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涡阳千年:揭秘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码

涡阳千年:揭秘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码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辑录部分天静宫碑文诗抄,供读者正史之谬,补史之阙。《老子铭》碑文汉·边韶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计其年纪,聃时已二百馀岁。夫日以幽明为节,月以亏盈自成。为准确界定老子故里提供了依据。二是简述了老子的生平事迹,指明了孔子问礼的时间。四是对班固等人贬低老子表示不与苟同。祠堂庙宇,并令修创;置令丞各一员,以供荐飨。辛卯至曲阜,赠孔子太师,以少牢祭。

涡阳千年:揭秘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码

碑刻文献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由于当时人记当时事,碑刻很少有因种种影响而失记、误记史实的,是可靠的同时代史料,且多数为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史书与碑文的结合,重塑还原一个更为具体真实的历史。本节辑录部分天静宫碑文诗抄,供读者正史之谬,补史之阙。

老子铭》碑文

汉·边韶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春秋之后,周分为二,称东西君。晋六卿专征,与齐、楚立并僭号为王。以大并小,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卿之东,㳡(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塕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老子为周守藏室史,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孔子以周灵王二十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计其年纪,聃时已二百馀岁。聃然,老旄之貌也。孔子卒后百二十九年,或谓周太史儋为老子,莫知其所终。其二篇之书,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厥初生民,遗礼相续,其死生之义可知也。或有浴神不死,是谓玄牝之言。由是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譏,升降什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班固以老子绝圣弃知,礼为乱首,与仲尼道违,述《汉书·古今人表》,检以法度,抑而下之。老子与楚子而同科,材不及孙卿、孟轲。二者之论殊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延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尚德弘道,含闳光大,存神养性,意在凌云,是以潜心黄轩,同符高宗,梦见老子,尊而祀之。于时陈相边韶,典国之礼,材薄思浅,不能测度至人,辩是与非,案据书籍,以为老子生于周之末世,玄虚守静,乐无名,守不德,危高官,安下位,遗孔子以仁言,辟世而隐居,变易姓名,唯恐见知。夫日以幽明为节,月以亏盈自成。损益盛衰之原,倚伏祸福之门。人道恶盈而好谦,盖老子劳不定国,功不加民,所以见隆崇于今,为时人所享祀。乃昔日逃禄处微,损之又损之馀胙也。显虚无之清寂,云先天地而生,乃守真养寿,获五福之所致也。敢演而铭之。其辞曰:

于惟玄德,抱虚守清。乐居下位,禄执弗营。为绳能直,屈之可萦。三川之对,舒愤散逞。阴不填阳,孰能滞并?见机而作,需郊出。肥遁之吉,辟世隐声。见迫遗言,道德之经。讥时微喻,寻显推冥。守一不失,为天下正。取厚不薄,居时舍荣。稽式为重,金玉是轻。绝嗜去欲,还归于婴。皓然历载,莫知其情。颇违法言,先民之程。要以无为,大化用成。进退无恒,错综其贞。以知为愚,冲而不盈。大人之度,非凡所订。九等之叙,何足累名。同光日月,合之五星。出入丹庐,上下黄庭。背弃流俗,舍景匿形。苞元神化,呼吸至精。世不能原,仰其永生。天人秩祭,以昭厥灵。羡彼延期,勒石是旌。

附注

边韶,字孝先,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汉桓帝时,任临颍侯相,征拜大中大夫,再升北地郡太守,入朝授尚书令,时任陈国相,卒于任上,著有诗、颂、碑、铭、书、策等文集一卷十五篇。《老子铭》收载于南宋洪适编撰的《隶释》一书中,是继司马迁之作后,第二篇较完整真实的“老子评传”,是研究老子的最珍贵的史料,也是现存于世最古老的研老碑文之一。《老子铭》清晰地表明了六层内容:一是遵司马迁史笔,肯定了老子确有其人,对老子出生地作了进一步标明,特意指出了曲仁里的确切经纬:“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卿之东,㳡(涡)水处其阳。”为准确界定老子故里提供了依据。二是简述了老子的生平事迹,指明了孔子问礼的时间。三是对社会上崇尚神化老子的种种言行如实概括表述。四是对班固等人贬低老子表示不与苟同。五是真实记录了当朝皇帝刘志,醉心黄老之道,梦见老子,决定尊而祀之的心情。六是站在史学家的角度,客观高度评价了老子,表达了对老子思想的崇敬。

《追尊玄元皇帝制》

唐·高宗李治

大道混成,先二仪以立极;至人虚己,妙万物以为言。粤若老君,朕之本系。爰自伏羲之始,暨乎姬周之末,灵应无像,变化多方。游元气以上升,感日精以下降。或从容宇宙,吐纳风云;或师友帝王,丹青神化。譬阴阳之不测,与日月而俱悬。交丧在辰,晦迹柱下,大宏雅训,垂训将来。虽心齐于太虚,而理归于真宰。若夫绝圣弃智,安神寡欲,寂寞杳冥之际,希夷视听之表,淡尔无为,悠然自得,酌之不竭,用之不盈。执大象以还淳,涤玄览而遣累;邈乾坤以长久,跨陶钧以亭育。至矣哉!固无得而名也!况大道所资,克昌宝祚;上德所履,允属休期。

朕嗣膺灵命,抚临亿兆。总三光之明,而夙宵寅畏;居四大之重,而寝兴祗惕。尽孝敬于宗祧,罄怀柔于幽显。行清静之化,承太平之业。登介丘而展采,坐明庭而受记。飞烟结庆,重轮降祥;鹤应九歌,山称万岁。越振古而会休徵,冠帝先而为称首。大礼云毕,回舆上京;肃驾赖乡,躬奠椒醑。仰瑞柏而延伫,挹神泉而永叹;如在之思既深,敬始之情弥切。宜昭元本之奥,以彰玄圣之功。可追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祠堂庙宇,并令修创;置令丞各一员,以供荐飨。仍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宗姓特给复一年。冀敦崇远之情,用申尊祖之义。告报天下,主者施行。

乾封元年二月二十二日

注释

1.《旧唐书·地理志》: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明亳州同知李先芳《重修玄帝庙记》:据旧志,义门集即唐之真源县,以近老子天静宫故也。《大清一统志·颍州府志》:义门即唐时真源县。

2.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注《项羽本纪》垓下:城父,亳州县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又:垓下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亳州东南为城父,城父之东为真源,再东十里为垓下,垓下东十里为老君庙。此五地,自西北而东南,依次为今之亳州、城父、义门、赵屯、天静宫。

3.《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七》:高宗乾封元年丙戍,车驾发泰山。辛卯至曲阜,赠孔子太师,以少牢祭。癸未亳州,谒老君庙,上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

《敕建天静宫兴造碑记》(译文)

元·翰林学士张起严

从汉代起,崇尚黄老,道教盛行。太史公叙述九流,对道家极为称颂,一时声誉很高。君上有爱好它的,这种宗教就一天比一天兴盛。唐推崇老君是其始祖,给他加尊号“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宋也把老子作为他们的始祖,列在上仙,又到太清宫奉上册书和宝玺,加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尊号。从此宫观遍于天下,道士错杂在百姓间,道教更加兴盛。近世,道教全真派出现,推动了道教的发展。这派自己又分化为四五个支派,再衍变为六七个支派,他们都是尊崇老子。那么老子出生的地方,营造殿宇,盛加装饰,也就应当了。

我在翰林任上遭母丧,回家守孝住在济南。天静宫道士牛志春,渡过黄河前来,转达提点刘道广的话说:“天静宫是老君所生的地方,我们师徒经营三十多年,比其他地方雄伟壮丽。只是在石上用文字记述它的完工还空缺着。冒昧地请您记述它。”志春途经华不注山。里人跋涉千里来,我再次赞扬他的劳苦,不容推辞。

谨按天静宫在城父县福宁镇东南,距离亳郡一百二十里,南面距离涡水二里,下面靠着雉水。世代相传老子在母亲怀孕时,有颗流星突然落在园中,不久老子诞生下来。那么,天静宫的基址很古老了。可是天静宫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筑,别的无从考证了。只有宋天禧二年,盛度所撰写的碑文,字迹模糊无法读懂,不过铭文有一半还在。武官王宗彦同监修,亳州的地方长官监修,在碑上有他们的姓名和官衔,是奉皇帝的命令重修的。那时的宫殿屡次毁于战火,已荡然无存了。皇元全部占有中国,太祖圣武皇帝,以爱民为本。在那时丘长春劝说太祖不嗜杀人,太祖和他心意暗相契合,道教更加兴盛。经过多年,从前被摧毁的宫观,逐渐恢复原貌。因此天静宫的兴造,日新月异,这大概有定数存在其中。大殿在旧址上建了两座,一设神位三清,一设神位太上老君,前面开三个门,后面有一丈宽的内室,监护神坛的有二师;灵官有殿堂,吃斋念经有处所,钟有楼房,井有亭子,道士有住房,至于厨房、财库、粮仓、马厩,无不齐备;楹柱大约有一百多个。又如流星园的圣母殿,玉龟山太宵宫的别馆,还没有计算,规划出近地,做旅馆、果园、菜圃,来供给日用。实地观察,丈量土地三千亩做永业,靠土地收入吃饭的几千人。唉!主宰维持这些产业的人,也可说很辛苦了。曾阅《道德篇》,有“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道德没有名称”“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的话,又有不骄傲、不夸耀、不争夺、不自以为是、不自我表扬的话。庄周是效法老子的,他说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乃是万物的本源。”他们主张清静、退让、无我,因而身与名当然视作外物了。还会为了这些,争先、炫耀自己么?然而,作为他们的信徒,一定要扩大他们的宫室,尊崇他们的称谓,土木的浩大工程,金碧的辉煌装饰,一点不比佛教徒做的逊色,这似乎与老庄立言的要义相反。可是这些人认为如果不像这样,就够不上尊崇他们的教。如今,臣子却懈怠他们的事务,儿子却怠惰他的责任,把官位职守、先人产业看得就像旅馆,这种人太多了。何况从四面八方如行云流水一样偶然聚合到一处的道士,能够一心呢!他们受恩思报,不忘本源,终究达到成功。这就值得尊重了啊。

铭文说:大道混沌迷蒙,有谁能够了然?只有太上老子,精妙探索来源。什么用来证明?留下真言五千。是谁指明法则?犹龙风云在天。无为无所不为,变化玄之又玄。天静巍峨耸立,涡水之阳岸边。遥想远古之初,流光飞降此园。祥瑞生下贵子,显示神灵千年。从那遥远古代,尊崇达到顶点。祭祀年年不止,事奉岁岁不断。神殿高大深邃,长廊整齐绵延。文彩多么辉煌,围墙高入云天。天子折礼朝谒,万家虔诚拜见。碧空止望圣上,翠华罩着帝辇。青玉镌刻铭文,吉日车马喧阗。劫火屡烧经卷,可怜蔓草荒烟。破起荒草废墟,料想自有其年。剪去路上荆棘,除掉石级苔藓。手脚磨起老茧,洪基绕以宫垣。又是新殿新宇,又是新庑新祠。斋厨财库粮仓,构筑齐齐全全。众徒如影随从,为国祈求福安。归功君主恩德,思报不忘本源。朋辈好自努力,彰明美德为先。含□□□□□年,生而□□□子。嗟乎!感星载诞,莫测受气之由;指树为姓,未详吹律之本。爰自伏羲,以迄于周,世传以为□质□□□□□□□□□□□□□周柱史之职。南朝屡易,容貌不改。宣尼一睹,叹龙德之难知;关尹西望,识真人之将隐。乃著书□□□□□□□□□□□□□□□。□□成卦,未足比其精微;获麟笔削,不能方其显晦。治身者用之则神清志静,治世者用之则反朴□□。□□□□□□□□□□。□□□□,来紫府之衢;金浆玉液,□衍虚之地。并日月而莫掩其光华,参天地而并望其终始。仰清静□□□□□□□□□□□□□□□□□云雾□参上乘,妙通无极。

提点刘道广等立石 元至顺三年十有一月吉日

《天静宫重修碑》

明·方震孺

宫之昉旧矣。历考往代,在汉为天静宫,延熹八年奉敕而建者也。西去亳城百里有奇。南距涡二里□。殿□□□□□□□□□,履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猗欤盛哉!历代鼎迁,载有祀典,而晋唐时尤盛,与东西汉无异。其间学人□□皈□□□□□阐扬□□□。虽未能溯其本旨,咸窥其一偏。而宫之南有圣母殿,旧题为紫霄宫。世传为老子在妊,有星突流于园,至我□□大明龙飞起运,治极熙明,宣布大道,焕然斯兴。历年滋久,颓圮相仍。重修于嘉靖之五年。是年□□□□□考□西源□□□□□□□□□□□。思大道之原,究意天人之一,折衷群言,合于矩度。老子之道,则灿然复明矣。而且究儒道相同之实,□□□□□□□□□□□□□□□□□□□深远也。世之学黄老者尚可绌儒,学儒学者乃可绌老子也。此亦斥鷃之窥□,而冯夷之测海耳。相沿至今,年久废坏,□□□□□□□□之悲矣。即邑守郢中冯公□,过而兴思,几欲修之。然以未建而迁,故弗及也。里之善众,非不屡兴善含,欲□□葺,惟□□□□□□□□中止焉。嗟乎!苍松蔓草,覆瓦荆棘,丈六紫金身,亦□然改色。今上御极之六年,里人有国学袁昌胤,慨然兴怀,会众施财,更换梁柱,重修殿宇,而且新建檐阿,以□□□所未备,功成巍然,□□□□□焉者矣。司簿者张学孟等,董工者袁应桢等,齐心竭力,共图厥事。工起于崇祯六年癸西,事竣于次年甲戍。□□二年,遂获厥成。□□□□□山,绕涡谷二水。□□芝圃柳路,北走梁园;沃野平皋,西连谯国。雕楹画栱,磊砢烟水相扶;方井圆渊,参差紫气交映。尊荣萧穆,□□□□□□中;神宫虚静,声奏□□□于天上。显上助于王者,万寿无疆;冥福资于黎献,诸禧骈臻。敬刊金石,用垂久远。是为记。

明正德崇祯六年

《桩修道祖老君碑记》(译文)

清·监察御史夏人佺

道祖李老君,起初不知道是什么姓氏,因为诞生无忧园的李子树下,就以李为姓。查考史籍,老君的降世,大约从夏商到周朝,上下一千多年,还做过周朝的柱下史,著有五千字的《道德经》,还说过“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等一些话,同《五经》“六典”一同流行于世上。他的宫观和遗迹依然存在,如亳州义门镇东北三十里小河北岸的天静宫,过去有老君殿,碑文已不可查考,当地父老也已不能记得,因而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兴建,什么时候开始祭祀了。考察人们之所以遵从教化,敬畏神明,奉祀、尊敬和崇拜老君,是因为他把恩德给予后代,有功于黎民百姓。别的不说,就说“深藏若虚,容貌若愚”这句话。君子遵照它以增进自己的道德,什么道德不能增进;小人遵照它以充裕自己的生活,又何愁生活不能充裕。推而论之,像尧舜尚不能做到(博施济众),周朝的视民如伤。先师孔子也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易经》说的“乾乾惕若”,《礼记》说的“俨若思,毋不敬”,都同老子的话属于同一种事物,同一种精神。因此可以知道,从古到今,高贵和卑贱两种地位之所以确定,自然变化之所以无误,朝廷和民间之所以不会错位,万有物类之所以各自得到真正的性和命,无往而不是老君的功德所致,也无处不是老君的功德所在。想不遵从教化,敬畏神明,奉祀、尊敬和崇拜老君,难道能行吗?自清朝取代明朝以来经战火焚烧和劫掠,(老君庙)绕幸保存下来,庙的面貌没有毁,神像的混胎没有坏,只是颜色发黑,形貌昏暗,这当然是笃信道教敬畏神明的人所不忍心,也是尊敬崇拜(老君)的人所不能安心的。于是有一位村民叫吴士登的,迅发虔诚之心,纠集善男信女,借钱招工加以重修,它重放光辉,也许可以更加显扬道祖老君的容貌,引起远近人们的敬仰吧!现修建工程已经完成,前来请我加以记述,使它永远流传下。因此我肃敬地拿起笔来记述此事,以求表彰老君的恩德给予后代有功于黎民百姓,应当世世代代祭祀不废。

清康熙八年

《万古题名》(译文)

清·杨植

这块碑刻上的文章,是为重修东岳庙的山门,以及庙内塑造城隍土地尊神才制作的。我听说:阴间有五岳,好像阳间有方伯和连帅;那阴间的城隍,就仿佛阳间的州牧和县令;那阴间的土地神,就仿佛阳间的各处地方官。作为神灵,虽有尊贵和卑贱的不同,但是它们主管人间善恶、祸福、生死、寿夭,则是一样的。现在因为天静宫东岳庙前旧有山门一座,倾圮已久;今有会张曙光、于点额等葬化重建,又在里面塑造城隍土地的神像。于是庙貌一新,而远近前来观光的都对修建取得的成效感到满意。在竣工的那天,特意立石桌昭示后人,要我写篇文章,刻在上面,所以才有了这些话。

康熙十二年岁次菊月吉旦立

《桩修道祖老君殿碑记》(译文)

清·张继昌

我曾查考过《人物志》。书中自商周时代所列名贤有五位,老子在其中。老子是周藏书室管理员。以后才骑着青牛西行,不知道他的下落。到了汉桓帝时,派遣中常侍左倌、管霸一再祭祀老子。到了唐朝初年,尊奉老子为始祖,在长安建老子庙。唐太宗十年诏令天下老子庙改为宫,拨给二十户的钱粮用作祭祀。武后元年。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当时创修,闻系鄂公敬德监修,御史褚遂良书写的刻石。经风雨的剥蚀,已不可考证。宋祥符六年,赐太上混元皇帝尊号。到了元明两代,还保存着碑碣。研讨起来,《道德经》的价值,简直和天地一样,永存不朽。至今历朝崇敬祭祀,若非有功于人世间的教化,怎么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后人称他为仙佛。虽然是谬称,也不是毫无缘故。父老相传,还能说出他炼丹安放锅灶的地点。唉!仙宫道观,被战火焚毁也不知经历多少次修建了。在光绪二十二年,众人的善心和实力聚集起来,连续修复大殿三间。到宣统初年视察坍塌崩坠,复议重修,又增建东廊山门。幸喜前庵地租中有剩余款百金,还刚够支付修缮费。要我写序文,谨于碑记末尾,附录怀古诗,加以赞扬:凭吊残宫日月悠,由周约有四千秋。烧丹灶冷余荒草,问礼堂空剩石牛。俯视鱼龙神变化,仰观舌齿见刚柔。名高八士何人议,恭录新诗记旧游。

清宣统元年

《重修天齐庙碑》(译文)

清·张继昌

听说能保卫地方的叫作神,栋宇轩昂的叫作庙。山川注有神灵、落雨和晴朗,使人都感到庆幸及时有鬼神降临。鬼神的品质就是使善人享福、恶人受祸,使群众知道趋吉避祸。人们所说的神道设教,自古就不曾停止,因为它能够辅佐王法所达不到的地方,有益于世道人心,作用还小吗?自雉河集在同治六年增设涡阳县,县北八里有天静宫,宫东有天齐庙,也不知何时创始。查旧碑记载,自道光十八年重修,至今近百年,庙宇坍塌崩坠。触目伤心。今幸有前庵地租数年余款,公议修补,困陋就简,勉力襄助其事。所有大殿山门各三闻,泰山子孙堂各一间,东西廊房各五间,一并重修。惟东廊未修。共耗费铜钱一万八千元。人们感叹庙宇的轩敞高大,远远不及旧观,虔敬神明而俨然肃立,都赞许重修的工程。至于要做到尽善尽美,只有等待今后具有力量的君子了。我不才,只好为此事写篇序文。

住持袁永昌、徒郑元修清宣统元年桃月中旬立

《重修太霄宫碑记》(译文)

民国·叶增荣

我国开化,崇尚神权。如天地、社稷、五祀诸神,古代分别按照他们的等级,在春秋时举行祭典,敬奉神灵以维护世道人心,这种风习的来源很早了。祭神之风兴起后,日益炽烈。凡是对人民社稷有功,被后人钦慕的,就给他建庙立像,以纪念宏大的恩德。然而人们所趋向的地方,就有神灵在那里。冥冥之中,即有主宰,岂可因虚无渺茫就作为禁区,不谈它的怪异呢。如距城西北七里天静宫之西南角,有座太霄宫,宫内敬奉石刻神像三尊,闾里父老相传是儒释道三圣之母。三圣对民社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庙中的祭祀活动香火特盛。后人饮水思源,建此三圣母庙。其始建着从做好事的诚意出发,或许也是事情必然的结果。可惜古碑湮没,不可考证。明代下正德年间,重修庙宇所立的碑石虽然还在,(缺文未详)总之。历代相传,石像仍在,这一说法一定真实可信。至今庙宇倒塌,神像暴露,谒见者表示忧虑。马逊斋先生还未有功名利禄时,偶然在此歇息,悠然默念道:“我若得志,必建此庙。”今天马先生已经富贵了,他的原配蔡夫人是邑庠生蔡连三的妹妹,家在天静宫以西蔡庄,坐轿车回娘家,经过这里,道路平坦,忽然撞倒在地上,折臂,伤耳,痛苦百状,夜梦青衣老妪,来床前说道:“白天遭车祸了吗?”抚摸妇人的臂部和耳朵,黎明时痛苦解除。这事奇怪,不知道他是什么缘故。恰巧蔡夫人西行,到先生住所,对先生叙述这件怪事。先生恍然大悟,说道:“噫!我错了,我错了!早年的许愿未能兑现,神灵要向我索取祭祀吧!”因而对蔡夫人说了许愿的事。于是叫他的二公子有恩前往建庙。就它的原址动工,筑土,架木。工程建成,一再要我写篇文章。我因为这是公子孝亲的事,推辞不得,于是按照以上事实加以叙述,来记载神明的灵验和先生的酬答夙愿。时民国辛酉年仲春记。

民国十年仲春立

袁大化《重修天心宫碑记》译注

杨 光

原文

昔姜嫄出祀,赤乌溯履武之祥;有娀方将,元鸟纪生商之瑞。凡圣神之诞降,首志徽音;知川岳之效灵,独锺间气。考古者因而作颂,览胜者借以探奇。岂有灵宇漂摇,莫睹閟宫之枚实;景山崱屴,空瞻寝庙之松丸乎?

吾涡邑,古名流星园,为老子降生古里。圣母感星精而震动,仙翁应天运以轮回。玉李蟠根八十载,胎元母腹;金丹换骨五千言,道德师心。森罗联五圣之,镳宗教化三清之炁。周藏柱下无名,则圣叹犹龙;唐祖元都具礼,则千官列雁。雕梁绣户,常扶日月之光;紫气金茎,永壮山河之色。岂徒焜煌于里乘,实乃纪盛于来兹也。

予于戊申八月,与桐城张简臣,同邑刘吉甫、王玉度诸茂才,偶经其地,访遗迹,溯发祥,径没荆榛,墉穿雀鼠。龙蛇满屋,等禹庙于空山;蝙蝠飞庭,慨周京之离黍。青牛莫返,谁识关门;黄鹤成灰,仅存华表。望故宫而凭吊,怅往迹之就湮。爰约同人,募资修葺。旧有正殿三楹,供老子骑青牛像,略加绘饰,神采奕然。其西为三官殿,前为祖师殿,烟尘黯淡,洗垩重新,山门柱础犹存,壁峰屹立,架梁覆瓦,仍塑三清。两厢添屋八间,为住持修养。自山门东西接砌外垣,四周各十八丈。东为流星园,建室三楹,备游观憩息之所。西为老子故里,西北建圣母庵,志圣瑞也。

大工经始,众善同归。分百道之廉泉,比八功之德水。遂使九天丹灶俨从兜率移来,不妨千树碧桃栽向刘郎去后。喜规模之粗具,正版筑之齐登。不日斯成,攻比灵台之亟;他年流览,备知檀越之名。用勒数言,记兹盛举。襄阳载酒,有惭羊祜之题碑;祇园布金,永作龙山之佳话矣。

译文

从前姜嫄出外祀神,呈现踩着上帝脚印孕而生稷(周的始祖)、赤乌落于周社的吉祥;正在壮年的有娀氏之女出浴,呈现吃燕子落下的蛋孕而生契(商的始祖)的祥瑞。凡是圣神的诞生,首先以一种德音作标记;知山川显灵,独集中上天星宿之气。考古的人因而写出颂文,览胜的人借以探寻奇迹。哪有庙宇飘摇,而不看姜嫄神宫的广大细雕;景山高耸,而空望商都寝庙松柏的挺拔正直呢?

我涡阳,古时叫流星园,是老子降生的古乡里。圣母感应流星腹中颤动,仙翁因应天命轮转而生。玉李盘根八十年,胎始母亲腹中;造诣精深五千言,道德心领神会。纷然相联大唐五位皇帝之马,道教所宗元始天王化三清之炁。周守藏柱下史默默无名,孔子南来问礼赞叹犹龙。唐朝皇帝谒仙都供奉大礼,千官肃立像大雁排列成行。精雕栋梁,锦绣门户,常常轻抚日月的光辉;紫气东来,金茎承露,永远增添山河的景色。哪里只是光耀乡里史志,实在是为记录盛事以昭示未来啊!

我在戊申八月,与桐城张简臣,同县刘吉甫、王玉度诸位秀才,偶然经过天心宫那地方,探访老氏遗迹,追溯发祥之地,路径被荆榛淹没,墙壁叫雀鼠穿洞。龙蛇画满四壁,如同禹庙在空山之中;蝙蝠飞舞庭院,慨叹繁华的西京成了黍子行行的田野。青牛一去不再回还,谁还能认知关门;黄鹤飞去岁久成灰,只留下它站立过的华表柱。望着故宫感慨往昔,怅惋遗迹即将湮灭。于是邀约同人,募捐资金修缮。旧有正殿三间,供奉老子骑青牛像,略加绘画装饰,神采奕奕。它的西边是三官殿,前面是祖师殿,积满烟尘黯然无光,冲洗涂白焕然一新。山门立柱、基础仍然存在,山墙高高站着,架梁盖瓦,仍然塑三清像。两厢添屋八间,为住持修炼养性。自山门东西接砌外墙,四周十八丈。东边是流星园,建屋三间,备作游览观光的人休息的场所。西边是老子故里,西北建圣母庵,标记圣人的祥瑞。

大工开始测量营造,各种善举都归在一处。分来一百道廉泉,好比八种功德之水。就使九天丹灶很像从兜率天移过来,不妨千树碧桃栽向刘郎离开后。欣喜规模大略具备,正当墙壁全部完成。不多日就竣工了,建造好比灵台那样急迫;将来游客观览,全都知道施主的姓名。因此铭刻几句话,记载这一盛举。襄阳陈设美酒,有愧羊祜后人给题名立碑;释迦说法的祇园用黄金购置建筑,(同样花重金重修的天心宫)永远作为龙山的佳话了啊。

说明

1.《重修天心宫碑记》:碑文载《涡阳县志》(民国十四年版)。前有说明:“天心宫在县东□□里,明宿州仁义乡五图。(有天启二年碑)俗名东太清宫,清宣统元年县人新疆巡抚袁大化重修之。”图:旧时区划地方的单位名称。顾炎武《日知录·图》《嘉定县志》:“图即里也。”

2.袁大化(1851—1935年),今涡阳青疃镇大袁庄人。光绪六七年间,以廪生从军吉林。受到李鸿章赏识,光绪十五年(1889年)檄办黑龙江漠河金矿。七年之间报效国家八十五万余金。晋升为二品衔道员,戴花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拜山东巡抚,未到任,丁忧归里。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为甘肃新疆巡抚,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辞职。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康有为等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授袁大化为内阁议政大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殁于天津。

3.“姜嫄出祀”:姜嫄,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妻。传说她于郊野践上帝足迹怀孕生稷。《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履,践踏。帝,上帝。武,足迹,即脚印。敏,通拇,足大趾。歆,欣喜。《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赤乌,古代传说中的瑞鸟。《吕氏春秋·应同》:“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尚书大传》卷二:“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

4.“有娀方将”:传说有娀氏女简狄,浴于河中。有燕飞过,坠其卵。简狄吞之,因而怀孕,生契。契建国于商(今河南商丘),为商的始祖。《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燕子。燕色黑,故名玄鸟。《诗·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方,正。将,壮大。这说有娀氏之女,正在壮年。《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以上两句写姜嫄踩着上帝脚印而生稷,有娀氏女吃了玄鸟蛋而生契,引领下文圣母感星精而生老子,且以老子与稷、契并列,给予很高评价。

5.徽音:犹德音。徽,美好。

6.间气:旧谓英雄豪杰各应某一星宿之气而生。

7.莫睹閟宫之枚实:《诗·鲁颂·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閟宫,神秘的宫殿,指祭祀后稷母亲姜嫄的庙。实实,广大。枚枚,雕饰细密。

8.“景山崱屴”:景山,在河南省偃师县南。《诗·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朱熹《诗集传》:“景,山名,商所都也。”丸丸,《毛传》:“易直也。”又圆又直貌。崱屴,高耸貌。寝庙,《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寝庙毕备。”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寝是皇家宗庙后殿藏祖先衣冠之处。

以上两句写姜嫄神庙閟宫,商都景山寝庙,引领下文写老子故里天心宫。

9.圣母感星精而震动:《史记·老子传》,《正义》引《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10.“玉李蟠根八十载”:《史记·老子传》,《正义》引《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仙李盘根大,绮兰奕叶光。”“玉李蟠根”即“仙李盘根”。《杜诗详注》引汪道昆曰:“唐尊老子为圣祖,故曰‘盘根’。”

11.金丹换骨:喻文人创作进入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12.道德师心:道德,即《道德经》。师心:心领神会,不拘泥成法。《关尹子·五鉴》:“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奡,善心者师心不师圣。”

13.森罗联五圣之镳: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森罗,纷然罗列。五圣,五个圣人,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八载》云:“上以符瑞相继,皆祖宗休烈,六月戊申,上圣祖号曰大道玄元皇帝,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皇帝,中宗谥曰文武大圣皇帝,高宗谥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谥曰玄真大圣皇帝。”五个皇帝的谥号中均有“大圣”,故称“五圣”。唐代康骈《剧谈录·老君庙画》:“东都北邙山,有玄元观,南有老君庙,台殿高敞,下瞰伊洛。神仙泥塑之像,皆开元中杨惠之所制,奇巧精严,见者增敬。壁有吴道玄画五圣真容及老子化胡经事,丹青绝妙,古今无比。”镳,马嚼子。此以代马。

14.化三清之炁:道教术语。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云笈七签》:“元始天王于大罗天上,在宇宙未分,阴阳混沌之时,为一元炁之神化。即天地之精,而化身于三清:第一化为无形天尊(天宝君又称元始天尊),住于清微天之玉清宫,时为龙汉元年;第二化为元始天尊(灵宝君又称太上道君),住于禹余天之上清宫,时为延康元年;第三化为梵形天尊(神宝君又称太上老君),住于大赤天之太清宫,时为赤明元年。此即元始一炁化三清也。”

15.圣叹犹龙:孔子赞叹老子为犹龙。《史记·老子传》:“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6.元都: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17.“雕梁绣户”句: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赵次公曰:“碧瓦在初寒之外,金茎在一气之旁,而绣户为山河所扶,雕梁相近日月,皆言庙之高大也。与‘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同法。”金茎:汉武帝所作承露盘的铜柱。曹植《承露盘颂铭》:“皇帝(魏明帝)乃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茎长十二丈,大十围,上盘径四尺九寸,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龙身长一丈,背负二子,自立于芳林园,甘露仍降,使臣为颂铭。”赵次公曰:“金茎,庙中未必有,诗人言之以壮宫殿之形势耳。”紫气:《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18.里乘:乡里志,地方志。

19.戊申八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

20.茂才:汉代察举重要科目。西汉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又,明、清作为生员之别称。

21.墉穿雀鼠:墙被雀鼠穿破了。《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鸟嘴),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22.龙蛇满屋,等禹庙于空山:杜甫《禹庙》诗:“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顾宸曰:“起二句极荒墟之感。公见荒庭所垂,古屋所画,即景生情。总言庙在空山中,一片荒凉耳。”《楚辞·招魂》:“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孟子·滕文公下》云:大禹治水,“驱蛇龙而放之菹”,即驱赶蛇龙至泽中有水草处,使其有所归宿,不再兴风作浪。故后人将其事画于墙壁之上以记其功。

此句借杜诗意写天心宫的荒寂。等,言天心宫之荒庭与空山中的禹庙等同也。

23.慨周京之离黍:《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离离,行列貌。一说,繁茂貌。《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旧都镐京),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24.青牛莫返,谁识关门:老子骑青牛出关,一去不返,谁认知他经过的关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5.黄鹤成灰,仅存华表: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www.daowen.com)

以上列举“禹庙空山”“周京离黍”“青牛莫返”“黄鹤成灰”等典故,借以说明天心宫亟须重修。

26.经始:开始测量营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27.廉泉:又名廉水,源出陕西南郑县,流入汉水。《南史·胡谐之传》:“(范柏年)见宋明帝,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帝嗟其善答。”

28.八功之德水:八功德水,佛教语。谓西方极乐世界浴池中具有八种功德之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无量寿经》卷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29.兜率:兜率天,梵文的音译,佛教用语。六欲天之一。谓在夜摩天之上三亿二万由旬(古印度记程单位。一由旬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诸说),一昼夜相当人间四百年。此天居者彻体光明,能照耀世界。佛经说,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欲界天之一部分,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释迦牟尼生母摩耶夫人死后往生于此。居《弥勒上生经》,若皈依弥勒并称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此天。

30.不妨千树碧桃栽向刘郎去后: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作者自指。刘禹锡贞元元年(805年)被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回京。至玄都观看花,这两句以桃花比朝中某些新贵,因此得罪,又遭贬逐。

31.版筑:旧时筑土墙,用两版相夹,装满泥土,以杵筑之使坚实,即成一版高的墙。《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筑,杵也。后泛指土木营造之事。

32.攻比灵台之亟:《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诗,诗中写庶民为文王建造灵台。灵台,在陕西西安市西北。攻,制作。亟,急,迫切。

33.檀越:即“施主”。佛教对向寺院施舍财物、食物的世俗信徒的尊称。

34.“襄阳载酒”:“羊祜(221—278年)字叔子。西晋大臣,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临终举杜预自代。著有《老子传》,已佚。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后以“羊祜碑”“坠泪碑”称颂官吏之有惠政于民者。

这里借以说明重修天心宫,比起羊祜有惠政深得民心,感到惭愧。

35.祇园布金:祇园,全称“祇树给孤独园”或“祇园精舍”。印度佛教圣地之一,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并称佛教两大精舍。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后,憍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用大量黄金购置舍卫城南祇陀太子园地,建筑精舍,请释迦居住说法。祇陀太子也奉献了园内的树木,因此以两人名字命名。相传释迦居此宣扬佛教达二十余年。这里借以说明天心宫是花重金重修的。

《涡阳县志》诗抄

老君石像赞

宋·司马光

既说谁之子,复言像帝先。

自兮天地后,有圣总师传。

老君石像现存涡阳老子博物馆内。

老子祠

明·曹琏

一托仙胎八十秋,生来已自雪盈头。

泉枯龙井人何在,火尽丹炉桧尚留。

朝帝漫传因白虎,度关谁复见青牛。

惟存道德五千语,我欲重将细校仇。

老子祠

宋·杨翱

地入荒凉碧草萋,濑乡仙迹望中迷。

碑横古砌云长锁,花落空林鸟自啼。

尚有丹炉藏草露,空留楼阁照虹霓。

一宫剩得遗迹在,多少游人为品题。

谒老子祠

清·刘开

周残碧瓦气高寒,谁何琳宫筑净坛。

终古白云缠故里,至今紫气尚长安。

人间寥落今祠宇,柱下栖迟旧史官。

辛苦五千元妙字,羽徒更觅解人难。

紫府丹霄任所之,青牛当日亦逢时。

人生相县仙成易,世青春台我上迟。

道大不嫌为帝祖,情多犹记送仙师。

元都宗旨南华备,岂独关门令尹知。

鸿荒旧事付云烟,急雨飘风阅岁年。

无上三清名最贵,域申四大道应先。

治传黄老开文帝,传并申韩误史迁。

仙李蟠根灵迹在,祥氛仿佛庙门前。

老君井

清·黄基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归依。

老子五千言,妙义端在兹。

岂复自劳形,效彼方土为。

或云聃故里。烧丹井尚遗。

九还如无成,列仙何所资。

嗟群诚大惑,徒贻识者嘧。

其道非不高,其说诬以奇。

昔者漆园叟,黄老窥精微。

惟书老聃死,其友吊不悲。

委顺生死闻,庶于道无亏。

呜乎桂下史。学易能知机。

适逢周道衰,豚世不求知。

驾言涉流沙,犹龙安可希!

天静流星

天静流星即雉河堡天静宫。相传古有流星园,盖老子之母曾居于此,有星突流于园,遂孕老子。

清·佚名

仙梵远巍巍,宫高映日晖。

史传周柱下,园忆火星飞。

气尚迎来紫,烟还绕处霏。

五千经可诵,到此想虚希。

清·佚名

品擅犹龙溯厥生,遗宫凭吊发业情。

曾占紫气盈函谷,为忆流星绕太清。

柱下著书推老子,梦中隹兆拟长庚。

五千道德经犹在,作述麒麟仰盛名。

清·夏馥超

书留道德五千经,大笔淋漓字字馨。

诞降尚传曾傍李,发祥先已感流星。

庭除尽属荒凉态,殿宇空怀棘矢形。

想在周朝官柱下,千秋史法仰议型。

清·杨维桢

生传李下即神灵,品檀犹龙仰素型。

异日函关瞻紫气,当年天静绕流星。

宫连尽堕烽烟劫,著作犹钦道德经。

我欲虚心来拜谒,聊将频藻荐劳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