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大地,有着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大家知道京剧是国粹,同样剪纸也是国粹。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两千多年的发展,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理念,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民风文化的承传窗口。
因为藏匿于民间,剪纸的“寻根问祖”注定是一场苦旅。敏感的历史学家从星星点点的岁月记忆中,执着地追溯历史,总算搜索和寻觅到了剪纸的行进足迹。今天看来,这种辛苦的考证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早在西汉(一说南北朝),亳州女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创举让人震撼,这种一为孝、二为报国的宏志引来国民的效仿。出征十二年后,荣归故里,木兰喜不自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由此联想,剪纸的雏形当在此时已经问世。后至唐代,剪纸风姿乍现,绽露峥嵘。延至宋代,这种艺术样式更是“一纸风行”。清末民初,活跃的剪纸已经“万千宠爱集一身”。只是正逢乱世,剪纸保持了特有的低调,悄悄地回归民间。
剪纸的出现,往往代表着一种喜庆,它所展演的舞台也大多选择红色的纸质。大姑娘出嫁,在载负着父母心意的嫁妆上,张贴上刻录着吉祥如意、丹凤朝阳、龙凤呈祥、鸳鸯卧莲的剪纸,使整个婚礼显得主题鲜明、热烈大方。迁住新居,在客厅、在卧室、在书房,甚至在明亮的窗子上,布一幅剪纸,顿然会有一种典雅、温馨的品位之美,起居间总会有一种舒朗在心中弥漫。
起初,剪纸的创意还只是在花草虫鱼、飞禽走兽间萌发,这种极为纯粹的民间自娱自乐方式,经过后人的几经演变,在刀锋间出现了人物故事、农家乐事、家庭伦理的元素,剪纸的内涵得以丰满和扩张,艺术含金量不断上升,成了一件现代意味浑厚又不失民间风韵的当代珍品。
2000年恢复举办的首届老子庙会在天静宫如期进行。恰逢其时,一个“青牛图剪纸展”在庙会期间悄然揭幕。它犹如一朵报春花,在沐浴了艳丽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后,青春里释放着朝气,古朴中散发出幽香。
一片纸上看风云,一把剪刀创神韵。天静剪纸,这个深埋于民间的艺术,终于扒开泥土,风尘仆仆地登上了道家艺术舞台。
以青牛图腾作为剪纸的题材,是涡阳剪影艺术的一大亮点,更是天静道家文化的典范,它源于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www.daowen.com)
唐朝末年,郑店村只住着十几户人家。最东头一户是老子的后代叫老大,老大忠厚朴实,媳妇是龙山湖里姓何的闺女,她身高脚大能干活,夫妻俩男耕女织,辛勤劳动,家里喂了一头黑草驴。一年卖一头小驴驹,手里宽绰多了。不几年置了几亩地,全村人都说他俩口发大财啦!
老大勤劳能干是远近闻名的。地种得比别人的好,驴喂得比别人的肥,淘草水一天换一次,牲口铺一天清一回。俗语说:“人无外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老大为了喂好大黑驴,每天都熬到半夜不睡觉。可是有一件事很奇怪!淘草水每天下午换好,淘上几筐草,过一夜就没啦!
老子骑青牛剪纸
老大光顾干活,倒没注意这件事。何大嫂是个有心人,她却留了意。心想:这缸里每天挑几挑水能弄哪去了呢?她一定要摸清底细。何大嫂,每天晚上,不是纺花,就是织布,一直干到半夜。这一天晚上,她纺花纺困了,两眼直发涩,心里一迷糊,仿佛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喝淘草水,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她振作精神睁眼一看;嗬!原来是头毛色青油油的牛犊子。一转眼,那牛犊子不见了!她一揣摩,心里明白了八九分。第一天,她没吱声,第二天,晚上照常纺花织布,约摸到了半夜时分,那牛犊子果然又来了。何大嫂悄悄地作好准备,慢慢地来到牛犊子背后,举起拌草棍照准那牛犊子的后腿打去。就看那牛犊一护痛,一尥蹶子接连着放了三个响屁,随着窜出三个屎蛋子来。何大嫂端灯一看;嗬!好家伙,原来窜出来的三个屎蛋子竟是三个金锞子。何大嫂忙把这些黄澄澄的东西收拾起来,珍藏在一个木箱里。对谁也没有讲。过了几年她又买田,又置地,从此就发起大财了。
老大何大嫂两口子发家致富后,嘴里不说,心里老是琢磨,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这青牛犊子不会是什么神物吧?第二天,两人满腹心事来到天静宫烧香许愿,大师告诉他们:“勤劳能致富,汗水铸成金,太上老君感念你们两口子辛勤持家、忠厚贤达,派他的坐骑青牛下凡送宝呢。”
老大和何大嫂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剪纸高手,为了报答太上老君的恩赐,连夜剪出了九九八十一个青牛图剪纸,贴满了整个屋子。这件事在乡亲们中间传开了,大伙都来请他俩剪青牛图,他们从不拒绝,谁要给谁剪。人们都说:“老大两口子剪的青牛图,贴在谁家谁发财。”怪不得郑店村的人都这么富裕呢,原来是青牛图剪纸显的灵呀!
从此,青牛图剪纸在庙会上供不应求。你在看庙会时,可以请上一帖,贴在家里,一来烘托家里的文化氛围,二来万一真的显灵,岂不快哉、美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