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涡阳千年:三山相连与龙脉相显

涡阳千年:三山相连与龙脉相显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龙山全景三山由来皖北平原,一望无际,唯有三座小山横卧在千里沃野之中,令人驻足仰视、遐想万千,这就是位于涡阳县涡河北岸的龙山。龙山、东山、西山三山相连,呈“之”字形排列,位于天静宫东北部10华里。三山之间,旧为泽薮,名“龙山湖”,海拔仅26米多,常为水乡泽国,给当地造成莫大灾害。相传元朝有一女子,为反抗礼教在此坠石而死。

涡阳千年:三山相连与龙脉相显

当地老百姓都说,涡河、武家河千里迢迢从远古赶来在此携手,绝非巧合,它们是特意来与这里的龙脉相会,产福育龙的。

龙脉,本义是指山脉的动态气势,诸多名山即是中国龙脉一种近似静态的罗列,揭示了龙脉的走向。山水为乾坤二大神器,水为龙之直脉,穴之外气,水源深长则龙气旺。凡龙脉旺处,其水相必呈屈曲之态,来者是环抱之势,去者呈盘洹之姿,方能缓缓蓄养“生气”,藏龙佑福。

马头、鹿角、蛇身、鸡爪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图腾——龙。数千年来,龙向来被看作是君权的象征。自上古始,中华大地就遍布着神龙的传说,龙生之丘更备受后人关注,视为风水宝地,而诞生那神秘血脉的山川地理,也格外引人瞩目。

古龙山全景

三山由来

皖北平原,一望无际,唯有三座小山横卧在千里沃野之中,令人驻足仰视、遐想万千,这就是位于涡阳县涡河北岸的龙山。这支龙脉是如何形成的呢?

远古时期,天地混乱,水浩不止,黄淮平原民不聊生。大禹奉命治水,派遣大将杨二郎在太阳落山前,将横卧在黄淮河道内的66座山搬走。杨二郎寻来神木扁担,编了一副南山神竹筐,头顶青天,腰缠白云,一肩挑两山,一步跨10里,一口气跑了33趟,用坏了13根南山竹扁担,终于赶在太阳落山前完成了使命。在担最后两座山时,二郎歇气,把担子一撂,堆在筐顶的一个石块甩落下来,变成了现在涡阳县龙山镇的龙山,二郎的两只鞋里塞进了泥沙,他脱鞋一抖,堆成了现在涡阳县龙山镇的东山和西山。二郎用坏的那13根南山竹扁担被二郎顺手立在山上,修炼成13根石柱,为日后孙武在此修悟兵法13篇提供了难得的道场。

因此,后人又把这龙山、东山、西山称作“担石(十)山(三)”。

龙山、东山、西山三山相连,呈“之”字形排列,位于天静宫东北部10华里。这三座山虽说不上高峻、挺拔,但处于千里平原,颇有优俊之意。其山势由西北走向东南,头昂东南,尾扫西北。中间微洼,蜿蜒曲折,形若卧龙,龙山由此而得名。山南北长4华里,东西最宽处1里许,面积约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98米。

龙山十景

南首“龙颌”之下有洞,名“白云洞”,大雨前常有白雾从洞内喷出,缭绕如云,因以为名。“白云洞远眺”是龙山的十景之一。《宿州志》载:嘉庆十六年(1811年),洞内又现一洞,洞口倒垂石乳,长一尺五寸,复现石龙,白色,长二尺,麟角宛然。旁多石乳花,人争往观。惜后被碎毁。《涡阳县志》也说:“有石杖栏顶,倒垂如塔。”据此看来,洞内不仅有石英石,还有逐渐形成的钟乳石。

白云洞洞口虽小,须躬身而进。但进洞不远,即可挺身。洞深约3华里,宽窄高低不等。有些地方细如缺口,须蛇行才能通过;有些地方则很空旷,宽大如房间,洞逶迤弯曲,黑暗无光,须持灯烛探幽。洞内有细流,水声淙淙。洞中多黄泥,过去乡人多用来染衣,不易褪色。往昔每逢地方大乱,常有人匿入洞中。平时则因阴暗潮湿,人迹罕至。1949年后,即将洞口封闭。

龙山东5华里,有东山,因“一峰特耸”,形如蜘蛛,又名蜘蛛山,海拔85米。捻军首领张宗禹先世张鸿羽(外号小兰英),清雍正年间起义时曾率人占此山称王。龙山西4华里,有西山,因“形如栖凤”,又名凤山,海拔53.4米。其南3华里,为北淝河。据传,此河系北宋王朝所开之运粮河,年年有大批粮食从南方沿此河运住汴京(今开封),古语说:“三山口紧对运粮河。”清光绪年间(1875—1909年),涡阳知县张树建领人挖北淝河时,曾获一铁锚,重300余斤,可见当时北淝河水势之大。三山之间,旧为泽薮,名“龙山湖”,海拔仅26米多,常为水乡泽国,给当地造成莫大灾害。今虽已平没,然当地人仍称“龙山湖”。

古龙山龙眼泪泉

三山上下,旧日庙宇甚多。比较有名的,东山有善圣寺,西山顶有塔峙,龙山顶有泰山庙、活姑奶奶庙,龙山北有真武帝庙,山南有关帝庙,山侧有马王庙,山之西麓还有觉观寺(北宋时建)等。其中,以泰山庙和觉观寺规模为大,建筑精美,蔚为壮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山庙逢会,县内县外,远近香客云集,多达数万。山脚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十分热闹。现在,所有庙宇全毁,泯没不存,唯觉观寺前的一株唐朝古槐,尚有遗址可寻。树高数丈,粗三抱,古曾遭火焚,西南则裂痕如门,干中已空,可容5至7人。此槐在20世纪30年代死达十余年,后逢春复苏,枝叶茂盛,浓郁盖地,生机勃勃。2000年,此古槐再次死亡,至今无生还迹象,也许还要再等上81载,说不定又有一位圣哲在此诞生,我们期盼着!

龙山属于老年折皱山脉,产生在寒武纪(地质年代),约520万年前。山上多石少土,石色多青黄。据科学考察,淮北地区古时为汪洋大海,龙山和东山、西山均为海陆变迁、地壳突起而形成的山丘。龙山含有磷磁铁、煤矿,西山坡有大量耐火土、青石,石质为水成岩,结构层次清晰可辨,年深日久,表层风化为页岩,下层为坚硬之石灰岩。皖北大平原中部出现了“龙山”实乃天意,造化使然,预示着上苍将在这里降诞“大圣贤”,待大自然一切准备就绪,万鹤翔空、九龙吐水、天静擎天的景观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谁曾想,一条龙脉的形成孕育了500多万年,而毁掉这座山仅仅用了20余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急于发家致富的山民吞噬了三座山,仅仅留下了几十米深的“龙眼泪泉”和凄美动人的“龙山十景”传说,怎不令人痛心扼腕。龙山十景,以诗为证:

大寺紧对白云阁,

山顶犹存舍儿坡;(www.daowen.com)

白云洞内白云锁,

凤凰岭上念妖娥;

石山脚下向槐树,

龙眼四望看日落

大桥三百零一空,

七二连窑靠涧河。

诗解

一、大寺:又名观觉寺。建于宋朝,院中有砖塔一座,相传有福慧和尚在此地坐化。

二、白云阁:“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

三、舍儿坡:在龙山山顶。传说封建社会妇女不想多生子女,行至此地,便偷偷丢下一个拣来的石块,即不再怀孕,故称舍儿坡。

四、白云涧:在南山坡。

五、凤凰岭:在山东南。一块大石,形如凤凰展翅。相传元朝有一女子,为反抗礼教在此坠石而死。

六、石山:即十三根石柱;古槐:在大寺院门前(即原镇粮店门前),已有数千年历史。

七、龙眼:在龙山西坡,是两块大白石,宛如天然滑板,牧童常在此石上面下滑玩耍。此石平滑光亮,犹如龙眼,特别在夕阳照射下,白石反光,相距十里处可见。

八、三百零一空:是三碑一孔桥的谐音,一孔桥在北小门外,桥下有三个石碑。据说,该碑是记载龙山群众揭竿而起响应黄巢起义的。在当时的条件下,碑记不敢立于桥上,而立于桥下。碑刻“箪食壶浆迎义军,人心倾向杏花村”的诗句,现桥尚存,唯碑的下落不详。

九、七十二座连窑:明朝时,当地群众曾在山西建拱形连环式石灰窑七十二座,现遗址仍存窑渣。

十、山涧河:在七十二座连窑下边,大概烧窑时为了用水方便,在房道间修两座小桥,掌故“一步两桥”皆指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