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的最早合办者之一里斯·舍恩菲尔德说过:“创立CNN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对时间的理解,把它们置于历史的情境当中,用吸引人的图像去表现,去诠释;为了让观众能把自己的观点反馈到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中;为了实时提供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而这是别人在此之前没有做到的;为了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一直持续不断地播送新闻,夜里也不间断;为了建立尽可能大的观众群体,这样就能卖广告赚钱。”[48] CNN做到了上述这些,特纳正是为了这些实现目标才踏上创立CNN征途的。
(一)始终如一的新闻坚守
真实的新闻报道是新闻节目的核心,特纳新闻工厂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来自于对新闻本身的追求。
从1963年特纳接管父亲的广告公司开始,他便看到了美国当时电视领域的广阔前景,并决定对自己的事业来一次从广告业向电视业的转型。这一实质性的飞跃让特纳的电视梦迈上了新台阶,他的潜力和勇气让一个美国南方小台悄然变成庞大的新闻工厂,也引领了一个时代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CNN刚刚建立的时候,特纳就把它定位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上,这是CNN保持领先的秘诀,现场直播能够将新闻背景和画面真实地呈现给观众,它吸引了世界上所有对新闻好奇的观众。就像当时《纽约时报》的记者曾经问熊费德:“插播未经剪辑的画面是否意味着整天追逐救护车,为一些小火警而疲于奔命?”熊费德则回答:“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不会知道小火警是否会演变为一场芝加哥大火。”[49]
CNN注重它的受众群,在创立之初,特纳就十分明确地将CNN的首批受众定位在重要政治家、企业家和中产阶级等中上层人士,这有助于确立节目的制作方向,能够帮助CNN准确确立节目内容与报道措辞。这样的受众定位很快给开播刚满一个月的CNN带来了170万的订户数量。随后,特纳又想尽办法在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的办公室、各国政府首脑办公室、三星级酒店等重要场合安装接收CNN节目的卫星天线,让这些成功人士第一时间收看到CNN的节目,了解世界重大新闻。
CNN专做新闻,特纳将新闻分为直播报道、深度报道、人物访谈、话题探讨等各个类型,合理分配到不同时段,通过消息和特别节目、专栏与杂志节目、滚动新闻与重点报道,让观众对新闻事件充分吸收,从不同角度、不同声音、不同层面理解,而对节目本身而言,此举既扩大了信息量,又增强了新闻多样性。
2.及时快速、权威独家
CNN擅长做独家新闻,同时以迅速及时著称,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绝对优势,也满足了观众获知信息的强烈欲望。报道的迅速及时为获取独家新闻奠定了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上,也表现在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跟踪报道上。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事件中,CNN的独家报道比其他广播网早了2分钟,比三大电视网早了4分钟,光凭这一细节就给CNN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在2001年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的报道中,在当天东部时间下午2点零3分,CNN报道大火烧掉了1英亩的土地,10分钟过后,烧毁面积变成了10233英亩。在短短10分钟之内,CNN的两次报道客观地反映了火势的蔓延程度,及时地传达了准确的信息,提升了报道的可信度。
CNN的节目现场感很强,现场报道的记者多用长镜头交代事件的基本背景,记者的解说和画面保持一致,观众犹如亲临现场,给人一种强烈、真实的观感。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场的真实感改写了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成了“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今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才有了如此大的进步。1991年海湾战争刚刚爆发,电视中就出现了CNN对战争现场报道的画面,记者的解说与战争进程保持同步,这样的报道持续了17个小时,所有关于战争的细节都没有被放过。
凭借着及时、有效、深入的优点,CNN独特的“议程设置”功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政策,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也会通过CNN的平台表达看法,达到既定目的,这在突发事件尤其是国际性事件中表现得最明显。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和伊拉克总统都是通过关注CNN的新闻了解战争局势,以至于CNN被人们视为海湾战争除老布什和萨达姆之外的第三个参战者。
CNN很注意新闻报道中的措辞,在建立之初,特纳就规定节目中不准使用“外国”一词,即使在伊拉克等战争中,也不可以使用诸如“敌人”或“敌方”的概念,这是CNN全球化报道视角的体现。另外在节目的编辑技巧上,CNN试图在主持人串联词这类细节上下功夫,在插播广告之前,主持人会用“我也不知道广告之后要播什么,我们一起等待”代替“广告之后我们即将播放的内容是……”[50],这样更能激起观众的兴趣。
3.新闻审查,保证质量
CNN在报道中积极遵守新闻审查制度,记者在采编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审查,有效避免了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诉讼和压力。
CNN在新闻报道上显得非常谨慎。具体来说,就是要和美国政府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要符合美国政府的各项审查标准。CNN在创建之初就大力宣扬美国白宫的政策,以致获得了“美国政府的传声筒”的称谓,各届美国政府也因此深深信赖CNN。例如阿富汗战争中,针对美国政府对本·拉登电视发言的谨慎态度,CNN发言人表示:不会实况转播有关恐怖组织的任何发言,并且一定会先对有关内容进行审核,然后决定如何处理。[51]
CNN的自我审查和全球委托审查在整个审查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所有节目都以它的主持人为中心,其他采编人员各司其职,严格尊重岗位要求,每一条新闻、每一个镜头相关人员都有章可循,分工明确,从而减少了编辑过程中不必要的失误。全球的委托审查程序更加严格,在选取与美国政府有合作关系的国家电视台之后,经过编辑培训、指导新闻选题等程序后,稿件才能在CNN的节目里播出。
(二)灵活独到的传播策略
CNN靠着严肃的新闻打天下,能够让这些新闻高质有效地传播出去,这成了CNN成功手册上的又一亮点。
1.立足全球,面向市场
自1980年6月1日开播之日起,CNN就迅速进入电视新闻领域,此后又于1985年9月1日开播了CNN国际台,触角慢慢伸向全球。它将世界新闻报道尽收麾下,并利用独特的报道方式上演着一场场“好戏”。
1988年5月,CNN的西班牙语节目覆盖了整个拉丁美洲。1989年,CNN国际台又扩大业务范围,采用多种语言对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等地播放新闻节目,到1990年,CNN的海外订户便达到1000多万,分布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8月30日,CNN拓展疆域,开辟CNN网站,观众可以摆脱地域限制,方便地利用网络读取新闻。2000年CNN又在日本开办了亚洲首家新闻网站CNN.co.jp,在网站扩张中赢得巨大成功。
从CNN积极向海外扩张的进程中可以看到,CNN将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向全世界销售。特纳领导下的CNN不断关注市场变化,遵循市场规律,懂得把握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机遇。CNN让事件现场与电视画面同步,正如特纳所说:“CNN播放着的就是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直到地球停止转动。想知道地球是怎么毁灭的吗?还是要看CNN。”[52]
CNN用多样的手段向全球扩张,在全球创办了多语种的节目并按照当地时间播放新闻节目。CNN注重节目内容、语言、风格的包装和本土化特色,以适应当地受众的收看习惯,增加受众群。比如,面对亚洲观众,CNN国际频道专门开设《亚洲今日新闻》《亚洲世界新闻》《亚洲新闻摘要》等新闻时事类节目,主要播报最新国际新闻、亚洲地区新闻、重要人物专访等内容,还设置了《亚洲商业新闻》等财政金融类节目、《亚洲透视》等专题探讨类节目,深受亚洲观众喜爱。
在国际互联网中,CNN同样利用优势资源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例如专门通过移动设备向受众提供新闻和新闻资讯的CNN Mobile,以及合理利用公民记者获取新闻的CNN iReport等,这些都大大拓展了CNN新闻的报道空间。
2.“美国良心”,全球视角
CNN的电视新闻实现了传播学者所谓的“地球村”理念,在CNN,所有关于文化差异和社会习惯等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简单化,变成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面向所有受众。特纳曾表达过自己的理念:“我现在关切的议题,主要是全球利益,建立全球传播系统以帮助全人类携手同心。我四处旅游,并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多的信息渠道。当你明白家人、朋友、社会和星球正面临紧急状态后,势必产生较为负责的世界观。八十年代早期,我曾表示要成为美国的良心。”[53]
CNN用真实、权威、有效、及时的新闻报道践行着“美国的良心”,这不仅是特纳曾经对新闻价值目标的追求,也是美国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理论的体现。特纳所谓的“美国的良心”在于对新闻本身的忠诚,如实地报道现场所发生的一切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他在CNN节目中,适量安排每周两小时的《世界报道》,播出由各国合作电视台选送的电视新闻或者纪录片,除了暴力、性以及美国法律禁止的镜头外,CNN一经选用一律不做删减。CNN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体系,目的就是要广泛挖掘各地新闻,以求报道全面。在这些与CNN合作的电视机构中,我国大陆就有央视、北京台、上海台、广东台和武汉台向CNN直供新闻。[54]
CNN重视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传递信息的行为受到一个明确的契约限制。契约通过三个渠道实现:一是合作者传送电视节目前需报选题,CNN国际交流部编辑给予首肯或提出修改意见;二是传送的节目播出前,CNN编辑会传真给合作方告诉播出时间、播出次数以及简短评语;三是不定期地组织合作者到美国CNN总部培训。[55](www.daowen.com)
CNN的报道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重要场合和事件中,CNN又积极为政府辩护,双方共同利益得到了实现。CNN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打破常规帮助政府解决难题,得到了政府的充分信任,从这一方面来看,CNN不愧为“美国的良心”。
3.技术支持,资金保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卫星技术,使国内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CNN抓住了机会,借助卫星技术,将频道节目传到其他国家的家庭电视中,从此打破了信号传输的地区界限。
1995年,CNN开办了24小时更新文字、图片、视频的多媒体服务网络。1998年,CNN又加快了数字化升级的步伐,使用数码编辑技术(AVID)进行新闻编辑,所有新闻素材都传送到一起,再由专业人员分类、剪切,制作完成的成品带被送进“消化间”(Digest Stаtion),转成数码格式录入电脑中,最后以数字化形式出现。
CNN采用的蝶式卫星天线,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不同地区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实现全天候传送,这对突发新闻进行实时报道非常有帮助。
在内部电脑系统中,CNN运用一种叫AVSTAR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了记者交稿、编辑排版、互通信息、互供资料等多种功能。在CNN总部庞大的编辑室中,上百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无声的电脑网络和身边的电话便取代了两个人的直面对话(图1-16),并且每部电话都可以录音、待机、转机、拨打长途电话。若电脑出现故障,检修人员会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或是通过远程控制排除故障。
图1-16 CNN总部编辑室
CNN重视资金投入。2004年,CNN在基础建设(硬件)项目上花费了5.5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投入是在纽约时代华纳总部的新大楼里建立了新的演播室,这个演播室能够把在纽约所有的工作人员集中在一起。[56]在对人员培训、调配以及资源整合中,CNN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CNN曾在自己的广告词中这样说:“CNN国际新闻网为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组织,带给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球直播新闻报道。任何突发的新闻,CNN国际新闻网都会率先为您作现场报道。全球超过210个国家及地区均转播CNN的新闻。凭借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现场为您详尽地报道全球新闻的始末,令您仿如置身其中。”有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做后盾,CNN便能够专心做好纯粹的新闻。
(三)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CNN成功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背后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经营与管理模式。
1.内部管理,资源共享
除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新闻源之外,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也非常重要。CNN在管理及运作方式上的特色来自于细密的专业分工和统一的整体协调,以及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CNN的成功运转得益于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将信息畅通无阻、高效有序地传到CNN总部,所有在总部工作的编辑和记者都要接触到这一信息管道。CNN每个部门每天都有简短的编前会和编后会,以便及时安排报道任务,此外还会做定期交流。
CNN的新闻资源库像一个庞大的图书馆,收藏了1980年以来的25万份资料带,平均每天就要收进250份资料带,主要保存总部的素材带、各种相关新闻机构的成品带、现任总统的所有素材集部分播放带。[57]管理员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编号,编辑和记者可以按照编号寻找想要的带子,不仅节省了查找时间,而且有利于保障工作的效率。同时,图书馆还配以诸如Leхis-Neхis、道·琼斯互联网等数据库辅助大家的工作,扩大资料的搜集范围,提高新闻的报道质量。
CNN的采编系统是其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如一位工作者打的比方:“如果把CNN比作一个车轮,那么这个车轮的轴心就是新闻采编,它的遍布全球的30个分站,它的部门就像医学部、营养部、环境部、娱乐新闻部……这个车轮的辐条就是CNN的网络,CNN、CNN国际频道、CNN西班牙语频道、CNN全新闻广播、CNN全新闻西班牙语广播、头条新闻、机场广播网、国内新闻源(这是一个附属的提供新闻的机构)、国际新闻源(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提供新闻的机构)。每一根辐条都使用来自中心的材料,而这些辐条也会向中心提供材料,他们是注入中心的财政收入流,使得中心能保持健康并不断发展壮大。”[58]
CNN通过多种数据库实现了资源共享,各频道的节目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从共同的资源库选取素材,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删改以符合各自节目的特点,这有效避免了竞争,更合理规划了公用资源,达到了信息的智能化管理。
2.并购重组,集团经营
早在特纳计划创建CNN的时候,他就有了并购重组的想法,是当时24小时电视新闻这块处女地让他萌生了从广告公司进军电视行业的观念。在这过程中,特纳先后买下了几近破产的UHF电视台和17频道,接着又买下了时代公司旗下的一颗卫星和各体育赛队的赛事播放权,经过整顿和管理,特纳的广播集团初具规模,盈利也相当可观。
在CNN的发展进程中,特纳利用股份制方法解决了公司在经营上遇到的难题。例如,从1998年开始,CNN利用参股、控股,先后将法国、德国、俄国、西班牙、意大利、加纳、马来西亚、津巴布韦、乌干达、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频道变为自己的电视频道,实现CNN节目的全球覆盖。[59]
1996年,CNN并入时代华纳公司,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默多克是CNN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为了能实现把“默多克像臭虫一样压扁”的夙愿,特纳决定把CNN出售给时代华纳:“时代华纳是我们去向的最好选择,我不想被一辆汽车碾过,让默多克来收购CNN。但愿这种事情不会发生。”[60]2001年,CNN又随时代华纳集团并入了美国在线(AOL),组建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总价值高达35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上媒体兼并的最大规模。这一飞跃性举措促使CNN无须顾忌财政方面的障碍专心做新闻,为CNN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也让CNN能够鼓足底气与各强劲对手一决高下。
3.鼓励竞争,人才至上
CNN创立之初就特别重视人才的集纳和培养。当特纳有了24小时电视新闻报道的想法之后,头脑里最先想到的就是熊费德,他马上给熊费德打了电话,他说:“Reese,你怎么样啊?”“我很好,特纳,你呢?”“我正在想做一个24小时的有线新闻,你觉得能行吗?”“我觉得行。”“你想做吗?”“想。”“那你来看我吧!”[61]就是这短短的通话缔造了CNN,而CNN的创始人熊费德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接着,特纳又聘请了拉·肖尔和卡瓦纳,他们一个主管编辑,一个主管制片,也为CNN的发展壮大付出了努力。
CNN的记者不属于任何一个节目,而是属于整个频道。任何节目都可以用某一记者采集的新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节目需要加以修改整理。CNN鼓励竞争,但会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例如阿肯色州枪杀事件报道中,CNN派出了四个摄制组,分别在该州的不同地点做采访报道。有时虽然一个场合只派一个记者,但会配多个摄像师,以从不同角度拍摄。
在人员雇佣方面,特纳坚持了“经济舱原则”,提倡边学习边挣钱,职工工资水平很低,但发展机会很多。在CNN起步阶段,特纳雇用了很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称他们为“图像记者”(Video Journаlist)。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位,每半年一个周期,轮换编辑部的大部分岗位,在直播间、编辑室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在控制室负责上传录像,还经常给撰稿人跑腿、打杂,在编辑部接电话。
主持人在CNN的整个运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CNN频道中经常出现以主持人冠名的节目,例如《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皮尔斯·摩根今夜秀》(Piers Morgan Tonight)。2002年,在与FOX、MSNBC等同行们的人才争夺战中,CNN喊出年薪1400万美元的高价,与拉里·金续签了4年合约,买断了这位名嘴。
CNN大多数的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都有着对新闻狂热的追求,他们可以每天“疯狗般地工作”,这种专业精神在CNN的制作团队中弥足珍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