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与服务研究

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与服务研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1研究模型Oliver[14]所提出的期望确认理论认为,用户是否持续使用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用户满意度。H4:知识贡献者从不断帮助他人获得快乐的程度与其在平台中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以下假设:H7:知识贡献者的知识自我效能与其在问答平台贡献知识行为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

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与服务研究

本书针对交互问答平台特征,构建的研究模型如图8.1所示。

图8.1 研究模型

Oliver[14]所提出的期望确认理论认为,用户是否持续使用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用户满意度。如果网上社区中的用户感觉到在社区中的操作行为过程和结果让人满意,他将更有可能去做这件事情。满意度对用户继续使用信息系统意向的影响已经被很好地证实,如Jin[15]通过在线调查发现,用户是否打算继续参加一个在线社区是由双方的满意度和情感承诺所决定的。由此得出以下假设:

H1:知识贡献者对在交互问答平台知识贡献行为的满意度与其持续知识贡献意愿成正相关关系。

Bhattacherje[16]提出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着重强调了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后的感知效应,即感知有用性。他认为当用户发现使用信息系统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时,将更加倾向于使用它[17]。在交互问答平台中,用户通过衡量贡献知识的收益来感知知识贡献行为是否有用,这对他们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都有重要影响。由此得出如下假设:

H2:知识贡献者对在交互问答平台知识贡献行为的感知有用性与其对该行为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

之前关于知识贡献的相关研究发现,动机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与人们贡献知识的意愿成正相关关系,如Majchrza[18]对维基百科研究发现,随着获得的物质奖励以及声誉程度的增加,用户在维基百科中贡献知识的频率也会增强。Lou[19]发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和平台给予的奖励会促进用户更多地去贡献知识。Bock[20]发现人们贡献知识原因之一是他们希望获得对其专业知识的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得出以下四个假设:

H3:知识贡献者得到的外部物质奖励与其在平台中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关系。(www.daowen.com)

H4:知识贡献者从不断帮助他人获得快乐的程度与其在平台中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关系。

H5:知识贡献者获得的声誉与其在平台中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关系。

H6:知识贡献者感知到的通过贡献知识实现的自我价值与其在平台中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关系。

除了上述分析的奖励和报酬等因素可以促进交互平台中用户贡献知识的感知有用性,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之外,Cheung和Lee[21]曾提出人们继续在社交问答平台中共享知识的意向受到知识自我效能的显著影响。知识贡献中的知识自我效能是指用户对自身是否能够完成知识贡献行为的信念。由于人们更加喜欢和享受完成他们认为能够很好完成的事情,于是在交互问答平台中,用户的自信越高,其在贡献知识过程中的体验越好,想要去贡献知识的意图也就越高。由此得出以下假设:

H7:知识贡献者的知识自我效能与其在问答平台贡献知识行为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

Shu[22]发现在虚拟社区中用户对待知识贡献的态度与知识贡献的意向也有着显著关系。对待知识贡献的态度与用户的预期回报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用户的个人特性和集体荣誉感显著相关。对待知识贡献的态度是指个体对知识贡献行为的总体评估。越是认为知识贡献是有益行为,对其有正面看法的用户,对其贡献知识的经历越满意,从而越愿意去贡献知识。由此得出以下假设:

H8:知识贡献者对知识贡献的看法与其在问答平台持续贡献知识行为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