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24小时新闻频道的国家之一,它一亮相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新闻频道将成为中国的CNN或BBC,虽然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新闻频道的开播确实昭示着新闻理念的变革。
(一)受众观念进一步强化
大众传媒不但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发布者,也应该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的信息,特别是关乎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信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庞大的信息播出量扩大了新闻报道范围,使全面报道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受众服务。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正是体现了其受众观念的进一步强化。
1.第一时间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新闻频道动态新闻加专题新闻的报道模式,大密度提供新闻信息,在报道手段上经常运用直播,并且随时打破正常播出次序安排直播,体现了新闻频道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使新闻频道在事件信息源的掌控和权威性上具有一定优势,受众对第一信息的印象更为深刻,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
新闻频道的开播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突发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是巨大的,全面而准确地报道此类事件是新闻频道树立品牌和信誉的一个机会,而这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一旦遇上重大突发事件,一定要进行快速、准确而深入的报道。
2.突出“新闻性”,强调“新闻立台”理念
在中国,真正突破政府观念的电视新闻是不存在的,对于新闻的选择和编排正是媒体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显现。我们此前长期以来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形成了不报、压报、瞒报,坏事当好事报等政治化的报道规定,这对于受众的知情权是一种伤害,政府和媒体急切需要转变报道观念。
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选择了《北京大学学子升旗仪式》作为头条新闻,而忽视了正在中国肆虐的“非典”,由于重视政治性大于新闻性,这条新闻受到海外媒体学者的诸多质疑,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要求新闻频道以“新闻立台”,突出“新闻性”,避免政治化倾向。
(二)信息不对称得以扭转
在传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了信息不对称,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组织、个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通过新闻报道增加社会信息透明,减轻信息不对称,电视新闻频道在其中的作用尤其重大。在扭转新闻不对称所造成的被动局面方面,央视新闻频道有几大突出优势:
1.客观报道的手法——尊重新闻价值
客观报道不仅仅是对新闻内容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形式和手段的体现。客观报道不应该只着重于当党和政府的喉舌,而应将报道的立场向公正、独立、负责任的观点靠拢。减少公文报道、会议报道等新闻价值较低、新闻含量较少的新闻,减弱某些政府部门在一些事件中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言论,彻底扭转信息在新闻质量上的不对称关系,央视新闻频道要牢记之前在“非典”报道中的教训,做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体现我们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用准确的新闻事实、为民服务的观点将政府与民众协调到正确的立场与氛围中。专业的电视新闻频道就是要传递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让观众在信息获取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2.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尊重受众知情权
新闻媒介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知情权是公民一切权利的基础。新闻媒介在新闻领域要为公众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告知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新闻事实和社会变化,其中也包括负面信息,只有在全面告知相关信息的前提之下,公民才能够做出有效的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和判断,进而采取相应的社会行动。[23]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新闻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背景、新闻评论、新闻调查、舆论监督、民意调查等内容,新闻频道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了电视的社会监视功能。《面对面》《今天》《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社会记录》等专题栏目,内容涉及观众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话题,受到各方关注。比如在“非典”肆虐期间,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以每天一期的速度,连续推出8期节目,对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有影响的人物进行专访。央视新闻频道拓展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通道,提高了媒介的公信度,在新闻事件报道的及时性和充分度上较以往有所改善。我国新闻实践已经表明,那种迟到的旧闻报道、观点预设、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单面报道,不但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而且对党和政府以及新闻传媒的形象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24](www.daowen.com)
3.深度报道——尊重受众对新闻的深度需求
电视通常被称为缺乏深度的媒介,它以时效性和连续报道见长,而逻辑性和深度不足则是它的弱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观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还要知道新闻怎么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不仅要看到事件的全貌,还要深入了解事件的某个侧面。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以后,一方面,沿袭了之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栏目的品牌特色,另一个方面,十分重视对新闻信息的二次提炼与加工,增加一些深度报道栏目,比如《国际观察》《面对面》《央视论坛》等。《国际观察》栏目重点对一些国际问题发表视角独特的评述,对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事件进行提炼,节目内容有深度并且较为前沿。《央视论坛》则邀请一批熟悉政府方针政策、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以主持人与特约评论员对谈的方式,对重大事件背景、重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可以说,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标志着新闻信息由“传播”时代进入了深度解读时代,关注的重点在于媒介对信息的分析和解释,与综合新闻频道不同,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现场,更丰富的消息来源和多元化的观点,央视新闻频道可以不受传统新闻版面的限制,提供不同的声音和更深入的分析。
(三)频道开播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拥有一个全国性的特别是全球性的电视新闻频道,不仅是地缘传媒力量的显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衡量标准。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正式向世界表明:中国已经具备创办国家级电视新闻频道的能力。
1.促进社会事务和新闻事业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事件的重要播报和节目质量的优化,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环境及公众舆情的检测仪和监督员的功能。
电视新闻媒体在此种环境下也进入了竞争阶段,可以预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央视新闻频道和地方电视媒体都将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竞争促使各频道尤其是央视新闻频道不断优化节目质量、创新节目类型、改革节目形式、改变节目理念,为我国的电视新闻业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
央视新闻频道强化了电视新闻在新闻评论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功能,由此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行使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观察者的重要职能。对社会事务的开展状况、政府机关的运行状态、社会风貌的发展变化等情况,央视新闻频道都进行了敏锐的观察,并通过其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和新闻评论功能,对社会运行系统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批判,为构建健康积极的公序良俗、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程。[25]
2.增加电视新闻传播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中国电视在产业化、集团化、频道专业化的引导下,继续做大做强,但是商业化、庸俗化、同质化的倾向也越来越强,于是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种种有悖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做法,电视新闻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惑——过度争夺收视率使得节目向低俗化发展,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的节目被挤压。
央视新闻频道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央视论坛》《国际观察》等节目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形式的“说”在相当程度上引领了中国电视传播的潮流主流,可以说是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有效克服了中国电视人文精神的弱化,防止和减轻了电视传播的同质化、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弊端,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电视新闻节目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央视新闻频道真正显示出了其主流媒体应有的视野与气魄,对于中国电视体现电视文化的传播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拓展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视野和疆域
电视传播中的电视剧和综艺类节目是电视广告的主要投放点,而广告的多寡又决定着电视机构的生存质量。央视新闻频道在管理平台和经营模式方面,强调的是新闻生产与规范的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进而整合和合理配置新闻资源。[26]央视新闻频道深知:新闻信息是获得广告的重要资源,甚至是中国电视广告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简单地说,新闻频道将会是电视新闻经营的一种战略转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频道的成立加大了对电视节目中弱势部分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农业节目、纪录片、专题片等的投入,通过自觉的内部利润转移弥补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缺陷,从而保证整个电视产业在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之间达成协调,这将是中国电视从根本上抵制商业化的路径之一。[27]可以说,央视新闻频道加入中国电视产业的博弈,一定会为中国电视带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