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声乐教学:美声唱法的深远影响

声乐教学:美声唱法的深远影响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开始得到了充分发展。意大利美声唱法十分强调声音的美感,醉心于技巧性的突破。于是,过去的那种美声唱法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因此美声时代声乐方法的调整,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二)美声唱法的集中表现意大利歌唱方面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偏重于歌剧的歌唱方法。这种美声唱法的发展体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财富。

声乐教学:美声唱法的深远影响

(一)美声唱法的主要时期

由于依遵严格的训练原则和方法,当时意大利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演唱者和声乐教育家,不但促进了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与提高,也为意大利美声学派的逐渐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随着意大利新文艺的发展与渗透,世界声乐艺术出现了几大学派,其中大致有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开始得到了充分发展。一方面,这种音乐形式随着歌剧的继续发展,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以至成为欧洲声乐发展的一个趋向。意大利美声唱法十分强调声音的美感,醉心于技巧性的突破。在歌唱技巧的强烈刺激下,作曲家纷纷追求一种格调雅致、音质清纯饱满、气息控制精致持久,以及声音表现宽阔柔韧等演唱风格。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壮大,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到了十八世纪末,伴随着剧场的扩大、乐队人数的增加,此时艺术歌唱日益被人们所看重,音乐表现手段上往往推崇奔放、宽广、洪亮的音质,而歌唱者们则更加致力于有一个辉煌的个人演唱效果。于是,过去的那种美声唱法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因此美声时代声乐方法的调整,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有着前后延续的关系。乔·兰培尔蒂就是整个声乐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主要人物之一。乔·兰培尔蒂生于意大利米兰市,他的父亲是佛·兰培尔蒂,生于1813年,那时还是处于意大利“美声唱法”全盛时代的后期,当时最辉煌的歌唱者或作曲家,像卢比尼、玛丽布朗、贝里尼、唐尼采蒂、罗西尼等都是他常往来的同道。通过长期的声乐艺术实践,佛·兰培尔蒂把前人丰富的歌唱经验和探索成果汇集起来,成为欧洲享有崇高声誉的声乐教师。早在少年时代,乔·兰培尔蒂就在他父亲的课堂上担任钢琴伴奏,多年的实际教学感受与钻研体会,使他逐渐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声乐导师,在认真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具体需求,创造性地培养了大批出色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直活跃在欧洲各国主要的歌剧舞台上,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

(二)美声唱法的集中表现

意大利歌唱方面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偏重于歌剧的歌唱方法。意大利歌剧(比如威尔第的歌剧)都很注重音调与语言的有机结合,一般曲调与语言都处理得很好。意大利声乐学派比较讲究语言,这也许与他们的语言占优势有关。由于其语言建立在母音基础上,加上意大利元音口型比较大,子音又流畅,歌曲乐句结束的每个音都在母音上收音,这样的唱法既可以避免喉音,同时也使共鸣效应多一点,容易形成丰满的声音,使得清晰明亮的声音传得很远。由此,同样一部歌剧采用意大利以外的语言来唱就会感到别扭,甚至歌唱韵味上就会有隔阂。这种美声唱法的发展体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财富

我们在对美声学派研究的一些资料中了解到,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显著特点就在于通过人体解剖学中倡导出一系列迫使发声机构以最精细和微妙进行的自我调整的方法,获得与人类语言有关的音质、强度、音色及共鸣,来协调变化出乐感的声音,来积极参与音乐形象的表现,从美声技巧的效能中,足可以建立这些概念。声音来自喉器里的声带,然后又不感到使用声带的痕迹;声音来自本人的身体,而又不感觉黏附于身体任何一部分;声音好似在一个大空间里穿梭行走,没有任何干预,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这些现象说明歌唱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美声学派,它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呼吸在发声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讲究整体呼吸是声音发展的主要力量。其要求全身放松,口鼻呼吸在身体最深处,使声音充实、明亮。

2.喉型稳定,口咽管道保持开放,保证咬字吐字自如,气流和音流畅通无比,切忌喉音和鼻音,要求声音像金子般的纯真,铿锵有力。

3.利用共鸣在整个音域中的掩盖作用,均匀地统一声音,使声音饱满、贯通,大声时坦荡无比,小声时清澈见底,尤其唱伴声时保持高位置的不变和口型的统一,使声音像丝绒般柔软优美。

4.声音集中成一线,各个声区之间转换毫无痕迹,音色统一而自然流畅。

就以上这些方面来看美声学派,其发声方法、音质标准等正如其他的一切学科成果一样,都已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了,已没有民族之分,只不过他们的演唱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以及作品内容都带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在整个欧洲歌唱艺术的长远历史发展中,声乐教学相继获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学大师,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意大利有弗朗西斯科和兰培尔蒂父子,法国有都普列、斯布里尔和布伊,英国有威廉·莎士比亚,德国有莉丽·雷曼等。这些人物代表着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声乐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通过不同阶段进行探索和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体系中不断地创立一整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的理论,这些方法和理论又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后,在这些科学的教学原则培养下,涌现出一大批显赫乐坛、一流水平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如:卡拉斯、苔巴尔迪、斯苔拉卡伐耶、贝尔干扎、帕瓦罗蒂、多明戈、德尔、莫纳科、卡雷拉斯、克里斯多夫等。

(三)美声唱法的新发展

十九世纪,欧洲出现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理查·施特劳斯等为代表的、创作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歌曲,从而开始了音乐会演唱风格。艺术歌曲演唱不需要庞大的乐队,只用钢琴伴奏。因歌词都是抒情的浪漫诗歌,语言细腻,演唱上多运用轻柔的轻声和伴声,形成了以含蓄为主,以轻柔见长的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艺术歌曲与歌剧不同,要求演唱者不仅能表演一个角色,而且能够演唱多种人物和不同的情绪,要有较高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声音技巧。(www.daowen.com)

十九世纪中叶,威尔第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歌剧问世,随之,在声乐界也出现了一种富有男子气概的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声音。十九世纪后半叶,由于瓦格纳及威尔第后期所作歌剧有浓重的配器、庞大的乐队伴奏、强烈的戏剧性表现,歌唱为了不被声势浩大的乐队伴奏所淹没,开始追求洪大的音量和浓重的胸声,从而削弱了歌唱的灵活性、速度、装饰能力和轻巧明亮的音色,一些声乐史学者讥评为,“美声学派由此开始走向衰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声乐的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并从生理学物理学角度研究人体的发声原理和歌唱技能。加尔西亚(父、子二人)、杜普雷、尚·德·雷斯克和兰培尔蒂是十九世纪西欧最主要的四个声乐学派的代表人物。

加尔西亚(子),西班牙人,他著有《关于人声的研究报告》和《歌唱艺术论文全集》两本书,提出了“声门冲击”理论。1855年他发明了喉头反射镜,通过实际观察来证明声带闭合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对发声做科学解释的人。因其卓越的成就,他被后人尊为十九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1840年法国医生第德和佩特莱堪发表了《关于一种新的歌声的研究报告》,大力宣扬法国男高音路易·杜普雷的“掩盖唱法”,他们是最早从生理学角度描述“掩盖唱法”的学者。1846年杜普雷在他自己所著的《歌唱艺术》一书中对“掩盖唱法”也做了进一步阐述。“掩盖唱法”的出现对男声的发音产生了巨大影响。

1850年弗朗契斯科·兰培尔蒂任教米兰音乐学院,他培养了大批著名歌唱家,被认为是集两百年来意大利学派传统之大成权威和后继者,是十九世纪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德国著名生理学兼物理学家海尔姆·霍尔兹在1862年发表的《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书中,阐述了音色、音高、音量的定义和物理特性,并对共鸣现象做了系统研究,他是近代声学的奠基者

1876年德国的曼德尔医生及1887年英国的马肯齐医生均提倡采用横膈肌呼吸法,使歌唱的基础—呼吸进一步具体化,推进了声乐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以法国男高音歌唱家尚·德·雷斯克为代表的“面罩”唱法。

二十世纪,弗·兰培尔蒂的儿子乔·兰培尔蒂、英国男高音歌唱家威廉·莎士比亚以及威廉·欧尔·布朗等继承发展了兰培尔蒂学派。萨尔伐托雷·马凯西及其夫人玛蒂尔黛·马凯西继承发展了加尔西亚学派。马凯西夫人首先把中声区声音称作“混声”,并对声区统一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丽莉·雷曼在1902年出版的《我的歌唱艺术》(英译为《如何歌唱》)一书中详细讲述了她本人的歌唱感觉,但这些论点依然没有脱离古意大利美声学派声乐教学所要求的“明亮”“靠前”的传统。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美国声乐理论家道格拉斯·斯坦雷提倡“咽腔共鸣”,以及英国赫勃特·凯萨雷提出“音柱”学说,才出现“靠后唱”的说法。

二十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一批能观察和测量声带、声音的仪器,如X光摄影、声音的频谱分析、共振峰的研究、肌电图的测验,以及快速摄影的运用,为从生理和物理上研究科学的歌唱发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例如近年来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曾用快速摄影机拍摄了一部历时42分钟的科教影片《发声—喉部振动》,使歌唱发声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变得具体,这是基于生理学、语言学和物理学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

对于共鸣腔体的作用问题,不少学者曾不断进行着探讨和各种实验。经过当时的科学实验以后,多数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咽腔才是一个最重要的共鸣腔体。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早在1894年加尔西亚所指出的“歌唱家真正的嘴应是口咽”的科学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杜普雷提出了喉头下降可增大音量,并使音色产生改变。

除了美声唱法以外,在欧洲还有一些颇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唱法,例如奥地利与瑞士交界的岳德尔山歌,西班牙安达露西亚省的吉卜赛歌舞中的弗拉曼谷唱法,以及盛行中东的花饰风格的演唱和欢乐而嬉戏的非洲多风格演唱,等等。

二十世纪还出现了无调性音乐。在作曲家勋伯格的清唱剧《劣马之歌》,以及音乐戏剧作品《月下小丑》和《幸福之手》中,出现一种“说唱”的演唱方法,这种声乐技巧是用近似说话般的声音,把乐谱上记号所示的相对音高说唱出来,当然这种演唱并不是二十世纪演唱的主流。此外,由于美国爵士乐及电声设备的兴起,欧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盛行一种抓住话筒低声吟唱的“低吟唱法”,这种唱法至今还很流行。

声乐教学的派别、体系虽然是各种各样,但是都有一些共同规律和一些基本的共同点,如对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的认识、呼吸的基本原理,扩展音域、美化音质,歌唱语言的清晰等,仍能找到许多共同的基本点。

欧洲声乐艺术发展至今,美声唱法被认为是一种优越的、美好的、科学的演唱方法。由此可见,欧洲声乐文化发展的产物—美声学派,推动了人类声乐艺术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