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国版图,在中国黄淮大平原中部,东经115°53′,北纬33°20′,有一个灵光宝气、耀眼夺目的风水宝地,这个南北纵距52.2公里、东西横跨45.5公里的皖西北边陲,有一个不寻常的地名——涡阳县。在古代商贾眼中,她是一方乐土,“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在中外游客口中,她是一方圣土,“东方道家圣地,华夏平原绿洲”;在涡阳儿女心中,她是一方沃土,“宜商宜居宜创业,融才融资融天下”。
涡阳县因境内有涡河呈S形穿境而过得名,不知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天意的图腾,从空中俯视,涡河的S形弯如同八卦图中的阴阳线将全县划分为阴阳两个极块。
涡阳沿革
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劳作在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涡阳县境内,出土的化石有鹿角、鸵鸟、象骨等,说明早在90万年前,这里就是原始人类游猎的地方。在涡阳县台寺遗址,曾拣到很多绳纹陶片、陶网坠、陶鬲足、鼎定、陶豆把、陶纺轮、鹿俑、石锛、蚌镛、骨笄,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炕,土堆中混有大量蚌壳、兽骨等,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经开创了最初的渔牧业、农业和手工业了。进入奴隶社会,农业则逐步发展。到商朝,开国帝王成汤,建都亳邑(今亳州),涡地便成了亳邑的近郊。商朝时多数人放牧,少数人种庄稼,而涡河两岸既可放牧,又适合种庄稼,农业极为发达。
涡阳古城遗迹
涡阳县属地历史久远,文化积淀丰厚。遍布全境的新石器时期古迹,如马庄遗址、台寺遗址、将堌堆、侯家堌堆等,表明早在5 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据《禹贡》记载,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成功,分天下为九州,涡阳县境在豫州东北,与徐州毗邻。
商朝时,商汤建都南亳(今亳州市),涡阳县境距亳63公里,为商之畿辅。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今县境(含1964年划归利辛部分)属宋、胡两国。胡国在今阜阳颍州区境,宋国在今河南东部(商丘市)、江苏西北部(徐州市)、安徽北部(亳州市、淮北市)、山东西南部(菏泽市、枣庄市)之间。涡阳全境以涡河为界,河南属胡国,河北属宋国相邑。
周灵王元年、宋平公五年(前571年),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出生在宋国相县(今涡阳县)涡河北岸涡谷二水交汇处的郑店村。
春秋末期,楚国强盛,楚灵王(前540—前529年)伐陈国、徐国,途中在涡阳县境(今楚店一带)建行宫,又在乾溪旁建章华台(今县城西40里处)。公元前478年,楚惠王灭陈国,县境南部被掠占。不久,又出兵灭许、徐两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了宋国领土,庄子逝世。涡阳全境均属楚,由宋相县改名楚相县、楚苦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把全国分为36郡,设铚、城父两县,皆属泗水郡,涡阳县境分属铚、城父两县,又名下城父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今宿州市)。攻占铚、酂、昔、柘、谯,其中包括部分涡阳县境。不久,陈胜为秦将章邯所败,于下城父聚被马车夫庄贾杀害。据《大清一统志》载,下城父聚位于蒙城县西北约90里,在今涡阳县城。
汉朝沿袭秦制,除新置一些郡县外,还更改秦朝部分郡县名称和辖区。涡阳县境当时跨泗水、汝南两郡。泗水郡改名为沛郡,辖37县。涡阳县境分别属于铚、城父、山桑、扶阳四县。
山桑县在今涡阳县城东64里处,包括今曹市、青町两镇部分地方。封文钦为山桑侯,在此建北平城,此城至今尚有遗迹,长宽均为600公尺,面积540亩。旧时周围筑有土城,四角建戍楼。扶阳县城在城父东北36华里处,辖今县境西北部分地区,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封韦贤为扶阳侯。
公元9年,王莽篡汉,更改大批县名。沛郡改为吾符,城父易名思善,汝南郡改为汝汾,汝阴易名汝坟。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又恢复原郡县名。不久,在亳州东南划地建思善侯国。
皇帝生地,为“龙兴之地”,历代备受重视。刘邦生于沛,设沛郡;刘秀生于汝南,并城父、山桑归于汝南,与扶阳、铚县同属豫州。在豫州设刺史,封谯(今亳州谯城区)为豫州刺史驻地。
三国时代,涡阳县境属魏国。魏置谯郡,下辖沛、汝南。因谯为曹氏故里,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下诏谯为五都之一。随后,又置汝阴郡,不久废除。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266年),重新设置汝阴郡辖8县。谯郡辖7县,包括城父、山桑、铚等县。涡阳县境跨谯、汝阴两郡,同属豫州。
公元3世纪末,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匈奴入侵,夷狄乱华,北方30州郡战事频繁。307—312年,晋怀帝司马炽在位期间,豫州被五胡侵占,唯有谯(包括涡阳县境)仍为晋所有。
东晋、十六国时代(317—420年),县境自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十月,被后赵石勒所占,晋退守寿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十月,宰相殷浩率师北伐,兵至豫州,由于梁国内史姚襄反叛,在山桑败回。次年二月,姚襄在梁国投降前燕慕容隽。不久,慕容隽率兵侵入汝、颍、谯、沛,县境为前燕占领。公元370年11月,前秦灭前燕,县境属前秦。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十月,晋军在淝水大破前秦苻坚军,即著名的“淝水之战”。晋前锋都督谢玄率冠军将军桓石虔一举攻克豫州大部地区,涡阳县境又归晋朝所辖。
南北朝时,国无宁日,县境屡遭兵燹。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率兵南掠,占豫州、淮西等地。自此,淮河以北皆归北魏,太武帝赐县境为“涡阳”,按“水北为阳”之例,在今涡阳县城东南90里处(今蒙城县城涡河北岸五里姜楼村)设涡阳郡,涡阳得名从北魏开始。5世纪末,县境又为南朝齐所得。公元495年,南朝齐龙阳县开国侯王朗在涡阳投降北魏,今县境亦为王朗领地,随之属北魏。
南朝齐明帝永泰元年(498年)三月,豫州刺史裴叔业领兵占县境,破北魏军。至齐东昏侯永元二年(500年),裴叔业降魏,县境又为魏所得。北魏又在此设立涡阳郡,属谯州。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为梁鼎盛时期。天监四年(505年),梁军北伐;次年五月,梁将张惠绍与冠军长史胡辛生、宁朔将军张豹子攻陷宿豫,占据县境,送魏将马成龙前往京师。此后,张惠绍部将蓝怀恭在淮南建城。不久,魏援军压境,蓝怀恭战败,张惠绍连夜逃奔至淮阴,县境又为魏军占领。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十月,魏悬瓠镇军主白皂生、豫州刺史胡逊占据涡阳投梁。同年十二月,又为魏安东将军杨椿攻陷。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降梁,县境又属梁,梁改县境为西徐州。十一月,梁武帝以萧渊藻为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守涡阳。此时县境屡易其主,也曾被北齐北周占领。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十二月,梁河南王侯景率军围困谯城,久攻不下,继而退军攻陷城父。东魏派慕容绍宗追杀侯景,侯景退入涡阳相持,县境一部为其据守,有马数千匹、甲卒数万、车乘万余。不久,侯景军粮尽,士卒大多为北方人,不愿南渡,部将暴显等各率所部投降绍宗。侯景溃败,逃往寿春,县境并入东魏,东魏孝静帝武定六年(548年),改西徐州为涡阳县,亦曰涡州,属南谯郡,其领地在今县城东北部,县内有北平城、曹操祠(今曹市镇),与今涡阳县城相距70里,相传曹市地名为曹祠谐音。
由于连年战争,北人南迁,北方一些州郡名随之南来,史称“侨置郡县”。因此,两晋、南北朝时,改谯郡为“陈留”、城父为“浚仪”,北魏一直沿用数年。
北魏时,县境一度曾划归三郡。临涣郡辖三县:铚、丹城(今丹城镇)、解城(白掸,今龙山镇北),以铚为郡治;蒙郡辖二县:蒙(今县境东南15里蒙关店)、勇山(“勇”为“龙”谐音,即今县境龙山),以蒙为郡治;颍州汝阴郡辖二县:汝阴、戈阳两县为郡治。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涡阳为淝水。隋炀帝大业初,淝水恢复汉时山桑名。县境分散在城父、山桑、临涣、汝阴四县,与谯、酂、下蔡、永城毗邻。
唐朝建置真源县,据《元和郡县志》记载,真源县在亳州东59里,即在今涡阳县义门镇。
唐武德四年重立山桑县,与临涣同属北谯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北谯州被废,城父、山桑、临涣、永城、真源归属亳州谯郡;汝阴归属颍州汝阴郡,两州均隶属河南道。涡阳县境地跨谯、汝阴两郡。
唐天宝元年(742年),山桑改名为蒙城。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真源县改名为三真。那时的三真、谯、城父、蒙城等七县属亳州,隶属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0年),分归淮南东路。大中祥符七年亳州建集庆军节度,宋徽宗崇宁年间,有人口十三万户,生产贡绉纱、绢等。
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背叛盟约,兀术率兵分四路攻亳,亳州王彦先叛变降金。金人进围顺昌府,刘锜力战,败走。六月,宋以韩世忠太保、张俊少师、岳飞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北伐。刘锜率将军阎充于顺昌府李村大败金人。闰六月,张俊率统制宋超,与金人大战于城父县,复克亳州。不久,张俊引军还寿春。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南宋与金达成和议,以淮水中流为界,县境属金。
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亳州升为集庆军节度,辖城父等六县,颍州辖汝阴等四县。宿州升为保静军节度,辖临涣等四县,寿州辖蒙城等两县。县境分属亳、颍、宿、寿四州,隶属于南京路。至金哀宗天兴年间(1233年、1234年),亳、颍、宿、寿四州又归于南宋。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元人入侵,撤宿州所辖四个县,并入宿州;撤颍州所属四县,并入颍州,又以民户稀少为由,将城父并入谯郡。不久,又复置城父,仍属亳州。自此,州县之制开始紊乱。至元八年(1271年),以汴梁路分置归德府,辖亳、宿两州;至元三十年(1298年),分置汝宁府,辖颍州。蒙城属安丰路寿春府。以上三府均由“河南河北行中书省”统辖。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韩林儿称帝,建都亳州。五月,朱元璋归附韩林儿。十二月,元军攻克亳州,韩林儿出走。
明朝洪武初,废城父县,并入亳州,又降亳州为亳县,沿袭元制,由归德府统辖。洪武六年(1373年),亳县归属颍州。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又升亳县为亳州,并置义门巡检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从归德府割宿州;三月,从汝宁府割颍州,与寿州所属的蒙城,同归凤阳府统辖,直隶南京。
南明初,福王在南京称帝,县境仍属明。
清朝顺治二年(1645)四月,县境为清军占领,改名雉河集,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顺治十八年(1661年),分置“江南左布政使司”,辖安徽,隶江宁。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驻安庆。乾隆二十六年,设安徽省,省城设在安庆。
明朝时,蒙城属凤阳统辖。雍正二年(1724年),蒙城隶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85年),安徽巡抚王雄奏准以颍州直隶州与豫省毗邻,地方辽阔,升颍州为府治,并置阜阳与亳蒙同属颍州府,宿州隶属凤阳。县境属凤阳颍州两府所辖。
连年的战乱使涡河沿岸大面积土地荒废,建县前的涡阳之地成了老灾窝,当时的雉河集周围就有五湖三大荒。五湖即龙山湖、朱郁湖、白湖、清游湖、蔡湖,三大荒即龙山湖大碱荒、清游湖大碱荒、蔡湖大碱荒,再加上官府豪绅租税盘剥,弄得民不聊生。
咸丰元年(1851年),皖北大雨,加上黄河决堤,县境内到处是一片汪洋,一首歌谣就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写照:“咸丰坐殿闰八月,大雨下够两个月,黄河两岸开口子,人死大半显不着。”由于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要向帝国主义赔款,赋税加重,农民无法承受。当时除按人口、土地计算赋税外,耕畜、农具、树木、房屋、家禽、家畜以及婚丧嫁娶等均需纳税,土豪劣绅则趁机重利盘剥。由于雉河集地处亳、蒙、宿、阜以及河南永城之间,属亳、蒙、宿三州县管辖,山高皇帝远,致使雉河一带民风强悍,反抗官府者渐多,均藏匿雉河集一带,之后逐渐形成一支支的反抗小队伍,这就是捻子。清咸丰二年(1852年)冬,各地捻首选中雉河集为起义的发祥地。张乐行、龚德树等捻军首领,聚众万人,以雉河集为基地,进行武装抗清起义,召集永城、亳州、蒙城、凤台、宿州等地捻头18人,号称“十八铺”,齐集山西会馆,以张乐行为总首领,改捻头为旗主,祭旗抗清。咸丰六年(1855年),这支武装建立大汉国,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号称大汉明命王,建都于尹沟(今涡阳县城西街道尹沟村)。自咸丰元年(1851年)结捻,至清同治七年(1869年)西捻被镇压,这支起义军先后转战皖、豫、鲁、苏、陕、晋、鄂、直隶等8个省,攻克近百个府、州、县城,占领了广大农村和集镇,杀死了镇压太平军、捻军的刽子手僧格林沁,一度占领了北京丰台,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及帝国主义的干涉,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治三年(1864年),安徽巡抚唐训方,下令布政司英翰上奏同治皇帝:“雉河集为蒙、亳接壤之区,距城较远,以致强寇叠起,屡抚屡叛,非添设州县,教养兼施,不足以资弹压而移风化。今拟于雉河集添设县城一座。”同治三年元月,同治皇帝圣谕:“皖北……如有应行添设州县,着与僧格林沁面商,并咨会曾国藩妥筹具奏。”
僧格林沁就增设新县一事,咨询两江总督曾国藩:“所有蒙、亳、宿、阜,其间人稀地广。在捻匪未叛之先,地方已难兼顾,以致盗贼充斥。而现在贼氛甫灭,更宜倍加防范。查雉河集为蒙、亳、宿、阜居心之地,相距约在百里以外,应遵圣谕,添设州县,方足以资治理。”曾国藩函复僧格林沁联名上奏,当时唐训方已离职,乔松年任安徽巡抚,乔松年随即指令布政司英翰会同按察司委派候补知州王峻会同蒙城、亳州、宿县、阜阳四州县实地勘查割界,规划设县事宜。上报署理布政司何璟、署理按察司李文森详审后,由两江总督曾国藩、安徽巡抚乔松年一齐再次上奏,并请圣上钦定县名。此事经军机大臣会同吏部妥议后,奉旨于雉河集添设县治,赐名“涡阳”。同年,从亳州东部划出13保96圩,从阜阳北部划出4集25圩,从蒙城西部划出15保45圩,从宿县南部划出19集46圩,成立新县,以原雉河集为县治,属颍州府辖治。
张乐行夫妇铜塑像
民国二年(1918年),废除颍州府,县境属淮泗道。不久,在颍州设阜阳专署,辖涡阳县。
1940年元月,为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共豫皖苏边区成立涡北县(县委书记赵文甫),辖原涡阳县下属的丹城、义门、龙山三个区,计15乡。1944年9月,改涡北县为雪涡县(县委书记党若平、县长李晨),下辖10个区,原属涡阳县境的曹市、青町、龙山、丹城、吴桥、雪枫、义门等7个区一并归入雪涡县。
1946年秋,在县境西部建涡亳县,原属涡阳县境的临湖、花沟两个区并入涡亳县。
1947年冬,在县境南建涡阳县(李晨兼任县委书记,武建周任县长)原属涡阳县境的花沟、西阳、张村、楚店、江集、路集、双庙等8个区,计386个行政村一起并入雪涡、涡阳、涡亳三县,隶属皖北专员公署第三分署。
1949年3月,雪涡、涡阳、涡亳三县合并为涡阳县(县委书记李又元,县长武建周)。
1964年,从涡阳县划出阎集、张村、江集3个区归属新设立的利辛县。涡阳县仍属安徽省阜阳专署。
1967年,废除专员公署,设地区革命委员会;l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
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涡阳故城
涡阳县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境内有故城11座:
1.苦县故城 苦县,古县名(今安徽省涡阳县境内),涡河、武家河(古谷水)北岸,距老子诞生地涡阳县天静宫街道郑店村(天静宫、原中太清宫)3公里。《后汉书》载:“春秋曰相(宋相县),有濑乡。”《晋书·卷一四·志第四》曰:“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水经注》载:“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径老子庙东。”边韶《老子铭》云:老子出生地的位置“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与现在涡阳县境内涡谷二水走向及老子出生地的位置完全相符,是涡阳县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故城。
2.扶阳故城 《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载,扶阳故城在城父县东北30里,系西汉建立的县城,属沛郡。西汉宣帝(刘询)本始三年(前71年),封韦贤于此(扶阳侯),此城大约在中太清官(天静宫)西北之旧福宁镇附近。
3.思善故城 思善故城在涡阳县西南境,是新莽时期(9—24年)建的县城。《水经注》说:“夏肥水经城父故城南,王莽之思善国也。”
4.北平城故城 北平城故城是汉朝的山桑县城,在今涡阳县城东65华里处。后汉末,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处俗称北平城。《水经注》说:“北肥水东南流经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寰宇记》说:“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四十五里。”北平城又曾称为礼城。《水经注》说:“涡水经狼山南,山西有垂惠聚,世谓之礼城。”刘志存《涡阳草志》说:“汉朝沛郡共管三十六县,内有栗城。”因礼与栗字音相近,又逐渐讹为栗城。又因城址处土为红色,又俗称红栗城。今又呼为红城子。此城迄今尚有形迹,长宽均为600米,面积540亩。旧时周围筑有土城,四角建土戍楼,东西二门,墙外是护城河,口宽约15米,深3.5米。据传说,三国时,曹操伐袁术,曾屯兵于此。遗址上今已全部耕种作物,但地势高于四周田地,故遗迹仍依稀可辨。
5.丹城故城 丹城故城在今涡阳县城北61华里之丹城镇,系南北朝时期的北魏(386—534年)所建之县。《魏书·地形志》说:“临涣郡有丹城县。又勇山县有丹城。”《隋书》说:“开皇元年(581年),省丹城入临涣。”《清统志》说:“丹城集在宿州西南仁义乡,即故丹城县也。”《宿州志》还说,周朝的太子王子晋炼丹于此,故名丹城。丹城故城又传说为汉朝之五羊城。《宿州志》说:“汉五仙人骑羊入城,化而为石。故名五羊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石碑上也说,今之丹城集在汉朝为五羊县。而刘志存《涡阳草志》说,五羊县是晋朝的县城。
6.龙山故城 龙山故城在涡阳县城东35华里,龙山东南约10里处,并非今龙山集。《寰宇记》说:“临涣县废龙山城,在县西四十五里。”此城距临涣45里,正好距涡阳35里。《魏书·地形志》说,蒙郡领县三,其中有勇山,但无龙山,然勇山下注有丹城,值得注意。考丹城去龙山为近,而龙与勇谐音,或为《魏书·地形志》把龙山写成勇山。
7.蒙郡故城和蒙县故城 蒙郡故城和蒙县故城在今涡阳县城东南15华里之蒙关店。《寰宇记》上说,这两个城南北相距四十步,皆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建立的,当时称南蒙城、北蒙城。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南蒙城置郡,北蒙城为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蒙郡,只留一县,后又两次复郡、废郡,至金、元,郡县皆废,置馆驿称蒙馆镇,明时又改称蒙关,今称蒙关店。
8.文州故城 文州故城在今涡阳县西南境,为唐时建立。《新唐书》说:“武德三年(620年),于鲁邱堡置文州,并置药城县。四年(621年)废州,改为文城县。七年(624年)省入城父。”《寰宇记》说:“城父县药城在县南72里(药城与文州同在一地)。”今利辛县张村镇西有废城址,北去城父70里,与《寰宇记》所说相合,此处应是唐时文州城及唐以前之邱鲁堡。
9.胡城故城 涡阳县城北40华里马店集镇刘店村胡城自然村有古城址一处,名为胡城。据传说,古时曾为县治。唐末,诗人杜荀鹤作有《再经胡城县》一诗,《安徽日报》刊载此诗时注:“胡城县位于颍州北200华里。”实即此处,近年发现残存城墙遗址,旧砖及古井等物,可作凭证,此城建于何朝何代,尚待进一步考证。
10.真源故城 (略,详见第三章之真源古城)
11.县城故城 涡阳县城兴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当时清王朝为了镇压涡阳人民的抗清斗争,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决议拨出阜阳、蒙城、亳县、宿州若干集圩合并成县,沿用北魏县城名,县治设在雉河集。涡阳县城的建立,倡议人是清亲王僧格林沁和原任安徽巡抚英翰,促其实现者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及当时实任安徽巡抚唐训方,具体实施者为记名提督熊思立(字玉亭,湖南人)。初址原在今涡阳城区之东,故名“老城”,因兴工之初,布政使兼宿州知州英翰,在围城中被捻军围困多日,虽未被俘,但饱受惊吓,认为不古,乃西移一里,改建新址。1890年,清末名将、直隶提督马玉昆在老城遗址上建别墅一处,外筑高墙,设炮楼,民国后在此办县立初中,抗战时期刘树元在此办知行中学,现为涡阳老一中所在地。新城于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动工,同治九年告成,动支库银一万四千六百两,新城周长四里三十四步四尺(七百三十七丈四尺),城垛口九百八十四个,城高一丈一尺,连垛高一丈七尺五寸,基厚五尺,垛厚一尺六寸,隍厚二丈四尺。城有四门:东曰“崇升”,西名“溥泽”,南为“迎熏”,北称“拱辰”。城门上各设戍楼,外筑月城(护卫城门的小城围)。东门楼,基宽四丈一尺,高三丈八尺,月城周围二十五丈二尺。西门楼,基宽三丈九尺,高四丈,月城周围二十四丈五尺。南门楼,基宽四丈七尺,高三丈六尺,月城周围二十五丈七尺。北门楼,基宽三丈七尺,高四丈,月城周围二十一丈七尺。城墙外,除北面紧靠涡河以河代壕外,其余三面皆有城壕,全长三里又二百二十三步(六百五十一丈五尺)。涡阳县城自建成到抗日战争前夕,六十余年原样未变。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狂轰滥炸,城墙城壕毁坏严重。1938年6月,涡阳县长葛传尧奉令征发民工,将城墙、城楼全部拆除。往上追溯,涡阳县城在周秦之际称下城父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遇害的地方,又是我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捻军起义)会盟地,《史记》记载,秦二世二年“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作为涡河水滨的一大集市,在漫长岁月里,曾有过巨大的变迁,它的兴衰史直接反映了涡河儿女厚重沧桑的历史风貌。
涡阳古城石板路
宫祠寺院
涡阳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境内有宫祠寺院38处:
1.天静宫 (略,详见第一章第四节)
2.黉宫 黉宫即圣庙、文庙、夫子庙、孔子庙,是供奉孔子的庙宇。涡阳的圣庙在县城东南隅,知县张树建主持创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动工,二十一年(1895年)落成,中间大殿(25间),上盖五色彩瓦,殿内供着孔子的牌位;另外,还有颜渊、曾参、孔伋、孟轲四配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子张、有若和朱熹十二哲的牌位。大成殿两翼为东西廊房,祀先贤公孙侨等79人,先儒公羊高等71人从祀。大成殿前为戟门,再前为棂星门,再前为泮水池,池上砌桥,桥前为照壁,上题“宫墙万仞”四字,内有二门,东门名“德配天地”。西门名“道冠古今”,棂星门东西围墙有便门,东名“允升”,西称“恒应”,大成殿后为崇圣祠,祀孔子先人,旁为尊经阁,贮存书籍,东偏为文昌宫,所祀不详,后为文昌三代祠,西偏为明伦堂,后为训导署、乡贤祠和名宦祠,在戟门东边,忠义祠和节孝祠,在戟门西边,另外还有奎星楼及神台、神牌、殿额、供桌、牲架和四面围墙等,无不具备,在院子内还植松柏207棵,有颍州知府王汝砺作《建修文庙记》碑以记其事。圣庙平日庙门紧闭,民众不准进去,每年春秋两季头一个逢丁的日子,举行大祭一次,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祭,其仪式如同祭天一样,非考取的庠生(俗名秀才)等有功名的人不能参加典礼。圣庙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绝大部分房子被炸毁。1949年后,一度改造为师范学校。现在,老县中医院在此,旧房拆毁几尽。
3.教谕衙门(附义仓) “教谕衙门”是管理学校的“教谕”(也叫“训导”,俗称“老师”)的官厅,在老公安局旧址东北,衙内并附“义仓”(义仓存粮款为资助清贫书生读书和救济贫民之用)。教谕衙门里看门的叫“门斗”,此名称的来历是因为“义仓”和“教谕衙门”同在一起,两个部门平素都很清闲,所以在每年“义仓”出进仓谷——由“教谕衙门”看门的人负责打斗,平日无事就在“教谕衙门”看门,一个人身兼两职,既看门,又打斗,所以叫作“门斗”。“义仓”所储存的粮食并不是官家的,而是私人捐助的,哪年的收成好些,官府便号召农户量力捐助,不计多少,储存于“义仓”。但是,“义仓”不收小麦、黄豆,专收谷子,因为谷子易于保存,损耗不大。可是,在封建制度下,虽有“义仓”而不用于济民,官逼民反的事件屡屡发生,如刘疙瘩起义就是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大水,饥民无法生存所致。
4.义正书院 涡阳的书院叫“义正书院”,院址在旧僧王庙东,坐北朝南,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知县薛元启主事创修,前为大门,后为讲堂,西边配房数间,供考试用。刚成县的时候,来考试的至多不过300—400人,后来陆续加多,渐渐增至800余人。由于人数的增多,后来知县石成之和张树建又分别在同治九年(1603年)增建了一些耳房,规模较前扩大,此时的书院前有大门,后面是三间大厅,两头各有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六间,中间有过厅,两端配房四间,前院两厢为东西考棚,有房16间。书院初创,由刘志存担任山长,兼修《涡阳草志》。戊戌变法以后,废“八股”,改“策论”,书院又聘请浙江举人张汝金担任山长,提倡新学(即西学),策励后进,文风为之大变。光绪二十九年,将义正书院改建高等小学,主持改建的是邑绅刘鸿庆、马敦仁、刘纶阁等。当时以书院中间的过厅为讲堂,大厅为礼堂,礼堂之后为操场,操场内有房11间,作学生寝室,前面西考棚8间为自修室。辛亥革命后,校舍房屋多毁,民国二年(1913年),知事郑寿彝拨罚款一千四百串,由邑绅马殿英、刘金波将前院东考棚改建8间楼房,后来又在高小学堂的东边,将旧有房子改为初等学堂。民国八年(1916年),知事黄佩兰为书院改建学校树碑撰文记其事,书院成立时图书甚少,后来马玉昆、袁大化各捐《图书集成》一部,学生才有书可读。书院开始教八股文,戊戌变法以后改教策论,但仍是文言文。民国八年以后,才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20世纪30年代初,中学逐渐兴起,学校由书院迁入文庙,继而迁入马玉昆住宅,旧式的书院也就随之没落了。
5.玄帝庙 玄帝庙就是老子庙,因为唐朝皇帝封老子为玄元皇帝,故称玄帝庙,庙在县西北45里义门镇北,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根据明亳州李先芳《重修玄帝庙记》碑文载,重修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此庙早废,现无痕迹。
6.曹操祠 曹操祠又称魏武帝祠,在县东曹市镇。《魏书·地形志》载:涡阳县北平城有曹操祠,北平城汉时为山桑县,北魏时属古涡阳县(蒙城北5里),故址在今曹市镇北4里处。曹操字孟德,东汉沛国谯人(今亳州谯城区),他生前曾言,想在谯东50里盖一所精舍,等功成身退以后,在此读书。曹操死后,后人遵遗嘱在北平城为他盖了一所祠堂,称为曹操祠,曹市镇名由此而来。不过曹操祠距曹操故里有百里之遥,非50里,该祠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红卫兵所毁。
7.关帝庙 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庙。关羽,字云长,河南解县(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人,三国蜀汉大将,守荆州为东吴所杀,因取其忠君思想,始而由伏魔大帝尊为协天大帝,继而崮协天大帝尊为盖天古佛。涡阳城内的关帝庙,地址约在旧石狮子街附近,原与太山庙斜对过(太山庙一度改作县人民委员会),中隔一条南北街,太山庙在街东,门朝南,关帝庙在街西,门朝北。关帝庙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是在慈恩寺的基础上改建的。清乾隆元年(1736年)和四十年(1775年),各重修一次。民国四年(1915年),关帝庙改作关岳庙,殿内正位,左塑关羽,右塑岳飞,两厢有张飞、赵云、韩世忠等二十四人配享,每年春分、秋分的第一个戊日,举行大祭典礼,由地方行政长官主祭。20世纪30年代,庙宇日渐陵夷,1949年后曾改为县教育局,今已毁灭。
8.华祖庙 华祖庙是祭祀三国名医华佗的庙宇。涡阳华祖庙在老县公安局旧址东南,清光绪五年(1879年)建,无碑,原有山门三间,大殿三间。1949年后,曾一度与英公祠合并为县委会。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长于外科,施针用药简而有效,他创制“麻沸散”,给患者施行剖腹手术,他行医各地,名噪一时,独创“五禽戏”健身强体,声望很大。后来,因不听曹操的征召而被杀,他的著作已经失传,现在仅存的《中藏经》,还是后来人的托名之作。后人为了纪念他,给他立庙塑像,供奉祭祀。
9.伯俞村和泣杖祠 (略,详见第三章之伯俞故里)
10.伯颜祠 伯颜祠在县西北十余里之旧福宁镇,为祀元朝城父县达鲁花赤(元朝官名,为一方之首脑、总管)伯颜(蒙八邻部人)所立,祠与镇早已毁没。据古碑记载:元至正六年(1346年)六月,敦武校尉伯颜出任城父县达鲁花赤时,河南省遭受饥荒,群众被迫起反,后来逐渐扩大到城父县境内。至正九年(1349年)二月二十一日,义门乡有饥民二十人骑马冲往福宁镇,伯颜率部前往镇压,战败,为饥民所杀,弃首于宿州境,妻子把他的尸体收殡于城父。后来,元朝统治者于福宁镇为伯颜建祠以祀之。
11.僧王庙 僧王庙是为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立的庙宇,地址与涡阳的城隍庙(老公安局旧址所在地)是近邻,城隍庙在左,僧王庙在右,中间仅隔一条砖墙。僧格林沁,蒙古人,以镇压捻军起义为清廷所倚重,官至王位,握军事重权。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十四日,在山东曹州率部与捻军作战,兵败,被捻军所斩。清政府为表彰其屠杀捻军的“功绩”,并借以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命令凡是僧酋与捻军作战之处,皆立庙祀之。涡阳僧王庙有大殿五间,塑像,庙前有山门,上题“僧忠亲王祠”,山门之下,放置铜铁大炮各两尊,实是僧屠杀捻军和涡阳人民的佐证。民国元年(1912年),为河南匪首王金妮部炸毁两尊,其余两尊不知流落何地。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县政府将僧酋的“神牌”移到英公祠,改名为僧英二公祠,僧王庙改作涡阳县公署。僧王庙抗战期间皆毁没。
12.英公祠 英公祠在涡阳县城内(老县公安局旧址东南),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知县符兆鹏树碑撰文记其事。英翰是满洲贵族,姓萨西图尔氏,字西林,讳英翰,死后谥果敏,曾任宿州知州和安徽巡抚等职,是镇压捻军疯狂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光绪元年(1875年),任新疆乌鲁木齐都统,后死于任上。他死后,清王朝命令在他“立功”的地方建祠奉祀。民国初年,涡阳地方政府曾把僧格林沁“神牌”从僧王庙迁入,改英公祠为僧英二公祠。1949年后,一度利用英公祠和祠东之华祖庙设立县委会机关。
13.城隍庙 城隍庙是祭祀城神城隍的庙宇。涡阳的城隍庙地址在城内中心稍微偏东(山门便是老县公安局旧址大门),庙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知县邹钟俊创议和主持修建的,大门上额写“城隍庙”三字,山门以里,中为走道,两旁塑有城隍出巡用的泥马泥神,走道顶上是戏楼,上写“千载一时”四字,后为大殿,中塑城隍泥像(冠冕金面)泥像前为木雕城隍,刻工精细,气宇轩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人们抬着木雕城隍出巡,木雕城隍面前,左右各站一位泥塑判官,执“生死簿”。正殿两厢塑有十殿阎君,自北向南,左为一殿至五殿,右为六殿至十殿,每殿各管一狱,各种凶鬼恶魔,阴森恐怖,面目可憎。大殿里边四个角落,各站一个泥塑的揭谛神。大殿之外,左右分悬皮鼓和铁钟,鼓大合抱,钟重千斤。院中心设一铁鼎,重量也在千斤以上。民国初年,庙毁大半;次年,县长郑寿彝又拆除了十殿阎罗,改两廊为钱粮柜。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党除塑像,设县党部于大殿。1949年后,老县公安局设此,1983年10月,城隍庙大门拆除,院内筹建办公楼。
14.泰山行宫 泰山行宫有两处,一在涡阳城内(旧雉河集东街),一在石弓山。《李孔昌碑文》载,城内的泰山行宫建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天启四年(1624年)落成,正殿三间,山门三间,供的是佛像,东西两厢房设司曹狱府,“赫然壮观,使人视之,凛凛敬畏”。石弓的泰山行宫建在石弓山巅,曰“太山庙”。
15.观音寺 观音寺是祭观音菩萨的寺庙,涡阳的观音寺在县城西关外,建于立县之前,旧属亳县管辖,占地数10亩,房舍数十间,僧尼众多,莲台庄严,庙内并有钟楼、鼓楼,现无存。
16.四果寺 四果寺在县北60余华里之丹城镇。《安徽通志》和《宿州志》都说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写的六棱碑,每面都有字,明朝初年,有人用水洗碑,见有贞观(唐太宗年号)和“褚遂良书”等字,笔法宛如所临《乐毅论》(著名小楷法帖);但据1924年《涡阳县志》作者黄佩兰考证,此碑是八面,上下皆残缺,正面双行大书“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八字,黄又说,“尊胜陀罗尼经”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由婆罗门僧佛陀波利带入中国,直至武后垂拱年间才开始刻写成经幢石(碑的一种),传布全国各道(等于今日之省),而《唐书本传》载,褚遂良死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早于刻写经幢20余年,因之说这块碑为褚遂良写,显系谬误。但是,也有人与黄佩兰的看法不同,认为黄说的碑是八棱,而《安徽通志》和《宿州志》说的碑是六棱,这必定不是一块碑,既然形体不同,碑文也不见得就会相同,那就不能否定六棱碑是褚遂良写的。从黄佩兰的记述来看,八棱碑确实有的。但是,这块八棱碑是何时的碑碣,究竟在何处,六棱碑又在何处,尚不清楚。据说,黄发现这块八棱碑石,已被其移入县府库存,然今无法查寻。
17.觉观寺 觉观寺在县东北25里龙山镇。明朝宿州知州的《重修记》说此寺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元代毁于兵燹。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有一个游方和尚至此,后来游方和尚定聪等请求豪门捐助,于成化四年(1468年)八月再次重修。重修后的觉观寺,规模颇大,前有山门,后有大殿,两旁是廊庑,另外还有斋室、浴室、厨房等,大殿内塑如来菩萨等神像,凡佛寺应有之物,无不齐备,寺前旧有凤凰塔一座,创修年代不详,塔高50米,砖石结构,基底100平方米,方棱,七层,早已毁没。觉观寺初建的规模无考,但据其地理位置推算,当在壮观之列。1937年两廊倾塌,1942年大殿被日寇焚毁,1950年凤凰塔拆毁改建粮站,寺院诸物余存者,只有寺前的一棵古槐了。
18.胜严寺 据《安徽通志》说,涡阳城东曹市集,有一胜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937年),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重修一次。前有淑世山房,是一集教学之所,早毁。《安徽通志》出版在民国成立之后,那时即说此寺已毁,究竟毁于何时,不得而知。
19.寿圣寺 寿圣寺在县东南15里蒙关店。《淮南野史》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张晓(下蔡人,今属凤台县)所写碑文说:城县西北80里有镇曰濛馆,镇后有寺寿圣寺,创于大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历经800余年,寺卒无恙。由于“历时久远,不无摧剥”,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7年)重修一次,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次重修,当时主其事的是杨玉(字君宝)、董志雄(子威)、岳俊(字君秀)和寺僧了月,经过再次重修的寿圣寺:“殿宇门庑,轮焕一新,法象庄严,种种具备,金碧交辉,钟鱼互答。荒塞寂寞之滨,转而为华严兜率之境,见者生敬,闻者皈依。宛焦一境之钜观,丛林之福会也。”张晓的语言,虽多夸张,但也说明寿圣寺在当时的规模可观,张晓还在碑文里说明了当时建寺的目的,碑文里说:“蒙俗任气而健讼,信鬼而乐施,濛馆去县益远,其习尤异。董之以礼则迂,束之以刑则怨。虽欲申之以诗书之训,恐亦难卒喻所以然者。倾唯浮图事神,而语大慈悲如来之相,庶足以消其悍戾之气。而轮回果报之因,又足以歆其利益之思。……且寺以寿圣为辞,岁时祝厘,亦足以开其尊君亲上之心。”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明末当地的人民群众反抗精神强盛,统治阶级对他们用礼和刑都不行,用孔子的诗书训导也不行,只有用佛教的轮回果报之说去迷惑他们,别无良策,是为建庙主因。此寺在清末已毁,那时只有旧碑一块,字迹尚未磨灭,现在这块旧碑也不见了。
20.太平寺 太平寺在涡阳县东南30华里,西阳集东北约8华里。寺建于元朝,清朝和民国之间改为学校,1949年后尚有部分房屋存在,仍用作学校,近年已毁。此寺的兴建,说明蒙古统治者,并不是只知使用暴力,也用宗教统治人民。
21.樊将寺 涡阳县城东北50华里有佛庙一座,俗称为樊将寺,庙后有墓,当地人疑为西汉战将樊哙之墓。樊哙系江苏沛县人,与西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又是连襟兄弟,因助刘邦定天下有功,被封为舞阳侯。1949年后,此墓已掘,墓室无碑,也无墓志,只有些石条,看来此墓早已被盗挖数次。
22.雁落寺 雁落寺正名缘乐寺,位于涡阳城西南70华里,在高公镇东北5里。据庙内石碑记载,此寺创建于唐,重修于清,名“缘乐寺”,由于“缘乐”与“雁落”音谐,久之化为“雁落寺”。同时,又演绎出一神话,说古时候有一天,此地落下一群大雁,接着大雾三天,雾开后,现出一座庙宇,因名“雁落寺”。寺庙建于约15平方公里的湖洼地中间,建筑雄伟高大,富丽堂皇,后大殿25间,仿金殿形式建造,上覆五色琉璃瓦,远视之,光彩夺目,殿内塑有三尊大型金色佛像,哼哈二将站空两旁,东西两侧,排列十八罗汉,佛像上塑有五色彩云和二十八宿神像,门屏椽上,精工浮雕各种花卉及上中下八仙形象,25根明柱上,彩绘蛟龙缠绕,东西廊房各5间,同塑十殿阎君和一些鬼怪恶魔,使人望之生畏,前山门3间,中间是人行道,东西间列站四大天王,寺的东侧,建小跨院,内塑菩萨偶像,寺庙拥有土地百余亩,僧侣十多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逢会,会大人多,热闹非常。1941年春,日寇入侵,亳县沦陷,亳县中学借迁高公镇,为建中学,拆毁了东西廊房及前山门,1948年为建西王桥(在今高公镇),又拆毁了后大殿,后来从慕营迁去17户人家,成为一个自然村,村名“雁落寺”,现在所有庙房已全部毁没。(www.daowen.com)
23.新德寺 新德寺位于县城西南新德集,集因寺得名,集东杨寨后面,原有古庙一座,清初被焚,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又由此向西迁移300步,筑台建新庙一座,名曰“新台寺”。民国初年,改为新德寺,集亦称新德集,今庙早毁。
24.公吉寺 公吉寺位于县西南30华里。据传春秋时,楚灵王(前540—前526年)北征,曾于今楚店镇至公吉寺一带广建行宫,后又建立了很多庙宇,因取名宫记寺,后人因其地形如鸡,“宫记”与“公鸡”音谐,又渐名为公鸡寺。1949年后,改为公吉寺。
25.千佛阁 千佛阁在县西义门镇北玄帝庙的北边,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当时的督捕道王昌祚竖碑撰文,指出为儒、佛、道三教立庙,原因在于让人们存心养性、明心见性、安心定性,诚心诚意作顺民。此阁早已毁没,残碑也不见了。但据原碑所载,建此阁的是静然和尚,当时“规模雄阔,栋宇壮丽”,重修此阁的是静然之徒孙明讲和尚;重修后,“金碧丹青,焕然一新”。
26.官阁 官阁位于高公镇南1华里,坐落在西淝河东岸40米处,建于西汉初年。建阁的目的,相传为记刘邦起兵反秦暴政、减赋税、免徭役之举,沿淝河百姓感其惠,立阁祀之。阁内塑刘邦像,一年一祭。1949年前此阁属阜阳县苗集镇所辖,作乡公所,又办学校,庙内破坏一空。1949年后,邻近农民在这块废墟上开垦种菜,成为一片园地。1980年年底,进行人口普查时,官阁遗址已迁居三户李姓人家,形成一个新自然村,名小李庄。
27.尼姑庵 尼姑庵在县西阳镇胜利街西头。此庵原系华祖庙,地基宽24米,长40米,面积为840平方米,原规模有大殿6间,前门6间,中间过道6间,西厢房6间,大殿有华祖塑像和神龛,西阳镇流传的农历九月十五日古会即为此庙香火会。庙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庵内唯一老尼唐爱修于1981年冬自述:16岁生天花出家,初到时,华祖庙有庙产地二百多亩,师徒十多人。师父王惠修,法名觉悟(河南人),曾朝过南海(即普陀山),师父死后,自己曾收徒弟龙兴(怀远县龙亢人)、徒孙仁亮(1949年后返俗)。民国十七年(1928年)西阳当局办学堂,占去了华祖庙,将尼姑赶出,在庙庄重新建庵3间。1981年12月,老尼病故,庵被徒孙仁亮拆除。
28.三官庙 三官,亦称“三元”,是道教所奉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后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旧时各地广建三官庙、三官殿。涡阳的三官庙,地址在县城的东关,即今涡河闸(船闸)之西,建于立县之前,旧属蒙城管辖,占地数10亩,房舍数10间,今已毁没。
29.三皇庙 三皇庙在县东南15里蒙关店,是道教所敬之神。从明朝凤阳知府张某所撰《创修三清观记》碑文,知此庙有三殿:玉皇殿、三皇殿、三清殿。玉皇殿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皇殿建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清殿建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其中,以三清殿规模较大,构造也较精美。古有“三皇为生人之主,玉帝乃司化之君,三清乃道教之祖”之说。从碑文中还知,蒙关店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就萧条了(“庆历间居民相望若晨星”),后来虽有一个时期的繁荣(“其后市廛渐繁”)。明初,又荒凉下来(“明兴复成榛莽”),什么庙宇也未建立。明朝末年,才建盖庙宇。(“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六种说法:(1)天皇、地皇、泰皇;(2)天皇、地皇、人皇;(3)伏羲、神农、女娲;(4)伏羲、神农、祝融;(5)伏羲、神农、共工;(6)燧人、伏羲、神农。)
30.灵奶奶庙 涡阳县城北45华里的新兴镇,旧称“灵奶奶庙”,因谐音俗称“龙奶奶庙”。《涡阳县志》载:春秋时,楚灵王昏庸无道,征发成千上万的民众在乾溪旁边建章华台(又称乾溪台),因工程浩大,三年未成,民众深以为苦,都非常痛恨楚灵王。当时,其异母弟弃疾,乘机联络另一异母弟芈(mǐ)比,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政权,芈比自立为王,称楚平王。当时,跟随楚灵王出征的官员,闻讯回京都依附新王去了,把灵王这个孤家寡人扔在乾溪台下。灵王由乾溪逃刭现在的新兴镇附近,遇到旧臣申亥,申亥的父亲原是楚国大夫,因犯死罪,灵王没有杀他,予以赦免。这次灵王到此,申亥非常感激灵王,竭诚招待,晚上又叫他的两个女儿陪宿灵王,没想到灵王夜里上吊自杀,申亥把灵王葬埋以后,又将他的两个女儿残忍处死,给灵王陪葬。当地民众认为这二女死得冤枉可怜,便给她俩盖了一座庙宇,尊为“灵奶奶庙”。根据《中国名胜词典》载:二女死后葬故乡(涡阳城西40华里),位在章华台东,台上原有灵王庙,今台久圯,二女堌堆仍在,后人将葬地村庄呼为二女堌堆庄。
31.太山庙 涡阳城东北25华里龙山之巅,旧有太山庙一座,规模颇大,建筑雄伟,中为佛殿,内塑太山神象,东西两边有廊房,内塑十殿阎罗,前有禅门,再前稍下有拱形山门,山门前有王灵官殿,大殿右侧,有活姑奶奶庙。相传活姑奶奶娘家在亳州,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逢会,香客云集,多达数万,外县人进香者以亳州为最多,当时众多僧侣皆住山下。另外,西北有真武庙,山南有关帝庙,山侧有马王庙,山之西麓有觉观寺等,这些庙宇的建筑,都颇为壮观。现在,这些庙宇,早已毁灭,残砖断瓦难寻。
32.火神庙 涡阳火神庙在县城北门外,创建无考。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二年(173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多次重修,有庙碑。
33.玉皇庙 涡阳玉皇庙在县城南门内,创建无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张树建重修,有碑。民国八年(1919年),又经邑绅王兰募捐重修,庙现已平没。
34.清真寺 涡阳城西45里义门镇有清真寺,是回民的寺院,原在镇西北隅,创建于元朝,后迁至镇里,距今已200余年,面积3 600平方米,寺庙毁于清季,现仅存大殿3间。
35.天主堂 天主堂位于县城西北隅,创建于清朝光绪末年(1908年),面积24亩。1949年前已建房子80余间,1949年后改设县医院,后属渔业大队。天主堂共有五任神父,两位修女,最末一位神父是意大利人,1954年回国。
36.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高公镇西路北,1917年筹建,1921年落成,领头人张孟群、张树中等,由镇西40华里张姓人家出资,购得吕湖地主吕廷举之地,历时4年建成。宗祠为砖瓦结构,大殿3间,两边草房约20间,正南面有前山门,门西边置一对石狮子。由于构造坚固,大殿和山门半个世纪从未进行重修,可惜房上的雕刻艺术品拆毁于十年“文革”动乱中,现在的大殿和山门已失去原来的装饰美。1929年,张姓知识分子张兴国、张华国,曾在张氏宗祠开办“振华小学”,抗日战争爆发,亳县沦陷,县长熊公烈、俞肇兴先后把县政府借迁在祠内办公。1949年年底,祠内曾短期作过亳中校址,1949年后张氏宗祠为高公粮站使用。1977年高公公社在此办公,1980年高公拖拉机站迁住祠内。
37.马家牌坊 马家牌坊系清末贡生马敦仁(又名马朴仙)为其父母所建,原址在原县面粉厂院内。牌坊高约10米,宽7米,东西各有横匾一块,一曰“谊笃”,一曰“孔怀”。此牌坊用砖砌成,灌以沙子、水泥。牌坊西北角50米处,原建有马敦仁墓,墓北有堂屋6间,3间作为书室,3间作为祭堂,祭堂中有马敦仁石像。此牌坊及墓在1957年拆毁。
38.转家牌坊 原城关镇西关街中段路南,有牌坊一座,系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高约12米,宽7米,牌坊顶端雕有“圣旨”二字,牌坊正中横梁刻有“旌表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时历百余年,逐渐颓废,“文革”期间拆除。
古墓葬
涡阳县英豪代起,贤哲如林,境内有古墓葬7处:
1.圣母墓 先天太后(老子母亲)之墓,位于涡阳天静宫东侧,又称圣母墓。据史料记载,旧时规制很高,墓前有石桌、石凳、石香炉,旁建圣母殿,有连理树、李子园等。相传圣母墓很灵验,每到清明时节,当地百姓都前往祭奠,希望能给家人免灾除祸、带来福音。平日,有的人家求子心切,想要一男娃时,就到殿前或墓前叩头许愿;有的人家想保全家人健康平安,也前去祷告祈福。
该墓从卫星云图上看,和天静宫的老君殿同处一条直线上,东西平行。由于年代久远,圣母殿早不复存在,而墓葬依然宏伟可视,高4米,直径10米,植松柏,竖县级文物保护标识牌。近年来,由涡阳县弘道联谊会牵头募资,进行了修复维护,现墓高6米,直径12米,为防止墓土流失,修葺了墓辁,重树了墓碑。墓地现有墓碑两块,一块为太上玄元皇帝圣母先天太后之墓碑,一块为重修玄元皇帝圣母墓功德碑。其中,重修圣母墓功德碑碑文中,收录了宋真宗《先天太后赞》“老氏之德,协符昊穹。李母之迹,章显灵通。仰居霄极,俯运丕功。权舆至道,资始真风。式扬神化,用致时雍。眈眈秘馆,穆穆睟容。和銮顺辙,圭壁致恭。允祈多福,大庇区中。储灵不测,昭感有融。一刊乐石,永耀琳宫”等文字。
2.尹子堌堆 涡阳城北6华里有尹子堌堆,当地人称坟为堌堆,尹子堌堆,就是尹喜之墓。尹子名喜,尹是他的官名,春秋末期人,据《史记》记载,他在函谷关担任关尹,职责是专门检查来往的行人,所以当地人便称他为尹喜,时老子辞官(原任周朝守藏史)隐居,经过函谷关时,尹喜把他留住说:“子将隐矣,为我著书。”老子没法,给他写了五千多言的《道德经》,又称《老子》,后来他自己也写了一部书叫《关尹子》。据此看来,尹喜当时对老子是非常爱慕敬仰的,后来,人们便在函谷关上写了一副联“未许田文轻策马,但愿老子再骑牛”(田文,战国时齐贵族,号孟尝君,曾为齐相国,门下食客数千)。
堌堆颇大,高约三丈,占地1 000余平方米,千百年来人们都视为极其神秘之地,传说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的樊桥、胡六子、马小庄、蔡楼等几个村庄的人家,只要遇到红白喜事就向尹子堌堆借餐具,在头天晚上的半夜子时前去烧香、拜神、叩头,并许愿办完了事就一定及时归还所借一切,第二天的早晨就会如数出现金筷子、金汤匙、银碗、银盆、银盘子,事主用筐把餐具抬回家,用过后大家会遵守诺言按时、按量归还。就这样,几个村庄的人们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着。后来因为年代久远,子孙不听从古训,贪图便宜,有家人办完了喜事,新媳妇偷藏了一只银碗锁进了箱子里,从此尹子堌堆也就不再显灵了。还有一个传说,尹子堌堆每月有两个晚上出现反常现象,即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初一的晚上,可以在数里远看到火光冲天,听到人欢马叫,古典乐器交响一片,十五的晚上尹子堌堆在月光的照耀下金光四溢,银光闪闪,金马驹子和银娃娃竟然跑进附近几个村庄路口玩耍,到天亮之前才肯散去。马小庄有一个木匠十分贪财,在十五的晚上金马驹子出现时,趁着明亮月光举起斧头砍向了金马驹子,金马驹子躲避不及,被削下了一只耳朵尖,结果木匠得到了财富发了家,可是金马驹子和银娃娃再也不出来了,以后初一和十五的那些美好景象也就没有了。传说当然是人们对尹子堌堆怀着种种迷信的敬畏,说明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敬仰这一圣地,因此,不断地为它披上一层层神秘面纱,积极、自觉地保护和珍惜着这里的每寸土地。20世纪50年代初,尹喜墓以及附近村庄隶属赵屯区管辖,时任涡阳县赵屯区政委的曹霖为建学校和区公所,不懂文物政策,不请示就带领群众扒尹喜墓,用太平车运墓砖使用,致使尹喜墓严遭破坏,古墓、石门被撬开,石碑被砸裂,墓志铭及墓中物品大多流失。上级知道后,立即叫停其行为。此事影响很大,为警示后人,“曹霖扒墓”曾作为词条编入20世纪50年代版新华词典。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人们淡化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红卫兵的打、砸、抢殃及了尹子堌堆,古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石门被撬开,石碑被砸裂,多亏驻涡阳县城的部队及时制止,才没有完全被破坏。
3.范蠡冢 (略,详见第三章第三节之范蠡堌堆)
4.嵇康墓 (略,详见第三章第九节之嵇山石墓)
5.宝冢 宝冢在县城北40华里宝冢集,亦名石冢集(今新兴镇石冢村)。据传系晋朝孙登之墓,墓的东南有石塔一座,有元时《重修宝塔记》碑,碑文中说:“夫宝冢者,按古志相传乃孙登先贤之墓地。”孙登,字公和,晋朝高士,隐居于苏门山(在今河南省)上。他与嵇康交好,曾批评过嵇康说:“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后来嵇康为司马昭所杀,临刑前作诗有“昔惭柳下(柳下惠),今愧孙登”之句,由此看来,嵇康自谓不如孙登,而孙登也自谓实有过于嵇康。关于宝塔的建立,元《重修宝塔记》碑文中说:塔旁有一石香炉,上面刻着宋熙宁八年(1075年)孙用建立字样;孙用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家资罄尽,墓无力进展,想中途停止,当时有本村豪民陈翌前来帮助,才把塔建成,今塔已不复存在。
6.张德墓 张德墓在县东北70余里史家圩村东,墓前有碑、石羊、石猴等,碑文为元朝国史院编修陈雅所撰,号“神道碑”。碑文中说:张德,字惠卿,生于宋金时代,死于元朝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三月二十一日,活到82岁,祖居河北沧州(今沧州市)清池。金宣宗贞年间(1213—1216年),其父张裕为避战乱,携眷南逃。初往淮南,待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战乱稍息后,才迁到临涣县(今濉溪县临涣集)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镇)定居,后来张德成了“资产益饶”的地方绅士,一生没做过大官。他有六男二女,六男:思元、思明、思忠、思恭、思义、思敬;二女嫁与高、王两姓。五子思义,官至元朝翰林丞务郎,任过沂州(今山东临沂)、滑州(今河南滑县)、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六子思敬官居元朝中书掾和兵、工两部主事。张德在其子做官后,被元朝封为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判官飞骑尉,死后追封朝列大夫;其妻盛氏封为恭人,死后追封为清河郡君,死于延祐四年(1317年),活到81岁,与张德合墓。
7.张思敬杜夫人合葬墓 张思敬、杜夫人合葬墓在县城东北70华里史家圩村西。张思敬,字彦武,思敬是其讳。在元朝以“文学”得官,由司徒掾升至兵、工两部主事,官阶是朝列大夫,至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二月七日,因病死于任上,年57岁。死后由其侄绪和子贞用船把灵柩运回,同年四月十五日拊葬于宿州西百里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镇)父母墓之侧,有张绪为撰墓志铭。张思敬妻杜氏,乃张之正室,系宿州尹杜从善之中女,封为清河郡君,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十一月十一日生,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十一月十一日病死,年68岁,于当月二十一日与思敬合葬,有“忠孝书院”山长马元忠为撰墓志铭。
古遗址
涡阳县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文物遍地,各领神奇,境内有古遗址12处:
1.马庄遗址 马庄遗址在涡阳县天静宫街道武家河(谷水)左岸,是新石器时期遗址,距老子生地天静宫1 000米左右。遗址呈南北条状,占地1.1万平方米,出土有贝壳、螺壳、兽骨、陶质灰、陶网坠、红烧土块、灰坑和红灰黑三色陶器残片,陶器残片有鼎、鬲、鬶等器物的底足、口沿等,纹饰有绳纹、篮纹、网纹、方格纹等,还出土了一个完整的瓮棺。遗址为县文保单位。
2.台寺遗址 台寺遗址在涡阳城东北约3华里处(原县轮窑厂附近),面积3亩。旧有高台,台高约3米左右,上建庙宇,名台寺。1949年前曾设台寺乡公所于其上,后改小学。1949年后,庙宇倒塌,仅有土台。后由于群众取土,土台逐渐缩小。1980年,全部夷为平地。此处古绳纹陶片极多,黑红灰三色俱备,历年来经常拣到陶网坠、陶鬲足、鼎足、陶豆把、陶纺轮、鹿甬等物,并拣有石锛、蚌镰、骨笄等品,土堆还混有大量的蚌壳、螺丝壳和兽骨等,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从发现的东西看来,初步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文化。
3.峨眉山遗址 峨眉山又称范蠡堌堆,位于县城东南30余里S307省道南侧。遗址处在一个大洼湖中间,北面和西侧靠近一条古老的河道,《涡阳县志》称西子河,又称金沟。遗址面积15亩,土台最高处有4米左右,古绳纹陶片极多,有黑红白三色,曾拣到不少的陶鬲足、鼎足、陶网坠、陶豆把、陶纺轮、鹿角、螺丝壳、蚌壳等物,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这与台寺遗址出土文物十分相似。
4.楚王宫殿遗址 楚王宫殿遗址在县城南36华里楚店镇。据传,春秋时期楚灵王(前540—前529年)从寿春(今安徽寿县)出师伐徐,中途在此驻扎,并建行宫于此,楚店镇原为“楚殿”,因楚王宫殿得名,兴集后逐渐改为楚店镇至今。又传,楚店镇原名辙沟集,因位于车辙沟(今涡楚河)东畔得名。
5.铁牛岭遗址 铁牛岭,又称牛峻岭,在涡阳县城东南约13华里河北岸梁町村,系古“涡阳八景”之一。《颍州府志》“铁牛岭在蒙城西八十里”;刘志存《涡阳草志》“铁牛岭在梁町涡水北岸,沙姜陵坂素有铁牛以镇水势”,此即是铁牛岭的由来,但铁牛早已失落。古人铸铁为牛,置于水际,是因他们相信五行(金、木、水、火、土)能够相生相克,寓意永远不会泛滥,也不会干涸。所以,秦之李冰、汉之董仲舒、明之于谦等都有用铁牛镇水之事。铁牛岭还是一个古战场,咸丰七年(1857年)十一月,凤台恶棍苗沛霖打着“剿捻”的旗号,率领地主武装数千人,向蒙、亳进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时,捻军将领刘天福率部从淮南返回,与苗部大战于铁牛岭,苗沛霖失败,逃出涡阳。
6.岳家桥遗址 岳家桥在涡阳县城南3华里,已毁。民国元年(1912年),河南省虞城县匪首王金妮率领了三五千人晨至涡阳,强占县城月余。当时,张勋的江防营闻金妮占据涡阳县城,纷纷往涡阳调集军队,围困王部。王部弹绝,意欲至风台接运子弹,组奋勇队百余人前往,出南门即受护城军郑克明(柏文蔚部属)的迎头痛击,奋勇队无法前进,乃潜入岳家桥之下,当时驻在城东南官路口(今三星化工附近)的江防营,又从葛沟中直前攻袭,两路夹攻的结果,打死金妮奋勇队98名于桥下,后经天主堂司铎(神父)聂思聪(法国人)调处,金妮部才得撤走。过了两年,行人路过此桥,仍见桥下白骨累累,尸发缕缕。
7.福宁镇遗址 福宁镇在县北天静宫(中太清官)的西北,东南距涡阳县城10余华里。《元丰九域志》说:“城父县有福宁镇。”按元张起严《天静宫兴造记》碑上说:“宫在城父东南,去亳郡四舍(每舍三十里)。”《大清一统志》说:“天静宫在亳州福宁镇。”此镇兴于何时,灭于何时,无据可考。
8.重兴集遗址 重兴集距涡阳县城北约50华里处,原名泥堡集,因北临泥堡湖得名,又因集数败数兴,清康熙时(1662—1722年),更名重兴集至今。所谓泥堡湖,是因此处地势低洼(面积约200亩),常年积水,旧时湖水面的白洋沟终年淤塞,湖水排泄不出,泥水相混,故名泥堡湖。集改名重兴集后,湖亦随之称为重兴湖。据《雪枫乡志》记载:汉代曾于此设泥堡府,府之规模颇大,东西门相距9华里,南北相距8华里,南有观音庙,北有火神庙,东有关帝庙,西有佛祖庙,故有“四庙对门、四桥对空”之说。还有莲坊寺和72眼井等古迹,名闻方圆数百里。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观音庙,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莲坊寺,均立碑记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遗址尚存。
9.孙店集遗址 孙店集距县城西南约60华里,据传古时孙姓居民在此开过路店子,名孙店,以后发展成集市,鼎盛时期甚为繁荣,与附近集镇合称为“三铺加两店,四十五里长街”(北起标里铺,中经孙店、临湖铺、店集,南至张村铺,连绵45里长街闹市,络绎不绝)。孙店集历史悠久,据传唐朝时,集内建大庙一座,分前、中、后三殿,后殿佛像高大,佛像的两个腿弯内各有小庙,庙内百神俱全,大至菩萨、关帝、十殿阎罗,小至牛虻、蚂蚱,还有娃娃殿、火神殿等,年年农历二月二日逢会,方圆百里来此赶会,香火甚盛。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集南邓圩子邓毛结捻起义,清廷特派官员李某屯兵集后北马营,专司镇压。当时,除李姓居民被圈围集西寨里得以幸免外,附近民众全被惨杀于集前南阳庙大坑内,此坑后名万人坑,坑上架一桥,名南山桥,集内大庙,亦被焚烧,集市从此衰落。后来,为延续香火,又在集后建佛庙一座,大庙重修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后又为日寇所焚。大庙前有一棵古槐,年久中空,内长一棵八把半粗、高出树干的甜刺刺芽树,庙前面石碑两块,记载建庙事迹,庙内碑前一步远有一眼井,至今仍流传着“孙店一庙套三庙,紧锁南阳,庙前一棵甜刺刺芽,八把半粗,一步百(碑)井”的传说。现在,仅存集内大殿的3间过道及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集南万人坑遗址。
10.旧涡阳公园遗址 旧涡阳公园遗址在老县城东南隅(今老县委院内),创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季,主其事者是当时的国民党涡阳县县长朱国衡,以西关观音寺教田29亩8分,换取东关群众的地21亩5分9厘,辟为公园园地。公园内建茶社5间名叫“涤虑堂”,筑凉亭一座名曰“澄亭”。亭周围是金鱼池,南方有桥相通,亭子南垒假山、砌荷池,亭东建“忠烈祠”,竖公园落成碑。园内凿井一口,植竹林、设花圃、迷津,遍植各种花木、果树,另外建花房、葡萄架,大门内(大门向西),建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纪念塔,据称系阜、太、亳、凤、涡、永各县边区民众集资所建。园内修花径(园中小路)、筑行道,通向四方。园的周围种荆棘洋槐,并环栽一些桐、杨、楠、柳,各项设置井然有序。此公园在当时是涡阳的一项名胜,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种设施损失已尽,1949年后起初改为生产实验田,后来改设县委会。
涡阳县道家人文景点分布
11.涡阳四坛遗址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知县张树建同绅士王徽五、马香谷、王兰于涡阳四关外买贫民地一亩,设立东、西,南、北四坛。后来,因离街市太近,不宜种树,到了民国七年(1918年),县长黄佩兰同绅士马成骥、王行五、刘纶阁等合计,又稍为移动,变动的情况是:东关先农坛,原买张怀德地1亩,坐落关外官路北,兹移至老城西口外路北,内植柏树62棵;西关社稷坛,买转蓬仙地一亩,坐落官路北,内植松柏53棵;北关邑万坛,原买马永平地一亩,坐落涡河北岸官路西,兹移至枸棘园官路南,内植柏树四十八棵,以上兼有坛碑界碑;圣庙,在城东南隅,知县张树建创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落成,有颍州知府王汝砺作修建文庙碑以记其事。以上仅有遗址,所有建筑,毁坏已尽。
12.涡阳五湖遗址 龙山湖——在县东北的龙山、独山、塔山三山之间,海拔约在26—28米之间;白湖——在县西北雉河(谷水,今武家河)的上游;清游湖——在县西南利辛县张村镇与临湖镇之间和高公镇的东北,旧时湖宽达40里;蔡湖——在县南,即今胡硷;朱郁湖——在县北新兴镇东南。
雉河集变迁
涡阳县城是一座年轻的皖北小城,其前身是雉河集。雉河集虽是一个普通的集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因为它曾是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捻军起义的发祥地,是捻军的故乡,是捻军革命的摇篮。
考雉河集因其原为傍雉河入涡处的一个集市而得名。这个集市,秦汉时名下城父聚,到明清时才叫雉河集。雉河古称谷水,又名武家河,源出河南,为涡河支流之一。两岸芦苇丛生,雉鸡(野鸡)繁殖,故名雉河。
雉河集建县以前,跨涡河两岸,南岸(今界沟以西)是老街,以东是姚街子和南京巷。
清代涡阳知县石成之曾用一首七绝描述了这里绵延不绝的美妙与繁华:“布商辐辏东西来,古城雉河晓市开;三路浆声一路车,涡阳水廓近楼台。”
涡阳老县城建于1868年,砖砌城墙,方形,长宽各一华里。北傍涡河,其余三面有护城河。四门有城楼、瓮圈、月城和城门,四个城角有炮台。东南炮台上建一魁星阁,上下两层,红柱黄瓦,朱栏绿户,飞檐挑角,异常秀丽,阁南有三个城墙垛口,砌成笔架形,号称文峰。这是县长张树建用来纪念当时新科举人王之桢的。
建城以前,雉河集成集较晚、市井清淡、交通闭塞,没有特产和特色,商业方面主要是运出粮食,转运来食盐、布匹和南北杂货,供应城乡,商行的分布主要是:
盐行:北门大街有马衡泰、王东升、刘记利丰恒,南门大街有张善甫的南聚丰,东大街有张大经的聚新隆,东关外有刘胖子的东聚丰,大盐行都兼营六陈(粮食),各家资本在银元三万至五万元之间,货运全用木船,一次可装七八千麻袋。
雉河水暖
粮行:多开在四关,张绍尧的公端号在东关,王家汇源栈在下浮桥口,经潜庵的聚丰六陈行在东门外大石桥,孙大伦的粮行、牛行在西关。
酒油行:张绍尧的合兴行在石狮子街,大成酒油行在东大街,王慧轩的亿昌行在东门里,曹益斋的益丰酒店在石狮子街口东边,周德轩的德丰酒店在新华巷。
面行:南大街有李传家和宋小耳朵的两家面行,当年没有面粉厂,城乡面户用石磨磨成面粉,送集上面行,卖给用户,面行收行佣。
京货庄:多在洋房街和文明街,华美、和合、大纶、天成在洋房街,复茂永、元丰长、鼎兴隆在文明街。
当典:只有马玉昆开设一家,在当典街。
估衣店:鼎泰衣庄在文明街,田敬五的估衣店在当典街。
铁货店:南大街的广成是山西人开的,西大街的一家是河南人开的。
中药店:有文明街的王延寿、天德堂,田丰老和谭先生的两半斋(半为谋生,半为济人),西大街的马广生堂,洋房街的戴万春,东大街的周太乙斋。
西药房:文明街有韩挹丹的大华药房。
茶叶店:有西大街的汪裕泰,文明街的周源泰。
丝烟店:在石狮子街口的恒兴泰,栅栏门子北边还有一家,自从有了卷烟,丝烟业已逐渐衰落。
纸烟公司:西大街有王捷三的意大利,文明街有泰隆,南大街有张裕泰。抗战期间,有东大街王剑五的富华卷烟厂产财神牌香烟,南大街李香亭胜利卷烟厂产龙山牌香烟,城东马寨、王藩庭、马少九的益中烟公司产警钟牌香烟。由于日寇封锁,机制卷烟不得进口,马少九经营卷烟,获利很厚,发了大财,马少九还经销过亚西亚和德士古两公司的煤油。
钱庄:文明街有马顺成和同丰,洋房街有裕隆(后又兼营洋纱)。当年,没有银行只有钱庄,大商号可以印钱票代替现金,商号冒账倒闭,票子变成废纸,持票人就倒霉了。
书店:华祖庙街有史松乔的庆祥书店,西大街有谭家旧书铺。
棉花店:西大街有长盛花行,皮行东门外大桥头有王之翰的和丰。
浴业:有华祖庙街的日新园,石狮子街的清华池,当典街的大观园,北关的华清池。
饮食业:有栅栏子门南边的三星楼,石狮子街口的醉月楼,东大街的三义居、万福楼和官办的涡阳饭店。
糕点糖纸业:有文明街的德泰永、汇丰,西大街的王公升,东大街的余隆盛、王泰昌、裕源长。
银楼:有东大街殷浩然的首饰店,石狮子街苗家银匠铺,方家银匠铺子。钟表业有东大街王振宇王子珍兄弟的钟表店。
自行车业:有东大街魏胡同口乔万云的自行车行,石狮子街智学孔的修车铺。
小五金:有张奎的五金店,在南大街。汽车公司,东关有倪青山的皖北汽车运输公司。
木船行:北关火神阁子有秦家老船行。
妓院:有南门内的第一楼,华祖庙的雉河旅馆,东北炮台下的暗娼。
旧时商行的经营特点是,聘经理,雇学徒,用工人,工资很少,非常苛刻。学徒没有工资,三年满师还要一年谢师,才有低微的两三元的工资。每天三餐粗茶饭,初一、十五打牙祭,算是见点油荤,生活是很苦的,还要托人情,才能进店。他们一天干到晚,一年干到头,天天起早睡晚。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下门、扫地、倒夜壶、抹桌子、搓纸燃、洗烟袋、冲茶、端饭、站柜台、卖货、招待客人,天黑了,上门、数钱、打扫店堂,伺候掌柜和先生们都睡好了,自己才得安歇。有时候,东家打麻将,当学徒的要通宵伺候,打了头钱,得交给掌柜娘子,碰上她高兴才赏给块儿八毛的辛苦钱。
生意要会做,才能赚大钱。开盐行,靠的是会拉四外集的盐贩子,才能多做买卖赚钱。盐行的伙友和学徒,要到涡河的几个浮桥口和四关的大路口上,迎接盐客来店,敬烟敬茶,自夸店里的盐好,粒大色白,秤大。要代客称盐,装口袋,上红车,送出集外,如遇雨天,还得安排食宿,提供方便,拉上关系,再图下回。开粮行也要会拉拢四乡的粮食贩子,并和大盐行挂上钩,才能多做生意,粮店全靠一个会量斗的斗把儿,一出一进,斗有虚实,落地粮叫合子(合读“鸽”),是粮行的外快。京货庄的主顾是官僚、地主和大商家,主要用赊销方式,三节(端午、中秋、年底)收钱,年终结账;平时,对顾客热情接待,香烟好茶,竭力奉承,顾客看货,百拿不厌,一样不买,也不厌烦,恭敬客气,还图下回;对滞销货,用大减价,大放盘,买一送一,赠美女画,带彩送奖品等办法来吸引顾客。饭馆要招聘名厨,讲究烹调技术,包香味出众,招徕顾客,还要找几个好堂倌,眼珠灵活,会奉承人,打手巾把,泡茶,报菜名,介绍本店拿手名菜,对老主顾,可以记账、打折扣,以扩大营业。糕点业也要请著名糕饼师,制造各种细点,用料考究,香甜可口,花样翻新,吸引买主。另有小果子铺,面向农村,专做粗劣果子,如驴粪蛋子、大金果、无蜜的蜜角、假橘饼、芙蓉糕等,价钱便宜,用又粗又厚的火纸包装,而且一斤可包成四包,农民遇上红白事情,为了走亲戚不空手,买几包果子作表示。鱼行,价格多变,早晚不同,早上,出水鲜货,活鱼、跳虾顶贵,中午价平,午后死鱼落价,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建城以后,市廛扩大,逐渐繁兴。城里建有九条青石板大街,最繁华的是北门大街(后为文明街),大商店很多,如马汇丰南货号、马衡泰盐行、刘记利丰恒盐行、王东升老盐行、叶记复茂永京货庄、王家元丰长百货店、马家泰隆纸烟公司、周源泰茶叶瓷器店、王延寿药店、王鼎泰衣庄、王打听的肉架子、韩挹丹的惠民医院和大华西药房、马顺成钱庄、同丰钱庄、鼎兴隆京广杂货店等,还有刘绍唐公馆,都在北门大街。当时曾流传:“南王北马势力大,大桥头上数郑家。”
北门外是顺河街,有几百级石阶,通过中浮桥,和河北的小街子相连接。小街子有马军门公馆一处,有设在马氏宗祠的敦本小学和火神阁,有马家香店和增义皮行,还有用涡河水烧洗澡水的澡堂子。往东是下浮桥,有王家汇源码头和粮栈,有田文芳私立文德女子小学,学校西有龙王庙,东有三官庙。龙王庙里常有船户、渔民去烧香许愿、还愿,三官庙里驻一个水上派出所。自三官庙顺着城墙往南走,可到东门和东关。
北门大街(文明街)南头有个栅栏门,门外边是西门大街,这个十字街口,就叫栅栏门子,往南是当典街。马宫保的当铺,在当典街南头,南头还有孙公馆和刘祠堂,北头有大观园浴池。
自栅栏门子,经西大街,出西门往南是杀人场,往西过西大桥,便是西关大街,桥东的山西会馆,是当年捻军会盟的地方。桥西有转家的石牌坊,旁边是孙大伦的粮坊和牛行,还有几家杂货铺子。
当典街东边,有一座玉皇庙,这条东西街,就是玉皇庙街。东接南门大街,南门外有几家铁匠铺,南关街上只有几家小铺子、粮坊和牛行。
南门里边是南大街,路东有马善甫旅长的公馆和马朴仙盖的第一楼。第一楼后来经何仲豹介绍,当给佛镇集的王铸九,开设旅馆、饭店和妓院。四乡的土豪劣绅,有事进城,大半在这里下榻。往北是电报局和商务会会长张善甫开的南聚丰盐号。往北是马公馆,人称帅府,按王府的款式建造,占地很多,有马家磨盘街之称。帅府气象宏伟,东到南大街,西到当典街,北抵西大街,南面是波光明亮的水塘。帅府之外,临街建成商店市房,高价出租。帅府大门向东,在南门大街路西,铁门铜环,威武森严,前院广阔,方砖铺地,正对宅门有座照壁,正门之外,一对铁旗杆高耸,一对石狮子雄踞左右,形状威猛。宅门金碧辉煌,仪门庄严肃穆,三进大厅明五暗九,紫檀家具,富丽堂皇。民国二十五年,国民党县参议会曾设在这里,抗日战争中,被日寇轰炸,房屋毁坏严重。1949年后,分给市民居住,帅府里外,都盖满小屋,旧时“侯门”,不再复见。
公馆大门的北面是洋房街,马公馆自外地招雇工匠,把帅府东面、南大街路西的一段市房,改建成洋式门面,在店门周围,用水泥塑造些印度巡捕和穿西装的外国人。从门面上,看不见房檐、房顶,式样洋气,材料新奇,很像蚌埠、上海的洋房,是水磨混凝土地面,招引回乡顾客,来看洋房,大开眼界,多做买卖。华美、大纶、和合、天成几家大绸缎庄、京货店,白天开留声机、唱洋戏,夜里再挂起几盏汽油灯,乐声悠扬,华灯灿烂,顾客更是川流不息。
洋房北边是刘家鱼行、王家茶馆、张裕泰纸烟公司、山西人开的广成铁货店、潘家的元昌酱园,再往北不远的石狮子街口,是全城的中心,也是饮食业的总汇,白天人山人海,晚上是小吃的闹市,全县出名的各种饮食都集中在这里。大荤馆有王化盛的醉月楼,开封厨娘的豫皖饭店,当地风味的三义居。著名小吃,有马明的花生仁子、大米熬的面筋稀饭,马家半截女人的虾仁、鸡丝胡辣汤,包国翁媳的鲜肉烫面锅贴,某铺的油算子灌鸡蛋,袁福善的刀切宽面条,王广的满瓤子烧饼,王白的油酥缸炉子烧饼,嚎天鬼的素馅大包子,某铺的芝麻焦馍,哑巴的高桩馒头,李木头的烫面饺子和可汤煨的熬面,邢家的鸡汤面条和鲜肉馄饨,老李的肉盒子,秦善的卤肉,汪老大的蒸薄饼卷卤菜和鸡蛋灌肠;此外,还有油茶、油火浇、烤蒸馍、绿豆面条、佛子酒下汤圆等。
石狮子街口以北的石狮子街是居民区,商店不多,只有智学孔的自行车铺、张绍尧的合兴酒行、张典五的清华池澡堂、内地会的福音堂。
石狮子街的北头到城墙根,顺城墙西去可到北门,东去到东北炮台,月明之夜,在炮台上可以看见城东北25里的龙山。炮台下边是贫民区,其中有几家半拉门子——暗娼。自石狮子街口往西到栅栏门子,这段西大街子上,有马广生堂药店、王同兴泰丝烟店、徽州人开的汪裕泰茶庄、设在关岳庙的教育局、王公升果子铺、谭胖子的旧书鼓儿词书店等。
自洋房往东的东西街,是华祖庙街。街北有华佗庙,城中小学女生部和后来的国民党县党部,都设在这里。旁边的英翰祠,曾设过涡光电灯厂和社会服务处。西头有平楼院,抗战时期国民党县政府曾设在这里。路南有田军门公馆,还有马骐骧公馆,1949年后邮电局设在田公馆西院。
华祖庙街的东头,有一口井,由井往北的南北街叫新华街,街东有蒋家老馆万福楼,街西有周德轩的德丰酒店,街北口正对东大街的孙公馆的大门。
自东门到石狮子街口的东大街,也是一条热闹大街,有第一高等小学校、老县衙、老城隍庙(早期的国民党县党部曾设在城隍庙)、改为游艺场的老武衙门(现在是人民电影院旧址),有周太乙斋药店、西医李杰的慈安医院、大成酒油行、亿昌酒油行、王泰昌杂货店、杨老六的裕源长杂货店、周文珍的咸菜店、王剑五的福华卷烟公司、王孟家的染坊、青年商店、李家机器轧面条铺、急烧会会长李捷三的酒店、王振宇弟兄俩的钟表店、余隆盛的果子店、李家的西式理发馆。城隍庙对过,有一条魏古同,往南到华祖庙街,再往南,可到黉宫(就是孔庙),东边有张祠堂。城东一里,是涡阳老城,老城以北,涡河边上,有王藩庭的花园,1949年后改为涡阳花园,现为烈士陵园。
原涡阳县城池图
抗战期间,日寇五次攻陷涡阳,烧、杀、淫、掠,县城城墙在1939年屡遭日寇轰炸,城墙已失去防御作用,被拆除,从1868年建城,至1939年拆城,城池的寿命只有71年。
寓意深远
按照地理学的规则来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涡阳县城坐落在涡河南岸,应叫涡阴县,为什么冠名涡阳县呢?初来这里的外地人,甚至许多世代生活在此的本地人,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涡阳这个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关于她的寓意传说要追溯到远古时期。
相传,远古时期天地大破坏,水母娘娘贪得无厌,到处寻觅风水宝地。一天,她路过黄淮平原,欲占为己有,被黄淮二神拒绝,水母娘娘恼羞成怒,挑水一担,乘机欲将黄淮平原化为泽国。张果老闻讯让所骑神驴去将那一担水饮光,唯剩下少许水被水母娘娘倾之于地,顿时滔天之水淹没黄淮平原。这时巧遇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经过此地,随手用补天石在黄淮平原大地划出一条小河蓄水,性急之中却把小河划成“S”弯的河谷,淫水仍未止住。此事惊动了正在家乡给弟子讲学的老子,老子施法把一口炼丹锅移坐在“S”形河谷上,淫水终被制服锁于“锅”中。从此,大水不再漫滩,“水不逾涡”之说流传至今。
方圆百里的百姓从此免遭洪水泛滥、生灵涂炭,十分感念老子的恩德。此事传到了河神那里。有一天,河神来拜访老子,请老子为这条小河起个名字。老子站在小河边沉思了片刻,说:“既然这条小河是被我的炼丹锅锁住驯服的,就叫锅河吧。”河神连声赞同,道:“好,好,不过,你那个炼丹的锅属金,历来金能生水,我来时已和造字小吏商定,把锅字的‘钅’旁换成‘氵’旁如何呀?”老子答道:“甚好,这样更精准些。”“老君,如果后人在这小河上建立城池该叫什么呢?”老子指着眼前的小河,对河神说:“你看,女娲娘娘在我的家乡把小河划成了阴阳线,必与我道家有缘,若后人在河北岸建城池就叫涡阴,在河南岸建城池则叫涡阳。”“那为何?这岂不有违地理法则吗?”河神不解问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坐阴名阳、坐阳名阴就是要后人铭记辨证施治、无为而治的道理,才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乡里久造洪福,此乃天地生成,万不能违道而行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