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涡阳千年:探索老子文化的历史风貌

涡阳千年:探索老子文化的历史风貌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平经历,是指人一生中所经历的故事,又可称为“人生阅历”或“人生轨迹”。老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浑身沾满了泥水,右脚也扭伤了。但因景王突然去世,改革“流产”,老子也受到责惩。作为史官,老子还有记录一切官场重大活动的职责。大约在前535年,老子36岁时,因为记事不遂甘简公之意,被免去了史官之职。免职后,老子出游鲁国。

涡阳千年:探索老子文化的历史风貌

生平经历,是指人一生中所经历的故事,又可称为“人生阅历”或“人生轨迹”。决定人生轨迹的要素有三个:一是人的命运,二是人的生存空间,三是人的个人意志,三者缺一不可,无可替代。每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起,人生轨迹就已经基本写好了,但是人生的每一个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点的起落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生轨迹向人们展示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人们不同的切肤的感受。老子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一生,是有多舛故事的一生。从以下几个老子人生片断里,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童年思道

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伟人的成长,是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必须植根在肥沃的土壤之中。老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世界名人,是与他家乡这方古老而神圣的沃土密切相关的,他在这里获得了最初的灵感和智慧。

根麦(脉)

老子的家乡郑店村,南临涡(河)谷(水)二水,北枕龙山之峰,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松柏交翠,楝槐茁壮,古桐参天,浓阴蔽日,风水极佳。村外,一望无际的农田,随着季节的变更,麦苗青青,苔菜碧绿,高粱火红,玉米金黄,一派田园风光。村里,座座农舍和牛棚掩映在绿荫之中,房前屋后牡丹芍药竞放,奇花异草飘香。村子中心,有一片李子树林,枝干虬曲,树皮苍褐,生长茁壮。春季里,一树白花,犹如朵朵雪花飞落林中,堆在枝头。李子熟了,果大如拳,异香四溢,色泽光亮,呈紫红或黄色,好似一颗颗透明的玛瑙镶嵌在青枝绿叶间,实为罕见。更为奇异的是,林子四周,环列着九眼水井,人称“九龙井”,井水清澈寒冽,甘醇可口,四季不竭。九眼水井竟然从地下相通,汲一井之水,其余井水皆微波荡漾。常有仙鹤在此停留,时而引颈长鸣,时而展翅起舞,似乎在为人间有这样的仙境而欢欣。

老子从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大自然的灵气启迪着他的智慧,涡河、谷水的清流滋润着他的心田。他也格外喜爱大自然,经常与小伙伴们戏耍于林间、河滩,流连于广袤的田野。有时独身躺在草地上,凝视天空久久无语,似乎在揣摩宇宙的奥秘;有时坐在岸边,俯视流水,任浪花拍打着自己的双脚,纹丝不动,好像在感悟着什么。童年时,老子最喜欢的去处是水边,他经常顺着村前的谷水,走向不远处的涡河。谷水是一条平静的小河,悄悄流来,静静流去。涡河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涛声喧嚣。两条河虽然不同,却都毫不吝惜自身的乳汁,日复一日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始终默默地流淌着,无怨无悔,与世无争。涡谷二水是那样的随和,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碰着东西挡道,便默默地绕开离去;涡谷二水是那样的坦荡,总往低处流去,能包容一切,从不嫌弃污浊、阴暗之处。它们既可以浩荡无际,又可为涓涓细流,看似柔弱,却又那么有力;它们既可以漂载无数的船只和竹排,把它们送往远方,又可谓威力无比,可以掀翻舟船,可以冲垮堤岸,几乎是无坚不摧,确实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涡河和谷水如一本读不完的书,长读长新,老子从中受益匪浅。他晚年写作《道德经》时,将对水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发出了“上善若水”的感叹,从多方面赞美水的美德,要求人们像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鼓励人们要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并指出:“夫唯不争,故无尤。”

馆长书道

前551年,20岁的老子进入周王朝的宫中,不久,就被周景王任命为守藏室之史,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图书馆馆长。

担任图书馆馆长,给老子一个极好的学习与研究学问的机会,他每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常常是读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越读越发觉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越发感到世上有好多学问需要钻研。

老子一边苦读,一边仔细整理图书资料。

老子做起事来,格外认真,一点也不马虎。周室所藏的有远古以来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教育军事、治世经典等方面的资料。这批珍贵的资料中有刻在竹片上的、木条上的、甲骨上的,还有写在布绢上的,还有的刻在陶器和青铜器上。这就需要逐一识别、分类、按年代次序和内容的不同来编号、排列,以便查阅。

这些种类繁多的文字资料,因年代久远,其中部分竹简、木简装订的皮绳或麻绳断了,致使板片脱落、散落,造成文句颠倒,章页混乱,需要重新照原来的次序一一理顺,再用新的皮绳或麻绳装订好,放回原处。有些竹简、木板、甲骨、陶器等上面的文字经多次磨损而消失,有些布绢或麻布的文字因火烧或鼠咬而缺页少行……类似这样的现象,需要重新刻写。然而,这些失掉或缺损的是什么字,就需要翻阅好多文献书籍,查阅对正,核准无误后,才能落刀下笔,一一补齐。这是一件非常麻烦又不可疏忽的事,老子做得一丝不苟。

老子在担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期间,还经常到民间收集了许多民歌、民谣和传说,弥补馆内资料短缺。

一年夏天,老子听说在远离京都的一个小山村,住着一群失业的手工匠,其中有不少人会唱民歌。他就亲自到那里采访。走到半路,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来。老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浑身沾满了泥水,右脚也扭伤了。他强忍着脚疼,硬是走到了工匠住地。老子诚恳和善地与他们闲谈,询问他们的难处,采集流传在他们中的民歌。工匠们看到老子慈祥和善,又是这样关心他们的疾苦,都把他当作朋友,滔滔不绝地把当地的民歌唱给他听。老子满载而归。

周景王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东周君王,立志改革周朝日益没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由于老子勤奋好学、思想超前,很快得到了周景王的信任,成为改革纲领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但因景王突然去世,改革“流产”,老子也受到责惩。

官场悟道

老子在周王室任守藏室史期间,阅读了大量馆藏典籍,除历代文诰、档案资料、诗歌外,还读了《左传》《国语》《诗经》《军志》《建言》《易》等图书文献,特别是《尚书》。经过多年的钻研,他成了一名精通周礼理论和制度的学者。

作为史官,老子还有记录一切官场重大活动的职责。当时,周王室由甘氏一族的甘简公执政,他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大约在前535年,老子36岁时,因为记事不遂甘简公之意,被免去了史官之职。免职后,老子出游鲁国。同年,孔子曾同老子“助葬于巷党”。

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甘平公登基执政,老子被召回守藏室。几年后,孔子再次向老子问礼。老子的良言教诲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周王室内乱再起,王子朝杀王子猛(周悼王),自立为王。五年后,王子朝被众诸侯赶下台,携带大批周朝典籍逃奔楚国。因此,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再次被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宋国相县。

在回乡的路上,呈现在老子眼前的是一片战后破败的景象: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乱,水渠破损。虽然战火停止已近一年,但是田园仍大半荒芜。荒草在秋风中瑟瑟颤抖,几株被战火烧焦的枯树斜倚道旁,死去士兵的尸体上的肉已被鸦、雕、野狗吞吃净尽,荒坡上只剩下一具具残骸枯骨,几只昏鸦无力地呆缩在枯枝上。夕阳虽然给大地投来一点余晖和一点温暖气息,却愈加使人感到凄凉。田野里看不到一匹耕种土地的马,而大道上却不断地有一队队士兵策马而过,有的马似乎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看到这一切,老子的心在发抖,他不禁大声喊道:“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啊!”

回到故乡,眼前所见的一切与在王都洛邑所见到的一切反差是如此之大,一方面是“朝政腐败不堪,农田十分荒芜,仓库非常空虚”,劳动者在死亡线上挣扎;另一方面,那些贵族们却“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占有大量财货”,“简直是一伙以抢窃为职业的强盗头子”。记忆中,童年时代常见的村庄里,那些并不宽大结实的土坯茅草屋,如今更显得破败不堪。乡邻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再也没有力气去耕种,黄土地一片一片地被抛荒。这是怎么造成的?战争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却是贵族们残酷的剥削。

在乡邻中间,在劳动生活的最底层,老子深切了解到人民的穷困,感受到劳动者朴实真切的感情,他开始对他过去所维护所信仰的制度深刻反思。什么是礼制?礼难道就是让百姓忍受剥削痛苦的麻醉药?礼难道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礼难道就是诱骗青年为少数人的私利去争战厮杀的信条?在这次周王室内乱中,王子朝对神灵是那样虔诚,他甚至把成周的宝珪沉于河中;王子朝的言辞也是那样口口声声要维护周先王之制,奢言什么“王不立爱,公卿无私”,要求诸侯“奖顺天法,无助狡猾,”真是彬彬有礼极了。但是骨子里却是为了自己能登上王位。闵子父批评王子朝企图“以专其志,无礼其矣”。但是,王子朝的言辞不也是很合礼吗?大家都以“礼”为武器相攻击,而涡河两岸的乡民却只凭借忠厚信任彼此相处得很好。礼究竟是什么?老子突然大声喊道:“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啊!”他终于从周礼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仿佛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对许多社会现象有了新的看法。

研易求道

老子在家乡隐居期间,对易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易》六十四卦的基础是八卦,作为史官的老子对《易》定然是很熟悉并深受其影响的。八卦就是天(乾)、地(坤)、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自然物。用这八种自然物作为宇宙一切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似乎把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一切自然物都囊括无遗了,在商周时代的人也许觉得已经穷尽了天地万物之理了。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了,自然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八种自然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产生吗?其中有更根本的东西吗?于是人们在思索中又把天地这两种自然物作为八卦的始基,作为天下万物的父母。乾(天)的性质是阳刚,坤(地)的性质是阴柔,阴阳交合而产生万物。

老子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思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背阴与向阳的统一体,是阴气与阳气均匀调和而构成的统一;事物是一,又是二。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也就是古代以来人们常说的混沌一气,混沌一气之中同样包含着阴与阳两个方面,宇宙本源也就是一种最大最初的均匀调和的统一体。西周末年伟大的思想家伯阳甫不是说过“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吗?看来,这天地一气是有规律的,这应当叫作道——天地之气运行的道路和秩序。道在一气之中,主宰着一气,这应当叫作“道生一”。有规律(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宇宙自然才能不失其序的变化;地也是有秩序(道)的,因而它是安宁的。天地合起来是二,它们是由阴阳混沌一气化生而来,这应当叫作“一生二”。阴阳接,天地合,又形成和气,由此而产生万物,这应当叫作“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沌一气的有始,是没有具体形状的,是无,是无法给予其名称的,勉强把它叫作道,或者称为大。道虽然是无形无名的,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又产生天地万物的存在。老子想到了童年时代家乡的房屋、碗罐、车毂,它们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启迪他去思索,“有”给人们提供便利条件,但正是在“无”处才有了房屋、碗罐与车子的功用。是的,有与无的统一,阴与阳的统一,一切都是相反相成。相反的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反(否定)的力量是积极的、是运动的动力。接着,老子又对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风箱得道

在故乡,老子接触到社会的最底层,对战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痛恨朝政的腐败和周礼的虚伪。从此,老子把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救世方略的思考,升华为对宇宙生成及万物本原的探索。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着、思考着。白天,他漫步在涡河岸边,望着汩汩奔流的河水出神;夜晚,他爬上高坡,仰视着苍穹遐想。他苦苦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常常进入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时而从混沌中逐渐清晰,时而又从清晰中复归混沌。如此反反复复,渐渐理出一些头绪,终于感悟到一个东西的存在。

老子讲道石刻

一日,老子又信步来到涡河岸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一个打铁工棚吸引了他,那一闪一闪跳动的火苗像一只大火球把他吸引了过去。朦胧中,火球一会混沌,一会清晰,继而有,继而无,忽然,火球飞上了天,和太阳融为了一体。就在火球和太阳相融的一瞬间,又訇然中开,一分为二,二分为三,三分为千万。天地由此产生,万物由此化育。这不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吗?这个先天地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叫什么呢?老子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从太阳和火球相融的地方射出一道金光,转眼间这道金光转化成一条坦坦大道,这大道通向四面八方。“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脱口而出,豁然开朗。天得了道,才能洞察清明;地得了道,才能平静安宁;万物得了道,才能生机勃勃。道是芸芸万物的生命,道是茫茫宇宙的主宰。

不久,老子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睿智逐步形成了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相生的天道观。老子在家乡期间,前来问学或求学的除孔子、叔山无趾,还有鲁国人崔瞿。崔瞿听人介绍了老子的无为学说,很是敬佩,亲自前来拜师。老子向他系统地阐述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根本大道的宏论。

老子问:“你见过打铁用的大风箱吗?”崔瞿不解地回答:“见过,经常见。”“你知道风箱为什么那么有力吗?”老子又问。“不知道。”“因为风箱是空的,正是因为它是空无的,所以才能鼓足了气,吹旺了火,烧红了铁,打制出各种铁具。”老子接着又说:“宇宙不也像一个大风箱吗?天地为炉,道为能量,锻造了万物。有和无、阴和阳,一切都是相通相成。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产生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崔瞿若有所思,满意而归。

成绮学道

鲁国人士成绮听崔瞿介绍了老子的无为学说,认为老子是一位圣人,便不畏山高路远,走了百日,连脚跟也长了厚茧,来到郑店村。他先观察了老子住宅的情况,见到院子里挂满了各种腌腊食品,仓库里谷圈堆得满满的,心中不禁十分疑惑。他不了解,老子回乡后,在村中试行无为之治,几年来村中百姓相安无事,生产发展,家家都比较富裕。从动荡穷困之乡来到这比较富裕安定的地方,士成绮竟错把老子当成了盘剥百姓的财主。他十分气愤地说:“我听说先生是一位圣人,所以不怕路远来拜见你。但是来到这里,见到府上谷物满仓,食物挂满院墙,这是不仁的行为。依我看,先生算不上圣人。”

听了士成绮的批评,老子一言不发,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第二天,士成绮再去见老子。他对老子说:“先生,我昨天讽刺了您,因我不了解情况,今天我心里明白自己错了。”

老子回答说:“你称我为圣人,我自认为不是;你讽刺我不仁不义,我亦不辩解;你喊我是牛,我便称为牛;你喊我是马,我便称为马。我不以毁誉挂于心,一毁一誉,如果我挂在心上,那就受名实双重之累。”

士成绮听了老子之言,感到老子心胸确实开阔,顿时肃然起敬,自惭形秽。于是躬身而行,蹑步向前,问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具有先生这样的胸襟?”士成绮的提问,表明他并没有理解老子的话,把老子通达人生根本的哲理仅仅看作是修身之术。

老子只得直言相告:“你的容态高傲而自命不凡;你的眼睛双目突出,目光不敛,额头高亢,毫不谦让;你夸夸其谈而毫无实据验证;你的形状巍峨,但好似一匹被系住的奔马,奔驰之心蠢蠢欲动却强自仰制,一旦放开就会如疾矢飞出。你的夸夸其谈显得似乎很智巧,但却流露骄横之色。这些(包括形态和语言)都不是你的真实本性,你所讲的修身,只是矫揉造作,不是顺乎自然。边境上有一种人,被人称为取巧,你现在所作的就是这样。你应该怎样做,还用我说吗?”士成绮觉得老子确实是一位大圣人,执意留下做了老子的学生。

开业讲道

拜老子为师的人,越来越多。早年他为弟子们讲道主要在家乡宋国相邑(今安徽涡阳)。后来弟子们便请他到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和鸣鹿(今河南鹿邑)讲学。老子晚年主要在这一带活动。

谯郡为方便老子讲学,专门修建了一所学堂(后改为道德中宫)。学堂建成的那一天,举行了盛大的首讲典礼,几乎所有的弟子都到了。

老子说:“有和无是相依相存的,没有‘无’亦没有‘有’。‘有’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无’是人们所看不到、摸不着的。风箱里面是空无的,但正因为风箱是空无的,拉动风箱,才能吹出风来,屋子里面也是空无的,正因为它空才能住人。车毂是中空的,插进一个轴去,人推车,车轴在车毂中转动,车子才能向前移动,如果车毂是实的,屋子是实的,前者推不动,后者不能住人。如果碗不是空的,它便不能盛饭。所以宇宙间,没有‘无’,亦没有‘有’,可见‘无’的作用是很大的啊!”

关于道,老子说:“简要地说,道是规律是法则,是秩序。日月星辰按固定规律去运转,万物生长也都遵循着一定规律,这就是道。道是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摸不着的。但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必须遵循它,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是要吃苦头的。”

接着老子讲得更深奥了:“宇宙间存在着阴阳二气,阴阳互相交融合而化生万物,万物的化生中有某种规律,但却无形象可见。一切明显可见可听可感的东西,都是从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感的冥暗中生出来的,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中生出来的,形质是从精气中产生的,而万物都是按照不同种类的形体互相产生的。所以九窍的动物都是胎生的,八窍的动物都是卵生的,我所说的道,也可以说是宇宙的本体,既是物质世界的实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或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死生盛衰中,在日迁月移中,道无不在起作用,生有所始、死有所归,生死始终相反而又循环无端,因而不知道它的穷尽,这都是道起的作用啊!所以道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呀!”老子画龙点睛地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结论。

关于如何做人,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有弟子问:“先生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具体怎么理解呢?”

老子说:“这个问题,请庚桑子给你们回答吧!”

庚桑子解答道:“道生一,我理解是这样的:道是元始混沌的统一体,一是元气,二是阴阳二气,三是指天地人。有了天地人才有万物。”

庚桑子解答后问老子:“先生我的理解对吗?”

老子点了头,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道生一,也可以理解为无生有,因为万物都是由无到有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万物的构成来说的。‘阴阳’是一对范畴,是对立面的总概括,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物,每一对立物内部又有对立方面的存在,所以可以概括为‘负阴抱阳’,但事物又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说‘冲气以为和’,所谓‘冲气以为和’说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交冲而形成调和状态所形成的新的统一体。”

有弟子问:“不敢为天下先应怎样理解呢?”

老子答道:“我讲的意思是不要逞强好胜,要学会谦让卑下。我曾经说过,不自见(不自我显扬),故明(反能彰明),不自是(不自以为是),故彰(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不自我夸耀),故有功(反能见功),不自矜(不自高自大),故长(反显出长处)。其实唯其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够达到天下先的目的。这都是与‘慈’‘俭’联系在一起的啊!”

有弟子问:“先生曾说过,‘守柔弱’,这不是懦弱的表现吗?”

老子答道:“你的理解差矣!柔和刚、弱和强是相对的统一,我说的‘守柔弱’,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水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实际上它是很刚强的,滴水可以穿石,滔滔洪水可以冲破坚实的堤坝。柔弱具有内在生命力,柔弱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所以必定能战胜强大,你们不是都了解‘物壮则老’的道理吗?……”

有弟子问:“先生讲的无为,有人理解为无所作为,这是否对呢?”

老子笑了笑说:“我想这样理解的人不多吧?我所说的无为,是不强作妄为,按自然规律办事,是‘天之道’的无为。谁要强作妄为,就必然会把天下事搞坏。谁要想霸占天下,必然会失去天下。”

这次讲学,老子系统地传播了他的思想观点,对以后道家学派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养生之道(www.daowen.com)

老子很注重养生之道。他是一位气功大师。老子究竟活多大岁数,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他西行秦国隐居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足见他长寿。老子之所以长寿,是和他注重养生之道,经常习练气功分不开的。

老子的养生之道,有不少传说。有人说他著的《道德经》就是一部气功书。《道德经》中确实有着丰富的气功思想,而且至今受到中外气功实践家的重视。《道德经》一书中所说的“载营魄抱一”“涤除玄鉴”(十章)被看作就是气功锻炼中的“意守”“内视”,是一种神奇的气功境界。老子称“专气致柔”,这是讲气功养生要守柔。他所说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要求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呼吸以致整个身体,通过气功锻炼调节得像婴儿一样,精气充足,纯朴柔和,这是极高的气功境界。再如他所说的“不如守中”,也就是后来气功的术语“意守丹田”的意思等。

老子每天起得很早,除必要的劳作外,便是锻炼身体,他多是到涡河和谷水岸边,或偏僻、人迹稀少的田头去练功,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功法。他常说练功时首先要入静,排除杂念。他练功时,即使有人干扰,他都像旁若无人一样。开始练早晚两次,后来便随时随地想练就练。他从不发怒,也极少生气。

老子说:“吃草的兽类不怕变换草泽,水生的虫类不怕变换池沼,这些只是小的变换而没有失去本性,喜怒哀乐的情绪也不会浸入心中。天下万物都有共通性,了解他们的共通性,而同等看待,那就能够把四肢百骸视为尘垢,也就能够把死生终始之变,视同日夜的变化,精神就不会受到扰乱,得失祸福又算什么!这样的人舍弃得失祸福如同合弃泥土一样,懂得自身比得失祸福更为可贵。可贵之处就在于,我不因生死祸福交换而丧失自身。千变万化是无穷尽的,了解这个道理,生死得失祸福之变就不会困扰内心。”

老子这一段顺应自然的宏论,是气功大师们共同的心态,用现代气功界的术语,叫作排除杂念,大彻大悟。

一个溽热的夏夜,孔子从鲁国一路风尘来到宋国相邑拜见老子。那天老子刚刚洗了澡,正在养生码头晾头发。孔子一出船舱就见老子披着长长的散发,迎风而立,似笑非笑,似醒非醒,犹如一棵枯木挺立在那儿。孔子心里打了个问号:这就是当代最有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老子吗?怎么像棵枯木?孔子没有打扰老子,而是在一旁等候。

过了两个时辰,老子慢慢收了功,孔子便近前求见,说:“先生,我是花了眼呢,还是真的?刚才见到先生形如枯木,好像超脱了一切!”老子微微一笑,讲出了一番深刻的哲理。

原来老子利用洗澡晾发之际,完全进入了一个寂静的、虚无的、深邃的奇妙世界,遨游到万物初始的地方,即事物生机活泼的原生态去了。

孔子奇怪地问道:“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子神秘地一笑道:“达到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能够体味到这些的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孔子的心灵被震动了,老子的形象在他心中变得更高大、更智慧、更辉煌。

函关著道

谁都知道尹喜是老子的大弟子,但尹喜更是个忠孝两全的大弟子,这就更令人敬仰了,尽管他的故事很少,但一个“情”字足矣。

尹喜,先秦天下十豪,大将军、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父亲早在尹喜降生之前就已经下世,他母亲一人独居,生活十分困顿。

传说,一天他母亲正在睡午觉,梦见一团紫红色的彩云从天上飘飘忽忽地降下来,不一会儿,那彩云便将他母亲团团裹住,久久不见散去。他母亲用手揉摩,觉得彩云轻柔异常,慢慢地,那云色愈加灿烂耀眼,彩云裹住了她的下腹,越缠越紧,一阵疼痛使她蓦然惊醒,才省悟方才是在梦境之中。然而自此之后,下腹一天比一天胀大,六甲孕足,产下尹喜。就在尹喜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平地上忽然绽开万朵莲花。他母亲知道这孩子来历不凡,所以尤其钟爱。看看已成少年,一次母子二人闲谈,母亲偶然发现儿子眼中闪出日精之光,不觉甚为惊异。

光阴荏苒,尹喜已长成一个魁伟的男子汉,和邻家的男孩相比,尹喜的个子比他们高出一头还多。他双手直垂到膝盖之下,真有天人的相貌。他虽然自幼贫穷,但还是从母亲和乡贤处学习了不少礼典。长大成人,他但求行仁行义,从不以博学为炫耀的资本。周康王征求遗贤,乡里众口一词推举他入周做了大夫。尹喜并不以此为怀,他时常和太史官一同观测天象,测度凶吉,时间既久,再加上天生的颖悟,他倒成了一位深通天象的专家了。

尹喜在朝岁久,渐渐觉得有些厌烦起来,于是便自请辞官,回到秦国函谷关担任守关令。这函谷关是东西交通的要塞,以前,由于守关官吏玩忽职守,时常出些差错,自打尹喜到任,对部伍稍事整饬,便秩序井然,再无半点差池,在这里,尹喜仍旧像往常一样时常观测天象,倒觉得比在朝做官自在了许多。

这一天夜里,尹喜发现空中忽有乾象显现在东方,一团紫气,经久不散,这分明预示着将有大贤大圣不久将临近此关,心中暗自惊讶。此前,他也曾常听人说有仙人不死的传闻,他决定不放弃这个千载难遇的时机,于是他亲自带领吏卒数十名,连夜洒扫道路二十里,并再三叮嘱关吏道:“这几日内要格外留意形态超俗、车服异常的人,若遇这样的人近关,万勿让他走失过去,速速报告与我!”

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的一天,关吏正在关口巡视,忽见远处慢慢走过一辆青牛白厢车。关吏一再审视,他估摸这辆车上坐的大半就是关令要寻找的人,于是急命士卒闭上关口,飞奔来报尹喜,尹喜听罢,喜形于色,说道:“此番料能见到神仙之俦了!”连忙换上朝服,齐齐整整,来到关前,那青牛车也刚好走到关下。尹喜从没见过这样的车,更没见过这样的牛,跪在车前,盛情地说:“小令尹喜恭请圣人暂屈神驾,在此稍作休息,小令在此恭候圣人多时了。”

原来这车上坐的是老子。他撩开长幔,缓缓走下车来,还了一揖,说道:“我是个贫贱的老头儿,住在关东,因有旧田在关西某处,此行不过是到西边取些薪柴,不知关令是否接错了人?”尹喜不敢抬头,稽首再拜说:“我观天象,知道圣人要西游出关。圣人不必自谦,望在此稍作休息。”老子细细打量了尹喜一番,心中暗暗觉得他是个目有神光、骨相极清,可以授道的弟子,已是自有盘算,但还要试试他的内心是否至诚,于是又道:“关令差矣,我确是到西边收取薪柴的,还望关令高抬贵手,放老朽过关。”尹喜执意不肯,说道:“圣人神气超脱,是上界的真仙,请不必非要西去,那里穷乡僻壤,何劳大圣人涉足?”尹喜这句话,正道着老子的实处,他更信尹喜并非一般士子可比,微微一笑,问道:“你见到什么了?为何说老朽是西去的?”尹喜笑道:“小官前不久见到天理星西行,已过大昴。从那时起,朔风三番吹到此关,东方真紫之气如龙蛇之状,一直向西,这不是大圣人西行之兆又是什么呢?”老子听罢,怡然而笑,说道:“妙哉!妙哉!看来你早已知我,而我今也知你了!好好,既如此,我就暂且在贵阜停留几日,也好尽你我二人相知的情意!”尹喜心中甚喜,又伏地叩拜一通,问道:“敢问圣人尊姓大名。”老子道:“我姓字渺渺,从劫到劫,不能跟你详说。你只记着我号老聃就行了。”

涡阳天静宫东尹喜公园尹喜像

老子出关

关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吵嚷着叫开关门,有的庆幸说见到了神仙,乱哄哄。尹喜命关吏喝退众人,自己则恭恭敬敬地引领老子来到关下的馆舍,从此不再过问过关盘查之事,一意对老子执弟子之礼。老子为度尹喜,在函谷关逗留一百余天,将内外修炼、升仙得道的方术尽数传给了尹喜,看看尹喜渐悟真道,老子心中甚喜。一天宴饮之间,老子说道:“我本应该化在西地,返于无名,今弟子总算应该让我出关了吧!”尹喜听得老君言辞恳切,情知留他不住,稍停片刻,便退身离席,跪在老子足前,求老子带他同去。老子摇摇头说:“我游于天地之表,嬉于冥漠之间,周览八极。你跟我去,怎么能禁受得了呢?”尹喜言词坚定地说道:“弟子即使是赴汤蹈火,灰身灭命,也绝无退缩之意!”尹喜见老子无意带自己同去,便改口道:“弟子可以遵命不去,但求师父留下些文字,以便拜读研学!”老子十分欣赏尹喜的坦然,但还是软语劝慰道:“弟子听言:你的骨相虽然甚合我道,然而你得道尚不深不精,不能西游诸域,更不能嬉游于天地之间。我今在此写刻些文字与你,你须不舍昼夜地精心研读,万日之后,你到龙山(今涡阳龙山镇)脚下的青牛肆去寻我。”说罢,将自己铸于洛阳王城无射钟上变法图强的政治纲领以《道德经》之名著录一遍交给尹喜,身已离座,升在云端,冉冉西行。那留宿的馆舍上空霎时间也罩上五色祥光,许久才散。尹喜目送老子仙迹,直到目不能及,才含着泪水,回到住处。从此闭目思玄,日夜读经,把关守之事尽皆交付给关吏。

函关著道是老子一生中最大的偶遇,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无巧不成书。巧就巧在尹喜也是一位学者、智者、贤达,假如说尹喜没有辞官守关,或者说尹喜是一介武夫,那“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将不复存在,老子唯一的文字《道德经》也将不会留传于世,老子也将真的隐于西去而不被世人所知,中华文化的宝典空间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空白,如果没有石破天惊的《道德经》的光源,中国哲学界、思想界乃至世界哲学之林不知将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史上的绝世奇缘,而古今中外,大凡天降圣人伟人都是由这种偶然和必然造就的。

后来,民间传说老子于甲寅年初离函谷关飞升,到乙卯年又从太微宫分下凡身,降生在郑店村的老乾家里。出关时的那头青牛,原是一条青龙变成的,在老子降生之前,已先发下敕书,命青龙化作一头青牛,随在自己身边。这只青牛果然自白氏婴儿降生后便守候在婴儿身边,白氏夫人和婴儿都十分喜爱它。一天,这只牛忽然不见了,老家仆僮四处寻找,走遍了大街小巷,才在市肆一角寻到了它。这时尹喜已经来到龙山脚下多日,问了许多人,谁也不知道“青牛肆”在什么地方。这一天偶然碰见老家仆僮正牵着一只青牛行于肆中,尹喜心中砰然一动,大步赶上前来,问仆僮道:“这是谁家的青牛?你们要把它牵到何处?”童子答道:“我家夫人生了一位公子,甚喜爱这只青牛。这样丢失两天,公子终日啼哭不止,如今幸而寻到了,我们得赶快把它牵回家去!”尹喜听罢,心中顿觉豁然开朗,激动不已,但一时又给仆僮讲述不清,只急急地叮嘱仆僮道:“拜托小哥告诉你家小公子,就说关令尹喜已到此间!”仆僮笑了笑说:“我家公子才一岁多,哪里知道什么关令尹喜?”尹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边随仆僮还家边说:“你只管对公子如此讲,只管讲!”仆僮便笑着点头。说话间已到家门,仆僮牵着青牛跑到公子身边,先自逗他笑将起来,又照尹喜的嘱咐对公子说:“外边有个什么关令尹喜,说要见你!”不想话音未落,小公子竟大声呼叫道:“叫尹喜进来!叫尹喜进来!”尹喜随仆僮刚进院门,突然间老家屋宇猛地胀大起来,屋顶上冒出了一个莲花宝座,此时小公子已经变成几丈高的金身,端坐在莲花座上。老乾一家大惊,一时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听得金身公子大声说道:“我乃老君!太微就是屋宇,真一就是身体,你等不必感到惊恐!”又对尹喜说道:“我前日不带你西去,是因你刚刚受道,仙骨未成,故而相约在此处等你。如今你保形炼色,已达至真妙境界,心有紫络,面带神光,可以升仙了!同时,命你把我的遗躯送回涡谷二水交汇处秘葬,万不可惊扰地方。”

尹喜被接上莲花宝座,与老子同升无极,成为真仙,后授以无上真人的道号。

尹喜在升天之前,遵照老子嘱咐,来到老子出生的地方,把老子的遗躯秘葬在涡谷二水交汇处,也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替老师守葬,以报答老师教诲之恩。

这正是:

有个老人叫老聃,

写部经书五千言;

警句妙语真经典,

治国理政烹小鲜。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最关键。

柔弱胜刚强,

阴阳有奇玄;

功遂退处下,

寡欲赛神仙。

简单的道理不简单,

道家文化代代传。

有个老人叫老聃,

写部经书五千言;

警句妙语真经典,

一慈二俭不为先。

天之道,无为观,

以人为本顺自然。

民意不可违,

知足戒自满;

上善若如水,

福祸紧相连。

浅显的道理不浅显,

中华薪火万万年。

秦地传道

老子入秦游历秦国各地名山大川,了解风俗人情和历史传说,后隐居于扶风一带。距扶风不远的宝鸡县东有一位南伯子綦,是周文王之弟虢报之后。南伯子綦听说老子隐居于扶风,赶来拜见老子,求老子收他为弟子,老子答应了他的要求。

南伯子綦生有八子,请九方歅为他的儿子看相。九方歅告诉他,那个名叫梱的孩子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南伯子綦深受老子愤世嫉俗思想的影响,对梱的这种与君同食的命遇很难过。他认为与国君同食只是一种口舌之福,而他和儿子追求的是超然于浑浊现实之外的游历天地。他只希望顺自然本性而不愿孜孜追求功业和物相搅扰。过了不久,梱被派到燕国,途中被强盗掳获断了双脚后卖到了齐国,替渠公看门,确实也是食肉终身。南伯子綦为寻找儿子,离秦东来,曾到过商丘。在《庄子》一书中,《齐物论》《人间世》《大宗师》《寓言》《徐无鬼》都记述了南伯子綦的事迹,把他描述为已达“至人无己”境界的至人。如此推崇,或许庄周曾从学于南伯子綦,老子之学由此传于庄子。

老子高寿,活到一百六十多岁,还有的说他活一二百岁,升仙于扶风。老子作为长者,平素待人慈祥,他那与天地一体的阔大胸怀、他那守柔处静忍辱含垢的性格,得到乡邻老少的敬爱。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吊唁,痛哭失声。老子的好朋友秦佚也赶来再见老朋友一面。他来到老子灵前,不跪拜,不痛哭,只长号三声就出门而去,老子的邻人及弟子不理解地问:“您不是先生的朋友吗?”

秦佚回答说:“是好朋友。”

“那么这样(无情)的吊唁,讲得过去吗?”

秦佚答道:“我的做法是对的,原先,我以为他是至人,现在看来他尚未达到。”秦佚看众人不解,就解释道:“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看见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儿子一样,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亲一样。老少都这样悲伤地哭他,一定是情感执着,不必为哭诉而哭诉。这些表现是违背自然违背实情的,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的生命来于自然。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时而去。安心适时而顺应自然变化,这样,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人心中,古时候把这叫作解除倒悬。生亦不喜,死亦不悲,这才合乎自然之道。不理解这些,即不懂得老子,怎么能算是老子的朋友?所以我不悲。”

庄子在写完老子仙逝一段文字后,写下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承下去,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

后来,老子的学说经过历代道家学者传承下来,对哲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深深地印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并以新的形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绵延不绝,永无穷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