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少年应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青少年应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学生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一代青少年身上的继承和弘扬,它是青少年学生在处理群己关系、人我关系所应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认为孝是“德之本”。

青少年应具备良好道德品质

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学生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一代青少年身上的继承和弘扬,它是青少年学生在处理群己关系、人我关系所应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

群己关系问题,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义利之辩上。义利关系有两层含义。首先,就义利二字的字面意义看,义是指道德、精神的原则,利是指物质利益和功利;义利关系就是指道德、精神的追求与功利的追求的关系。其次,义利关系也是指公利与私利的关系。因为,道德是利益的反映,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也就是通常讨论义利关系时所说的义,是这个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与义对立的利是指个人私利。

在义利关系上,儒家的基本思想是,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孔子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受道义的节制,符合道义的就取,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取。他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并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能否懂得见利思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儒家的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具体落实到行动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即“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是普通人的境界。第二,是把道义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厉害,自觉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是有德君子的境界。第三,是为道义而自觉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是无私的境地、理想的境界。

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义利关系,传统思想有没有积极意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利益为驱动。因此有人认为,利益的原则是市场经济唯一的原则,不需要再讲道德,传统义利观对市场经济只能起消极作用。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从市场经济本身看,利益原则的确是重要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即使在经济领域里也是如此。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经济,每一个生产者既是独立的经营主体,也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它要以追求私利为目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它必须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必须遵守私利服从公利的原则。所以,只要个人利益原则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满足社会需要、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关键是如何调节好两者间的矛盾。

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同的社会及历史时期,人们的道德境界追求显示出不同的整体状况。在私有制社会,伴随着一切为私的境界追求;公有制社会,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人们在各自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由于个体自身努力程度及修养水平的差异,全社会的道德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性,既有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也有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作为与公有制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境界,先公后私及大公无私理应成为社会中有觉悟的人士积极追求的理想。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在处理人我关系上,青少年学生主要是处理好与师长、朋友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品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尊师敬长。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尊师,在我国古代体现为师道尊严。荀子提出“隆师”的思想,他把天地君亲师并提,认为隆君师与事天地、尊先祖同是礼的根本,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很高的程度。关于师道尊严的思想阐述得比较详细的,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他说:“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尊敬教师在近现代更加得以发扬。为确立人民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我国从1985年起,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教师法》更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做到:树立尊敬教师观念,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尊重教师的劳动,接受教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听从教师教导,刻苦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果回报教师的辛勤劳作。

敬长,表现为尊重、敬爱、赡养父母或长辈。对于父母,子女应当感激其养育之恩,履行子女对父母双亲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认为孝是“德之本”。人生在世,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和父母亲子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对生身父母都不能尽孝,怎么可能处理好和兄弟、亲友、师长、同事、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呢?那么,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孝敬父母呢?首先应该努力承担家庭义务,从经济、生活、精神各方面善待父母,努力减轻和分担父母在家庭经济上、感情上、思想上、家务劳动上的种种负担和忧虑,那种将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用于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奢侈的开支的行为,是一种挥霍父母血汗的不道德行为。其次,孝敬父母还表现为善于理解父母、缩小代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更新速度的加快,年轻一代和上一代难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文化知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代际差异也不可避免地在家庭生活中反映出来,作为小辈,应多和父母沟通思想,多和父母交流感情,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

敬长,还包括对生活中其他年长的敬重、尊崇、虚心请教。大凡长辈,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经验,这些对于小字辈尽快成长都是弥足珍贵的。(www.daowen.com)

第二,谦虚礼让。这是指在与人交往中,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彬彬有礼,不目空一切,不盛气凌人。《论语》开篇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尚书》中写道:“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里讲的谦虚是作为君子的必要条件,谦虚可以使人受益。那么,谦虚怎样使人受益呢?谦虚可以得人心,合人意,可以赢得人缘。《后汉书》中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打江山时,手下有一名叫冯异的大将。每当打完一次仗大家论功时,他就离开人群,独坐在一棵树下,因此人称“大树将军”。由于他谦虚不居功,很得人心。所以,每次整编部队时,士兵及一些将军都很愿意归属于他。其次,谦虚可以促进事业成功。《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道家强调的是水滴石穿,以柔克刚,在无为中求得有为。中华民族的谦虚美德实际也是追求无为中有为的精神境界。谦虚就是放下架子,深入群众,在与周围人群的调和中追求事业的成功,因此,貌似无为,实则进取、有为。

谦虚的核心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能够乐于采人之长,补己之短。礼让,指语言、动作谦逊和恭敬,与粗野、蛮横相对,它包括友好诚恳、与人为善的态度,亲切文雅的语言,和颜悦色的表情,以及各种文明进步的礼节等。礼让的关键是尊敬他人,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尊敬的一种态度与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谦虚是礼让的内在根源,礼让是谦虚的行为表现。谦虚礼让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友好、协调、和睦相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谦虚礼让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突出标志。青少年学生在谦虚礼让方面应做到与人交往时平等待人、友好相处;在公共场所举止文雅、文明礼貌;待人接物主动热情、落落大方。

第三,诚实守信。古语说:“至诚可以格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招天下客”。《荀子》曰:“君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即,做到真诚,就不用从事其他的养心方法了。诚实与守信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讲信誉,才能立身于社会。宋代王安石说:“人无信不立。”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故而孔子的学生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诚信,还是领导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法宝。《韩非子》曰:“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即英明的君主在信用上积累声誉。商鞅的变法成功与其讲信用有很大的关系。开始时,群众对商鞅的变法半信半疑,为了取信于民,商鞅把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树立在国都南门,声称谁将木杆移到北门,赏金十金。当时,许多人不敢相信,因为这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后来,商鞅把赏金又提高到五十金。此时有一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依要求把木杆移到了目的地。商鞅马上赏给他五十金。此事顷刻间轰动秦国朝野,百姓们认为商鞅是言而有信的人。商鞅的言行一致与取信于民,促使其变法获得了成功。

青少年学生应当牢固树立诚实正直、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自觉养成以下良好的品行习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做人要诚实,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抵制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

第四,宽以待人。宽以待人指用宽宏大量的心胸、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宽的含义包括容人之言及容人之行。首先考察容人之言。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往往逆耳,但于事业发展有益,故而应能以虚心态度接纳它。另一种容人之言表现为对于一些无谓的责难,不去理会它,以宽宏胸怀处置。战国赵国廉颇蔺相如之交就是对于无谓责难能相容的典型事例。据《史记》记载:“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会君与廉颇同到,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独畏廉将军哉?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其次,考察容人之行。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因为某人有一定的错误就否定其全部,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容人之行,以德报怨,方能广交四方朋友,构筑事业成功大厦。春秋时,管仲鲍叔牙之交就是容人之行的例子。开始时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争继承权时,管仲曾帮公子纠射箭公子小白,未成功,落下一箭之仇。后来,公子小白即位,即齐桓公。公子纠死后,管仲被囚送给齐桓公。鲍叔牙力荐管仲于齐桓公,齐桓公也不计前嫌,委任管仲为相。终于,管鲍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