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典的大小音调和声体系中,和声运动是以主和弦与各级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为基本准则的。不论是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都是和声的调式功能的具体体现,统称为和声的功能。和声的功能作用把调性—调式和声体系中的各级和弦连成一个整体,因此,音乐作品的和声是围绕一定的调性中心建构起来的。反过来,主功能作用的明确也确定了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功能性,并以主和弦为中心,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和声调式体系。
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培养学生辨识每一个和声、感知和把握和声进行的逻辑规律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和声内心听觉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听辨”上,而要通过唱、奏、听等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训练学生的和声感知能力。
在古典的大小音调和声体系中,和声运动是以主和弦与各级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为基本准则的。一个调性中的每一个和弦,根据其在调式音阶中的音级地位,有的具有稳定性,有的具有不稳定性。不论是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都是和声的调式功能的具体体现,统称为和声的功能(范建明,2001:43)。(www.daowen.com)
和声的功能作用把调性—调式和声体系中的各级和弦连成一个整体,因此,音乐作品的和声是围绕一定的调性中心建构起来的。单个和弦并不具备和声功能的完整性,只有在和声的运动中,在和弦的相互关系中,和声的功能才能得到生动的体现。综观音乐作品中普遍的现象,均是通过稳定与不稳定的和声因素的对比结合来构成和声的运动。主和弦是和声调式体系的中心,但它需要属功能组与下属功能组和声的支持,有了不稳定的和声因素的衬托,更显示出稳定的作用。反过来,主功能作用的明确也确定了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功能性,并以主和弦为中心,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和声调式体系。通过不稳定功能和声的支持与对比确定其稳定性,不稳定的音级要求进行到相对稳定的音级,不协和的和弦要求解决到协和的和弦,获取平衡又在不断地打破平衡,直至最终的稳定结束。和声的运动,就是在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对立统一中完成的(范建明,200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20世纪中国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章