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个体:挖掘新闻人物特殊价值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1]
“媒介所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人与媒体的关系。”[2]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需要回归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放弃庞大、宏观的空洞叙事,将目光投向真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彰显人物在新闻报道中的特殊价值。在新闻人物的选择上,需要契合当下复杂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同时强调对普通群众的聚焦与关照。这不仅是新闻内容对人物报道的重视,也是话语权从精英阶层向普通群众转移的投射。
1.新闻人物:电视新闻的永恒焦点
《新闻周刊》和《世界周刊》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两档杂志类新闻节目。作为对国内外一周新闻进行盘点、梳理的电视新闻杂志,两档节目都对新闻人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新闻周刊》中设有固定板块“本周人物”和“一周人物回顾”,《世界周刊》则设有固定的“人物”单元。两档节目选择的人物都是群体形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对典型人物的解读引发出对于某个群体或者某种现象的思考,从而实现对新闻深度地升华和对新闻叙事地超越。
《面对面》是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人物访谈类节目,秉持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的诉求,节目通过“对话”这种传统方式与新闻人物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也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节目通过对话人物的方式解读新闻,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本中国当代人物志,也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文的态度和更为开放的视角。
在对新闻人物的报道上,央视新闻频道首先将个体命运从庞大的社会进程中抽离,而后再将典型个体作为社会链条的关键环节重新放置在社会轨道中思考。通过对个体人物的关照投射群体人物的命运,记录社会变迁的轨迹。现阶段的人物报道已经从单纯关注个体生存过渡到努力改变群体命运的高级阶段:在满足个体诉求的同时,改变整个群体的生存现状;从某个人物的遭遇反思社会体制的掣肘。兼具微观叙事和宏观视角的人物报道变得更有深度,更有情怀。
2.新闻话语的置换:聚焦普通群众
按照塔尔科特 · 帕森斯(Tаlcott Pаrsons)的“两分法”,传统社会人物形象侧重于“道德价值”和“团体取向”,在角色上因承担多种功能而具有“扩散性”;而现代社会的人物形象则更多带有“功效意识”和“成就取向”,更能突出个体的“专一性角色”。[3]精英阶层作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人群,一直占据着电视新闻话语主导者的地位。如果说《新闻周刊》《世界周刊》和《面对面》在新闻人物的选取上依然带有精英话语痕迹的话,那么“走转改”风潮促动下的走基层人物报道则真正做到了将视线下移,将姿态放低,主动关注生活在基层甚至是社会底层的平凡群众,实现了精英价值向平民价值的转换。
从2011年“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央视新闻频道陆续推出了很多以新闻人物为中心的“走基层”系列报道,在这些系列报道中一批平凡人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他们的名字成为标记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里程碑。在《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系列报道中,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成为新闻主角,石兰松、薛跃娥、张振江、居马泰……这些原本普通的名字一时间在全国上下家喻户晓,成为新时代的“美丽”代言人;“凡人善举”系列报道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的善心义举:拾金分文不昧的保洁员郑冬花,病危不忘退钱的盲人推拿师汪南南……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在社会中间迅速传递。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是“走基层”报道的显著特征。从2011年开始,央视连续四年推出“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2013年的《新春走基层》除延续往年“在岗位上”“百姓心声”“回家的礼物”等栏目外,特别推出关照弱势群体的新单元:“吾老吾幼”关注失智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边缘人群;《春节回家路》记录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返乡旅程;《流水线上的爱情》讲述年轻产业工人的爱情故事,让城市蚁族产生共鸣……2014年《新春走基层》继续关注弱势群体:《打工者的春晚》跟踪记录“2014打工者春晚”的筹备与彩排录制过程;新春走基层蹲点日记关注临时工的生存状态。
新闻人物特别是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在电视新闻中的出现,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参与和收视热情,“直接勾勒出受众脑海留存的个体记忆与社会影像,召唤起对个体与国家命运的社会关切”。[4]在电视新闻报道构建的宏大叙事背后,正是平凡普通的个体构成了新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电视新闻不再只是空话、官话,而是更多展现真实可触的人物,这样的新闻才更能打动人,也更容易把人们从画面引向情感,最终由情感引向思想。在更高层面上,与新闻人物对话抑或交流,对新闻人物剖析抑或加冕,因为人性表达的普适性,容易在观众内心深处产生较高的认同度。
(二)回归与超越:探索民生新闻的公共价值
从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开启民生新闻的大门至今,电视民生新闻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十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在革新与蜕变中自我完善,在质疑和责难声中发展壮大,从凤毛麟角到遍地开花,民生新闻日渐成为电视新闻内容构成的重要单元。传播环境与收视环境的转变,使得奇闻逸事、事故火灾、市井纠纷等以拼现场、拼猎奇、拼煽情为标签的民生新闻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和期待。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需要立足新闻本质,在变革中实现回归与超越。
1.民生新闻内容比重增加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党的十八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促使电视媒体对民生内容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www.daowen.com)
自2012年9月20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了央视新闻公益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关爱全国一千万痴呆老人群体。10月19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了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故事,新闻中公布了老人的照片和她儿子的联系电话,希望依靠大家的力量帮助患病母亲平安回家,这一举动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新闻联播》一直以“大气”示人,其宏大的叙事风格、“三段论”式的结构,也与民众的琐细生活有些隔阂。[5]然而随着“走转改”活动在新闻战线的全面开展,以及央视新闻频道在传播理念上的调整与转向,《新闻联播》不断呼应“贴近民生”的百姓诉求,成为央视新闻回归平民视角的重要窗口。2013年1月1日《新闻联播》播出了央视新年述评“中国梦:共享明天丰盈民生”:“……如果说我们对2013年的生活抱有更高的预期,那是因为我们掂出了民生的分量。谈发展,不再因为平均数很好看,就忽略短板和不足;看国情,不再用冷冰冰的数字和柱状图,代替老百姓的冷暖感受……”由此揭开了《新闻联播》全新改版的序幕,加重社会民生类新闻比重成为此次改版的基调。
在《新闻联播》的带动下,《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也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在节目内容中的比重。“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老牌电视新闻节目在专业性、提示性和服务性等方面的加强,以及政治教化、社会组织等意味的淡化,无疑会使节目与受众认知之间的接合更加顺畅,尽可能避免受众的对抗式解码。”[6]新媒体环境下,央视新闻频道对民生新闻的强势回归,营造出温情、世俗、人性的新闻氛围,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2.民生新闻定位的公共价值转向
对于大众化媒介的政治功能,菲斯克(John Fiske)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认为其具备一种特殊的“日常生活的政治”作用,这意味着大众文化在微观政治的层面,而非宏观政治的层面进行运作,而且它是循序渐进式的,而非激进式的。它关注的是发生在家庭、切身的工作环境、教室等结构当中,日复一日与不平等关系所进行的协商。[7]这种现代社会的新型政治形态也被吉登斯称为“生活形态政治”,旨在实现在个体多样化的选择中达成对政治目标的追求。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对“大民生”概念的探索以及对“公共新闻”的标榜正是对媒介政治功能的拓展与强调。
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向一直在公众性与公共性之间徘徊。而要真正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必须从公众而非大众的主体定位出发,由聚焦日常生活转向聚焦公共生活,从普通民众的个人经验出发,关注那些将个人、社会、国家关联起来的公共事务和问题,通过电视来介入参与公共生活,实现电视民生新闻公共性的回归及提升。[8]央视新闻频道作为国家级电视新闻频道,由于所处位置和高度的特殊性,其对民生新闻的内容定位从一开始就与地方媒体不同,多年来并未走入媚俗、猎奇、窥私、琐碎的误区。此番央视新闻频道对于民生新闻公共价值的拓展,真正做到了从关注一个人到关注一类人的转变;完成了“从迎合到引导”“从宣泄到沟通”的突破;实现了从展示个体苦难到揭示人情温暖,从反映个体命运到改变群体命运的超越。以电视民生新闻为入口,电视新闻将建构起电视服务的公共平台,赋予了电视新闻新的生命与活力。
对公众政治参与的强调是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变的重要举措,尊重公民的价值,提高公民社会参与的能力是培育公民社会的必由之路。2013年3月3日到3月16日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了系列特别节目《问计“两会”》,节目的第一个板块就叫作民“声”。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群众最关心的“两会”话题,观众也可以通过开放式交流平台“焦点爱问”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表达对两会的关注。收入增长、职能转变、环境保护、医疗保障、求职招工、物价房价等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在节目的“会议”板块均得到了相关部委领导以及人大代表的解答。
从公共利益视角,着力开发日常生活背后的政治意义,使普通的民生新闻上升为公共事件,从而实现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意义的升华。[9]若以新闻成就民众的社会秩序,用新闻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电视新闻对民生新闻的公共价值开拓将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三)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新闻表达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已经成为新闻资讯的“富矿”资源,数据信息的新闻表达主要体现在数据呈现、数据分析与数据解读几个方面。精确新闻学的奠基人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这样评价数据新闻的时代意义:“现在是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对信息进行处理很重要。我们需要做两步:一步是通过分析不断变动的数据以找到其中的意义和结构,另一步则是通过展示让用户了解哪些信息对他们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10]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othy John Berners-Lee)甚至宣称数据新闻就是未来。一般认为,人类现在一年生产的数据量是上年的150%。[11]
数据驱动型报道[12]
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既要用事实说话,也要用数据说话。数据是经过系统采集与复杂运算之后得到的阶段性成果,具有精确性、客观性与说服力,是展现新闻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度需求,特别是面对日益增加的政府公开数据,电视媒体有必要以数据信息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数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数据驱动型报道”由此出现。电视新闻在数据驱动型报道的视觉呈现方面天然具有优势。借助新闻动画和信息图表,电视视听语言能够将冰冷、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可感、便于理解。随着电视新闻视觉包装技术的不断升级,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数据可视化方面的探索对地方新闻媒体颇具借鉴价值。
2013年,对数据驱动型新闻报道的重视在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链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加强对权威数据和关键数据的关注,还注重以数字为切入点策划新闻选题。2013年年初,《新闻联播》选择用关键性数字对2012年进行盘点,“2012经济年报”“数字2012”等特别报道,让GDP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等关系民生的热点话题在观众心中有了量化的概念。2014年,春节专题报道《话说春运》引入百度地图LBS定位系统,直观展示春运人潮流动情况;“两会”期间,《晚间新闻》推出“数据哥”作为《话说两会》的主播,不仅创新了报道方式,而且拓展了报道思路。
随着数据驱动型报道的发展与成熟,趋势预测性新闻可能会成为数据新闻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从新闻数据中对事物的发展态势做出预判,并对人们的生活决策产生指导,趋势预测性新闻在信息泛滥的泥淖中有可能成为指引方向的一束亮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