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下,社交问答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使用。一个社交问答平台的长期发展取决于用户持续贡献知识的意愿及行为。很多学者研究了虚拟社区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对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Cheung和Lee[1]曾于2007年对由教师所组成的社交问答平台进行研究,发现影响用户持续贡献知识意向的主要因素是该职业社交问答社区中的知识自我效能和使用经历的满意度。随后Chen[2]按照接触社区时间长短不同对用户进行分类,着重研究了影响虚拟职业社区中无经验用户持续贡献知识意向的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
2009年,有学者开始对交互问答平台的持续知识贡献行为进行研究。金晓玲[3]通过研究验证了在社交问答平台中满意度和知识自我效能感知对持续知识贡献意向的影响。Hashima[4]通过研究发现用户满意度对持续知识贡献有直接和间接影响。虽然这些学者发现了一些影响问答平台可持续知识贡献行为的因素,但所建立的模型并不全面。如金晓玲建立的模型没有把感知有用性作为单个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构建,Hashima建立的模型没有考虑知识自我效能。综上可知,建立全面的模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持续贡献知识的原因。
不同的用户在交互问答平台的参与模式存在显著不同。社交问答平台上提问者和回答者是两个分离的群体[5],大多数用户是提问者或回答者,只有少部分用户既是提问者又是回答者[6]。很明显,正是因为知识贡献者的回答不断吸引着知识搜寻者,社交问答平台的用户数量和提问数量才得以显著增长。(www.daowen.com)
目前关于社交问答平台的研究大多是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用户过去或当前的知识贡献行为进行探讨,而关于知识贡献行为的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较少,并且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并没有将知识贡献者区分出来。因此,本书将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基础,对知识贡献者可持续知识贡献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研究模型,并对国内四个主流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模型评估。本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交问答平台设计者和管理者发展可持续知识贡献行为的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