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交问答用户动机分析:基于行为数据的成果

社交问答用户动机分析:基于行为数据的成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Majority组的用户,在行为表现上具有很强的享受帮助、兴趣动机和社交动机。此外,表征用户兴趣的收藏数、关注主题、栏目数对其提问数有显著影响,以及表征社交的关注用户数、粉丝数对其提问数与回答数都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推测,该类用户在知乎上的问答行为中兴趣动机与社交动机明显。

社交问答用户动机分析:基于行为数据的成果

本书通过火车头采集器,采集了475 636万个用户个人与行为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R语言,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与行为识别。结合Shah等[13]的论断,认为在线问答行为是由不同的动机所驱动的,我们借鉴已有的在线用户动机成果,通过观测到的用户行为对其动机进行推测,初步得出结论如下:

①Question_lover组用户的行为动机以提升个人能力为目标的求知动机与利他动机为主,其问答行为表现为爱提问、爱回答,具有很强的信息交换特点,具有明显的专业精英特征。结合表4.6中的部分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编辑数、文章数两项指标可以用于反映用户自身能力,它们分别与提问数和回答数显著相关。可以理解为,Question_lover组的用户能力越强,越喜欢提问与回答,且他们愿意通过撰写文章分享知识让他人受益。可能的解释是,这部分用户在某个领域的知识量丰富,他们回答问题的能力很强,回答数量多,撰写文章的数量多,对于知识分享的意愿很强;此外,他们的求知欲也很强,在钻研的过程中,他们关注一些特定用户,随着他们对该领域研究得越深入,他们的问题也就越多,就越爱提问。

②Majority组的用户,在行为表现上具有很强的享受帮助、兴趣动机和社交动机。首先,由于回答质量、获赞数、获感谢数、粉丝数显著影响该组用户的回答行为,所以可以推测,该组用户比较乐于享受回答别人问题后,通过获得感谢、被粉丝关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其享受帮助动机明显。此外,表征用户兴趣的收藏数、关注主题、栏目数对其提问数有显著影响,以及表征社交的关注用户数、粉丝数对其提问数与回答数都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推测,该类用户在知乎上的问答行为中兴趣动机与社交动机明显。其次,表征用户能力的公共编辑数、文章数对该类用户的提问数量影响显著,结合该组用户提问数和回答数远低于其他两组用户的特点,可能的解释是,该组用户在知乎上提问起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息需要,当自己的提问得到解答后,通过公共编辑和撰写文章,以增加个人在专业领域的能见度来维持并扩大社交圈子,同时提升个人等级。最后,我们发现,该组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在提问与回答上显著活跃,这可能与男性兴趣爱好广泛有关。男性用户收藏和关注的话题、栏目的范围越大,了解的信息、知识越多,解答问题的能力越强,就越爱回答,他们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越强,就越爱提问。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用户不喜欢提问,可能的原因在于,高学历用户习惯于通过自我学习来寻求问题的解答,因为研究的严谨性要求,他们更倾向于在专业且权威的信息源处获得知识,因此,在知乎上提问数量反倒很少。

③Answer_lover组用户表现比较符合社交型用户特点。表征社交圈的关注用户数与粉丝数会对他们的提问数造成显著影响;并且其回答数又受到其获赞数和回答质量的影响。可能的解释是,该组用户热衷于社交,在回答问题时态度认真负责,期望通过一些高质量回答获得赞赏,提升自己的能见度;在提问时,非常关注自己在网络社交圈的形象,也乐于通过高质量的提问来炫耀自己,引发更多关注与互动。

上述研究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包咏菲(2015)[14]对知乎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的部分结论,证明虚拟社区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并非简单对应,往往会有多种动机同时影响行为的现象发生。(www.daowen.com)

当然,本书也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由于在数据采集时,我们没有采集到用户的注册时间,因此无法推算用户使用社交问答平台的年限,所以,当我们发现三组用户在问答动机及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时,无法很好地判断三组用户之间是否具有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演变性。这也是我们需要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填补数据采集空缺而不断完善的。

其次,按照本书的数据采集规则,我们只采集了精华区下设的部分话题中的用户数据,由于男女本身在兴趣范围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最终得到的大数据样本中,男、女样本存在着性别及兴趣范围上的不均衡,可能会对本书的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我们只是在Majority组发现了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显著活跃的现象,在其他两组并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这也是我们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反复求证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