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行善必先知善

如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行善必先知善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判断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好坏作出分析和判断。通过让学生就这些情境或事件展开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和提出不同意见的能力,并为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做好准备。这说明社会实际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并能够在道德判断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推理和分析现实问题。

如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行善必先知善

道德判断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好坏作出分析和判断。运用道德判断可以巩固和扩大个体的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可以将道德观念转化为组织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可以采取道德故事训练法。道德故事,指的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意图而编制的具有道德冲突的情境或事件。通过让学生就这些情境或事件展开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和提出不同意见的能力,并为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做好准备。编制道德故事不同于一般的范例故事,它根据特定的训练目的,选择具有道德冲突并且能够促使学生个人经验重新改组的事件或情境。提供讲述和讨论道德故事,应当具备以下要素:(1)故事内容必须不超过学生的经验及理解能力,因而,编故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2)故事内容应略高于学生道德判断水平,这样会使学生发现更大的道德冲突,从而推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道德故事讨论倘若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这一结论是美国一名大学伦理学教师得出的。他的改革方案是将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讨论形式)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学生把参加社会服务作为课程教学要求的一部分,学生每天写社会服务日记,记下所遇到的一些道德两难问题和自身的道德体验;(2)课堂讨论主要是以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或两难问题进行;(3)安排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愿选择。在学期课程结束的测验中,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判断成绩有了较大提高。(www.daowen.com)

心理学家雷斯特等的研究表明,一般的伦理学教学方式,仅能使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的材料或教条,而难以将这种推理运用于课堂以外,并认为这种经院知识似乎严格地局限于学校情景。当在学术以外的情景中遇到道德问题时,学生则都返回原先的道德推理水平。而在上述教学改革中,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道德问题,多数是他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说明社会实际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并能够在道德判断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推理和分析现实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