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成果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数学长期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学案”提前告知学生内容,让学生有时间提前回忆旧知识,提高目的性,从而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因此在高职数学“学案”设计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真正参加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这样达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效果。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成果

(一)实施作用

1.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前人留下的经验,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在高职数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时间,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制定好学习计划。对于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困惑的高职生,他们普遍缺乏学习的自我意识。另外,他们在中学已经用了很长时间的“教师包办式”的学习方法,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来学习,并且他们会一步一步地尽力去探索。高职数学长期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预先提炼“学案”的能力,学生根据案例为其设定现实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2.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美国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这种“先学后导”的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扭转了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的局面,这种模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入手,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产生作用。”只有学生内在主动的学,才是真正的学。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从整体上营造良好学习的风气。

3.增强学生的信心,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

大多数高职生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尤其是基础文化课的失败者。他们入学前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刻苦学习的精神严重不足。在高职数学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他们习惯于简单的接受,不善于思考和加工。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一旦遇到学习上的阻力,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退缩逃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一无所知,对需要的相关知识毫无准备,这显然是很困难的。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学案”提前告知学生内容,让学生有时间提前回忆旧知识,提高目的性,从而提高解题的成功率。总之,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艺术性的引导,及时设置学习情境,把握激励时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领悟方法,进而增强信心。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预习生活中的情况、有趣的学习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原则。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对于抽象的高职数学知识,高职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何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职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机。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学生自学“学案”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他们将会遇到什么样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中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总是被老师向前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课堂气氛不再安静。有趣的背景材料的介绍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吸引有竞争力的学生,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促进教师开展研究,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高职校教师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深入开展教法研究,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实施集体备课,从“学案”的编制到课堂的“导学”,从引导的艺术处理到结果的激励评价,无不凝结着教师的精心准备,精心研究,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同时,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把教师紧紧地凝聚在一起,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博取众长,营造出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6.增强教师工作热情,推进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过程,没有充满激情的“教”就不会有热情高涨的“学”,没有积极主动地“学”就没有认真投入的“教”。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动力不足,教师“疲于奔命”,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项简单的任务,教师成就感低,积极性严重不足。在高职数学“导学”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时有效的反馈教与学,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促进教学相长。

(二)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主体性原则,重点解决“谁会学习”的问题。对于“学案”的设计者来说,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尽可能让高职数学“学案”的设计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作用。

坚持主观性原则,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生,明确设计的“学案”不是教师封闭式的闭门造车,这样无法让“学案”的设计产生效果。因此在高职数学“学案”设计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真正参加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这样达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效果。同时“学案”的设计还应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尽一切可能使学生容易接受。

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提高自学能力,从而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实际上,许多高职学校的老师认为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是初中学习的落后者,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将这些学生定义为“不擅长数学”的对象,并且在心理上否认了对他们的教学目标期待。因此,高职数学老师必须重新定位学生,改变心理,真正认识学生,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践性原则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实践性原则主要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形成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靠实践训练出来的。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悟,断悟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同样,对于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明显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采用更多的探究式、启发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使用他们的大脑、耳朵和眼睛,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主动参与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讨论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章节的学习中,让学生进行数学试验。用图钉固定无弹性细线的两端,然后用铅笔绷紧细线,使笔尖在纸上缓缓移动,划出一条曲线。变动连个图钉的位置,观察所画图像的变化。结合圆的定义归纳椭圆的定义。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下,学生对椭圆的定义记忆深刻。

3.引导性原则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引导性原则主要是解决“谁来导”的问题。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后,高职数学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可以在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撒手不管课堂教学。恰恰相反,教师要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担负好“导演”的作用。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法指导是教师引导学生的主要内容,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引导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科学的编制好“学案”这个剧本。在课上教师要随机应变,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好角色,让合适的演员担任恰当的角色,在各个环节上加以引导,发挥学生的最佳状态。在课后教师要布置好恰当的巩固环节,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学生主动地学,才会让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

4.情境性原则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情境性原则主要是解决“怎么导”的问题。有效的合作、交流、释疑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不可流于形式,要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情境性原则是高职院校数学“学案导学”的重要实施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设置和运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教材,帮助学生解释和理解概念,避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过程,体验教学过程的实践,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5.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要解决“怎么引”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巨大的内驱力。欧阳绛在《数学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数学原本是有趣的。作为一名学生不以这样的心情去学习,是学不好数学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是好老师。”枯燥的高职数学学习需要在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实施,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快乐。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导学”问题应紧紧联系专业,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体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6.激励性原则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激励性原则主要是解决“如何评”的问题。许多高职学生都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启发学生更能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对现有成功的认可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增强创新的动力、学习的热情、对成功的信心,并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方法、认真态度,应坚持积极评价,多肯定、鼓励、表扬学生。与其批评学生,不如指出他们的缺点,用教学语言鼓励他们。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着眼于大,从小做起;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创新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三是,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创新的成功,无论大小;四是,激励性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寻找其闪光点;五是,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怀有宽容的心。

7.民主性原则(www.daowen.com)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民主性原则主要是解决“在什么状态下学”的问题。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他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敏捷,因为人们的创造性灵感和创造性思维只有在他从山上感觉到放松时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当高职学生在一个不需要警惕、不担心被批评的环境中学习时,他们才能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自由思考。如果他们带着充满恐惧的心态参与合作讨论,他们会担心他们的问题或想法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很难有效地互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要竭尽所能地为学生创设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状态下学习。只有这样,他们在思考、回答问题时才不会有太多的思维定势,才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维。

(三)实施注意事项

1.“学案”效能的大小关键在内涵

“学案”的内涵重于其形式,形式应服务于内涵。一篇优秀的高职数学“学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编制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探究式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案”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旦“固化”,必将成为教条主义,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甚至成为学生能力提高的障碍。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推理、假设、探究、讨论、实验、计算等。只要能通过“导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能力的“学案”,都是优秀的学案。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排除探究性学习

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学案”,其内容不应是简单照抄课本、死记概念,不应是简单出题和做题。如果这样,那么“学案”只是从有教师填变为由学生填,远远背离了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初衷。高职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探究性的学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不是简单的依照“学案”的设计流程“按部就班”的执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学案”中可以有适当的典型例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案”可以穿插学生解题的体验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案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探究内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通过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如在集合的学习中,学习了A⊆B和补集的概念后,可以安排学生探究CUA与CUB的关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3.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不能弱化教师的作用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开发“学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导学”的作用。无论“学案”中的启发性问题设计得多好,教师忽视“导”的过程也是徒劳的。在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就像一个指导员。而“导”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思维的对话。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与学生思维的联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高职数学的启示不是实时提问,不是面向全班,而是真正把问题交到学生手中,避免学生成为“旁观者”甚至“局外人”。

4.“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而不使他们厌烦是很重要的。首先,“学案”在设计上遵循恰当而简洁。“学案”应清晰、简洁、全面,写作步骤不应过于详细,要有启发性,教师在“学习计划”设计中应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其次,“学案”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数学实验或生活情境积极学习。高职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讨论,避免通过大量实例和练习机械重复训练。最后,高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应该在课堂上完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外时间用来巩固知识,不能把“学案”作为引导学习前进的重点,只能用来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绩,这样往往得不偿失。

(四)实施操作流程

高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要求教师明确指导思想,还要教师把握操作程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来提出、自己讨论来解决。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条线。

一是教师线:据案导学——组织讨论——精讲点拨——评价激励——知识拓展——整合巩固。

二是学生线:依案自学——尝试解疑——归纳总结——当堂练习——灵活运用——完成作业。

1.学生依案自学,教师据案导学

教师提前为学生编制“因生而宜”的“学案”,并提前将“学案”发至每个学生手中,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教师的“学案”尽量做到难度适中、容量适宜,最大程度地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教师在施上课前“抽批”“学案”,做到对学生自学情况了然于心。课上,教师将批改的学生“学案”及部分试题的答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查“学案”完成情况,针对错误题目重新寻找答案,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交流,讨论交流,共同思考完成题目。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设置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增加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同样一个题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出现两个解题过程,且看起来都很对,请同学们评定一下,到底谁对?

问题的提出引来学生的议论纷纷,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起来。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尝试解疑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自学,确保学生自学效果,养成学生自学前的习惯,从而确保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话可说”。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提问。当学生分组讨论并再次寻找答案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显示学生的常见错误,这样学生就可以完全掌握容易出错的地方。同时,在课堂教学讨论中,教师应把握时间,学生小组讨论时间不应过长,讨论需要教师全程指导。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根据课堂情况,教师指导本节内容或重点阐述、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对问题解决分析、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步骤等进行演示说明或指导。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引导,不要盲目地以呈现答案的形式向学生解释,学生已经学过或学生已经解释清楚,不会重复解释。老师应该在讲解中能够根据课堂的进程及时调整讲课的内容。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有必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当学生遇到障碍时,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这个过程是学生积极建构和参与的过程,也是他们真正学会思考的过程。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并产生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教师不断引导、促进和调整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把问题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更进步的问题。

4.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评价激励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抓住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给学生及时的激励和表扬,对学生在讨论问题中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不同思维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师生互动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解和巩固迫在眉睫。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各知识点的可变训练。通过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检验学习目标的效果。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设置的问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还要注重试题的考查能力。课堂训练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问题的研究、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5.教师知识拓展,学生灵活运用

对学生来说,知识拓展尤为重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教师必须拓展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知识练习。在扩展知识练习的基础上,他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

6.教师整合巩固,学生完成作业

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有一个课堂小结环节,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做到以下环节:①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对其进行概括总结;②指出本节课容易错误和混淆的难点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③给学生指出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等,促进学生对新知识得理解。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等,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同时作业布置设计梯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