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共鸣器官包括发声系统的全部空腔: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咽腔、鼻窦、额窦、蝶窦等。按不同的方法划分,又有不同的分类。
如按共鸣腔在人体的部位划分,分为上部共鸣腔与下部共鸣腔两大类:以上口盖为界,软腭与硬腭以上的鼻腔、鼻咽腔、鼻窦、额窦、蝶窦等,为上部共鸣腔;软腭和硬腭以下的口腔、咽腔、喉腔、胸腔为下部共鸣腔。
如按共鸣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划分,又分为不可调节共鸣腔与可调节共鸣腔两大类:不可调节共鸣腔指共鸣腔有固定不变的体积和形状,如胸腔、鼻腔、鼻窦、额窦、蝶窦等;可调节共鸣腔指共鸣腔无固定体积,形状也可改变,如口腔、喉腔、咽腔等。
常用的分法,是按共鸣腔的声音特点与声区的关系划分,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整体(混合)共鸣四大类,每一类均有自身的特点。这里分别论述之。
1.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包括鼻腔、鼻咽腔、鼻窦、额窦、蝶窦等。
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振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方,是较小的骨结构空间。也有人认为,所谓头腔共鸣,实际上增加了头骨(医学称之为颅骨)中各种空窦腔体共振的结果。头骨空腔就是鼻腔。这些含气的鼻窦空腔共计四对,左右对称排列。每个空窦都有一个窦口与鼻腔通气。它们分别是上额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额窦,在鼻前庭两侧,是鼻窦中最大的空腔。额窦,位于两眉之中额骨内外两层扳骨之间,呈上尖下宽的三棱椎形体,由于此空窦较小,易产生共鸣的高频泛音音色。筛窦,位于鼻腔外上方的筛骨内,是一些不规则的小空腔。蝶窦,位于蝶骨内,居鼻腔最后上方,左右各一面又常不对称。蝶骨因似蝴蝶形状而命名,它比额窦的容积约大两倍。以上头骨空腔,均能依照声音频率产生相应的共鸣谐振,从而,使歌声更增加了明亮的共鸣泛音音色,产生出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头腔共鸣是决定声音质量的最重要的共鸣,它使声音最具有魅力色彩,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
一般来说,头腔共鸣必须以鼻腔共鸣为先导,如果鼻腔共鸣不理想,那么头腔共鸣就难如人意。唱高音时,以头腔共鸣为主,其他腔体共鸣为辅,所以头腔共鸣属于“高声区”。
头腔共鸣在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剧种京剧中,称为“脑后音”,即气从丹田(腹部脐下的穴位名称)而出,喉腔稍加压缩,而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较为含蓄的音调。由于喉腔紧缩,腹部气集中,发音便苍劲有力,既能达远,近听又不觉其猛。京剧老生与花脸唱腔中,均有脑后音。老生以汪(汪桂芬)派为代表,花脸以裘(裘盛戎)派为代表。
作为头腔共鸣先导与核心的鼻腔共鸣,也是连接头腔共鸣与口腔共鸣的桥梁。流动的鼻腔共鸣现象有人称之为“共鸣场”,也有人称之为“面罩”,也就是头腔共鸣的焦点。
“面罩”与“高位置”密切相关。所谓“高位置”,就是要求歌唱者在所有的声区里所唱的每一个音或每一个字,都要把声音的共鸣焦点集中在头腔共鸣里,以便获得头腔共鸣的音响和色彩。因为头腔比口腔、胸腔在人体中的位置要高,故称“高位置”。声音的位置愈高,音色就愈优美,音质就愈纯净。高位置的效果就是头声的效果。所以头腔共鸣又简称为“头声”。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十分重视“高位置”,帕瓦罗蒂说过:“在口喉共鸣适当打开的基础上把声音集中在面部共鸣盒子里。”这里所说的“面部共鸣盒子”,就是头腔共鸣的“高位置”;海尔也说过:“声音的位置就是引导声音使它能得到适当的共鸣。”这里的“引导声音”,指的也是“音往高处走”,所以,“高位置”的“头声”—头腔共鸣,就成为歌唱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谁具有了头腔共鸣技能,谁就获得了“头声”,谁就会使声音永葆青春。
2.口腔共鸣(www.daowen.com)
口腔共鸣体包括口腔、口咽腔、喉腔等。在唱中音时,主要靠口腔共鸣,而其他共鸣腔体为辅,故从声区关系来看,口腔共鸣属于“中声区”。
口腔既是言语器官,又是歌唱的共鸣腔体,担负着传送歌声与语音的双重重任。同时,张开的口腔形状又恰似“喇叭口”,起着独有的重要作用。口腔的开合,是靠上颌与下颌肌肉的力量拉动下颌骨,再通过下颌关节活动来完成的。口腔顶部为弧形腭弓,其前半部为硬腭,后半部为软腭。硬腭系骨质,不能活动。软腭由肌肉组织构成,可以抬起或放下,故软腭在口腔共鸣中起着调节器的重要作用。口腔的门户是唇与齿,两侧为牙龈。口腔底部是舌,舌肌的活动(前伸、后缩、下放、上抬等),也起着调节语音与共鸣泛音组合频率的重要作用,从而决定了语音的共鸣音色。
喉咽腔与喉腔的共鸣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说:“声音共鸣器的形状很像扩音喇叭筒,喉头就是喇叭芯子。声音从喉头到嘴唇经过的通道就是共鸣腔,它的形式大部分决定于喉和口的形状。”所以喉咽腔形态的调节,对整个口腔共鸣起着重要作用。喉咽腔与鼻咽腔、口咽腔紧紧相连,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小型腔体—咽腔,所以也有人将咽腔列为专门的一个共鸣腔。整个咽腔位于人体颈椎的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高度的食道上端,是呼吸道与消化道共用的一段半管状通道,也被人比喻为人体内的“三通”。喉咽腔位于整个咽腔中口咽腔以下、食管入口处以上。连接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是四层肌肉组成的“咽壁”,这种平滑的管壁对于共鸣音色的形成与共鸣音响的反射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喉腔位于喉头附近,与声带的距离最近。关于喉腔共鸣,目前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因喉腔离声带太近,如果在这里就形成共鸣,会把声音关在喉咽腔里传不出去;也有人认为,既然喉腔作为一个腔体,它就必然也应当起到共鸣的作用,只要科学巧妙地利用这一共鸣腔体,就一定会找到一个节能高效的共鸣起点。
在论及口腔共鸣时,人们常常有一个术语—“打开”,意思是口腔要张开,以便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但是,“打开”的概念绝对不意味着口腔张得愈大愈好,而是要恰到好处。如何使“打开”适度呢?一般的经验是:在自然张开的口腔中,软腭有力提起,使口腔内部呈“拱顶”状,使声波从喉头发出时,在口腔的集中点正好在硬腭与软腭的交界处,这便是口腔共鸣的最佳点。这正符合声学的物理原理—声音和光一样,在一个弧形的地上反射时,几乎集成一个方向传播,而不是向各方面散播。因此,西方教堂屋顶都建成“拱顶”形,而口腔的“拱顶”状,也正是据此而定的。
3.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体包括气管、支气管、胸腔。在唱低音时,主要以胸腔共鸣为主,其他腔体共鸣为辅,所以其声区属于“低声区”。但必须强调指出,在歌唱过程中,每个声部都需要有胸腔共鸣,只不过是比例多少的问题。
胸腔共鸣能使歌声宽厚深沉,泛音浓郁,具有庄重、威严之感,并能增强情感气氛、调和声音色彩。
要想获得理想的胸腔共鸣,必须有一个扩大了的胸部共鸣腔。胸腔扩大时,喉部、颈部、气管、锁骨部、肋部均应自然放松,没有挤压感与紧张感,以使声波顺利到达并形成共振。
4.整体(混合)共鸣
整体(混合)共鸣就是将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有机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复杂多元、综合互补的混合共鸣体系,避免追求单一的共鸣。
声音从声带发出后,经过喉腔、喉咽腔、口咽腔、口腔、鼻咽腔、鼻腔、头腔及各窦,已产生了一系列复杂多元的共鸣,再加之自始至终的胸腔共鸣,便自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有组织的、有规律的整体(混合)共鸣。正如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德拉歌内特所言:“我愿把整个身体看作是一个大的喉头,喉咙发出声音而全身都在歌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