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媒介批评学》:新闻作品的美学批评

《媒介批评学》:新闻作品的美学批评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作为人的一种自觉性活动,必然体现着人类的审美追求,遵循着美的规律,包含着美的内容。[27]因此,新闻的美首先表现在其思想主题是否具有“崇高”的美学质素。如美联社1979年5月29日播发的《新居》,正是一篇正面报道美国社会新人新事、直接呈现新闻的美学价值的消息。在这则短新闻中,新闻的美学价值得到了直接呈现,使读者看到了在美国这个金钱社会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和人情美。

《媒介批评学》:新闻作品的美学批评

新闻媒体最大多数的产品还是新闻报道。新闻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真实、客观是其基本的品性,但新闻作品并不排斥美的因素,相反,包含美学因素的新闻作品更能帮助信息的传递,更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所以,是否具有美学因素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准。新闻报道作为人的一种自觉性活动,必然体现着人类的审美追求,遵循着美的规律,包含着美的内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对报道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作者的选择意图。“新闻由于具有社会喉舌和时代鼓手的作用,所以各个时代的新闻也总是自觉地适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正面报道该时代具有审美属性的人、事、物,正确反映该时代人民的思想感情,直接呈现新闻的美学价值。”[26]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尽管西方和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在要求新闻正面报道社会发生的事实,直接呈现新闻的美学价值这一点上却具有相似之处。《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新闻准则》要求新闻作者应具有“崇高职守”,报纸在吸引并抓住读者的同时要“顾及公众福利”,要担负起“教育者和诠释者所负有的责任”,要向人类“传达其成员所做、所感、所思的各种事情。”[27]因此,新闻的美首先表现在其思想主题是否具有“崇高”的美学质素。如美联社1979年5月29日播发的《新居》,正是一篇正面报道美国社会新人新事、直接呈现新闻的美学价值的消息。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克洛维斯1979年5月29日电 当达雷尔·迪特里希看到一个老年妇女的房子摇摇欲坠时,他吃了一惊。于是,他发动大伙前去修理房子。

公用事业公司处理这件事前,已有145人利用空闲时间收集建筑材料,为75岁的埃玛·特雷勒建造了一栋价值25000美元的新房。

特雷勒夫人在星期一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上星期六,特雷勒夫人从屋顶漏水的小屋搬进了带浴室的新居。

迪特里希是加利福尼亚中部克洛维斯城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的经理。他说,他是在检查一根断裂的电线杆时,偶然发现特雷勒夫人的屋顶板全坏了,只好把铝板钉在天花板上来防雨。这座只有一个房间的房子是用煤气炉来取暖的。浴室在屋外——是用车棚改的。

迪特里希说,他先从当地的扶轮国际社分社成员那里募集了1000美元的捐款,打算为特雷勒夫人安装电器设备。这个分社的一位电工自愿免费承担安装任务。

后来,迪特里希建议用扶轮国际社成员的捐款买新屋顶,并给这幢老房子装上百叶窗。但他觉得这样也不成,因为屋架已给白蚁蛀空了。

所以,他邀集一些人自愿为她建一所房子。

当地,木工工会的成员们利用圆木来建造屋架。金属板厂的工人捐赠了一具天然气火墙加热炉。

搬家也是人们义务帮忙干的。特雷勒夫人只是照看一下而已,因为她既年迈,血压又高,什么事也干不了。

在这则短新闻中,新闻的美学价值得到了直接呈现,使读者看到了在美国这个金钱社会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和人情美。作者没有进行说教,但其间蕴含的正面教育意义,通过作者温婉平和的叙述,都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了。

任何新闻文本都由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组成。一般来说,形式中的美学因素更为直观也更为显豁。从新闻发展的历史看,新闻文本的结构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从结构角度审视新闻也必须具有动态的眼光。国外最早的新闻是一种电报体,有点类似于现代新闻体裁中的简讯。那时,由于交通、电讯事业不发达,新闻传播受到极大的局限。开始的信息靠驿站传递,后来发明了电报,人们利用电报传播新闻,但因电报经常中断,不能正常使用,记者们只好用最简短的文字把新闻的五要素写全,如果电讯中断时,发出的新闻就不会有头无尾。那时的读者,只要获得一条外地的消息就不错了,谈不上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新闻。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新闻美的问题就日渐突出地反映出来了。这集中表现在新闻语言方面,以及由新闻语言而营造的新闻意境之美。

语言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既通过语言形态来呈现,又通过语言方式来实现。例如下面一篇新闻通讯,无论是意境还是语言,都具有强烈的美学意蕴。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17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这篇小通讯,作者选用了陈述句、描写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感叹句、动词句等多种句式,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跳水的全过程以及比赛场上的热烈气氛。吕伟高台准备、飞身起跳、空中翻转、飞速入水,犹如特写镜头,历历在目;外国记者和外国观众的“妙!妙极了!”“了不起”的啧啧称赞声,响彻耳畔。在这篇小通讯中,多种句式既各得其所,同时又组成了一个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系统,读之给人非常优美的艺术感受。

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播发的一则《上海的严寒》电讯,也是一篇语言简练而优美的经典之作。

上海严寒

新华社上海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二日电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感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这里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伫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一九四七年二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十八日。(www.daowen.com)

本篇新闻的语言朴素,用事实说话,进行不露声色的客观式报道,是这篇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作品通篇没有任何议论和评述,在叙述严寒的自然景观后,仅用3个小例子:一句反映解放前类似情况的诗句;如今政府两个部门的调查和采取的有关措施。全部都是可按可查的事实,但寥寥数语中尽现重大社会意义。作者借鉴了文学中常用的白描手法,语言不仅简洁,而且非常优美:“10日和11日,这里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纷纷伫足仰视这个魁丽的奇景。”如诗如画的描写,把读者自然带入诗情画意的现场,使作品具有摄人心魄的美感。全文只有不到300个字,堪称电讯中的翘楚。

新闻作品评析是媒介批评的重要表现形式。作品评析主要是挖掘、剖析、鉴赏新闻作品在主题、意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以供后学者学习和借鉴。由于教学的需要,国内出版了许许多多的新闻作品分析、鉴赏的著作,这些著作虽因体例而各有特点,分析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其间也出现了一些重复出版的问题,但它们的存在,却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显示了媒介批评的构成及其内容。

【注释】

[1]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邸报别于新报论》,《申报》,1872年6月8日。

[3]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4]谢六逸:《什么是报章文学》,陈江、陈庚处编:《谢六逸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16页。

[5]梁启超:《〈时报〉发刊例》,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6]转引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7]王璋:《为今日报界进一言》(自日本来稿),《东方杂志》第16卷第5号,1919年5月15日。

[8]王璋:《为今日报界进一言》(自日本来稿),《东方杂志》第16卷第5号,1919年5月15日。

[9]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第155页。

[10]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第156页。

[11]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第156页。

[12]任白涛:《应用新闻学》,上海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第160页。

[13]傅红蓼:《编辑的艺术》,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版,第175页。

[14]徐宝璜:《新闻学大意》,《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15]周孝庵:《中国最近之新闻事业》,《东方杂志》第22卷第9号,1925年5月10日。

[16]周孝庵:《中国最近之新闻事业》,《东方杂志》第22卷第9号,1925年5月10日。

[17]周孝庵:《中国最近之新闻事业》,《东方杂志》第22卷第9号,1925年5月10日。

[18]徐宝璜:《新闻学大意》,《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19]徐宝璜:《新闻学概论》(上),肖东发、邓绍根:《徐宝璜新闻学论集》,第138、1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徐宝璜:《新闻学概论》(上),肖东发、邓绍根:《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21]邵飘萍:《新闻学总论》,京报馆,1924年版,第22页。

[22]邵飘萍:《新闻学总论》,京报馆,1924年版,第22—23页。

[23]邵飘萍:《新闻学总论》,京报馆,1924年版,第23页。

[24]张竞生:《美的新闻纸》,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光新书局,1930年版,第216页。

[25]http://www.sd.xinhuanet.com/sdey/2003-09/17/content_951673.htm.

[26]季水河:《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7]转引自: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