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杨通八的创新成果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杨通八的创新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和声分析体系的教学思路因为其兼容性与并蓄性的特点,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主流意识的教学思路之一。除辟斯顿的《和声学》外,雷曼的《和声分析》也是这类教学体系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在相关教程上,杨通八编著的《初级和声教程》、《和声分析教程》是在这方面最有意义的成果,它是由中国学者自行设计的、系统化的、最早的和声分析教程。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杨通八的创新成果

1960年,为继承和抢救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加快中国民族音乐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救保护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60年代的歌曲创作,在选材上紧扣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和国家的具体中心工作,如三年困难时期、“大跃进”、学习雷锋以及歌颂领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等,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阶段所创作的歌曲,是与全国人民以极大的建设热情、捍卫新生活的高涨热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旋律流畅,具有很强烈的群众性。不仅如此,这些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也比以前有所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过分强调把音乐作为一种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手段,所以音乐家的创作在题材和体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有一些优秀的歌曲,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1913—1976)词曲)等,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重重困难;为了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创作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洪源词,生茂曲)等歌曲,号召亿万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做共产主义新人;很多优秀艺术工作者开始为毛泽东主席的诗词谱曲,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丰富了我国歌曲文化的建设,促进了艺术水平的进步。

合唱音乐可以更深刻地表现主题,又具有交响性,所以一直是作曲家们喜欢运用的一种创作体裁。在60年代,作曲家们以传统为基础,根据自己大量的创作心得,创作出了一批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合唱音乐。作为能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水准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音乐在该阶段迎来了它的“春天”。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民族色彩,同时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不断面世,如杨嘉仁(1912—1966)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到现在仍然会经常出现合唱比赛中;1965年诞生的《长征组歌》更是被誉为音乐创作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歌剧音乐创作历史,我们必须肯定音乐工作者们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斐然成绩。音乐工作者们相继创作出了一系列符合民族化和群众性要求的歌剧作品,如《红珊瑚》《窦娥冤》《刘三姐》《江姐》《阿依古丽》等。民族化和群众性是这些歌剧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当时音乐工作者们探索出的宝贵财富。

文革”期间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这期间创作者们将《毛主席语录》中的重要段落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几乎都谱成歌曲,甚至连“老三篇”也被整篇谱曲。这些被称为“语录歌”的作品,通过政治的强力推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但这种“语录歌”的创作,随意性、主观性很大,不太讲究音乐创作的章法,艺术价值不高,仅仅风靡一时,到1969年,“语录歌”便从高潮转向了沉寂,逐渐销声匿迹了。随之出现的是更具时代特点的“革命样板戏”的唱段,这种艺术充分表现出中国当时的时代特点,是以特殊的历史条件为基础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虽然“文革”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早已过去,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无视“革命样板戏”,这一时期的创作在设计和编配方面仍然是有闪光点的,这些闪光点,对于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发展具有不少的借鉴作用。(www.daowen.com)

在“文革”中,有一些极具时代特色的音乐在电影中出现,如《春苗》(1975年,徐景新曲)、《创业》(1976年,秦咏诚曲)、《闪闪的红星》(1973年,傅庚辰曲)、《海霞》(1975年,王酩曲)等。这几部电影的插曲,如《春苗出土迎朝阳》(《春苗》,1975年,插曲)、《红星歌》和《映山红》(《闪闪的红星》,1973年,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创业》,1976年,插曲)和《渔家姑娘在海边》(《海霞》,1975年,插曲)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在电影中出现的音乐,田丰(1933—2001)创作的大合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在当时也非常引人注目。

在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和声分析体系的教学思路因为其兼容性与并蓄性的特点,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主流意识的教学思路之一。如今的“分析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灵活性并涉及更广的领域,如孙维权的《〈和声风格分析〉导论——和声分析如何引入现代科学观念和方法》就是一篇对“分析教学”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文章,也是第一篇针对和声分析采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功能教学”的缺陷与不足。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全盘苏化”政策的实施,这种教学思路曾一度停滞;6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尝试认识“分析”的重要价值。沃尔特·哈默·辟斯顿(Walter Hamor Piston,1894—1976)的《和声分析原理》是较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分析体系教学的著作,他编纂的《和声学》就是以和声分析为主要教学思路的和声学教程,也是中国与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一起出版的最早的和声学教程之一,不过最初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分析教学”还属于“功能教学”的辅助类型。

除辟斯顿的《和声学》外,雷曼的《和声分析》也是这类教学体系中有代表性的著作。1987年,吴式锴发表了《和声的风格性与传统和声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篇完全站在和声分析的思路上探讨和声教学的文章。此后又陆续诞生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文献。在相关教程上,杨通八(1943— )编著的《初级和声教程》(图3-5)、《和声分析教程》是在这方面最有意义的成果,它是由中国学者自行设计的、系统化的、最早的和声分析教程。在习题方面,则有吴式锴的《和声分析351例》与刘锦宣(1952— )的《和声分析谱例集》。这些成果,对中国“分析教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图3-5 杨通八《初级和声教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