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高职数学教学研究效果

提升高职数学教学研究效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尽管重点强调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但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组织,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展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实践效果。

提升高职数学教学研究效果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尽管重点强调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但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组织,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展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实践效果。通过上述内容研究,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包括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教学行为等等都发生了变化,让教师无法再像以往一样参考应试教育目标,去熟悉研究教材、教法、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甚至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揣摩高考动向,他们必须学习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模式去教育学生,尤其是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进行实践教学。但我国高职教师队伍深受传统教学影响,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学习,才能更好地满足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高要求,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更好地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成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引导教师完成角色转换

很多教师都已经习惯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常规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在这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注定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但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却大大打破了传统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广泛的教育资源,开展更具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生在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扮演起指导和帮助的角色,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然而在进行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迎合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求,需要教师对自身要有正确的定位,明确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问题研究者,而不是主观灌输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正是因为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要加强与学生多方面的认识与交往,自身必须具备丰富多元的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从而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二)积极开展方法探索

目前,我国高职数学研究性学习还处于摸索实施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完成角色转换后,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惑。有的教师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对活动课名称的新包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多增加活动课,补充讲授课外知识就是研究性学习;还有的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侧重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神秘性,目前教师综合素质偏低,根本无法顺利开展。这导致大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具体方法思索无门,无从下手。

鉴于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加强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坚持不懈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实践,从而改进以往教学方法的不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同时要快速接受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对正确运用方法进行科学的学习,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当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端正态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

当然关于研究性学习开展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与阅历积累才能开展。任何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加强对研究性学习教法的探索,只有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尽管在不同阶段,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开展研究深度会有所不同,但只有从小处着手加以研究,才能逐步形成更加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教法。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开展方法探索的重要性,并深入到日常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热爱思考的人、积极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

(三)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www.daowen.com)

教师和学生作为高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两个重要参与者,他们之间是合作共存的关系,只有加强他们二者的合作,才能确保数学课堂上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实施。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的互动上,教师如何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良好引导,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共同研究、探索、结论、反思、总结是重中之重。这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内容为例进行研究,探索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教师结合教学课题创设问题情景。要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自然容易被学生认可与接受的问题情景,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具直观感,可以选择一些实际生活背景进行情景创设。通过研究性学习情景的创设,能够大大开拓研究课题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入更具研究、探究性质的问题学习中,提高研究效率

第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自身对数学知识、方法、思路的初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与见解,这也能成为研究性学习中一个全新的研究性问题,相对于由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来说,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与看法,更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研究的兴趣,是高职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选题宝库。这也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他们通过分工合作来进行研究,通过自身收集,分析和比较等实际操作,来深入感受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掌握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做”的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这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大大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对学生分工合作,自主研究的适当性引导,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合作探索,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对研究结论进行更好地完善。

第三,教师择机指导。学生虽然能够在高职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但由于知识积累不足,思维不够严密的问题可能出现选题不恰当的情况,为此需要由教师对一些环节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研究性能力逐步提升。而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必须驾驭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所以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以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师生信息交流单一的教学局面,以创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当然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教师的引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始终处于辅助解决问题的角色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学生具备海纳百川的精神,勇敢提出质疑,树立问题意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出发加以引导,以便活跃学生思维,完成对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第四,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反思总结。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制定研究目标与方案,然后结合已知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况,建立更加直观科学的数学模型。依靠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能够快速的对问题进行讨论,对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进而解决问题。最后还要对所得结论进行交流反思与总结,这才是指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步,也是对研究结果的升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从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重视。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职工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研究性学习意识,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发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改变教学评价等方式,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助手,在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根据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灵活采用多种策略组织教学。对于组织者来说,就是完成角色转换,精心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意味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标,让高职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从事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和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高职院校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