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频道节目框架搭建与完善:电视新闻频道发展研究

频道节目框架搭建与完善:电视新闻频道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5月1日,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一些地方台的新闻频道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萌芽,但基本都是以栏目为播出单元的条块式框架。这种架构有利于节目内容与市场受众之间点对点传播,从而造就品牌栏目。央视新闻频道成立之时的动态新闻类节目主要有24个整点新闻节目。所以央视新闻频道试播期间,在整点新闻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社区》《文化报道》《体育报道》《国际时讯》几个节目。

频道节目框架搭建与完善:电视新闻频道发展研究

2003年5月1日,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一些地方台的新闻频道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萌芽,但基本都是以栏目为播出单元的条块式框架。由于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以固定时段、固定栏目播出新闻专题和相关信息成了频道的整体定位。将24小时按照栏目分割成若干个条块,每一个栏目都有自己的专业定位,从而能培养栏目的忠实受众,几乎每类观众都能被集纳到相应的栏目中。这种架构有利于节目内容与市场受众之间点对点传播,从而造就品牌栏目。

央视新闻频道成立初期,每天播出24档滚动新闻,节目时长控制在10分钟或30分钟,这种密集短小的滚动新闻构成了新闻频道的骨架,专题节目则顺应受众分众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在安排新闻频道节目的栏目时,央视新闻频道坚持“依旧保留了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新闻栏目”的原则,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国际时讯》安排在频道播出,同时《新闻联播》《新闻30分》《晚间新闻》和《新闻早8点》在新闻频道与央视一套并机播出,充分利用中央台的人力、节目和设备资源。在新栏目设置方面,有《新闻会客厅》《面对面》这样的新闻访谈节目,有《中国周刊》《世界周刊》这样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还有《每周质量报告》《法治在线》《共同关注》等形式新颖的节目,而《天气·资讯》则充分体现了频道的服务意识,这些节目与整点新闻一起构成了资讯的集中营。虽然在三次改版中有的节目被取消,但仍有一部分节目

经过时间的考验得到了观众的支持,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

(一)动态新闻节目

新闻频道以新闻立台,所以动态新闻类节目是最为重要的。央视新闻频道成立之时的动态新闻类节目主要有24个整点新闻节目。在全天24小时的节目系统中,整点新闻处于支柱性的主体地位,构筑起整个频道的框架。

新闻频道成立之初,新闻报道的数量比较丰富,但由于重播率偏高,资讯的实际信息量偏低;内容报道以时政新闻为主,兼顾社会新闻、文教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硬新闻比例偏大;在播报形式上,以录像加解说词为主,口播为辅,个别采用现场报道和电话连线的方式,通过滚动、递进、跟进式报道,在滚动播出原有信息的同时,通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及时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并加入新闻背景和新闻分析,使信息不断更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予以延伸。同时,国际新闻处理的质量相对不足,自采新闻比例较少,信息量偏低。

新闻频道24档整点新闻中,最长的30分钟,而最短的才只有10分钟。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播出国际新闻,而在另外的时间里要保证尽可能多的新闻、尽量大的信息量,因此决定了整点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尽量短而深,对问题的揭示、挖掘和解释要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战役式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性报道、组合式报道、长消息。

战役式报道是对一些同类消息进行有序组合,比较多地用于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系列报道是通过对同一主题、同一题材做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而形成了一种总体报道的深度,它多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的各个侧面,事物的发展进程,将不同角度的报道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连续性报道是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组合式报道从不同的报道角度、不同方面入手,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事件。长消息是相对于短消息而定义的,它反映的是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和问题,“点”“面”结合,高度概括,善于分析,把握全局是这一报道形式的特点,由于它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挖掘,并且也是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中“记者调查”、“新闻分析”常用的表现形式。[41]

从播出内容上来看,整个新闻频道被24个整点新闻串联起来,构成了新闻频道的框架,每天播出的总时长达到9个小时。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整点新闻并不能包罗万象,尤其在文化、体育、军事、国际新闻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缺失。所以央视新闻频道试播期间,在整点新闻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社区》《文化报道》《体育报道》《国际时讯》几个节目。

《新闻社区》原名《地方社会新闻》,主要介绍全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把社会大众的身边事作为报道的支点,把话筒、镜头对准基层,把画面、时间留给社会大众,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播报形式来报道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通过报道对社会大众有影响的事来揭示社会现象或者给出启迪;《文化报道》关注的是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影视戏剧、自然文化等;《体育报道》关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体育赛事、体育人物等;《国际时讯》立足于国际视野,全面地对外部世界进行全景式描述,凸显人文色彩。这几档节目穿插在整点新闻节目的播送中,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系统的动态新闻模式。

从播出时间上看,整点新闻每天在24个整点播出。《体育报道》每天13:30播出,时长为30分钟。《文化报道》每天15:30播出,时长为30分钟。《新闻社区》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天18:30到18:55,播出时长为25分钟。《国际时讯》每天18:10播出,播出时间为20分钟。按照播出的密度可以分成早、中、晚三个板块。其中早间新闻板块从早上6点到10点,这个时段每次播出的时间都是30分钟,总时间长度是150分钟;中午新闻板块从11点到17点,除了14点整点新闻的时间为10分钟以外,其他的几个时间段都是30分钟,总的播出时间长度为190分钟;晚间新闻板块则是从19点到22点,这几个新闻时段除了20点新闻时段是20分钟,其他的都是30分钟,总的新闻时间为110分钟。每天整点新闻节目播出的时间达到540分钟即9个小时,加上其他的四个新闻报道节目时间105分钟,大约1小时45分钟,总共的时间10小时45分钟,大约占到整个每天时间的44.8%,足见其比重之大。[42]

央视新闻频道动态新闻的比例占到全天新闻事件的44.8%,充分体现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立台的宗旨,同时也是和国际潮流接轨的。其他著名新闻频道的动态新闻比例也大致在这个水平,央视新闻频道与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二)谈话类新闻节目

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有两人参加也有多人参加的谈话。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节目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登上电视荧屏,最早的节目样式为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从《实话实说》的走红,中国电视媒体纷纷开办谈话类节目,全国有能力的省、市级卫视都建立了自己的谈话节目。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后创办的几档谈话节目有《新闻会客厅》《面对面》《小崔说事》等。《新闻会客厅》关注的是当日或近期国内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物,突出对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面对面》则是一档人物专访节目,以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开放的事件讲述中国。《小崔说事》是中央电视台2003年7月5日推出的一档由崔永元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访谈嘉宾既有政府官员、文体名人,也有普通百姓、企业家和外国友人。现场观众充分互动,参与提问和讨论,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分享不同的人生体验、互相交流碰撞,从而得到不同的感悟。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遍地开花之时,也遭遇着整体滑坡的尴尬,《实话实说》更换主持人,大量节目同质化、模式化被市场淘汰。而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却逆市上扬,继续探索与创新。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节目通过“会见新闻当事人”来展示重大新闻事件中有关人物的内心感受与亲力亲为。而《面对面》通过长篇人物访谈,选取一周以来关注度比较高的、比较有开掘深度的一些新闻人物的访谈,主持人冷静犀利。这两档节目都颇受观众喜爱。

基于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特质,节目的节奏、风格和情境等很容易被制作者事先预设,为捕获受众眼球,谈话节目甚至不惜制造悬念;在节目的制作中,对于嘉宾采访的内容比例偏多,而主持人评论的内容较少,节目空有访谈的外壳,却并不能延伸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在传达知识和意见时的传播效果大大减弱。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应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这绝不是节目庸俗的理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通过节目创新,把握节目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使节目“叫坐又卖好”。未来新闻频道的谈话节目应当是注重创新性、新闻评论性和思想高度性为一体的新型访谈格局。

(三)评论类新闻节目(www.daowen.com)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电视节目的一般性特征,1998年涂光晋教授所著的《广播电视评论学》将“电视新闻评论”定义为:“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声音、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是一种‘形象化的政论’。”

央视新闻频道拥有一批新闻评论节目,除了央视一套原有的王牌节目《焦点访谈》,还创办了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评析的《国际观察》和对国内一些热点现象和事件进行评析的《共同关注》。但是,这些节目在频道发展初期也遭遇了一些危机。虽然在开播之初曾以权威的观点和评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其选题范围狭窄,缺乏个性,最终被观众远离。[43]

《焦点访谈》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它于1994年开播,在开播的十年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历年在中央电视台收视的排行上都仅次于《新闻联播》;《国际观察》以演播室访谈为主要手段,是以对当日国际时事进行深度加工为目的的大型国际新闻评论节目。反映快速、评论深刻、表达通俗是栏目的特点,著名国际新闻主持人水均益是栏目的制片人;《共同关注》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以反映民情民意为鲜明特色的栏目,主持人为阿丘,栏目内容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

在当今这个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时代,新闻资讯固然极其重要,但新闻评论才是决定其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新闻资讯节目的质量决定了一个电视频道的水准。[44]

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的三年里,其新闻评论节目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整体水平欠佳。

(四)杂志类新闻节目

新闻杂志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这种节目形态吸取了专题报道和集纳性动态新闻的优点并克服了两者的缺陷。新闻频道创办时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有《本周》《东方时空》《世界周刊》《中国周刊》《社会记录》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东方时空》。

《东方时空》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节目自创办起就产生了广泛影响,可谓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东方时空》从一开始就以新闻杂志类节目定位,开设子栏目《东方之子》《音乐电视》《焦点时刻》。1996年《东方时空》删去了娱乐性质的栏目《音乐电视》,正式开始了新闻杂志之旅。2000年11月27日,《东方时空》在致力于打造“新闻详尽,专题透彻的杂志性早间新闻节目”的定位下,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版。节目的长度也由1996年的40分钟猛增到150分钟,大量新的子栏目和主持人出现,子栏目总数有十个之多。2001年11月5日,《东方时空》的改版瞄准了“速度与深度的统一”,节目长度缩短为45分钟,消息类新闻栏目和资讯类栏目分离出去,在保留原有的《东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纪事》各子栏目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子栏目《时空连线》。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后,《东方时空》作为央视老牌电视杂志节目,直接被拿到新闻频道中来,其中《世界》由著名国际报道记者水均益担当主持,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每周最受关注的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纪事》则是一档以纪实形态为主、长度为30分钟的纪录片栏目,关注国家、社会和人物的命运。《记忆》选择若干在20世纪昭示和影响中国人言行和思想的人物,将节目的基本情节限定在人物最精彩、最戏剧的一年,进而展现主人公和他所生存的时代。

在《东方时空》的影响下,央视新闻频道其他新闻杂志节目也应运而生,但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社会记录》是一个讲故事的栏目,描述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每晚《社会记录》讲述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或是不为人知的凡人小事。《世界周刊》是新闻频道开播时强力推出的一档新闻周刊节目,分为五个板块:“扫描”,简介回归一周重大国际新闻事件;“视线”,作为周刊的封面文章,体现《世界周刊》对于国际热点时间的独特视角,取材广泛、观点突出;“人物”,介绍有特色的国际人物,在人物的选择上注重新闻时效,强调人物的存在价值和深层次的人格魅力;“点睛”,选取国外媒体有关国际重大事件的点睛评论,加以整合;“故事”,以国外媒体近期报道的新闻事件为线索,挖掘寻找其背后的细节。同样《中国周刊》也是采用基本相同的模式,只是它的关注点在中国境内。《本周》是中央电视台1995年开播的一档新闻综述类节目,原先是在中央一套播出,2003年5月1日起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2008年3月24日停播。节目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轻松的语言,用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视角再现新闻,挖掘新闻的另一侧面,讲述一个个新闻背后的故事。

2004年9月,《东方时空》为达到“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第一高度”的目标,在标识中赫然注明“电视新闻杂志”。长度调整为40分钟,后又调整为50分钟,首播改为央视一套的18:20。[45]《东方时空》作为众多王牌新闻节目的制作原型,在电视栏目中的作用非比寻常。而电视新闻杂志在新闻频道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解决观众对某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时间段的关注,替观众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样的节目理所当然地受到观众欢迎。

(五)专题类新闻节目

新闻专题类节目包括新闻背景、新闻评论、新闻调查、舆论监督、民意调查、法制类等节目,是对整点新闻和分类新闻的补充和深化。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时,设立了《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法治在线》《天气·资讯》《纪事》《央视论坛》等几档节目。

《新闻调查》是从中央一套节目中直接“拿”来的,这样成熟的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播出,可以迅速提高频道的知名度。节目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方式寻求事实真相。《每周质量报告》是一档以消费者为核心收视人群的新闻专题节目,节目关注人与质量的关心,关注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还对人的生存质量、服务质量、生活质量、消费环境质量等方面给予关注。《法治在线》是法制类节目,介绍每天全国各地发生的法制新闻事件,很受观众的欢迎。作为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新闻性法制专题节目,栏目紧扣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以鲜明的现场感和新闻性凸显栏目特色。在央视网站上的新闻频道观众最喜爱的栏目评选中,《法治在线》曾以占总票数15.22%的绝对优势荣登榜首。[46]

《天气·资讯》是新闻频道的一档以天气预报为主体,包含其他各类生活信息的资讯类节目。栏目内容包括天气预报、出行参考、气象天文知识介绍、从生活资讯角度对新闻事件追踪,以及健康、旅游、住房、汽车饮食家居等各类即时信息和实用知识。节目风格注重贴近性、服务性和适度的娱乐性,以通俗和有趣的播报方式介绍专业知识。[47]

央视新闻频道的《纪事》栏目,原来是《东方时空》的周日版节目,2003年全新改版后进入新闻频道,是目前央视新闻频道唯一的纪录片节目。《纪事》坚持以纪实的影像关注热点事件、关注人物的命运,完成对时代的深刻记录,打造“行进中的影像中国”。

《央视论坛》是央视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

如果说1993年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是加强评论性节目的第一步,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推向新的发展,《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开展了电视调查的第一步。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设置中涉及不同的主题,把新闻信息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演绎和完善,这是符合新闻频道理念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不同的新闻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