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涡阳千年:揭示老子文化基因密码

涡阳千年:揭示老子文化基因密码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清一统志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虽太史公本人并不相信此两人即是老子,但却不武断否认,以疑存疑,让读者自己判断。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和众多知名学者认为,研究老子及其思想应主要根据先秦史料。清末才子江瑔在《读史卮言》中,明确认为老子就是彭祖的后裔。

涡阳千年:揭示老子文化基因密码

如果说华夏文明史有5 000年,那么先秦历史便占其一半。从西周到秦代,共经历了1 000多年,不过在各类中国历史教材中,它所占的篇幅都是和它的时间跨度不成比例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史料匮乏而无法详细介绍。今天,我们用以还原先秦原貌的史料有三类:一是甲骨文金文;二是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官方史料、诸子百家文著及其他诗文经典;三是汉代以下著作中有关先秦的史料,但其中许多古籍的内容都存在争议。在这些史料中,能称得上历史书的仅有《竹书纪年》《国语》《战国策》“春秋三传”,而且《国语》和《战国策》的编撰时间都在汉代,史料之匮乏,可见一斑。这些无疑给史说老子带来难以逾越的困难。在这里我们仅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大家借鉴研判。另外,涉及老子出生地的相关具体问题下面还有专章论述,本节仅简要提及。

老子传记

第一个为老子书写传记的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的司马迁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大清一统志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以上便是太史公在《史记》中对老子身世的记载,归纳起来,讲了这么几个问题:第一,老子嬴姓李氏,名耳,字聃,楚苦县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年长于孔子,曾担任过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第二,孔子曾向老子问学,老子诚恳告诫,孔子为之感动,称赞老子“犹龙”;第三,老子晚年出关西隐,应关令尹喜所请,著书五千言,分上下篇,言道德之意;第四,记载了有关老子的不同传说,即老莱子或太史儋疑是老子。虽太史公本人并不相信此两人即是老子,但却不武断否认,以疑存疑,让读者自己判断。

司马迁《史记》写成于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此时距老子生活的年代已有400余年。由于年代久远,详情已经难考,因而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只能说个大概。所幸的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荀子》《墨子》《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对老子尚有片断和零星记载。这些记载虽不成系统,但对考证老子其人及其思想却至关重要。所谓先秦,即秦朝以前,具体指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和众多知名学者认为,研究老子及其思想应主要根据先秦史料。这些史料距老子生活时期较近,是原始记载,不易失真,同时,这些史料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比孔子稍长、曾作过周守藏室史且思想面貌大致相同的学者老子。因此,也是最接近真实的老子。

老子身世

千百年来,老子身世之谜一直是老子研究中的谜中之谜。由于先秦典籍对老子身世的记载极少极简,后人才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众说纷纭的神奇传说应运而生,不胜枚举,在此简要列举一二,仅供读者参考。

神仙说 在先秦典籍中,老子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位大学问家,而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老子则是一位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太上老君”。其原因:一是司马迁《史记》的模糊记载,说老子是个一百六十岁或二百多岁的老寿星,给老子蒙上一层神秘的光环;二是西汉刘向把老子作为神仙,写入《列仙传》;三是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四是历代帝王把老子作为神灵祭祀;五是道教信徒把老子奉为“道德天尊”,位列三清之一;六是官修史书《魏书》,把老子视为变化无常、永世不死的神仙;七是历代文人墨客,把老子描绘为“仙丹”鼻祖、长寿宗师,如北宋的《天平广记》《太上老君开天经》《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等,把老子塑造成一位活生生的人格化的神灵。

化胡说 老子辞官西行“至关”后到哪里去了,《史记》给出一个“莫知所终”的神秘悬念,有人借题发挥,说老子入西域化胡去了。《三国志·魏书》记载了老子西出化胡的故事;《后汉书·襄楷列传》说,襄楷在奏章中,引用《佛说四十二章经》,暗示老子就是佛祖;西晋王浮的《老子化胡经》更是详细记述了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借以提高道教的地位;唐代释法琳的《破邪论》,引用《大权菩萨经》,则把老子说成佛祖的弟子迦叶,是佛祖派来中国教化人的,等等。

后裔说 从古至今,不少人认为老子就是彭祖的后裔。彭祖在人们的记忆里,是一个八百多岁的神仙。而实际上彭祖是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姓篯名铿,黄帝的第八代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相传陆终娶鬼方国女蚩为妻,女蚩只有一个乳,怀孕三年,孩子生不下来。陆终只好剖开其左胁,取出三个儿子,又剖开右胁,取出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就是彭祖。彭祖建国于彭(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子孙以国为氏,《史记索隐》引《世本》说,彭祖自尧帝起,历经夏、商二朝,商朝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朝时担任柱下史。关于彭祖的生平记载,还源自司马迁《五帝本纪》、庄子《逍遥游》、《大戴礼记·虞载德篇》、《彭城志》、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列仙传》、《武夷山志》等。清末才子江瑔在《读史卮言》中,明确认为老子就是彭祖的后裔。清初大诗人钱谦益在《述古堂记》中,从《论语》中的“老彭”考证,认为老彭就是老子,称篯铿的“篯”姓就是“钱”姓,自己即是老子的后代。

家族说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为老子书传的同时,也记载了关于老莱子、史太儋的传说,有人据此推断老子是先秦的一批圣贤或是一个家族的总称,认为《道德经》是老子、老莱子、史太儋三人共同创作、经后人校订编辑印行的。有人还把老聃、李耳、老莱子、史太儋四人列为祖孙关系,并为家庭成员,《道德经》就是他们不断积累修改的著作。

战国说 有人认为,老子是战国末期人,还有一些人认为《道德经》这本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如梁启超先生《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列举了六条理由,论证老子是战国末期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依据“老子的儿子宗为魏将;孔子之前没有私人著作,而《老子》是私人著作;春秋时期的书,都是就一件具体的事发挥议论,《老子》不是这样”等推理,也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人;杨荣国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认为《道德经》一书出现在庄子之后;等等。

商儒说 胡适先生在《说儒》一书中,说老子不仅是正宗的儒家,还是一个殷商老儒。解光宇先生在《也谈“老子是殷商派老儒”》一文中,介绍了胡适先生的观点,列举了一些证据,一是甲骨文已经证明商代有儒;二是儒家和老子都尚柔;三是老子是商王的后裔;四是郭店本《老子》不反对仁义;等等。

我们认为,老子一生的经历、境遇,可以用一个短赋来概括:

武丁庚寅年

卯月望日天

宋国相县

紫气高悬

涡谷北岸

道祖降诞

氏李名耳

姓老名聃

出类拔萃

以水为伴

师从商容

受益匪浅

少承父业

任周史官

仰揽天象

掌修文献

精识三坟

熟用五典

孔子问礼

犹龙惊叹

官场沉浮

蒙冤归田

潜心研道

静心修炼

首开私学

喻意久远

广普众生

西出函关

尹喜强请

著言五千

道德真经

智博慧渊

文约义丰

堪称宝典

举世无双

价值无边

上善若水

顺应自然

福祸相依

知足知俭

治国理政

如烹小鲜

无为良言

玄之又玄

阴阳互补

穷极人天

道明太极

德达圣贤

扶风游历

槐里升仙

魂归故土

以了心愿

生地涡阳

天静宫观

厚德载物

大道随缘

咏物壮志

天下观瞻

君子有德

道行甲冠

中华文明

薪火相传

美哉壮哉

赋兮延年

老子世家

关于老子的家族渊源,历来争议不断,难成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

老氏家族说 根据《大戴礼·帝系》的记载,颛顼娶了滕奔氏的女子女禄为妻,女禄生子名叫老童。老童娶竭水氏女子高緺为妻,高緺生子重黎和吴回。吴回之子名陆终。陆终有六子,一曰樊,二曰惠连,三曰籛(又叫彭祖),四曰求言,五曰安,六曰季连。在《世本》和《史记·楚世家》中也记载了与此相近的说法。巫史之职在商周时代是地位很高的官职,不是普通氏族出身的人所能担任的,春秋时史官地位虽已大为降低,但在当时也只有世代为史官之家的后代才有可能学到史志知识,才有资格出任史官。宋国老氏正是这样的世为史官的贵族之家。老童的曾孙籛被封在彭祖,殷末,彭祖国被灭。老籛的子孙有的逃往楚国,楚有老莱子,有的逃到鲁国,鲁有老祁,他们都失去了贵族身份。其中,有一大部分仍留在殷,即相地的老氏家族;微子受封于宋,老氏家族又成为宋国贵族,并世代有人为史官。老子是宋国老氏后代,也就是老籛彭祖国的后裔,故又被人称为“老彭”。同样是宋国贵族后裔的孔子亲切地说:“窃比于我老彭。”

前576年,宋国华氏宗族与桓氏宗族内讧,鱼石奔楚。前573年夏,楚派兵送鱼石攻入彭城。华喜、老佐率宋军围彭城,老佐战死。老聃之父很可能在这场内乱中去世。前571年,老聃出生。没有父亲为他取名字,有人根据他的耳朵大,给他取名聃,聃就是耳漫的意思,亦即耳大垂。老聃出生的那一年是庚寅年,即虎年,故小名“小老虎”,当时涡淮之间人们把老虎叫“狸儿”,老聃家乡相邑也是如此。据方以智《通雅》:虎“或曰狸儿,转为李耳”。乡里邻居都叫他的小名李耳,时间长了,后来人们就误把他的小名李耳当作大名传之后代。再后来,这一民间传说被神仙家们用于神话传说,于是就有了老子指李树为姓的佳话。

老子的儿子叫“宗”,是古魏国的将军,被封在名叫“段干”的地方。“宗”的儿子叫“注”,“注”的儿子叫“宫”,“宫”的玄孙叫“假”,是汉孝文帝的老师,“假”的儿子叫“解”,是胶西王的老师。

李氏家族说 唐初李延寿父子认为自己是老子的后代,在《北史》中对老子的家族渊源进行了追述。《新唐书·宗室世系》采纳了《北史》的观点,认为老子姓李,而李氏出自嬴姓,其世系关系是:帝颛顼—大业—女华—皋陶—益—恩成—理征—利贞—昌祖—彤德—硕宗—乾—李耳。唐王朝视老子为自己的祖先,非常重视对老子世系的研究,认为老子出身李氏,其理由:一是李氏出自理官,在古代,“理”与“李”通用,狱官既叫“司理”,又叫“司李”,先秦的外交官员既称“行理”,又称“行李”;二是老子的父亲李乾在周朝任上御史大夫,老子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洛都生活,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分熟悉周文化,因而才能入周为史官;三是老子出身贵族,在先秦时期凡掌管国家图书、礼仪、占卜、星象等事宜的人,不可能是一般的贤达之人,而是知识渊博、名声显贵的大圣贤,出身平民的人是无法做到的;四是有大量古籍文献佐证,古人认祖归宗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决不会草率行事,唐人考证老子家族,必以大量古籍为依据,如《北史》《唐书》《管子》《左传》《礼记正义》《元和姓纂》《赵郡李氏世谱》等,尤其还有一些当今已失传的古籍,可能更全面、更能取信于天下,不会被后代贻笑。

宋代罗泌在《路史》中,也赞同这一观点说,皋陶为理官,故有了理氏,李与理通。昔晋文公命李离为李,以为皋陶之后,并其证也。但也有人对这些说法表示怀疑,如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在《高唐李氏世谱序》中说,李氏,嬴姓。自咎徭世官大理,为理氏。由利贞食李逃生,为李氏。盖难征矣。

老子姓氏

老子的姓氏和字号,历来就有姓老或姓李之争。

姓老说认为,现行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看起来既明白又清楚,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情况是,老子姓老,名聃,尊称老子。其理由有三:其一,在《墨子》《礼记》《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有80多处提到老子,都称呼其为老子或老聃,而绝对没有称呼李耳的。其二,根据考定,春秋时期的242年间,只有“老”姓,没有“李”姓,如《左传·成公十五年》:宋有司马老佐;《左传·昭公十四年》:鲁有司徒老祁。老佐、老祁都是以“老”为姓氏,“李”姓则后出,直到战国时期才有。其三,先秦诸子都是“子”上冠以姓氏,以示尊重,如孔子、墨子、庄子、孟子等,没有一个例外,老子也当如此,假如真有一位著书五千言的李耳,则应被称为“李子”,这才符合当时的惯例。可见,老子姓李名耳的称呼,在先秦典籍中没有任何根据。老子的姓氏由“老”变成“李”,是从汉代开始的。老子姓老名聃,聃又作耽,音近义也近,古代本是一个字。《说文解字》:“聃,耳曼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曼者,引也。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由此可见,“聃”的意思是“耳长大”。至于有些载籍老子“字伯阳,谥曰聃”,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清代考据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读老子》里已把这个问题考证得很清楚了,他明确指出唐初的《史记》无“字伯阳,谥曰聃”之说,此为后代神仙家窜改的结果。马叙伦先生在《老子校诂》中也持同样看法。

姓李说认为,老子既然姓老,为什么《史记》又说他“姓李氏”呢?老子姓李从何而来呢?古人对此有三点理由:一是随母家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隐”引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太平广记》引《神仙传》曰:“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二是指李为姓。《太平广记·神仙第一》引《神仙传》曰:“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三是理官改姓。《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老子祖先世代为理官,后又得济于李树,故改姓李。李氏出自嬴姓,是颛顼高阳氏的后代,虞、夏、商三代都为大理,以官为族姓,纣时,老子的一位祖先皋陶的后裔理征为翼隶中吴伯,与纣不合,理征娶契和氏,因得罪于纣而死,其妻子逃难时,食用李子得救,为感恩,改“理”姓为“李”姓。如果不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姓李氏”,后世人自然都会认为老子姓“老”,但由于《史记》的这一句话,后人便认为老子姓“李”,而对老子的“老”作出各种猜测。例如:唐人成玄英在《庄子疏解》中,认为“老聃”是另外的字;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用张君相的话说:“老子者是号,非名。”认为老子的“老”是“考”教众理、化育万物的意思;《神仙传》中说,老子在母亲体内八十一年,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故起名“老子”;有人说“老子”与“老师”“老先生”相近相同;等等。

同时,有不少学者认为,“老”和“李”都是老子的姓氏,“老”为老子的姓,“李”为老子的氏。在先秦,特别是春秋以前,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而秦汉以后,人们往往姓、氏不分。《通志·氏族略序》考证:“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者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意思是说,先秦时的贵族有姓有氏,有的人可能有几个姓氏,有的人有时称姓、有时称氏,时代越向前,姓氏的使用越不规范。例如,孔子是商王室后裔,本姓子,后借用祖先孔父嘉的名,以“孔”为氏,后姓氏不分,人们就习惯认为孔子姓“孔”;秦始皇叫嬴政,《史记·秦本记》说,这个姓是舜赐给他祖先的,后来秦王的另一位祖先造父受周穆王宠爱,以赵域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嬴政又叫赵政;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屈原的祖先至少有芈、熊、屈三个姓氏。因此,我们只要认真仔细地思考一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用词“老子者……姓李氏”,即可得知,他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李”是老子的氏。同样,在《史记》中,司马迁在介绍孔子的姓时,也说孔子“姓孔氏”,也即以“孔氏”为姓。

但也有学者认为,“老”是他称,“李”是自称,上古音“李”字入之部,“老”字入幽部,两字元音相同,可以通假(王力先生拟音:之部ə,幽部əʊ),异地人把“李子”写作成“老子”,并且扬了名。如齐国的陈恒,上古音“陈”“田”皆入真部,“恒”“常”皆入阳部,故他称田常,自称陈恒、陈氏。此种说法,自汉初始,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入纪传体史书,为东汉道教团体确认,后经历代神仙家们广泛宣传,得到普遍认可,以致延续至今。

老子生卒

先秦史料对老子的生卒均无记载,严谨的说法是“不详”,但老子长于孔子,是没有问题的。从《礼记》《吕氏春秋》《孔子家语》和《史记》等书所载老、孔交往的情节中可以明显看出,孔子对老子的态度甚为恭敬,而老子的语气和态度俨然是一位长辈。依照《礼记·曲礼上》所载古制:“年长以倍,则父视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此话第一句意思是20岁的年轻人对大于自己一倍的40岁的人,当以父辈来对待。由孔子对老子的态度来推断,老子比孔子至少大20来岁。孔子生于前551年,老子出生就不会晚于前571年,至于月、日,便无从考证。薛至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云“老子生于商王武丁之九年二月十五日卯时”是毫无根据的传说,根本不可信。而道教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君诞辰”日,并于此日作道场,诵《道德真经》以为纪念,只能聊备一说,不足为据。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载:“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云:《岁时杂记》,九者老阳之数,九月九日谓之重阳,道家谓老君九月九日生,取之此也。按今人谓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生,未知何据。宋钱易《南部新书》云:会昌元年三月二十五日敕,以其日为老君降诞,假一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亦不足为据。

老子卒于何年?先秦史料无记录,司马迁云:“莫知所终。”老子年寿有多高?也无史可查,但老子长寿是确定无疑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云:“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可见司马迁是把老子活了“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当作传说记下来的。但又云老子“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肯定老子是长寿的,这与历史上传说老子长寿是一致的。

由于史料缺乏,记载不详,众说不一,今采取多数学者认可的说法,作此生平重要阶段简要年谱,供读者参考。

1.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

老子诞生(假定)。

2.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

老子20岁,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孔子诞生。

3.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

老子36岁,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

4.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

老子41岁,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5.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www.daowen.com)

老子45岁,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6.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老子55岁,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乡相邑居住。

7.前500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

老子71岁,孔子时年51岁,老子在沛地讲学,孔子南至沛地,向老子问学。

8.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

老子86岁,去关入秦游历,途中为函谷关令尹喜挽留,撰写《道德经》。后故于秦国,享年约有百岁或二百余岁。

老子生地

《史记》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楚苦县在哪里、在当今的什么地方,是确立老子生地的关键,很多人认为河南鹿邑是“楚苦县”,实为讹传。

《春秋左传》是与老子、孔子同时代的伟大历史学家左丘明所撰写的,它记载了当年涡阳县的历史地理位置。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经》:“秋,楚人伐陈。”《传》:“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亳州)夷(城父),城顿而还。”《春秋左传·襄公元年》(前572年),《传》:“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

亳州志

这段史料说明,老子出生的前一年,焦(今亳州)、夷(今城父)已被楚国占领,已是楚国领地。而涡阳当时在焦夷东邻,必定早已属楚。

河南鹿邑县当时属陈国,“楚人伐陈”即讨伐陈国,陈国数次被楚讨伐未果,直到前478年才被楚国占取,而这一年老子已93岁,孔子也已去世。因此,老子出生的地方不可能是鹿邑。马叙伦先生考证,春秋时的陈国既无“相”,也无“苦”,在学术界已成定论。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蒙城县令王继贤编审刊刻《古蒙庄子校释》一书并亲自撰写《古蒙庄子序》,王继贤在论证庄子是蒙城人时,无意间论证了老子故里,他写道:“老子为苦人,苦去蒙仅百里,于世又近。庄子其见知之人欤?不然,何神之肖也?余入谯,过苦,登太清之宫,其铸鼎黝然峙立,五千馀言,垂之金石,人未有与苦争者,其遗迹较也。”

这则珍贵难得的古籍史料,为我们提供了至少六层史实信息:

一是记载了老子的出生地,即“老子为苦人”。老子为楚国苦县人,是司马迁最早提出来的,此地虽历经千年沿革,地名不断变换,但其地理位置不会改变,更不会随朝代更迭而迁移。

二是交代了苦县的具体方位,即“苦去蒙仅百里”。苦县在什么地方?从古至今,涡阳蒙城两地流行一句歇后语:九十里(就是理)到蒙城,来回来(一来一回)一百八。涡、蒙两地相距正好90华里,与“苦去蒙仅百里”相吻相符,涡阳就是当年的苦县无疑。而蒙城县到鹿邑县有足足二百九十里,与“苦去蒙仅百里”风马牛不相及。

三是论证了老庄之间的师承关系,即“于世又近,庄子其见知之人欤?不然,何神之肖也?”王继贤认为,老子与庄子生活年代相近,相隔仅200余年;家乡也相近,相距仅百里;思想亦相同,在对“道”的推崇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学说方面互释、互通、互补,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是老子思想的传承人,史以“老庄”并称,因而才能“何神之肖也”!庄子在其著《南华经》中,记述了大量老子的生平轶事,仅孔子向老子问礼就有八次之多,足见庄子对老子了解至深,堪称“神肖”“神交”。

四是明确了蒙、苦、谯三地的地理关系,即“余入谯,过苦”。有史以来,蒙城、涡阳(苦县)、亳州(谯)三地均呈东西走向,涡阳(苦县)介于蒙、谯之间,数千年从未改变。明代,蒙城、涡阳同属谯,王继贤经常去谯办理公务,入谯必经过苦县(今涡阳),其他别无选择,更无捷径。

五是叙述了中太清宫(天静宫)的昔日风貌和游历心境,即“登太清之宫,其铸鼎黝然峙立,五千馀言,垂之金石”。往返蒙谯公务过苦(今涡阳)之余,王继贤经常去老子出生的地方中太清宫(今天静宫)拜谒,登上宏深巍峨的老君殿,看到铸书在钟鼎上的《义经》(春秋时对《道德经》尊称)和镌刻在石碑上的《道德经》,神圣庄严,熠熠生辉,肃然起敬。昔日太清宫(天静宫)辉煌雄伟,正应了古人对天静宫的赞誉“占地三千,食业数千,堪比帝王之都”也。

六是对比了老庄故里之争,即“人未有与苦争者,其遗迹较也”。王继贤为什么校编《古蒙庄子校释》一书,是因为当时庄子故里“蒙”在何处存在争议,而老子故里“苦”在蒙、谯之间却没有争议,因为老子故里“其遗迹较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人皆知。可见,老子故里苦县在蒙、谯之间的涡阳,明代前,最起码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前无争议,如今的老子故里之争应起于当代,是功利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文化遗产商品化的产物。

天静宫鸟瞰

王继贤,字弓若,号笠云,浙江长兴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初任蒙城县令,继升南京刑部主事,崇祯年间任扬州知州,明代著名工书,善画人物,与明代著名书法家吴宗仪为友,共同研学老庄文化,以传承弘扬道家思想为己任,亲为吴宗信书稿《古蒙庄子校释》审订作序,既在情理之中,又在必然之列,此书现存于国内各大图书馆。王继贤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400余年,从他的人生经历可知,他既是一位亲民爱民的官吏,又是一名学风严谨的学者,当年他研学老庄思想的时候,必研读过司马迁的《史记》和众多现已失传的先秦典籍,他所看到的关于老子故里的史料,应该更翔实、更原始、更真实。因此,他在《古蒙庄子序》中提供的史实信息应该是最可信的。

东汉延熹八年(165年),边韶奉旨作《老子铭》中列老子生于“楚相县”,同时又称“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春秋时期,相县属宋国,后楚占领宋,相县废,改称苦。所以,老子当先为宋国相县人、后为楚国苦县人。

《史记·正义》也明确说苦县与“彭城相近”,同时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

古代诗文中亦有对老子庙的描述:

《古诗源》卷十四,有北周诗人庾信(513—581年)的一首《至老子庙应诏》诗,诗中有“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之句。唐代诗人温庭筠(?—866年)也有《老君庙》诗一首,诗中有“庙前晚色连寒水,天外斜阳带远帆”之句。这二首诗将“涡水处其阳”,有“九井”“灵溪”的地理特征,描述得非常清楚。

《全唐文》中,唐僖宗(874—888年在位)有一篇《赐亳州太清宫》敕文,指明“亳州太清宫是混元降诞之地”,地有“九龙之瑞井”。

唐代杜光庭(850—933年)的《道教灵验记·亳州太清宫记》(《道藏》第10册,第804页)中写道:“亳州真源县太清宫,圣祖老君降生之宅也。历殷周至唐,而九井三桧,宛然长在。”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也明确地指出老子的诞生之地:“诞生于亳,即今真源县九龙井太清宫是其地也。”(《全唐文》第4301页)

上列所举,反映出老子出生地的历史地理特征,即老子故宅,在涡水北面;老子庙旁,谷水注之;老子庙东,必有九井。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是老子的诞生地。而今安徽涡阳“天静宫”之地,正在涡河北岸,庙旁的武家河(古谷水)注入涡水之中,庙东的九口春秋时代的古井,亦在田野考古中出土。

因此,史料中所说老子是“宋国相人”“楚相县人”“楚苦县人”“沛人”等,都是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安徽省涡阳县涡河北岸郑店(正殿的谐音)村天静宫之地。对此,本书第四章将有专节详述。

老子官职

《庄子》里说老子是“周之征藏史”,《史记》称“守藏室之史”,《礼记·曾子问》疏引《史记》说:“老聃为周柱下史,或为守藏史。”《汉官仪》称:“侍御史,周曰柱下史,老聃为之,秦改为御史,主管柱下方书。”《史汉索隐》云:“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柱下史又名柱后史。据马叙伦、高亨等先生考证,“守藏室之史”“征藏史”“柱下史”“柱后史”只是说法不同,内容则一,就是管理图书文件,即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国家档案馆馆长之职。

这是被广泛认同的说法。另外,还有学者以上海《二十二子》原文和《辞海》字解为蓝本,研究认为,老子是周景王变法图强的总设计师,《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改革开放的思想经典。

老子生于周灵王时,曾与太子晋和景王怀有同样的变法抱负;职于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卒于周敬王时。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今徐州沛县一带),后人又以地名称他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扬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韶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2 500多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前522年,周景王倾周朝国力铸造一套叫“无射”的大型编钟,将《周书》中的《道德经》全文铸刻在钟上,告示天下,以彰显改革变法的决心,后因群臣利益受阻,改革失败,周景王两年后去世。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他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他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制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辩证逻辑大师。

历史证明,《道德经》是春秋末期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前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做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后来,老子在大夫密喜(尹喜)的帮助下,精益求精,将无射钟上的文字修改成《道德经》传播于世。前节所述蒙城县令王继贤在涡阳天静宫见到的铸书《义经》和碑刻《道德经》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推断。

老子导师

老子的思想源出于上古文化、中原文化,但有关老子师承的资料非常有限。已看到的许多说法只能视为传说,我们仅能把有关资料罗列梳理一下,哪一种说法更真实可信,读者自可择判。

常枞 又作“常从”,先秦史官,古天文学家。《汉书·艺文志》记载“《常从日月星气》二十一卷”,颜师古注释说:“常从,人姓名也,老子师之。”常枞与老子的师生关系之说最早见于《文子·上德》:老子曰:“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因川,观影而知持后,故圣人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譬若集薪燎,后者处上。”宋人杜道坚《文子缵义》,开始第一句话为“老子学于常枞”。文子是老子的弟子,他对自己老师的师承关系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对常枞和老子的师生关系和“见舌而守柔”的典故作了详细的解释: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枞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枞曰:“嘻!是已。”常枞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老子自称为弟子,可见他与常枞确实是师生关系。

商容 商末殷纣王时期主掌礼乐的大臣,著名贤者,因不满纣王的荒唐暴虐,多次进谏而被黜,曾试图用礼乐教化纣王失败而隐居。古代许多典籍都说商容是老子的老师。《淮南子·谬称训》记载:“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世说新语·德行》注引许叔重的话说:“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韩诗外传》卷二记载说:“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化纣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为太子,欲以为三公。商容辞曰:‘吾尝冯于马徒,欲以化纣而不能,愚也。不争而隐,无勇也。愚且无勇,不足以备乎三公。’遂固辞不受命。”商容的身份、遭遇、思想与老子相近,一些道家、道教学者认为商容长寿,理应成为少年老子的老师。但也有人说商容就是《文子》和《说苑》中讲的常枞。

容成公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黄帝臣子,擅长房中术,是黄帝的养生老师之一,相传高寿二百余岁。把容成公说为老子的老师,最早见于《列仙传》。《列仙传》说:“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发白更黑,齿落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也。”《后汉书·方术传》记载:汉末方士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冷寿光等,都是修习容成公的御妇之术得以长寿的。虽然《列仙传》记载容成公时说的“玄牝”“谷神不死”等在字面上与《老子》有相似之处,但把一个方术家说成是哲学家的老师,总使人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

另外,历史上还有叫容成氏的,《庄子》和《淮南子》中多次提到一名传说中的圣王叫容成氏,有人说容成氏就是容成公,而有人说不是。俞樾对容成氏的身份进行了考证,得出结论说:“合诸说观之,容成氏有三:黄帝之君,一也;黄帝之臣,二也;老子之师,三也。”也就是说,历史上名叫容成氏的有几个,其中有一位容成氏,可能就是老子的老师。

老子弟子

据现有史料证明,老子是第一位开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人。老子是名师,其私学远近闻名,弟子众多,这里仅介绍一些亲授弟子、再传弟子和主要传承人,供读者品鉴。

孔子(前551—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夏邑县),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亲授弟子,有关他与老子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专门叙述。

尹喜 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关尹。甘肃天水人,自幼究览古籍,通精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官至周代大夫,周敬王二十三年天下将乱,辞去大夫官职,转任秦函谷关令,遇老子,得授《道德经》真传,被称为道教玄元十子之首,老子的亲授弟子。《汉书·艺文志》记载说:“《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尹喜弃官不做,跟着老子一起走了,自然是追随老子,当了老子的学生。

尹喜即关尹,春秋末期人,在其任函谷关令期间,挽留老子并请求老子著书立说。

刘向《列仙传》的记载大体相同,但增加了许多神秘部分:“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炁,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化明(胡),服苣胜实,莫知其所终。尹喜亦自著书九篇,号曰《关尹子》。”关于老子西游的事,实际上,不仅老子又回到家乡教授弟子,就连尹喜后来也在相县一带教授门徒,列子曾向他请教过。

老子与关尹的师生关系,《庄子·天下》也有记载:“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后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亢仓子(庚桑子) 春秋时期陈国人,道教玄元十子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老子的亲授弟子,又名亢桑子、庚桑子,能视听不用耳目,隐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著有《亢仓子》一书,多为古文奇字。

《列子·仲尼》载:陈大夫聘鲁,私见叔孙氏。叔孙氏曰:“吾国有圣人。”曰:“非孔丘邪?”曰:“是也。”“何以知其圣乎?”叔孙氏曰:“吾常闻之颜回曰:‘孔丘能废心而用形。’”陈大夫曰:“吾国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谓?”曰:“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大悦,他日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可见,亢仓子不是庄子所虚构的,亢仓子与孔子同时,他是老子的弟子。杨伯峻先生注说:“《释文》云:‘亢仓音庚桑,名楚,《史记》作亢仓子。’”《庄子》有篇名《庚桑楚》,说:“老聃之役有庚桑楚,偏得老聃之道。”《经典释文》注:“役,学徒弟子也。”道教出现以后,庚桑子逐渐被神化,到了唐代天宝元年,唐玄宗封他为“洞灵真人”,他写的《亢仓子》被尊为《洞灵真经》。亢仓子是老子的学生,他自己也带学生,《庄子·庚桑楚》篇就记载有亢仓子师徒问答的情况。

南荣趎 姓南荣,名憨,又作南荣畴,灌县(今四川都江堰)人,著名春秋末期贤士,道教玄元十子之一,老子的亲授弟子。《庄子·庚桑楚》记载,他本为庚桑子的弟子,因为庚桑子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回答他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便建议他直接去向老子求教,书中对他向老子求学的情况作了详细记述,同时,至少可以向我们透露出三个信息:

一是老子的学堂有宿舍。从“南荣趎请人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来看,老子为学生安排有学舍,学生可以长期在那里居住。

二是老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老子一见面就问“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明明是南荣趎一个人来的,而老子却问他为什么带着那么多的人来,这个“众”实际是指众多的世俗杂念。老子通过这种提问方法,目的就是让南荣趎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再给予启发。

三是老子的教材是《道德经》。老子对南荣趎讲的话虽然不是《道德经》中的原话,但基本内容已经包含在书中了。通过这些内容,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确定《道德经》的原始版本。

文子 姓辛氏,号计然,宋国相县(今安徽涡阳)人,道教玄元十子之一,生卒年不详,与孔子同时,比孔子略小,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著《文子》(《通玄真经》)一书,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蠡佑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老子的亲授弟子。

关于老子与文子的师生关系,《汉书·艺文志》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隋书·经籍志三》说:“《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文子·道德》记载:文子问道,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平王问文子曰:“吾闻子得道于老聃,今贤人虽有道,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庸能乎?”

老子与文子的师徒关系在王充的《论衡·自然篇》中也有记载:“贤之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把黄帝、老子、文子这些道家人物看得如同天地,可以说是至高的评价了。特别是王充不像后世文人那样“老庄”并称,而是把老子与文子相提并论,这说明在汉代人眼中,老子与文子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文子在道家学派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唐天宝元年,唐玄宗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为《通玄真经》。

杨朱(阳子居) 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亲授弟子。老子与杨朱的师生关系,记载于《列子·黄帝》:

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进涫漱巾栉,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庄子·寓言》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只是主人公不是杨朱,而是阳子居,另外,《列子·黄帝》记载:“杨朱过宋,东之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这个故事又见于《庄子·山木》,而“杨朱”作“阳子”。因此,人们推测阳子居就是杨朱。

阳子居与老子的师生关系,《庄子·应帝王》也有记载: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枝系,劳心怵心者也。且曰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货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阳子居向老子请教如何治国的问题,师生关系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

蜎子(环渊) 姓蜎名渊,又作环渊、玄渊,战国时期楚国人,老子的亲授弟子。《汉书·艺文志》说:“《蜎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老子是春秋末年人,而齐宣王是战国中期人,如果蜎子与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那么他也应该是战国中期人,与老子生活的时代相差100年左右。这样算来,蜎子很难成为老子的亲授弟子。但我们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也不能轻易地否定《汉书》的记载,在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不妨先接受《汉书》的说法,把蜎子视为老子的弟子。

柏矩 鲁国人,师从老子,道教玄元十子之一,老子的亲授弟子。《庄子·则阳》记载了柏矩请求老子准其游天下的故事:“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灾,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庄子集释》卷八(下)记载:唐初道士成玄英疏:“柏矩,鲁人。”成玄英如此讲,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只是有关柏矩的生平史料太少,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更多的生平资料了。

尹文(约前360—前280年) 尊称“尹文子”,齐国人,老子的亲授弟子,道教玄元十子之一,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兼儒墨合于自家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是战国时代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的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并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是当时有名的名家,能言善辩,“白马非马”为代表性的论点,以诡辩著称。尹文的学说,当时很受公孙龙的称赞。

崔瞿 姓崔名瞿,鲁国人,老子的亲授弟子,道教玄元十子之一。他闻老子在沛地故里,步行数百里而来求教。崔瞿问:“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子就给他讲了“抛弃聪明智巧,天下就太平了”的道理。

士成绮 姓士,名成绮,鲁国人,老子的亲授弟子,道教玄元十子之一。他曾跋山涉水数百里,脚上磨出了层层老茧,中途不敢多休息,赶来向老子求教。老子告诉他一番“依自然之性”修身立业的道理,他便不辞而别,老子笑曰:“小子机敏,可教!”

南伯子綦 秦时宝鸡县人,老子的亲授弟子。据《路史》记载,他是周文王弟虢叔之后。《庄子》中记述了一个带有哲理思辨的故事:

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游乐,看见长着一棵出奇的大树,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荫蔽在大树树荫下歇息。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呢?这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啊!”仰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树枝并不可以用来做栋梁;低头观看大树的主干,树心直到表皮旋着裂口并不可以用来做棺椁;用舌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受伤;用鼻闻一闻气味,使人像喝多了酒,三天三夜还醒不过来。

子綦说:“这果真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木,以至长到这么高大。唉,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呢!”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很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做系猴子的木桩的人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寻求建屋的大梁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寻找整幅的棺木又把树木砍去。所以它们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半道上被刀斧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因此,古人祈祷神灵消除灾害,总不把白色额头的牛、高鼻折额的猪以及患有痔漏疾病的人沉入河中去用作祭奠。这些情况巫师全都了解,认为他们都很不吉祥的。不过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世上最大的吉祥。

老子博物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要做快乐的自己,强调内心独立和行为自由,不管是“有用”背后的改变,还是“无用”背后的坚守,只要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和精神追求,就是“神人”的人生之美。

范蠡 (前536—前448年) 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范蠡是文子的弟子,即是老子的再传弟子,也是第一位全面实践老子思想的典范人物。他的家乡和老子、文子的家乡宋国相邑很近,有接受老子思想的有利条件。他的思想与老子思想十分接近,如效法天道、反战、盛极则衰、以柔克刚、功成身退等。他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隐居于恩师老子、文子家乡涡谷二水之中,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彭蒙之师 老子的再传弟子。关于彭蒙的事,我们知道得非常少,《庄子·天下》对他的思想有一些记载:“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窢然,恶可而言。’”“不教”“莫之是莫之非”等都属于道家思想,彭蒙之师自然也属道家人物。《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唐子在齐威王面前讲田骈的坏话,结果田骈被赶出齐国。田骈是庄子的前辈,彭蒙又是田骈的老师,庄子大约生于前369年,我们把彭蒙的生年再向前推60年左右,他大约出生于前430年,那么彭蒙之师大约出生于前460—前450年,属战国初年的人,这就与老子弟子的年代衔接起来了。可惜的是,我们既不知道彭蒙之师的姓名,更不知道他的生平事迹,说他是老子的再传弟子只是一种推测。

列子 本名列御寇,老子的再传弟子,道教玄元十子之一,东周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贵虚学派(列子学)。

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吕氏春秋》与《尸子》皆载“列子贵虚”,但依《天瑞》,列子自认“虚者无贵”。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等概念。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祸,刘向整理《列子》时仅存为八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选自此书,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庄子(前369—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卒时享年84岁。庄子是老子思想的主要传承人,道教玄元十子之一,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并在宋国与老乡惠子结识。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河上丈人 战国晚期魏国人,与庄子同时代,老子思想的主要传承人。在道家的传承史上,河上丈人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按照《史记·乐毅列传》记载,由河上丈人传下来的一支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它的师承关系为: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乐臣公—盖公。同书还记载:“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乐瑕公与乐臣公原为赵人,是乐毅的同族,在赵灭亡前夕,二人逃到齐国,而在齐国教授盖公黄老思想的是乐臣公,这说明乐瑕公当时已经衰老(他是乐臣公的老师)。赵国灭亡于前222年,按每一代师徒平均为20到30年计算,可上溯一百年左右,也就是说,河上丈人大约是公元前320年左右的人。在政治上,河上丈人用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教授曹参,又由曹参把这一政策推向全国,从而形成了为史家所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在学术上,盖公对道家思想的传播有很大贡献,《隋书·经籍志三》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可见,汉代的道家学派主要是由河上丈人这一脉来传承的。

张良(前250—前186年) 字子房,今安徽亳州城父镇人,老子思想的主要传承人,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狙击秦始皇未遂。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由于张良与老子是同乡,早年就开始与道家人物黄石老人有所交往,幸得《太公兵法》。他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运用道家思想,还把道家思想运用到个人处世修养方面,他能够做到功成身退、知足不辱,完全是一派道家作风。正是由于张良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与道家的特殊关系,后来的天师道开创者张道陵把张良视为自己的祖先。

刘安(前179—前122年) 西汉初年宗室,思想家、文学家,老子思想的主要传承人,是一位上承道家、下启道教的典型代表人物。淮南王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是我国道家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老子归隐

鲁昭公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前520—前516年),周王室诸侯争霸,内乱迭起,王子朝杀王子猛(周悼王),自立为王。五年后,王子朝被众诸侯赶下台,携带大批周朝典籍逃奔楚国。老子因此事件,蒙受失职之责,但见周王室日渐衰落,无药可救,便愤然辞去守藏室史之职。这一年,老子55岁。老子辞官后,去了哪里,一直是人们关注热议的话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辞官后,“至关……莫知所终”。后人解释说此关即“函谷关”或“散关”,老子骑牛西去秦地游历,在“关上”遇到关令尹喜,应尹喜之请,著书《德经》《道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再后来就不知去了哪里。

有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推断说,老子西去在秦国游历讲学一段时间后,继续西行,最后到了西域,在那里教化了佛祖释迦牟尼。这就是老子化胡说。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西汉史学家刘向,他在中国第一部系列叙述神仙的传记《列仙传》中,主要记述了上古及三代、秦、汉之间的七十多位神仙的重要事迹及成仙过程,其中就有老子入流沙之西说。到了东汉后期,这一说法更加直接,《后汉书·襄楷列传》记载,襄楷在给恒帝的奏章中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西晋道士王浮著书《老子化胡经》,将老子推向道教神坛。按照上述说法,有两个问题无法解释:一是春秋末年,函谷关或散关都在周都洛阳的西边,都属于秦国之地,而关令尹喜是周朝大夫,秦国怎么让一个“周大夫”去守备秦国关口呢?或者只有一种可能,尹喜是秦国大夫。二是《列仙传》说老子西去到了大秦国,而大秦国指的是古罗马帝国,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中途到达波斯湾望海止步,未能继续西行,只得望洋兴叹一番,无功而返。甘英这次出使大秦,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朝廷举全国之力,尚且困难重重,中途夭折,而当年的老子已近古稀之年,只身一人乘着老牛破车,如果没有孙悟空之类的高徒相伴相助,怎么可能到达,何年何月才能到达呢?可见,老子西域化胡说只是神仙家们杜撰的天方夜谭之类的神话传说,不能作为信史凭据。

事实上,老子辞官后,先是回到故乡宋国相邑,潜心研道,静心修德,开学授徒,创立了道家学派,后因楚国北侵,又在沛地隐居一段时间,曾应秦大夫尹喜之邀,西去秦地著书、游历、讲学,最后客仙秦地,尹喜为报答恩师知遇之恩,护佑恩师遗骨回到恩师家乡,隐葬于涡谷二水之滨,并在此为恩师永久守葬。其理由:

一是大量古代典籍明确记载老子辞官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列子·周穆王第三》载,秦人逢氏的儿子病了,在去鲁国求医途中路过宋国,遇到老子,老子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诲,说明老子晚年就生活在自己故乡;《庄子·天道》载,孔子准备把自己整理的书籍放在周朝图书馆保存,得知老子已“免而归居”,就到宋国相邑请老子帮忙,老子不肯帮忙,说明老子离开周都“归居”是回到家乡居住;《庄子·天运》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说明老子辞官后曾在沛地隐居过,沛地在鲁国正南面、相邑正北面,而“南之沛见老聃”,正是孔子向南到沛见老子,这里离老子的家乡很近;《庄子·养生主》载,老子仙逝后,秦佚和许多老子的弟子前去吊唁,庄子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老子虽是一代圣贤,但他也和普通人一样生老病死,而不是一个神入流沙、生而不老的“仙人”。

二是以宋国相邑为中心的道家人物聚集地,说明老子晚年就在家乡授学。自老子创立道家学说以来,道家学派一直以宋国相邑(今安徽涡阳)为中心,而不是其他地方,更不是西域。中国古代某一文化学说形成,都与其地域资源有着直接关系,大都围绕一个核心人物活跃起来,道家学派也不例外。在老子家乡相邑,以老子为中心,聚集了文子、尹喜、黄石公、张良、范蠡、孙武、伍子胥等一大批道家弟子;在相邑东边45公里的蒙郡(今蒙城县),出现了一个与老子齐名的道家学者庄子,史称“老庄”;在相邑东南的八公山,出现了汉王道家学者刘安,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道家哲学巨著《淮南子》;在相邑南边的“慎邑”(今安徽颍上县),出现了一个被誉为“圣人之师”的哲学家管仲;在相邑西边不远的郑国,出现了一位道家著名学者列子;在相邑北边的田齐,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教授的官学主要是“黄老学说”,为当时的“百家争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曹参任齐相时,受道家学说影响,推行无为国策,取得巨大成功;等等。

尹喜墓位于涡阳天静宫东4里,俗称尹子堌堆,原墓占地1000平方米,高约9米,宛如小丘。

三是众多文化遗存,表明老子晚年在家乡宋国相邑授徒讲学生活了相当长时间。目前,涡阳县境内现存有12座包括真源故城在内的故城遗址、有28个以“相”命名的村庄、有两座老子庙(东太清宫、中太清宫)、有5个以“武”字命名的村庄,有圣母墓、范蠡西施合葬墓、尹喜墓、嵇康墓、遗履桥、陈抟卧迹,有许多老子、尹喜、文子、孙武、伍子胥、范蠡、黄石公、张良、庄子、嵇康、陈抟等一大批道家先哲在此活动的遗迹及美丽动人传说,出土了大量包括孔子问礼碑、汉唐宋元老子庙遗址、九龙井、古流星园、老子庙敕建碑等在内的历代文物。

老子其书

老子归隐了,回到了他原来的地方,作为一个普通的生命周期似乎结束了,但老子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他的灵魂生命永远不老。日常生活中的老子并不富有,没给后人留下什么遗产,他仅仅留下一本书,一本仅有五千字的书——《道德经》,这是他唯一的精神遗产,也是唯一的传世之作。这本书,后人读了几千年,真正弄通弄懂者极少,看来只要有宇宙空间存在,参悟解读《道德经》的热潮将会继续下去。

老子之博大,在于《道德经》之精深。《道德经》一书文约义丰,哲理宏富,意境高妙,暗示性无边无涯,涵盖面无穷无尽,堪称“哲理诗”和“万经之王”。这部道家学派的最高经典价值无穷,泽惠寰宇。它对我国历代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军事、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互为补充,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基础,产生了灿烂光辉、万世不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道德经》是一部“百科全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各自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素质的不同,各自因其经历、阅历的差异,而纷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需要出发去理解它、发挥它、利用它,吮吸它的智慧乳汁。政治家推崇其“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军事家欣赏其“以奇用兵”,“善为士者不武”;领导者信奉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哲学家看重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科学家注重其“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养生家潜心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艺术家追求其“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神仙家迷信其“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总之,《老子》传世二千五百多年来,人们从中获得了启迪,得到了认同,找到了知音,确立了境界,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圣贤名哲。

成书年代 对于《道德经》一书写作于何时,《道德经》一书的作者是谁,多年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随着春秋时期的竹筒《道德经》出土,歧义渐渐消除,《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期已确定无疑。至于作者是谁,大部分学者认为,《道德经》一书从草创到定型、成为后世流传的本子,是有一个过程的。《道德经》一书基本上是老子自著,但并非自始至终为老子一人所写,其中可能有老子传人的润色和增益。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否认老子在《道德经》成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非凡功绩。他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书名涵义 老子五千言,始称《老子》,又称《道德经》,或称《老子经》《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道德玄经》等。其书原先并无书名,只称道德两篇,或上下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司马迁在这里只称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没有书名。把老子之书名为《老子》,较早的记载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另据《法苑珠林》六十八引《吴书》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勒令朝野悉讽诵之。”按照此说,是汉景帝时《老子》开始称“经”的。《太平御览》第一九一卷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此为《道德经》一名出现的现存最早资料。《老子》与《道德经》虽为一书,因名称不同,所指便有差异,《老子》一名表示此书在诸子中的地位,《道德经》一名表示此书在道家道教中的地位。老子一书称“经”后,之所以名曰《道德经》,是因为此书分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而上篇以“道可道”起首,下篇以“上德不德”起首,故此得名。何谓“道德”?此处的“道德”不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及其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有特定专门的含义。“道”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本原,即是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那种原始物质。“德”是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陈鼓应先生说:“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是为‘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一》指出:“道指世界本原,德指本原居于物中。事物因得道方始成其为事物;言其所得便叫德。”

字数考究 《道德经》一般通称五千言,但这只是大概的数字。书的版本不同,字数也就不同。《正统道藏》之《老君实录》载:项羽妾本、安丘望本、河上丈人本此三家本有5 722字,与韩非《喻老》相参。又洛阳有官本5 635字;王弼本有5 683字,或5 610字;河上公本有5 355字,或5 590字。此外,傅奕本有5 556字;五斗米道创始之初,经张鲁(或张道陵)定本为5 000字,称《老子五千文》。谓“五千文”,其实只有4 999字,因经文中“三十辐”省写成“卅辐”,故少一字。司马迁说“五千余言”,并非实数,不满6 000字,则是5 000有余。根据我国考古的新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其乙本正文后有“《德》三千零四十一”和“《道》二千四百二十六”的字样,两篇合计,为5 467字。而荆门郭店楚简《老子》只有2 000余字。

篇序章次 《道德经》一书原来不分篇,荆门郭店楚简《老子》则如此。时至汉代,开始分篇,司马迁称之为“上下篇”。马王堆帛书《老子》已经分篇,而且是“德”在前,“道”在后。后世按照道上德下的顺序固定下来,有人认为是在唐玄宗时期。其根据是,天宝元年四月,唐玄宗曾颁《分道德为上下经诏》,称“其道经为上,德经为下,几庶乎道尊德贵,是崇是奉”。《道德经》一书原先亦是不分章节的,竹简《老子》就不分章节,帛书《老子》乙本也无明显章节划分。最早分章节的,是汉文帝时期的河上公本。但按八十一章成为主要流传下来的本子,亦是与唐玄宗御批点评《道德经》有关。全书分八十一章,合双九之数,为最尊贵也。在八十一章中,上篇三十七章,下篇四十四章。在历代流传的诸本中,章节划分也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在唐玄宗点评《道德经》之前,即有八十一章的,也有七十九章、七十二章、六十八章、五十五章的,还有超过八十一章的,各有各的划法,各有各的道理。

文本分类 《道德经》一书的文本,大体可分传世本、帛书本和竹简本三种类型。传世本,是指东汉和魏晋南北朝以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版本的《老子》。其中以严遵、王弼、河上公、傅奕最具代表性。帛书本,是指1973年12月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写本,均抄写在丝绢上。一种用隶书笔法的小篆抄写,称甲本,一种用隶书抄写,称乙本。甲乙两本均不分章节,篇序都是“德”在前,“道”在后,故又称《德道经》,其内容与现行传世本差不多,文字则更接近傅奕本。竹简本,是指1993年10月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竹简《老子》,有三种,各自独立成书,称之为A、B、C本。全书只有2 000多字,只有帛书本或传世本的五分之二,没有篇序,不分章节。竹简本文字虽少,内容却全部被帛书本、传世本吸收,并进行了改造和发挥。竹简《老子》是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形成前的原始形态,为研究老子学说的形成状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从成书时间上讲,竹简本为战国中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老子》;帛书次之,为西汉时期的本子;传世本又要晚一些,是东汉和汉以后历代的本子。

注译释解 《道德经》一书备受历代推崇,注家蜂起,著述颇多。据元代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一书中张兴才的序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此说未免有些夸大。1972年,王重民著《老子考》,收录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和历代木刻与排印本共450余种;1965年,严灵峰辑《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140种,续篇影印198种,补编影印18种,共计356种。时至今日,新注者不知凡几。在注本中,以韩非为最早,以王弼影响最大。而河上公本偏重于“教”,在道教界流传广泛。这里特别要提起的是,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先后有四位皇帝亲自为之作注,他们是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其注本分别是《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清世祖御制道德经》。在各大宗教经典中,受到皇家如此重视,没有超过此书的。

《道德经》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多年,西方人真正开始接触《老子》是在7世纪。巴黎的保罗·佩里奥1912年在《通报》上曾撰文说,《道德经》曾在7世纪被译成过梵文,指的就是唐玄奘西游取经,将《道德经》译成梵文带入印度(后有专节介绍)。但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考证,老子的《道德经》在17世纪才传入了欧洲。西方国家第一个对《道德经》进行翻译的是比利时的传教士卫方济。1842年,巴黎斯坦尼斯拉斯·朱里安出版了《老子道德经》的法文本。1870年,莱比锡出版了维克多·施特劳斯的《老子道德经》第一个德文译本。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老子》译本和原有译本的重印本。据林保罗在《老子:〈道德经〉和王弼注英译》序言中说:“各种外文译本已有七十至八十种之多,而且至少是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有一种译本。”传播到120多个国家。又据詹文锡(音译)译本《老子的道》中载:“《道德经》已四十四次被译成英文。特别是在过去20年里(自1963年往前推算),几乎每隔一年都有一种新译本出版,其中,译本的半数是在美国出版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在西方,除《圣经》外,《老子》的译本种类最多。据报道,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了老子热,《道德经》在欧美几乎人手一册,其发行量超过《圣经》,位列世界第一。这毫无疑问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样也是世界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

主旨要义 老子其说,博大精深,其主旨可归结为“言道德之意”,倡“无为”之治。具体地说,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这也是《史记·老子传》的最后两句话。它出自《道德经》的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这两句话。“无为自化”,是指统治者如果尊重客观规律,不强作,不妄为,老百姓就会自我化育、自然顺化。“清静自正”,是指统治者如果没有私心和贪念,老百姓就自然纯正。把“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再简化一下,就是“清静无为”四个字。涡阳“天静宫”老君殿内,老子铜像的上方,就悬挂着“清静无为”四个大字的匾额。大家如能领悟它的精神实质,便可用以开启老子哲学思想的宝库。

专特用语 《道德经》一书语言古奥,专用和特殊用语较多,主要有:道(书中出现76次)、常(书中出现30次)、常道、名、常名、有无(书中出现14次)、无名、有名、玄(书中出现12次)、一(书中出现14次)、大(书中出现54次)、朴(书中出现8次)、器(书中出现12次)、德(书中出现43次)、天、天道(书中出现9次)、人道、自然(书中出现5次)、道法自然、无为(书中出现12次)、虚静、柔弱、不争、处下、圣人(书中出现31次)、婴儿(书中出现5次)、谷神、玄牝、玄通、玄同、玄览(玄鉴)、气、冲气、和、知足常足、不行而知、复归于朴、返朴归真、不言之教、俭(啬)、摄生(执生)、天网、天门、为道日损、绝圣弃智、有无相生、祸福相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纳、烹小鲜、三宝、哀者胜、病(书中出现7次)、天之道(书中出现6次)、民(书中出现28次)、小国寡民、信言不美、为而不争、母(书中出现6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