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评价理念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当快,就要求人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此来促进高职数学素养的养成。终身学习是一生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所必需的新知识和技能,以获取成功。国际教育专家认为,一个人必须具备数学、阅读和科学三种素质,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可以看出,数学对于一个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是如此重要。但是,如今我国高职数学素养测验以求和测评为重点,测验题太难、太多,对实际应用背景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大多数学生畏惧甚至讨厌数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高职数学素养测量,就必须树立以终身学习为评价的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去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教会学生学习,为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良好的评价理念对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尝试坚持以数学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如课内和课外作业、课堂观察、访谈、问卷、数学活动、笔试、口试、数学日记等。
纸笔考试和问卷调查被用来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尽管纸笔测试是一种非常公平有效的评价方法,不能用其他评价方法替代,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在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时,可以使用问卷调查作为纸笔考试的补充,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客观、全面地评价高职数学教学,以及根据报告的结果,为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使数学成绩评价更加科学化和人文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背景信息、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情感态度、学习动机等内容,以及学生在教育中的投入和产出、学习时间等都能成为问卷调查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影响学生表现的因素,引起教师的关注,并努力改善教育环境。
(三)注重数学素养测试的经常性、小型化及多样化
日常数学素养的测试还应该具有经常性、小型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1)经常性是科学素养测试评价的指标,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教学、测试、评价可以同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内或课后编写问题类型,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素养培养,提高教学策略,即坚持数学形成性评价。
(2)小型化是指测试的题型和题量不必每次求全求多,只要注意有针对性,考某一两个方面的素养,一题,两题都可以;测试的规模也可以小型化,可以测试一个班级,也可以具体针对某一部分学生。
(3)多样化是指试题的情境可以多样化,题型也可以多样化,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可以引入开放题、论述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力和文字表达能力。(www.daowen.com)
(四)充分认识和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
数学素养测试有指导作用,什么样的测试,学生就去学什么,如果学生有长期的这样一个做数学过程的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考试的这一导向功能。掌握正确的命题理念和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克服不利的导向因素。数学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测试更多的是指测试的水平,而不是选择性测试,所以测试应该不会太难;试题应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考试情境应该真实多样,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试卷的难度设计应尽可能分层,能够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重视培养教师的测评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许多一线数学教师缺乏数学素养及其评价的知识。因此,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多举办评估讲座,多组织评估研讨会,开展教师评估培训。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更加重视和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评价方法,多读书,积极参加各种与评价相关的活动。
(六)坚持试题的三个维度
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在于他(她)是否具备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数学素养测试题应该坚持内容维度、过程维度和情境维度的有机结合,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内容分空间和形状、变化和关系、不确定和数据、数量。数学过程分“表述”过程、“运用”过程、“解释”过程,“表述”过程是指将问题情境转变为数学问题;“运用”过程是指将运用数学概念、事实、步骤和推理推导出数学解法;“解释”是指将数学解法及结果进行反思与诠释。每一种数学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考查不同的数学能力。情境分为个人情境、职业情境、社会情境和科学情境。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设定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数学内容,确定需要考查的数学过程和能力。
试题内容上,可以适当增加几何、概率统计方面的内容;平时训练和考试中,减少计算题的训练,增加有关图表信息类的试题。
在数学过程的考查中应增加考查“运用”和“解释”过程的问题。
题型上,适当增加解答题的比例。在解答题中,多考查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多让学生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增加开放性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