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又称天齐庙,是涡阳天静宫庞大的建筑群中仅存的唯一古建筑,它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在这座古建筑的墙壁上有一些已经残缺的壁画,壁画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谜。涡阳县的部分考古爱好者通过电子效果图发现,这幅古壁画为清代中晚期所绘的《老子出关图》。
谜一样的残缺古壁画
东岳庙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东西厢房各七间,主殿五间,为砖木结构,灰墙圆窗,其主殿5间为宋代建筑,经元代重新修建,道光十八年再次重修,是安徽省少见的宋代砖木结构殿宇,现已按原貌修复加固,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群众说,在这座古建筑的东西配殿的墙壁上有图画,由于房顶漏雨,未来得及修缮,造成墙面脱落,损失了一些画面。其中在西配殿的西山墙上,现在还保留部分画面。但是,至于画了些什么,不得而知。许多人认为,那些画面应该是以壁画形式展现的一些民间故事。
2002年,涡阳一些考古爱好者用相机拍下了现在还保留的那部分图画,后来,这些考古爱好者翻阅了大量的涡阳文物资料,但一直没有查到相关记录和有价值的线索。
2005年春季,涡阳县的部分考古爱好者在搜集整理天静宫相关的宣传图片过程中,多次到重新兴修中的天静宫采集资料。其间,对宋代“天静之基”之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进行了考察,也没有任何结果。
壁画原为《老子出关图》
2006年的一天夜晚,考古爱好者潘子丰再次打开电子相册,通过电脑软件,对壁画的照片作各种图片效果的尝试。潘子丰无意中发现,在壁画的上端左侧有一头“青牛”,这个发现让潘子丰激动不已。潘子丰立即找到另一考古爱好者任晓锋,两个人经过反复的比对认证,得出了一个让人更加激动的结论——这幅残存下来的壁画,是一幅《老子出关图》。
壁画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绘制了一幅老子出关的飘逸神秘的祥和景象,充满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绘画造型古朴,色彩浓重,画面中有十一个人物,七种道教法器,两个神兽,两匹战马,一处带有圆顶拱门的房屋和其他绘画符号。整幅壁画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以云层为界,上半部分为天界,下半部分为凡间。
安徽省涡阳县东岳庙内现存的古代道教故事壁画《老子出关图》
壁画上半部分中间是笔画粗犷的祥云云头,表现了老子出关时“紫气浮关”的祥瑞景象。据汉代刘向《列仙传》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云头的右侧有四个人物,分别是雷公、电母、风伯和雨师,他们的目光都注视着西去的老子一行人,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祈愿。
云头的左侧有五个人物,两个神兽(青牛和麒麟)和两件道教法器(白色令旗和令箭)。这一部分则是画面的主题,老子出关时的场面。老子身着青衣,面容慈祥,白须白眉,飘然若仙,侧身端坐在健硕的青牛之上。老子的右前方有一牵牛童子,童子目视前方。老子左侧有一只麒麟瑞兽旁依。精神灵动,透出十足的安然吉祥。老子左侧有两个道童,一个白衣,一个红衣,白衣道童右手擎一面白色的三角令旗,紧随老子。在这幅壁画中,道童手中的令旗为白色,按照道教令旗的使用方法,正合了老子西行的方向。老子身后有一个红衣道童,左手执一令箭,不离老子左右。画面中老子和三个道童的视线都集中到画面右下角凡间的妇人身上,妇人也在仰望着他们。
壁画下半部的右端,有一处房屋,房前站立着一个妇人,身着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白衣,头部束发披戴头巾,具有春秋时期女性衣着特征。她体态雍容,表情安详,慈祥地遥望着老子西去的方向,恰好与老子和三个道童的目光相遇,形成了更加强烈的呼应关系。妇人前面不远处有一树干,疑为“李树”。房屋的造型,特别是圆顶拱门的形状与现存的“东岳庙”圆顶拱门一致。(www.daowen.com)
壁画下半部的左侧有一矫健的武将,跨着战马正驰骋在疆场上,画面张力很大,与整幅壁画渲染的祥和氛围有明显的反差,表现出战事正酣的人间厮杀场面,点明了老子出关西行的主要原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遂去。”
绘制于清代中晚期
关于壁画绘制的年代,考古爱好者认为从一些细节特征方面可以得到初步判断。其中壁画中“电母”的形象应该具有代表性。《元史·舆服志》记载:画神人为女人形,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神怪小说中也塑造有金光圣母、闪电娘子的形象。清代黄斐默《集说诠真》载,清代民间将电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人,两手各执一镜,号为电母秀天君。在这幅壁画中,电母身着红色上衣,符合《元史》记载的形象特征;面庞端庄秀丽,符合清代黄斐默描述的特征。黄斐默的《集说诠真》一书,在清代光绪年间上海慈母堂刊印较多,所以,潘子丰认为这幅壁画绘成的年代应该与清代黄斐默生活的年代相近,大约属清代中晚期。
潘子丰说,现存于“东岳庙”这幅道教壁画,是涡阳县道教美术文物中壁画类唯一的一件存世品。希望这次发现的“东岳庙”壁画《老子出关图》,能够对老子出生地和相关问题的考证有补证补史的帮助。
《老子出关图》释义:
“青牛”为老子的坐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来人们把“青牛”视为老子的坐骑。
“麒麟”是瑞兽的一种。人们认为麒麟能够带来吉祥和仁慈。传说麒麟是最喜欢帮助好人,对有孝道积善的人特别照顾,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所以有“仁兽”之称。在民间还有“麒麟送子”的说法。
“令旗”是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是一种发令工具,同样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令旗有东南西北中五方令旗,东方是青色令旗,南方是红色令旗,西方是白色令旗,北方是黑色令旗,中央的是黄色令旗,代表五行。可用于重大神灵庆典活动,迎接诸神的降临。用于设坛时招神将兵马。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左手执楔,右手持锥,摆出要击打的样子。古人认为他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电母”是从雷神信仰中分化出来的,早期雷神兼管雷电,被称为“雷公电父”。宋代后,人们按照阴阳对立男女配对的心理习惯,让电父摇身变为女性,她手持两面雷电镜,为雷神打人时照明,俗称“电母娘娘”。
“风伯”就是风神,也称风师、飞廉、箕伯等。道教认为风伯是一位白发老人,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左手持轮,右手执扇,作扇轮子状,称风伯方天君。
“雨师”是传说中掌管雨的神。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后来雨师被道教纳入神系,或云为龙,或云为商羊,或云为赤松子。《抱朴子·登涉》:“山中辰日有自称雨师者,龙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雨师神,商羊是也。商羊神鸟,一足,能大能小,吸则溟渤可枯,雨师之神也。”《搜神记·卷一》:“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在古代中国,雨师是一个地位崇高的神,人们求雨往往要祭祀雨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