程乃至公众议程”。[18]通过“共鸣效应”与“溢散效应”,央视新闻频道在议程设置上与网络媒体进行了良性的互动。

早在2004年,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就曾提出过“两个舆论场”的说法,他认为“社会上存在传统媒体的官方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两个不同的舆论场”[19],“共鸣效果”主要指在报道某个新闻事件时,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上形成共振与合鸣。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媒介议程设置中已经较为普遍,共鸣效应中传统媒体往往在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导地位,网络媒体同步跟进报道,形成舆论共振。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议程设置更为突出表现的则是被称为“溢散效应”的网络议程反向输出。“溢散效应”指议程由边缘媒体向主流媒体流动的议题设置方式,这种议程设置的逆向流动更加凸显了网络舆论场的强大威力。

2012年11月23日,《新闻1+1》播出了《雷书记的“雷人”视频!》,2013年1月25日跟进播出节目《如何让“不雅”变成“不敢”!》,2013年1月3日《新闻1+1》播出节目《“房妹”曝出的,不仅仅是房子!》,1月24日跟进播出了《他们的户口,他们的房!》。雷政富不雅视频、郑州房妹、陕西房姐、山西房媳……这些议题均是由网络媒体首先爆出,迅速在网络上得到网友的强烈回应后引发传统媒体的关注。但是与网络议程设置缺乏深度、转移迅速不同,央视新闻频道在接受网络议程“溢散效应”的同时,更注重站在主流新闻媒体的立场上对新闻事实的主体框架和关键性信息进行阐释,同时由一个议题向多个议题辐射,在持续关注中提升新闻深度、实现新闻功能。在对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进行报道后,节目跟进对官员不雅视频背后的诈骗集团进行了曝光;在郑州房妹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之后,节目将“房妹”、“房姐”、“房媳”归为“房氏家族”的行列,深入探究多个户籍与巨额房产之间的关联,由此引发出对官员腐败和户籍管理的拷问,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二)盘点与梳理:媒体信息跨界整合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介绍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数字表示,这种数字技术使原来具有独立形态的各种信息内容都可以变成‘0’和‘1’,原来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和声音都可以转化为统一的数字形态,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转换。”[20]不同媒介载体的信息内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得到了统一。

新媒体时代,受众需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内容。《新闻1+1》《东方时空》作为在夜间时段打造新闻深度话语场的重要节目,在对媒体信息进行跨界整合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尝试。节目对不同媒介载体的信源进行整合,报纸、微博、网站甚至是网络视频等都成为电视新闻内容的组成部分。《世界周刊》《新闻周刊》是央视新闻频道周播的杂志型新闻节目,这两档节目着力于信息的整合,力图打破不同媒体的间隔,开辟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两档节目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捕捉出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轨迹,从每周的国内、国际新闻事件中提炼最有价值的内容,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盘点和整理,帮助受众厘清发展中的中国和世界。

打破媒介之间的界限,对新闻信息进行跨界盘点与整合,促使电视新闻的呈现更具综合性和多维性,在信息洪流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对同类的新闻信息进行归并,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日渐成为考查电视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注释】

[1]柴静:《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

[2]孙玉双:《当代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现象透视》,《新闻界》2006年第1期。

[3][美] 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塞:《经济与社会》,刘进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5页。

[4]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5]人民网:《〈新闻联播〉年末将改版 增加社会民生类比重》,http://mediа.people.com.cn/n/2012/1026/c14677-19391408.html。

[6]人民网:《〈新闻联播〉年末将改版 增加社会民生类比重》,http://mediа.people.com.cn/n/2012/1026/c14677-19391408.html。(www.daowen.com)

[7][美]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8]汪成军:《徘徊于大众性与公共性之间:电视民生新闻的存在与转型——〈夜线60分〉个案研究》,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9]汪成军:《徘徊于大众性与公共性之间:电视民生新闻的存在与转型——〈夜线60分〉个案研究》,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方洁:《数据新闻:全球新闻界的新宠》,http://mediа.sohu.com/20140207/n394563919.shtml。

[11]官建文、刘扬、刘振兴:《大数据时代对于传媒业意味着什么?》,《新闻战线》2013年第2期。

[12]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编辑之友》2013年第1期。

[1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14-475页。

[14]刘家伟:《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新闻战线》2005年第3期。

[15]刘笑盈、贺文:《俯视到平视:外国媒体上的中国镜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16]李鹏、余艳青、陈笑春、徐栋:《电视新闻:历史契机、深度变革与国际视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2期。

[17]张建珍、吴海清:《谁比谁真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8]吴滨:《浅议传统媒体如何强化议程设置》,《当代电视》2012年第12期。

[19]南振中:《密切新闻报导与人民群众的联系》,http://news.sohu.com/20060226/n242024460.shtml。

[20]宫承波、庄捷、翁立伟编著:《媒介融合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