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其珍贵成果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其珍贵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这些整理和再创作行为得到了爱好歌曲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喜爱,也得到了音乐专业院校的认可。这些歌曲在中国声乐艺术宝库中占有独特且珍贵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仍旧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各种音乐会中经常演唱的曲目。这一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是与当时中国人民高涨的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分不开的。

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其珍贵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许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作品来反映新时代的生活,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是这个阶段的主旋律音乐作品的政治色彩相对来说较浓。

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主题主要是热爱祖国、敬佩历史英雄、我爱故乡、悼念红色基地等;主要歌曲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人民的领袖万万岁》(谱例3-5)、《歌唱二郎山》《我的祖国》《草原之夜》《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春耕谣》等;当然也有一些爱情题材的歌曲,如《敖包相会》《岩口滴水》《九九艳阳天》等。这些歌曲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歌曲的艺术个性鲜明,旋律、意境优美,很容易被民众传唱。有不少歌曲几乎成了经典,至今仍在被不停地传唱。

谱例3-5:《人民的领袖万万岁》(www.daowen.com)

在这一时期,音乐家们十分关注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又能反映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民族歌曲,着力于把不同民族遗留下来的经典歌曲进行修改,使这些歌曲成为中国民歌中的经典,也使中国民歌成为音乐舞台上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整理和再创作行为得到了爱好歌曲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喜爱,也得到了音乐专业院校的认可。这一时期创作的经典歌曲有《牧歌》《玛依拉》《嘎俄丽泰》等。这些改编的民歌不仅保留了原来民歌的风格,还较以前原始的民歌在艺术价值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它们更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独有的意义,更加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些歌曲在中国声乐艺术宝库中占有独特且珍贵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仍旧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各种音乐会中经常演唱的曲目。

这一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是与当时中国人民高涨的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分不开的。《歌唱祖国》《我是一个兵》《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唱毛泽东》《浏阳河》《编花篮》《小鸽子》《刘三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有民族特色,歌词朗朗上口,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此外,这一时期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器乐曲,如钢琴曲《蓝花花》、钢琴《小奏鸣曲》(共三个乐章:《在阳光下》《新雨后》《山里人之舞》)、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