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复苏: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复苏: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纯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教育思想针对国内学校体育过于注重竞技,忽视青少年体质导致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而提出,这种思想的根源,来自生物体育观,即来自把体育的本质界定在生物意义的体质增强的体育观。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包括体质教育思想在内,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复苏: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体育思想领域,新时期主导体育思想逐步确立。在学校体育领域,体育思想主要有体质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整体效益体育思想等。

改革开放之后,相关专家与学者主张用“体质教育”代替“体育”概念,这部分专家与学者认为“体质教育是提高人体质量的教育”。单纯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扬州会议前后,代表的一些体育专家针对当时的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情况,从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着眼,提出了体质教育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教育思想针对国内学校体育过于注重竞技,忽视青少年体质导致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而提出,这种思想的根源,来自生物体育观,即来自把体育的本质界定在生物意义的体质增强的体育观。

在体质教育思想的评价过程中,相关专家与学者表示体育的本质就是增强体质的运动。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育思想,但该思想只强调体育的生物学功能和价值,忽视了体育的文化社会功能与价值。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则淡化了学校体育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团结意识、社会化等目标。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包括体质教育思想在内,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体育整体效益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等纷纷出现。学校体育整体效益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针对学校体育的目标而指出的,其认识的基础是“将学校体育扩展到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和体育两个系统来认知学校体育的功能,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健身、增强体质、教育、个体社会化、竞技、娱乐等诸多功能”。(www.daowen.com)

整体效益思想的核心是“把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求整体综合效益”。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强调学校体育的多功能与多目标,强调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多功能与多目标。整体效益体育思想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科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快乐体育思想在国内学校体育中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把快乐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方法形式,而把终身体育作为总的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无论是单纯地强调技能训练或增强体质,还是从方法的角度单纯强调“快乐体育”,都是片面的。进入新世纪后,体质教育、整体效益、快乐体育等思想逐渐被“健康第一”体育思想所取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体育界的广大学者开始了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索,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新时期体育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创新的观点和思想为党和国家的体育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承载着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重新审视西方体育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模式,并有鉴别地学习、改造,逐渐改变了以“体质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提出了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